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初識粽子葉,引世人話柄,說乾隆爺小心眼也是這麼來的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的乾隆皇帝吧,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他初識粽子葉的這段歷史。
自從乾隆繼承了皇位之後,幾乎每年都要到承德來一次,或是消暑,或是行圍打獵,不論幹什麼,一般都是夏天或秋天來去。有那麼一年,乾隆突發奇想,堅持要看看塞外的春天是什麼樣子。於是,剛剛進入二月份,乾隆就帶大隊人馬離開了京城來到避暑山莊。
來到承德之後,乾隆並不是只在離宮裡呆著,常常一個人換上便服悄悄溜出宮門,不是到小胡同裡轉轉,就是跟賣菜的老頭兒嘮兒句閒話,以此來了解一些民間疾苦。因為這一年來得早,正好趕上五月五端午節。端午節這天,各家各戶都早早起來,到山上採回艾草,用紅線扎小捆兒,插在門窗之上,用來驅邪避禍。另外,每家都煮了許多各式的粽子,有大的、有小的、有糖餡的、有棗餡的、還有肉餡粽子,味道十分香。
這天,乾隆又出了宮,一到大街上,就覺出了節日的熱鬧氣氛。不論大人小孩都穿新衣新鞋,喜氣洋洋。最顯眼的,是在大街小巷,擺了許多賣粽子的小攤兒。看那粽子,一串串精巧飽滿,冒著熱氣,真招人喜歡。乾隆一路走一路看,順著人流來到二仙居酒樓門前,只見這裡特別熱鬧,人們排著長隊買這家賣的粽子。乾隆一打聽,才知道二仙居酒樓有個燒火的王老頭,平日裡只幹廚房裡的一些粗活,沒有人注意他。可是每年一到端午節,他就成了「明星人物」,因為這位燒火的王老頭,有一手絕技兒,就是包棕子。他做的粽子十個一串,雖然一個只有酒盅那麼大,可是一個粽子一個味兒,保準不重樣。成年人吃一串,正好吃飽了,而且還不膩。你說,他的生意能不好嗎?乾隆聽了心想,就是我宮裡的御廚,也做不出來這個呀,他一高興也擠在人群裡買了一串。可是乾隆在出宮之前已經吃了許多東西了,所以吃到第五個的時候就吃不下去了,又捨不得扔,不知道剩下的五個都是什麼味兒的。
乾隆拎著五個粽子接著轉,先到火神廟看看,又到流水溝瞧瞧.一逛半天又過去了。到了中午的時候,乾隆肚中有點飢餓,於是一氣又把剩下的半串粽子全吃了。回到宮中,乾隆很乏累,連午飯也沒吃就躺下睡覺了。直到傍晚時分,乾隆醒來覺得腹內腫脹,不太好受,找御醫瞧,也沒瞧出個所以然來,他只好躺在龍床上休養。可是到了晚上,肚子裡就又鬧開了.裡面翻攪,痛得乾隆死去活來。御醫們開的幾副藥,都不頂用。等到第二天,乾隆的肚子脹得老大,臉色發白,連說話都困難了。乾隆仔細一想,自昨天吃了二仙居的粽子後,肚子裡就開始不舒服。這準是做粽子的王老頭做的手腳,不然,為什麼別人吃了就沒事呢?乾隆越想越生氣,下了一道聖旨,招二仙居的王老頭進宮治病,病治好了,他可以回去接著燒火打雜,病治不好,不僅他一個人腦袋要搬家,而且整個二仙居,從掌柜的到跑堂的,統統死罪。
消息一傳開,可把這幫人嚇壞了,圍著王老頭直轉圈。王老頭卻不著急,向宣旨的公公打聽,皇上到底病成什麼樣,有些什麼症狀。打聽清楚之後,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就跟著公公出了門。臨走,還從門後撿了幾片幹粽子葉,那是兩天前,別人吃過的粽子扔在那兒的粽子皮,上面還有米粒呢。王老頭走後,剩下的老闆和夥計們呆站在那裡提心弔膽。進宮之後,王老頭看看乾隆的病症,問了幾個問題,乾隆一邊回答一邊罵他。王老頭呢,也不害怕,反而安慰乾隆,說:「萬歲,小民能治這種難症,萬歲是衝了打路的鬼了,是鬼魂在作怪。」
乾隆一想,昨天的確到火神廟前轉了一圈,心裡就有幾分相信他的話。王老頭見乾隆不罵了,就壯著膽子折騰,先是要兩塊紅布、黃布,把窗子遮上,又念了一通咒,取一個火盆把粽子葉燒成灰,研成末,放在一隻玉碗裡,用半壺無根水,半壺泉水,燒開之後,倒進碗裡把粽葉未子衝開。然後又是念咒,過了好大一會兒,等藥水也不燙了,才請乾隆喝。乾隆想,這藥是髒了點兒,可是並不會毒死人,病好了算他有造化,病不好,也有理由殺他。於是,乾隆很痛快地把「藥」喝了。沒想到,兩個時辰之後,乾隆就連著上廁所,又過了兩個時辰,肚子也不脹了,臉不黃了,就跟沒事人一樣。乾隆乃一國至尊,金口玉言,說到就要做到,當時就下令送王老頭出宮,不再追究。
二仙居裡的老闆、夥計見王老頭平安歸來,懸著的心才放進肚子裡,都圍上來,問他是怎麼治的病。王老頭挺神秘地一笑,說了一句話:「一物降一物唄。」其實,他自己心裡明白,乾隆是吃粽子吃多了,又吃了涼粽子,消化不良才脹肚。自己只是用了一個原湯化原食的道理,把乾隆的病治好了。至於什麼鬼呀神的,都是自己臨時編出來騙人的。按說,王老頭治好皇上的病,就算沒功也無罪了。哪知道他說的那話傳進了宮,乾隆知道後十分惱火。「一物降一物」,是你降我,還是粽葉降我?真是大膽!沒過多久,就派了一名侍衛,把王老頭悄悄殺了。從那兒以後,人們就再也吃不到十個一串,一串十個味的粽子了。大家都說乾隆小心眼兒。是不是呢?
小編覺得,乾隆皇帝也和平常人一樣,也有很多新鮮事物是不知道的,就好比粽子葉。網友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