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太陽系那些難得一見的天體照片,每一張都創造了人類的歷史!

2021-01-08 痴狂科學

前陣子發生的「水星凌日」天象讓人們清晰地看到了水星從太陽表面經過的樣子,人類探索太空的區域雖然還沒有真正離開太陽系,但我們通過探測衛星了解了太陽系許多從未見過的行星面貌,下面來看看太陽系那些難得一見的天體照片。

1、這張水星照片是1974年由「水手10號」探測器拍攝的多張照片合成出來的,水星是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小的行星,卻有著與體積不相符的強力磁場,專家懷疑水星曾遭遇過強烈的撞擊使其喪失了大部分的外殼物質,按照水星磁場的強度來判斷曾經的大小可能與地球相當。

2、這顆飄著白雲的藍色星球不是地球而金星,是1974年「水手10號」探測器拍攝的紫外光視圖,由於濃密的雲層覆蓋了金星表面而無法看到內部的樣子。

3、1964年美國的「徘徊者7號」探測器拍攝的月球隕石坑照片,NASA給右邊的兩個隕石坑命名為「託勒密」和「阿爾扎切爾」。

4、1971年「水手9號」探測器拍下了太陽系最高的火山——火星上的奧林匹斯火山,這座死火山海拔達到了22公裡高,山頂部分幾乎達到了火星大氣層的邊緣,科學家認為這座火山曾噴發了數百萬年之久。

5、NASA的「旅行者1號」於1979年拍下了木衛一伊奧的首張照片,讓人們發現這個異常活躍的行星,木衛一由於被木星引力拉扯導致星球內部活動劇烈形成遍布全球的火山,以至於星球表面被一層黃色的硫磺覆蓋,照片中甚至還能看有火山正在噴發。

6、同樣是「旅行者1號」拍到的木衛二,發現這顆衛星有一個被厚厚的冰層包裹的液態海洋,冰層下的海洋可能深達100公裡,包含的水量甚至超過了地球,這也是首次發現主要由水構成的星球,表面的裂縫顯示木衛二內部有劇烈的活動,可能是因為有顆溫暖核心造成的。

7、在後來發射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經過土衛二時,發現這顆星球竟然也是一顆被冰層覆蓋的星球,還拍到星球表面有溫泉噴發出來的水蒸氣,這種現象表面土衛二內部也存在一個液態海洋,而且根據溫泉活躍的情況來看內部是個溫暖的世界。

8、土衛八是「卡西尼號」探測器拍到的太陽系最奇特的天體之一,首先這是一顆黑白很分明的星球,更為奇特的是在星球的赤道上有一圈巨大的隆起結構,雖然天文學家認為這圈結構是由於離心力造成的,但許多人認為這顆像核桃一樣的星球看起來很像影視中的「死星」武器。

近距離觀測這圈隆起結構確實很像是焊接出來的,但天文學家指出這是由於土衛八的自轉離心力造出來的赤道隆起。

9、1986年NASA的「旅行者2號」在天王星附近拍到了天衛五上面的巨大溝壑,這顆冰凍天體有太陽系落差最大的懸崖,目前並不確定天衛五表面缺失的區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可能是遭遇了隕石撞擊形成的。

10、「旅行者2號」探測器於1989年拍攝到了的海衛一特裡頓的表面照片,令人意外的是這顆衛星表面比較平坦,在其它星球上常見的隕石坑在這裡卻異常少見,專家認為海衛一是因為剛形成不久,表面的地質結構還比較年輕。

11、火衛一距離火星表面只有6000公裡,是太陽系所有衛星中距離母星最近的天體,以至於火衛一圍繞火星一圈只需要7小時40分,總有一天這顆衛星最終將撞向火星。

「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拍到了火衛一經過太陽的場景,這是人類首次在其它星球上看到的日食。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一張照片,才知道人類是多麼微不足道
    NASA讓旅行者回望太陽系,拍攝他所有拜訪過的星系,NASA從這個照片中拼湊出了一張太陽系全家福,在這些照片中有一張最不起眼最容易被忽視的照片,如果從攝影的角度來看,它完全就是一個不合格的作品
  • 太陽系裡最令人感到恐懼的天體是什麼,為什麼?
    說實話,我們地球真是幸運,正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所以風調雨順,最終創造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而太陽系很大,地球在整個太陽系中根本算不了什麼,除了地球之外,其他的那些天體對於地球來說都是無比恐懼的。
  • 人類擺脫不了死亡,那活幾十年的意義是什麼?
    旅行者1號在90年代就拍攝過一張照片,堪稱人類航天史上最經典的照片之一,這張名為「暗淡藍點」的照片描述的是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在照片中人類居住的碩大的地球僅僅顯示一個像素般大小,很多人不相信照片中那個小小的亮點就是地球,可是事實上那真的就是地球,這還僅僅是從64億公裡拍攝的地球,如果從太陽系的邊緣拍攝,地球基本不可能看得見了,因為太陽系邊緣距離地球高達兩光年,在那裡拍攝地球的話以人類目前的技術基本拍不到了
  • 太陽系中的天體和距離比例到底是怎樣的,存在的第九顆行星?
    除此之外,我們的太陽系還有100多顆衛星,20多萬顆有編號、有命名的小行星,還有數以百萬計的隕星,有人認為在太陽系的外圍有一個特大的彗星區,那裡大概有1000億顆彗星,夠熱鬧的吧,其實地球就是我們人類的宇宙飛船,我們的飛行速度是每小時107,000公裡,相當於每秒鐘30公裡,可是也不要忘記,我們乘坐的地球並非絕對的穩定,它就像一架巨大的旋轉木馬,我們在地球上一邊自轉著一邊觀察太陽,現在月亮會高掛在夜空
  • 新視野開始傳回太陽系邊緣小天體照片 高清圖還要等
    圖:在這張攝於2018年12月31日的照片中,柯伊伯帶天體Ultima Thule呈現出保齡球瓶的形狀(左)。右邊是藝術家對這個物體的素描,表明它大約32公裡長,16公裡寬網易科技訊 1月2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當地時間1月1日凌晨,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視野」(New Horizons)號探測器巡航經過了距離地球64億公裡的小天體Ultima Thule。
  • 人類每四十億年到太陽系中心就會有一個星系
    超短星系lamda,目前人類已經發現16顆。一般認為距離極短的天體都有更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比如大部分超短星系必須只能看到碳核。但這裡有一個誤區:實際上超短星系的波長遠遠小於天文尺度上所測量的可見光波長。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射電波段有關分析表明,天文上最大的超短星系僅有中波粒子源的100倍(參考2000年的觀測結果)。就是說大部分超短星系在理論上可以讓望遠鏡到達多遠?
  •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是一個浩瀚而且神秘的存在,從古至今,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宇宙當中的星辰,在我們的文獻當中,存在著大量的記錄,對於天文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受限於科技水平的發展,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局限在理論可能上面
  • 飛行225億公裡,最遠人造物最後拍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類深思?
    1990年,在旅行者1號要進入深邃的太空之前,NASA給位於6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發射指令,讓它的相機調轉方向,朝著它所來的地方拍攝了最後一張照片: 這是一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球照片,那個暗淡藍點正是旅行者1號的出發地——地球。
  • 平常我們看到的關於太陽系圖片,天體之間的比例是真實的嗎?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平常我們看到的關於太陽系圖片,天體之間的比例是真實的嗎?人類有能力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之後,對於太陽系是最頻繁關注的,相信大家能夠比較熟悉的也是太陽系,畢竟我們的地球就生存在太陽系當中。眾所周知,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八大行星的圖片。那麼太陽系當中的天體比例到底是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真實的太陽系當中的天體比例。
  • 飛行228億公裡後,旅行者1號最後拍下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害怕?
    當人類開始仰望星空,就對神秘而又浩瀚的宇宙充滿了遐想。但也直到上個世紀中,人類才真正開始了星辰大海的徵程。於是,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人類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目前我們對太陽系的範圍是在天文學上認為以理論上的奧爾特云為界,如果以旅行者1好目前的速度來說,每年能飛個大約3.599天文單位的距離,想要接近或進入奧爾特雲,至少還需要300年的時間。在探測器即將離開太陽系之前,有科學家建議來一張全家福紀念一下,但是其中一張拍攝的照片為何讓人感到害怕呢?
  • 最新研究發現:太陽系早期存在一個神秘天體,會是「第九行星」嗎
    隕石碎片揭露了太陽系早期的秘密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中,有很多「不速之客」,這些「不速之客」有來自於木星和火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也有來自於太陽系邊緣的彗星。這個發現也意味著,可能在地球出現之前,太陽系中就有著很多富含水的天體了,不過,因為這些天體可能都陸續消失了,所以,它們曾經是什麼樣子,對於地球和太陽系的演化來說,又有哪些的意義,也就很難一一得知了。
  • 旅行者1號傳回神秘照片,科學家看後感到絕望,人類實在渺小!
    在距離地球65億公裡之外的地方,旅行者1號曾經為科學家們傳回了一張太陽系的照片,因為距離已經足夠遠了,所以,在照片中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被包含在內了。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我們的心目中各個都是「巨無霸」的星球,在這張照片裡,都只是一個個有一點亮光的小亮點。
  • 看看旅行者一號在60億公裡外拍攝的照片!
    1957年10月4號,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此為契機,各大國之間展開了瘋狂的「太空探索競賽」,各個大國相繼發射成功人造衛星。通過人造衛星傳回來的地球照片,人類終於看到了地球的真正面貌!儘管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基本推測出了地球的形狀,但真正的照片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震驚了!照片中出現的是一顆美麗的星球,在黑暗的北京中,藍白交融的顏色顯得那樣明亮,那樣耀眼。
  • 人類一直被太陽系「困住」,怎樣拍到銀河系的照片?難道是假的?
    銀河系照片從何而來?人類連太陽系都沒離開,一切都是假的嗎?銀河系對於人類是個龐大存在,提起銀河系自己的腦中都會浮現這樣一種畫面,它被各種「花裡胡哨」的星系包圍,這是所有人對銀河系的印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人類連太陽系都難以飛出去,為何能夠了解銀河系的模樣?
  • 意外闖入太陽系的TA,為我們揭秘天體與生命起源?
    人類發現的首個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天體「奧陌陌」的起源,被兩位華人科學家揭開。北京時間2020年4月13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 在線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張韻博士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林潮教授的研究論文。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照片,為什麼讓人深思?
    為了更深入的探索宇宙,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截止到目前為止,距離我們地球最遠的一個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225億公裡。 對此很多人都很好奇在旅行者1號的43年飛行時間內,為地球傳回了無數張精彩的照片,做出不不少的貢獻,為什麼是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感到深思呢?
  •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 或有助發現「第九大行星」
    L91天體在太陽系中的效果圖。   據《科學》雜誌在線版18日消息稱,天文學家確認了一個遙遠的冰冷世界,它位於太陽系的極遠端,公轉一周需要2萬年,軌道遠超冥王星。該天體目前暫名L91,其特殊的位置和軌道或將引導人類發現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L91由位於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發現。研究人員目前還沒有獲得其大小與質量的確切值,但計算顯示,L91可能正處於從冷冰冰的奧爾特星雲向另一個冷冰冰的柯伊伯帶遷移的過程中,它擁有太陽系中已知最長的軌道——環繞太陽一周需要2萬多年。
  • 「旅行者1號」已飛行外太陽系,拍攝是最後一張照片,讓人深思
    「旅行者1號」在1977年飛行外太陽系人類登上月球,飛離外太陽系的旅程早在1977年就已經開啟,在這年的九月五號,正是歷史上非常有意義的一天,被命名為「旅行者1號」的行星探測器背負著全球艱巨的使命,飛到外太陽系。
  • 追尋太陽系最初的樣子
    這項關於太陽系小天體阿羅科斯(Arrokoth,中文名「天涯海角」)形狀形成機制的研究,解釋了這一目前人類近距離探測到的最遙遠和最原始的太陽系小天體,是如何用一百萬到一億年的時間「瘦身」成現在的扁平形狀的,而該「瘦身」機制可能廣泛存在於太陽系柯伊伯帶小天體形成初期的形狀演化過程中。
  • 科學家在水星和金星軌道發現塵埃環,或將改變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
    太陽系是地球的母星系,也是人類生存的星系。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就開始了對太陽系的探索和研究。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唯一的智慧生命星球,而地球有兩個鄰居,一個是火星,一個是金星,它們都受到了科學家的高度關注。除了火星和金星之外,離太陽系最近的水星也是科學家非常感舉的一顆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