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服務青年婚戀交友需求的建議
www.gxbszx.gov.cn 2018-01-09 16:52 閱讀:263001次 作者:共青團百色市委員會辦公室 編輯:黃 豔 來源:廣西百色政協網
關於服務青年婚戀交友需求的建議
──共青團百色市委員會的發言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當代青年婚戀觀逐步呈現多元化趨勢,超過法定婚育年齡的未婚「剩男」「剩女」現象越來越普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對青年婚戀問題提出了發展目標:青年婚戀觀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青年的相關法定權利得到更好的保障。為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協商代言工作,特對青年婚戀交友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一、給予青年更多的關懷
青年在現實生活中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有強烈的自尊需求,普遍渴望獨立、追求自主、嚮往自由。針對青年的情感需要,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與關注。一是更多地在工作環境、生活服務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幫助,為他們的青春綻放創造便利,勉勵他們為成就個人精彩而努力奮鬥;二是要主動關心青年的成長和婚戀問題,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和情感上的困難,幫助他們學會通過自我管理、以自身內在力量遵守自己在婚戀中的道德規範;三是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及時將涉及青年切身利益的方針政策傳達給青年,避免因信息不對稱產生負面情緒;四是為青年的婚戀交友問題搭建更多平臺,廣泛開展適合青年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的聯誼交友活動,主動引領社會風氣,樹立青年婚戀交友文明時尚新風。
二、強化社會輿論引導
穩定和幸福的家庭和婚姻是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元素,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對於青年人婚戀觀的形成會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當今以網絡、電視、廣播、報紙為載體的載體的傳媒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與媒體應該努力喚起回歸傳統婚戀觀中的理性層面,引導青年建立健康的擇偶觀,理性的婚姻基礎觀,關注對方的人格品質和生活方式與自身的匹配,提倡在充分認識和了解的基礎上建立婚姻,重視婚姻忠誠度意識,倡導對婚姻和家庭的責任感。政府應加大輿論監管引導力度,堅決杜絕一切不良信息在媒體中的傳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青年用鮮明的道德觀來抵禦非理性思想的衝擊,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青年人塑造正確婚戀意識的社會輿論環境。
三、加強社會家庭教育
婚戀教育在青年人形成正確婚戀觀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學校和家庭應加強對青年婚戀觀的教育,尤其是性觀念。當代青年的性觀念及婚戀觀念呈現開放的態勢,有必要從小重視對孩子這方面的引導。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父母應該從小重視孩子的性教育,而不是採取迴避態度,方式方法要講究藝術性。同時,父母的在婚姻中的相處模式、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兒女有著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校應系統性有針對性的對中小學生開展性知識、性健康和性安全的教育,在大學更是有必要開設青年婚戀觀的課程,教授學生性價值觀、性道德等知識,引導他們主動追求健康的愛情婚姻生活方式,促進青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和人格的完善。
四、提供更多「組織化平臺」
近年來,我市組織部門、工會、團委、婦聯、民政等單位、部門和組織積極為單身青年搭建婚戀交友平臺,已幫助很多單身青年相互認識、戀愛、組建家庭,受到廣大青年的熱情歡迎,社會效果很好。但是,由於缺乏人力、財力支持,青年婚戀交友平臺建設不穩定,相關單位對單身青年跟蹤服務和聯繫對接不夠,聯誼交友活動資源有效利用率不高,影響力不夠持久。需要進一步創新工作載體,在搭建活動平臺基礎上,進一步發掘青年聯誼交友的廣泛性、趣味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提升單身青年參與聯誼交友活動的獲得感,把聯誼交友平臺搭建成為一個符合青年需求最大公約數,集情感宣洩、工作交流、生活學習等為一體的時尚平臺,進而服務青年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