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該團殘殺18歲蘇聯女兵,史達林:絕不接受其投降,全團一律格殺

2020-11-29 網易新聞

2020-11-27 23:26:46 來源: 嘉欣講娛樂

舉報

  對於殘暴的敵人,就應該施以嚴厲的處罰,這點蘇聯人應該是做得比較到位的!在二戰時,德軍的一個團在抓到蘇聯18歲女戰士卓婭後,將其虐殺,引起了蘇聯人的極大憤怒,結果導致該團最終被全部殲滅!

  1941年11月,18歲的卓婭和幾個遊擊隊員一起奉命去破壞莫斯科附近德軍的軍事設施。在到達預定地點後,他們開始了分頭行動,不巧的是,有名隊員在行動的時候行跡敗露,沒有絲毫抵抗就被德軍第197步兵師332團抓獲!然而更可惡的是,這名隊員被捕後,還出賣了隊友,向德軍洩露了周圍還有幾名蘇軍遊擊隊員在搞破壞的消息!獲知情報的德軍立馬加強了警戒,最終卓婭在焚燒德軍一個馬廄的時候被德軍抓獲。

  

  為了獲得更多關於遊擊隊的情報,德軍332團的中校團長留捷列爾親自來審訊卓婭,然而卓婭卻沒有開口,不肯透露情報!為此德軍對她施加了酷刑,他們拖著穿著單衣、光著腳的卓婭在寒冷的雪地裡遊行,將她吊起來半裸著用皮帶狠狠地抽打,然而卓婭卻寧死不屈,絕不開口洩露情報!最後,無可奈何的德軍絲,只好以「縱火犯」的罪名在冰天雪地裡將卓婭絞死!

  

  在卓婭被絞死後,為了震懾村民和周邊的遊擊隊,德軍將她的屍體一直吊著示眾,不允許村民給她收屍!更殘暴的是,有個德軍士兵在醉酒後,用刺刀瘋狂地破壞卓婭的屍體,行為令人髮指!在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前夕,德軍在撤出莫斯科的時候,留捷列爾特別下令消除殘殺卓婭的證據。他們把吊著卓婭的木架鋸倒,把卓婭的屍體拋到一個溝裡掩埋。後來,反攻的紅軍,找到了卓婭的屍體,她的脖子上還套著被絞死時的繩索,一隻眼睛也被挖去,十分殘忍!

  

  卓婭被虐殺的消息引起蘇聯人巨大的怒火,史達林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非常憤怒,他立即下令蘇聯官兵:絕不接受德軍332團的投降,抓到該團的士兵一律就地格殺。最終,在蘇軍進攻德國的時候,該團遭到包圍,被蘇軍全部殲滅,一個不留!

  看看蘇聯人對德軍血債血償的做法,再對比抗戰後中國以德報怨對待日寇的做法,或許對待豺狼殘酷一些才是正確的做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二戰時首位蘇聯女英雄,18歲時被德軍絞死,史達林說一句霸氣的話
    二戰中,蘇聯頂住了德國強大的進攻,最終成功打破了德軍速戰速決的幻想,並且最終打敗德國,首先攻入柏林,取得了二戰歐洲戰場的勝利。俗話說的好,在戰爭年代,最容易湧現出民族英雄,其中在蘇聯的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中,有一個女性民族英雄,深受蘇聯人民的愛戴,這便是卓婭·科斯莫傑揚斯卡婭。
  • 歷史上史達林為什麼要毒殺列寧哪?列寧為何要找史達林要毒藥呢!
    約瑟夫·維薩裡奧諾維奇·史達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注:史達林執政時官方稱其生日為1879年12月21日 ,但史學界考證為1878年12月18日),原姓朱加什維利,喬治亞人, 前蘇聯政治家,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總理)、蘇聯大元帥,是蘇聯執政時間最長(1924-1953年)的最高領導人,對二十世紀蘇聯和世界影響深遠。
  • 「冷酷無情」的史達林,得知兒子被抓,拒絕交出納粹換回兒子
    史達林在得知消息之後並沒有尋思的解救兒子,而是將兒媳婦抓了起來,並且槍殺了兒子的舅舅和舅媽。雅科夫是史達林和第一任妻子所生,兩個人在一起一共三年,妻子生下雅科夫之後就去世了,於是雅科夫就一直被其舅舅和舅媽撫養。
  • 蘇聯軍隊是靠人海戰術擊敗德軍的?靠的是集齊天時地利人和
    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主要的交戰方是德國和蘇聯。在蘇德戰爭早期,蘇聯紅軍基本不是德軍的對手,德國一次次把戰線拉長,直到史達林格勒戰役,交戰雙方進入戰爭相持階段,蘇聯和德國方面各有勝負。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聯紅軍開始翻盤。逐漸收復被德軍佔領的失地,最終打敗德國法西斯,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
  • 敗局已定的1944,為何德軍死戰不退,拒絕投降,背後有三大原因
    戰爭打到沒有辦法繼續戰鬥下去的時候,或者出現絕對的劣勢,一般來說和談甚至投降會是最後的選擇。然而,二戰中的德國可謂是打到了最後,直到1945年4月下旬希特勒自殺身亡,柏林實際被蘇軍用蠻力攻克的情況下才終於放棄抵抗。從作戰的角度看,德軍是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才投降的。
  • 蘇聯百態:史達林死了,有人歡喜有人不安
    發生了一場革命,其影響如此巨大,必然有身體上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沉澱成了俘獲我幾分鐘的痙攣哀泣。               西蒙諾夫後來與同行們交流,發現他們也有同樣的感受。許多人追隨他的榜樣,寫下對史達林死亡的衷心哀悼。看起來,以廣為不同的方式經歷史達林統治的人,都感到震驚和悲傷。
  • 蒙哥馬利為何拒絕3個德國集團軍投降?2天俘虜50萬人,怕蘇軍報復
    但隨著蘇軍的進攻,大批撤退的德軍和平民湧向英軍佔領區,造成了很大的混亂。 僅2天,英軍就俘虜了50多萬名戰俘。德國海軍上將鄧尼茨接任元首後的第3天,就派出一個代表團向蒙哥馬利投降,提出由柏林退出來的3個集團軍要向英軍投降。蒙哥馬利指出,這些德軍應該向蘇軍投降,他這裡只接受戰俘。
  • 二戰日本投降後,蘇聯處理日軍女兵的法子,讓日本至今膽寒心驚
    所以即便日本戰敗,對於日本俘虜我們也沒有去狠毒對待,相比較於中國,蘇聯對日本俘虜做出的行為要殘忍的多,蘇聯當時根本就沒有把日本的俘虜當成人看。蘇聯在1945年的時候派兵攻打日本關東軍,當時美國已經讓日本很是頭疼了,關東軍根本就沒有能力再去和蘇聯對抗了,蘇聯輕而易舉的俘虜了大量的日本女兵,而後,蘇聯對這些女人所實施的手段很殘忍。
  • 蘇聯1941年冬季閱兵堪稱奇蹟,背後的悲壯卻超乎人們所想
    列寧作為一位傑出的領導人,帶領布爾什維克們建立並捍衛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逝世後,他的遺體被安放在特質的棺槨中,這讓他見證了歷史,也能夠讓他看到蘇聯的政客與將軍們帶著國家一步步走向興盛。然而,同樣作為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蘇聯領袖史達林,待遇就差許多了。
  • 莫斯科保衛戰,德軍缺衣少食凍死,為何不搶奪蘇聯人的物資?
    文/醉佳人歷史短視頻莫斯科保衛戰,德軍缺衣少食凍死,為何不搶奪蘇聯人的物資?德軍在入侵蘇聯的時候,雖然攻勢兇猛,但事實上大家都知道,在蘇德戰爭期間,有很多德軍凍死在戰場上。就比如莫斯科保衛戰期間,大量的德軍士兵在莫斯科被凍死。
  • 一根筋,三位蘇聯元帥低調現身遠東,日本還迷信「滿洲無戰事」?
    1945年5月,蘇聯衛國戰爭贏得偉大勝利,讓德國人籤署了兩次投降書,史達林似乎仍不解氣。次月,也就是蘇德戰爭爆發四周年之際,史達林下令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閱兵式。為此,蘇聯上下精心籌備,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示蘇聯雄厚的軍事實力。當年6月24日,一場盛大的閱兵式在紅場如期舉行。如果說1941年那次紅場閱兵充滿悲壯色彩,那麼,這場紅場閱兵則洋溢在勝利的喜悅中。
  • 蘇聯又為何毫無防備
    二戰時期,蘇聯遭到了來自納粹德國的攻擊。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聯合其諸多僕從國對蘇聯發動了攻擊。面對納粹德國的攻擊,蘇軍顯得毫無招架之力,被打的節節敗退。然而如果縱觀二戰史,我們會發現為了這次進攻,納粹德國密謀多時,蘇聯紅軍也有所察覺。但為什麼最終蘇聯紅軍全無防備,被打的損失慘重呢?
  • 為「虎」而生的IS-2「史達林」和M26「潘興」,到底誰更兇猛?
    二戰後期,隨著德軍虎式和虎王的出現,蘇聯和西線盟軍都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為了對付德國的「老虎」,蘇美也開始研發自己的重型坦克了,而最著名的莫過於IS-2「史達林」和M26「潘興」了。而M26「潘興」全重41.9噸,它的車體一部分為焊接結構,其旁邊面、頂部和底部都是軋制鋼板,而車體前面、後邊及炮塔則是鑄造的。IS-2「史達林」乘員為4人,發動機功率520馬力,最大速度37公裡/小時,能跨越垂直的障礙1.0米。
  • 蒙哥馬利指揮英、美聯軍強渡萊茵河,擊潰了北德平原上的德軍
    12月6日,由龍德施泰特指揮的德軍突然向美國第一集團軍正面即兵力薄弱的阿登地區發起強攻。其目的是力爭取得所謂「德國爭取戰爭勝利」的最後一次重大行動。進攻在美軍防線形成了一個相當大的突出部位。局面迅速惡化,第十二集團軍群最後被一分為二。
  • 為何有人說真正的蘇聯紅軍在1942年之前就已陣亡,現在的只是野獸
    從1930年開始,史達林發動了大清洗運動,蘇聯紅軍大量的軍事指揮人才遭到大清洗,5位元帥被處死,幾乎全部海軍最高指揮員都處死,共計35000多名蘇聯紅軍高級指揮員處死。蘇聯的大清洗運動,導致此時的蘇聯紅軍缺少經驗豐富的指揮員,而且人人自危,跟之前的蘇聯紅軍大不一樣。德國的閃電戰,導致蘇聯紅軍基本損失殆盡。
  • 1945年朝鮮半島,美提出以三八線分界,史達林的回答令人意外
    但是,當人們後來賦予了其特殊的軍事和政治意義時候,它的價值和意義,就已經上升到了頂端。 最早從軍事上利用這條地理分界線的,是日本人和沙俄人。 他們分別於1894年甲午戰爭和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向對方提出了以此為界,「分而治之」的想法,只不過這兩次倆人都沒談攏,因此也就作罷。
  • 蘇聯版的「格拉摩根伯爵」,西部邊防封疆大吏—白俄羅斯軍區司令
    (作為第一任「蘇聯版的格拉摩根伯爵」,伊萬還是很幸運的,因為其豐富的教育從業經驗,他很快被召回莫斯科從事教育,報刊,貿易,檔案管理等工作。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後伊萬再一次投筆從戎,最終在維亞濟馬戰役中犧牲。)
  • 史達林的三條走狗,最終都是什麼可恥下場?
    迫於形勢,1937年3月18日,亞戈達的一幫工作人員(主要是各部門領導)被逮捕了。隨後,史達林把亞戈達推上被告席並指控他殺害了基洛夫。亞戈達在被告席上的出現轟動了整個世界。正是這個亞戈達,豢養一大群醫生,以便將那些他不敢殺害的人「醫死」。
  • 在敵軍眼皮底下,朱可夫率領蘇軍巧妙轉場,重創德軍於柳捷日
    第聶伯河會戰態勢圖會戰開始後,按照蘇聯最高統帥部的命令,杜瓦丁大將率領的沃羅涅日方面軍,渡過第聶伯河,奪取了基輔東南140公裡處的軍事要塞布克林登陸場。那裡的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所以,德軍的防守力量比較薄弱。如果我軍能成功地出現在柳捷日,突襲德軍,那將是再好不過的了!
  • 此人害得蘇軍損失近百萬人,反搞得史達林不好意思處決他
    此役,蘇軍9000多門火炮排了數十公裡,對德軍狂轟濫炸,這陣勢在人類戰爭史上也可謂是非常罕見。不過仍有觀點認為,當時蘇軍以對德軍形成壓倒性優勢,想要進攻柏林,選擇實在是非常多,最終卻選擇硬碰硬,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多付出了超過10萬人的傷亡,實在是不應該。而負責指揮的蘇軍名將朱可夫,更是因「打仗靠人多」而頗為詬病,這句話可不僅僅是敵人質疑,甚至在蘇軍高層內部都有人敢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