在敵軍眼皮底下,朱可夫率領蘇軍巧妙轉場,重創德軍於柳捷日

2021-01-19 老王頭說歷史

1943年8月,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敗於蘇軍後,逐步收縮兵力,轉入防禦。蘇軍為了趁勢儘快打敗、驅逐德國侵略者,發起了第聶伯河會戰。

蘇軍參戰部隊為中央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草原方面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德軍參戰部隊為中央集團軍群所屬第2集團軍和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所屬第8、第6集團軍,及第4、第1裝甲集團軍。

第聶伯河會戰態勢圖

會戰開始後,按照蘇聯最高統帥部的命令,杜瓦丁大將率領的沃羅涅日方面軍,渡過第聶伯河,奪取了基輔東南140公裡處的軍事要塞布克林登陸場。

為了奪回失去的軍事要塞,希特勒組織、集結德軍,向沃羅涅日方面軍發起了瘋狂地反擊。

經過兩次大規模的拉鋸戰後,沃羅涅日方面軍受到重挫。如果再與德軍繼續抗衡下去,就會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這時,最高統帥史達林的代表朱可夫元帥來到了沃羅涅日方面軍,與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司令員杜瓦丁大將,會商軍情,研究擬訂應對德軍的作戰計劃,圖謀擺脫困境。

分析戰局的朱可夫元帥(圖像)

朱可夫元帥指著作戰沙盤,沉穩有力地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敵人持續增加兵力,志在擊敗我軍。我們不能再與敵人硬拼下去了,應該改變進攻的方向,尋找敵人防守比較薄弱的地方,實施突襲,以勝利地推進整個會戰。

杜瓦丁大將聽了朱可夫元帥的軍情研判後,看了看沙盤,稍作思考後,對朱可夫元帥說道:我軍情報部門搜集到的信息表明,基輔以北的柳捷日登陸場,可以作為我們新的作戰突破口。

那裡的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所以,德軍的防守力量比較薄弱。如果我軍能成功地出現在柳捷日,突襲德軍,那將是再好不過的了!

回應朱可夫的杜瓦丁大將(圖像)

杜瓦丁大將的提議引發了朱可夫元帥的思考。他左臂抱胸,右手託著下巴,來回踱了兩步,猛地立住,看了看杜瓦丁,堅定地說:我們把主力部隊悄悄地撤出戰場,迂迴到第聶伯河東岸,往北進軍。

然後,從基輔以北重新渡河,迅速進抵柳捷日登陸場,發起突然攻擊,給德軍以重創。

杜瓦丁大將覺得朱可夫元帥的作戰方案,是個不錯的方案,但執行起來有困難。

於是,他對朱可夫說:要想落實您這一理想的作戰方案,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待解決。那就是,像我們的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這樣的機械化部隊,如何才能從敵人的眼皮底下順利地轉移出去?

朱可夫與杜瓦丁商討軍情(圖像)

朱可夫元帥一聽,也認為是個大問題。想了想後,朱可夫以商量的口吻,對杜瓦丁大將說: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做,製造我軍暫時退卻防守,重新整合、集結部隊,準備與他們決一死戰的假象,將敵軍吸引在布克林。

暗地裡,我們將主力部隊悄悄地轉移到柳捷日登陸場,然後實現我們的作戰目的。

杜瓦丁大將聽了頻頻點頭,認為此方案可行。朱可夫見杜瓦丁同意了自己的提議,就有點急促地說:我們立即整理作戰方案,儘快上報最高統帥部。

蘇聯最高統帥史達林收到了朱可夫元帥上報的作戰方案後,仔細地分析了第聶伯河地區蘇、德兩軍的兵力部署,以及柳捷日登陸場的有關情況,然後親自起草了一份電報。

起草電文的史達林(圖像)

電報內容是這樣的:朱可夫元帥同志,杜瓦丁大將:我完全同意你們擬訂的作戰方案,請立即實施。最高統帥部,史達林。

朱可夫元帥與杜瓦丁大將接到史達林的回電後,非常高興,立即組織召開了由部隊高級將領參加的作戰會議,傳達了史達林的命令,並進一步研究、落實了具體的作戰部署。

但是,部隊接到的方面軍明面的作戰指令是:暫停進攻,就地轉入防禦。

為了確保作戰方案的順利實施,朱可夫、杜瓦丁又作了一些相應的行動部署。

這天夜晚,朱可夫命人深入到前沿陣地,找到一具陣亡士兵的屍體,給他換上蘇軍大尉的軍服,然後把「暫停進攻,就地轉入防禦」的假命令文稿,塞到了這位「大尉」的公文包裡。

天亮後,當德軍又向蘇軍陣地發起攻擊時,蘇軍的前沿部隊根據司令部的命令,一邊還擊一邊佯裝敗退,撤退到第二道防線,給進攻的德軍留出機會,以便能讓他們及時發現「大尉」身上的假命令。

發動反擊的德軍(劇照)

與此同時,朱可夫讓情報機關的電臺加大頻率,向部隊傳達蘇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目前戰局對我軍不利,暫時轉入防禦,蓄積力量,擇機於布克林發起新的進攻。

沃羅涅日方面軍主力部隊撤離布克林後,情報部門留守在指揮所裡,繼續讓電臺「忙碌」著證明:蘇軍在緊張地集結部隊、在部署著反空襲行動等假象,致使德軍認為蘇軍一直堅守在布克林方面,努力地準備著反攻德軍。

這時,朱可夫元帥、杜瓦丁大將率領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等主力部隊悄悄地撤出了戰場,沿著既定的線路,奔向目的地。

撤離布克林的蘇軍坦克部隊(圖像)

德軍統帥部為了繼續擴大戰果,進而全殲固守在布克林的蘇軍,派出戰機,對蘇軍已經空虛了的陣地,狂轟濫炸了一個多星期。同時,繼續向布克林地區集結預備隊。

可是,滿以為能致沃羅涅日方面軍於死地的希特勒萬萬沒想到,朱可夫元帥竟然率領蘇軍,從德軍的眼皮底下,轉場到了柳捷日登陸場,向德軍發起了猛烈攻擊,使得第聶伯河地區的德軍損傷慘重!

主要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相關焦點

  • 從農村貧苦人家闖出來的蘇軍大將朱可夫,為何會讓日德膽寒?
    最後他加入了更高規格的軍隊,在一次慘烈的戰鬥中面對人數眾多的敵軍大舉進攻,朱可夫以指揮的身份率領100人面對敵軍2000餘人。 朱可夫的神勇也讓他得到了來自史達林的讚許關注。很快他在任途上平步青雲,從團長到旅長,最後一直升到將軍。1939年。朱可夫成為了司令,率領蘇蒙軍隊與日軍在哈拉哈河展開激戰!最終他通過自己的果敢以及智慧成功的擊退了日本兵北進的作戰計劃。此戰讓朱可夫一戰成名,被授予了「蘇聯英雄」的光榮稱號。
  • 二戰德軍第一硬漢,從朱可夫與科涅夫兩大名帥的夾攻下,帶領二十萬...
    胡貝剛剛完成了率領20萬官兵突破蘇軍重圍的壯舉,希特勒特意在生日這天舉行儀式晉升胡貝為上將,同時授予他第13枚鑽石騎士勳章。  「切瓦勒裡軍群」的前鋒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很快席捲了蘇軍沿茲布魯奇河部署的薄弱防線,奪取了河上的三座渡橋。南面的「布賴特軍群」則遭遇了更強的抵抗,蘇軍一部渡過茲布魯奇河後還發起了反攻,並且一直殺入和奪取了道路樞紐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不過,胡貝指示布賴特立即組織力量反包圍了這部分蘇軍,由於後者的補給路線被完全切斷,這部分蘇軍也就失去了幹擾南路德軍繼續向西的機會和能力。
  • 此人害得蘇軍損失近百萬人,反搞得史達林不好意思處決他
    1945年4月發生的塞洛高地戰役,被視為二戰蘇軍進攻不計傷亡的一場典型戰役。此役,蘇軍9000多門火炮排了數十公裡,對德軍狂轟濫炸,這陣勢在人類戰爭史上也可謂是非常罕見。不過仍有觀點認為,當時蘇軍以對德軍形成壓倒性優勢,想要進攻柏林,選擇實在是非常多,最終卻選擇硬碰硬,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多付出了超過10萬人的傷亡,實在是不應該。而負責指揮的蘇軍名將朱可夫,更是因「打仗靠人多」而頗為詬病,這句話可不僅僅是敵人質疑,甚至在蘇軍高層內部都有人敢這樣說。
  • 民族英雄朱可夫,一生功勳無數,為何會落得如此悽涼的下場?
    在蘇聯成立的期間,就曾誕生過無數優秀將領,其中最為耳熟能詳的,除了史達林之外,還有被稱之為二戰時期十大名將之一的朱可夫。一、家境貧寒卻堅持讀書1896年11月19日,朱可夫出生於卡盧加省斯特烈耳科夫卡村。家徒四壁、貧寒困苦是他童年生活的現實寫照,按照這樣人生軌跡走下去,朱可夫也不會成為日後那個聞名世界的元帥。
  • 牢固的巴甫洛夫大樓,勝利的背後,是蘇軍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只要控制住這裡,蘇軍就可以成功地將德軍部隊進行分割,然後阻擋後續德軍的進攻,它的重要程度,絲毫不比布列斯特要塞和塞瓦斯託波爾要塞的作用要小。1942年9月26日,巴甫洛夫與其他三名戰友在對戰場偵查時,發現了這座建築。
  • 2天俘虜50萬人,怕蘇軍報復
    但隨著蘇軍的進攻,大批撤退的德軍和平民湧向英軍佔領區,造成了很大的混亂。 僅2天,英軍就俘虜了50多萬名戰俘。德國海軍上將鄧尼茨接任元首後的第3天,就派出一個代表團向蒙哥馬利投降,提出由柏林退出來的3個集團軍要向英軍投降。蒙哥馬利指出,這些德軍應該向蘇軍投降,他這裡只接受戰俘。
  • 一隻狗衝到坦克底下,轟的一聲巨響,坦克化成一個大火球
    在二戰之中,蘇聯就訓練了一批軍犬來執行反坦克任務,狗子身上帶著炸彈,當它衝到坦克底下的時候,背上的天線就會觸及坦克底,從而引爆狗子身上的炸彈,由於劑量足夠的高爆炸藥,只聽見轟的一聲巨響,坦克瞬間就變成了一個大火球,狗子也慘烈犧牲,屍骨無存。
  • 蒙哥馬利指揮英、美聯軍強渡萊茵河,擊潰了北德平原上的德軍
    12月6日,由龍德施泰特指揮的德軍突然向美國第一集團軍正面即兵力薄弱的阿登地區發起強攻。其目的是力爭取得所謂「德國爭取戰爭勝利」的最後一次重大行動。進攻在美軍防線形成了一個相當大的突出部位。局面迅速惡化,第十二集團軍群最後被一分為二。
  • 二戰時首位蘇聯女英雄,18歲時被德軍絞死,史達林說一句霸氣的話
    1941年11月16日,強大的德軍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對莫斯科發動了第二次猛烈進攻,在城中的民眾基本上都可以聽到不遠處隆隆的炮聲。大家都知道,1941年德軍突然進攻蘇聯,單方面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為了保家衛國,卓婭和一大批熱血青年加入到敵後戰場,與德軍展開了浴血奮戰。
  • 敗局已定的1944,為何德軍死戰不退,拒絕投降,背後有三大原因
    然而,二戰中的德國可謂是打到了最後,直到1945年4月下旬希特勒自殺身亡,柏林實際被蘇軍用蠻力攻克的情況下才終於放棄抵抗。從作戰的角度看,德軍是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才投降的。從當年的情況看,其實到了1944年,甚至1943年下旬,任何人都看得出來戰爭形勢發生了逆轉,決定性地不利於德國,單純按照參戰國的綜合工業能力和人口規模來算,德國就像一隻蒼蠅一樣會被拍死。
  • 曾經戰無不勝的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最後屢屢戰敗?輸在了哪?
    至少您知道二戰時期從坦克數量上講,德軍遠遠少於蘇軍。同時,您也一定知道二戰德軍坦克屢屢缺油而戰敗。二戰德軍的戰敗是多方面因素的,這包括了綜合國力、兵源、戰略縱深......哪怕作戰的氣候,都是要算上的。而二戰德軍裝甲部隊從巔峰到跌落神壇,也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數量和補給僅僅是其中的部分因素,今天我較為全面地來給大家做一個分析。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直到1939年的一場戰爭,徹底讓日本打消了北上的念頭,全力南下,這就是蘇日爆發的「諾門坎之戰」。  諾門坎之戰在二戰史中地位很重,有人甚至將其列為二戰的轉折點之一。因為在此戰之後,日本人徹底放棄了北上的計劃,百萬關東軍按兵不動,讓蘇聯得以將軍隊調往西方抵抗德國入侵,扭轉了歐洲戰場的戰局。  那麼,諾門坎之戰到底發生了什麼,日軍和蘇軍到底傷亡幾何?
  • 德軍該團殘殺18歲蘇聯女兵,史達林:絕不接受其投降,全團一律格殺
    在二戰時,德軍的一個團在抓到蘇聯18歲女戰士卓婭後,將其虐殺,引起了蘇聯人的極大憤怒,結果導致該團最終被全部殲滅!  1941年11月,18歲的卓婭和幾個遊擊隊員一起奉命去破壞莫斯科附近德軍的軍事設施。在到達預定地點後,他們開始了分頭行動,不巧的是,有名隊員在行動的時候行跡敗露,沒有絲毫抵抗就被德軍第197步兵師332團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