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1941年冬季閱兵堪稱奇蹟,背後的悲壯卻超乎人們所想

2021-01-10 眾說

有個朋友突然告訴筆者,他前段時間去俄羅斯時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列寧墓,這個外表看上去紅彤彤的建築就在著名的紅場偏西一側,雖然整體顏色並不光鮮,但卻非常惹眼。列寧作為一位傑出的領導人,帶領布爾什維克們建立並捍衛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逝世後,他的遺體被安放在特質的棺槨中,這讓他見證了歷史,也能夠讓他看到蘇聯的政客與將軍們帶著國家一步步走向興盛。

然而,同樣作為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蘇聯領袖史達林,待遇就差許多了。雖然於1953年逝世後,他也曾被短暫地陳列在專門的紀念館裡,然而,這位富有爭議的領袖最後卻被簡單地埋葬在克裡姆林宮紅牆下的一塊空地上。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俄國人自發地緬懷他。

說起史達林的功績,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他帶領蘇聯軍民戰勝了德國入侵者,捍衛了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其實,蘇德戰爭初期蘇軍的潰敗是有原因的,當時的蘇聯同樣也制定了入侵德國的「大雷雨」計劃,甚至日期比1941年6月22日還要早了10天。然而複雜的原因導致蘇軍高層最終放棄了入侵,因此,不少人總是設想如果蘇德戰爭不發生,世界格局會怎樣,實際上,蘇德兩大強國之間必有一戰,只是誰先動手的問題。

1941年10月上旬,德軍的裝甲軍團已經陸續開進至莫斯科城遠郊。10日,德軍突破莫斯科城外最後一道防線莫扎伊斯克防線,莫斯科城暴露在德軍面前,形勢已經非常不樂觀了。別說世界其他國家,恐怕連大部分蘇聯高層都認為莫斯科受不住了,此時城內也是一片大亂,職能部門分散撤離,史達林也按照計劃準備前往陪都薩馬拉。然而,當史達林站在專列前,回首望著首都時,在抽了整整數小時的菸斗後,史達林終於決定不撤退,或存或亡都要陪著首都。領袖的決定無疑極大鼓舞了守衛首都的軍民,在很短的時間內,蘇聯方面就又徵召出一支規模可觀的部隊,他們成為後來拱衛首都的主力。

史達林對守衛莫斯科的決心有多大呢?我們來看一個細節。史達林對信任的將領做出的決策很少幹預,基輔戰役後,對朱可夫幾乎是言聽計從。然而,當朱可夫要求將自己的指揮部向後撤若干距離時,史達林是這樣回答的:「如果朱可夫同志執意要後撤,那麼我將去填補他留出的位置。」即便如此,史達林的決心仍然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大,他甚至提議要如期舉辦1941年的「十月革命節」閱兵。

要知道,在此之前,德國元首已經兩眼冒火地盯著莫斯科了,還剛剛叫囂要在「十月革命節」前攻佔莫斯科,讓德軍的坦克部隊在蘇聯的紅場上舉辦閱兵。更誇張的是,元首竟然已經找人去訂做將軍們的閱兵禮服了。閱兵是個燒錢的事兒,此時的蘇聯國內情況危急,而史達林偏偏在此時提出要閱兵,可以說高層之中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覺得這位領袖是瘋了。雖然朱可夫沒有發表明確觀點,恐怕這位什麼大場面都見過的功勳將領,在那一刻也感到非常震驚。既然是領袖執意要舉辦,沒有人敢反對,史達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朱可夫詢問前線的情況,並讓朱可夫報告閱兵的可行性。朱可夫在做了充分的考慮後,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為此,這位蘇聯副統帥,蘇軍的總指揮,下達了蘇軍有史以來最悲壯的命令:集結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為閱兵式的安全保駕護航。為此,莫斯科城內所有可以起飛的蘇軍戰機全部待命,一旦德軍飛機來襲,直接用衝撞的方式阻止。為了防止德軍在當天襲擊,閱兵儀式故意提前了2小時舉行。當時,不少記者甚至都沒來得及趕到,接受檢閱的部隊也是匆匆地走了個過場,便重新奔赴前線了。整個閱兵不到半小時就結束了,隊列也不太整齊,看上去甚至有些狼狽,史達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驕傲地抬著頭講出了那句著名的歷史名言:「……全世界都將我們視為解放者,蘇聯人民承載著偉大的使命。」

有個有趣的小細節:如今流傳的史達林講話的錄像,實際上是後來在室內補拍的(因為記者沒有到位);雖然當時室內的溫度不足以讓人說話時形成哈氣,但絕大多數觀者都被這次閱兵的氣勢震撼了,極少有人發現這個破綻。而當時真實的情況是,當接受檢閱的坦克剛剛經過主席臺時,突然調頭離開;史達林困惑地詢問,得知這些部隊要立刻趕回防線時,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鄭重地點了點頭。

當希特勒從廣播中聽到講話時,肺都要氣炸了。他連忙命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馮·博克元帥派部隊進行進攻,然而,德軍在幾次衝擊都被蘇軍擋回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蘇聯閱兵完美收尾。相比之下,蘇聯軍民在偉大領袖以及卓越的將領們的帶領下,抵擋住了德軍的猛攻,成功捍衛了首都與國家的主權。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場閱兵也可以被視為蘇德戰爭中的一個偉大轉折。

相關焦點

  • 莫斯科舉行活動紀念1941年紅場閱兵
    當地時間11月7日,莫斯科馬涅什廣場舉行圖片展,紀念1941年紅場閱兵。1941年,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為了鼓舞蘇聯官兵士氣,蘇聯高層決定於當年11月7日在紅場舉行閱兵式。部隊接受檢閱完後直接開赴戰場。1941年閱兵式被稱為戰爭史上的奇蹟,極大鼓舞了蘇聯軍民抗擊法西斯的士氣。
  • 一根筋,三位蘇聯元帥低調現身遠東,日本還迷信「滿洲無戰事」?
    1945年5月,蘇聯衛國戰爭贏得偉大勝利,讓德國人籤署了兩次投降書,史達林似乎仍不解氣。次月,也就是蘇德戰爭爆發四周年之際,史達林下令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閱兵式。為此,蘇聯上下精心籌備,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示蘇聯雄厚的軍事實力。當年6月24日,一場盛大的閱兵式在紅場如期舉行。如果說1941年那次紅場閱兵充滿悲壯色彩,那麼,這場紅場閱兵則洋溢在勝利的喜悅中。
  • 一開始閱兵儀式可以帶實彈,1981年發生一事,給了人們深刻教訓
    每個國家都會舉行閱兵儀式,除了最高領導人,要檢閱部隊之外,也是為了展示自己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大,我國每年在國慶節這一天,首都北京都會舉行一場,大型的閱兵儀式,先進又強大的武器,一次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大家都為自己國家的強大感到欣慰。
  • 為什麼各國閱兵都不用真槍實彈?1981年的慘痛教訓,至今令人難忘
    每當說起人類文明中的大場面,閱兵絕對算得上其中之一,早在數千年前,中西方的各個國家,就已經學會用閱兵來體現威嚴和實力,比如周武王時期在孟津舉行的「觀兵」,就是在討伐商紂前展示。 而近代歷史上,比較著名的1941年蘇聯紅場閱兵,當數十萬蘇聯士兵走過紅場接受檢閱後,立刻奔赴西線抗擊法西斯德國軍隊的入侵,極大地鼓舞了蘇聯軍民的士氣。
  • 一個節日映射俄心態:俄改9月3日為二戰結束日 或與中國一起閱兵
    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法案,將二戰結束日期由1945年的9月2日改為9月3日。這是二戰結束日在俄羅斯(蘇聯)的第三次設定。其中原因十分複雜,從中不難看出近代俄羅斯的心態變遷。蘇聯時期:冷戰催使9月3日淪為平常日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同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擊潰了日本關東軍。
  • 看蘇聯那些年的悲壯便一目了然!
    1962年10月24日,蘇聯火星探測兩連敗後的下一個火星探測窗口到來,第三顆火星探測器斯普特尼克22號升空,可結果卻在進入地球軌道時破碎了。 1964年11月30日,蘇聯使用閃電號運載火箭將探測器2號發射升空。次年8月6日,探測器2號成功與火星上空1500km處擦肩而過,但最終卻因通訊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而導致探測任務再次失敗。
  • 1941年夏秋蘇德戰局引發的曠日持久的爭論
    這些爭論包括:——蘇聯是否策划過在1941年夏季對德國發動預防性戰爭?——史達林有沒有在1945年2月下達過進攻柏林的命令?——如果沒有,那麼為什麼?因為這種爭論涉及歷史上實際發生過的事件,所以歷史證據傾向於哪種論點,將會直接決定爭論的答案。
  •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前夜,蘇聯還是那麼寧靜
    1、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按照「巴巴羅薩」計劃,集結了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衛國戰爭全面爆發。
  • 李永晶︱殖民帝國的「切腹」:1941年與世界秩序的轉換
    後世的人們往往會因此事件而記住1941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其實,像1941年那樣杌隉、敵意充盈的時刻,在迄今為止的整個人類歷史上都堪稱絕無僅有,它是整個1930年代世界動蕩不安歲月的縮影,更是由西歐開啟的近代殖民帝國秩序不義的巔峰顯現。我們需要在世界史和文明史的視野中,探討這一年的歷史意義。
  • 聞一:6月24日「勝利的閱兵」是俄逆境中尋覓生路的轉機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國防部長紹伊古舉行視頻會議,俄羅斯將於6月24日舉行勝利日閱兵1945年的6月24日是個神聖的日子,它以紅場上的「神聖閱兵」向世人展示了蘇聯所進行的一場「神聖的戰爭」。那一年5月9日,在慶祝了勝利日後,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最高統帥史達林指令蘇軍總參謀部舉行一場「特殊的閱兵」,來彰顯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偉大勝利。
  • 1981年的教訓,太深刻了!
    1981年的教訓,太深刻了! 歷史上最著名的真槍實彈閱兵,就要數1941年時的蘇聯紅場大閱兵了,此次的閱兵無論是受檢閱部隊、還是坦克、飛機,一律都帶著實彈,因為這些部隊再檢閱後將直接開赴戰場。
  • 2021年是建黨多少周年?2021年建黨100周年閱兵嗎
    2021年是建黨多少周年?2021年建黨100周年閱兵嗎  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四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辰紀念日是7月1日。到2021年7月1號就是建黨100周年。那麼2021年建黨100周年會閱兵嗎?
  • 1941年6月底,希特勒還是克制住了自己幹涉戰場指揮的意願
    著:[德]赫爾曼·霍特譯:趙國星1941年6月26日—30日並不是各個戰線的德軍進展都像中央集團軍群這麼順利,因為中央方向集中了德軍最強大的裝甲部隊。不出所料的是,南方集團軍群在戰鬥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 金猴集團再為70年國慶閱兵添光彩!
    1949——2019,70年來,新中國歷經風雨、披荊斬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將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10月1日,我們迎來新中國70周歲的生日,同時迎來我國實行「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以來的第四次閱兵,此次閱兵儀式,是超越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超大規模的閱兵儀式。
  • 1959年國慶10周年閱兵
    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是「逢十大閱」的年頭。從規模上看比往年曆屆慶典都要大,但由於「廬山會議」的政治原因,彭德懷被「罷官」,臨時改由林彪任閱兵首長,使這年的閱兵喜慶程度無形中打了折扣,在閱兵史上留下了另類的思考。
  • 閱兵儀式為什麼不用真槍實彈,1981年發生的悲劇,至今歷歷在目
    閱兵是一個國家的重要儀式,每逢國慶、或其他重大節日,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就會登臺亮相,在令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充分展示了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不過很早以前,參加閱兵儀式的部隊都是真槍實彈的,因為軍事不同兒戲,既然要「秀肌肉」,就要將這一信念貫徹到底。
  • 已故男精子奇蹟存活使妻子受孕 堪稱生命的奇蹟|精子奇蹟使妻子...
    已故男精子奇蹟存活使妻子受孕 堪稱生命的奇蹟時間:2015-04-17 06:00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已故男精子奇蹟存活使妻子受孕 生命延續不是夢來源:維度女性網 導讀:【已故男精子奇蹟存活使妻子受孕 堪稱生命的奇蹟】人類的繁殖靠精子和卵子。
  • 從信心滿滿到必須賭國運,德國進攻蘇聯的準備到底是多麼糟糕?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和其僕從國軍隊一起發動了對蘇聯的入侵。入侵計劃之龐大,幾乎是前所未有,三個集團軍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入侵了蘇聯。這一擊讓蘇聯措手不及,戰爭剛開始就陷入了絕對劣勢之中。因為德國在初期的高歌猛進,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德國對此謀劃已久,蘇聯早就被德國人摸透了。
  • 蘇聯又為何毫無防備
    二戰時期,蘇聯遭到了來自納粹德國的攻擊。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聯合其諸多僕從國對蘇聯發動了攻擊。面對納粹德國的攻擊,蘇軍顯得毫無招架之力,被打的節節敗退。然而如果縱觀二戰史,我們會發現為了這次進攻,納粹德國密謀多時,蘇聯紅軍也有所察覺。但為什麼最終蘇聯紅軍全無防備,被打的損失慘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