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初識粽子葉,引世人話柄,說乾隆爺小心眼也是這麼來的

2021-01-10 百家號

乾隆皇帝初識粽子葉,引世人話柄,說乾隆爺小心眼也是這麼來的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的乾隆皇帝吧,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他初識粽子葉的這段歷史。

自從乾隆繼承了皇位之後,幾乎每年都要到承德來一次,或是消暑,或是行圍打獵,不論幹什麼,一般都是夏天或秋天來去。有那麼一年,乾隆突發奇想,堅持要看看塞外的春天是什麼樣子。於是,剛剛進入二月份,乾隆就帶大隊人馬離開了京城來到避暑山莊。

來到承德之後,乾隆並不是只在離宮裡呆著,常常一個人換上便服悄悄溜出宮門,不是到小胡同裡轉轉,就是跟賣菜的老頭兒嘮兒句閒話,以此來了解一些民間疾苦。因為這一年來得早,正好趕上五月五端午節。端午節這天,各家各戶都早早起來,到山上採回艾草,用紅線扎小捆兒,插在門窗之上,用來驅邪避禍。另外,每家都煮了許多各式的粽子,有大的、有小的、有糖餡的、有棗餡的、還有肉餡粽子,味道十分香。

這天,乾隆又出了宮,一到大街上,就覺出了節日的熱鬧氣氛。不論大人小孩都穿新衣新鞋,喜氣洋洋。最顯眼的,是在大街小巷,擺了許多賣粽子的小攤兒。看那粽子,一串串精巧飽滿,冒著熱氣,真招人喜歡。乾隆一路走一路看,順著人流來到二仙居酒樓門前,只見這裡特別熱鬧,人們排著長隊買這家賣的粽子。乾隆一打聽,才知道二仙居酒樓有個燒火的王老頭,平日裡只幹廚房裡的一些粗活,沒有人注意他。可是每年一到端午節,他就成了「明星人物」,因為這位燒火的王老頭,有一手絕技兒,就是包棕子。他做的粽子十個一串,雖然一個只有酒盅那麼大,可是一個粽子一個味兒,保準不重樣。成年人吃一串,正好吃飽了,而且還不膩。你說,他的生意能不好嗎?乾隆聽了心想,就是我宮裡的御廚,也做不出來這個呀,他一高興也擠在人群裡買了一串。可是乾隆在出宮之前已經吃了許多東西了,所以吃到第五個的時候就吃不下去了,又捨不得扔,不知道剩下的五個都是什麼味兒的。

乾隆拎著五個粽子接著轉,先到火神廟看看,又到流水溝瞧瞧.一逛半天又過去了。到了中午的時候,乾隆肚中有點飢餓,於是一氣又把剩下的半串粽子全吃了。回到宮中,乾隆很乏累,連午飯也沒吃就躺下睡覺了。直到傍晚時分,乾隆醒來覺得腹內腫脹,不太好受,找御醫瞧,也沒瞧出個所以然來,他只好躺在龍床上休養。可是到了晚上,肚子裡就又鬧開了.裡面翻攪,痛得乾隆死去活來。御醫們開的幾副藥,都不頂用。等到第二天,乾隆的肚子脹得老大,臉色發白,連說話都困難了。乾隆仔細一想,自昨天吃了二仙居的粽子後,肚子裡就開始不舒服。這準是做粽子的王老頭做的手腳,不然,為什麼別人吃了就沒事呢?乾隆越想越生氣,下了一道聖旨,招二仙居的王老頭進宮治病,病治好了,他可以回去接著燒火打雜,病治不好,不僅他一個人腦袋要搬家,而且整個二仙居,從掌柜的到跑堂的,統統死罪。

消息一傳開,可把這幫人嚇壞了,圍著王老頭直轉圈。王老頭卻不著急,向宣旨的公公打聽,皇上到底病成什麼樣,有些什麼症狀。打聽清楚之後,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就跟著公公出了門。臨走,還從門後撿了幾片幹粽子葉,那是兩天前,別人吃過的粽子扔在那兒的粽子皮,上面還有米粒呢。王老頭走後,剩下的老闆和夥計們呆站在那裡提心弔膽。進宮之後,王老頭看看乾隆的病症,問了幾個問題,乾隆一邊回答一邊罵他。王老頭呢,也不害怕,反而安慰乾隆,說:「萬歲,小民能治這種難症,萬歲是衝了打路的鬼了,是鬼魂在作怪。」

乾隆一想,昨天的確到火神廟前轉了一圈,心裡就有幾分相信他的話。王老頭見乾隆不罵了,就壯著膽子折騰,先是要兩塊紅布、黃布,把窗子遮上,又念了一通咒,取一個火盆把粽子葉燒成灰,研成末,放在一隻玉碗裡,用半壺無根水,半壺泉水,燒開之後,倒進碗裡把粽葉未子衝開。然後又是念咒,過了好大一會兒,等藥水也不燙了,才請乾隆喝。乾隆想,這藥是髒了點兒,可是並不會毒死人,病好了算他有造化,病不好,也有理由殺他。於是,乾隆很痛快地把「藥」喝了。沒想到,兩個時辰之後,乾隆就連著上廁所,又過了兩個時辰,肚子也不脹了,臉不黃了,就跟沒事人一樣。乾隆乃一國至尊,金口玉言,說到就要做到,當時就下令送王老頭出宮,不再追究。

二仙居裡的老闆、夥計見王老頭平安歸來,懸著的心才放進肚子裡,都圍上來,問他是怎麼治的病。王老頭挺神秘地一笑,說了一句話:「一物降一物唄。」其實,他自己心裡明白,乾隆是吃粽子吃多了,又吃了涼粽子,消化不良才脹肚。自己只是用了一個原湯化原食的道理,把乾隆的病治好了。至於什麼鬼呀神的,都是自己臨時編出來騙人的。按說,王老頭治好皇上的病,就算沒功也無罪了。哪知道他說的那話傳進了宮,乾隆知道後十分惱火。「一物降一物」,是你降我,還是粽葉降我?真是大膽!沒過多久,就派了一名侍衛,把王老頭悄悄殺了。從那兒以後,人們就再也吃不到十個一串,一串十個味的粽子了。大家都說乾隆小心眼兒。是不是呢?

小編覺得,乾隆皇帝也和平常人一樣,也有很多新鮮事物是不知道的,就好比粽子葉。網友們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賞賜大臣豬肘子,官員表面感恩戴德,實際上出門就扔!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一、此肘子非彼肘子首先要說的一點是,乾隆爺賜給大臣的「肘子」可不是像我們現在吃的肘子那般美味。這種所謂的肘子實際上就是豬肉用白水煮上八九分熟,然後直接切成片不蘸任何的作料直接入口而食。所以說,這種「肘子」的味道你就不要有太多的期待了,直接想像白水煮肉是個什麼滋味,心裡就該有數了!
  • 「元音壽牒」展出 系乾隆爺心頭那顆「硃砂痣」
    清帝大壽稱作「萬壽節」,乾隆皇帝是清朝盛世時的一位皇帝,也是位長壽的君王,他的「八旬大壽」慶典,可謂舉國盛事,文武百官在進貢壽禮上,自然也頗有看點,出自文情華瞻的風流才子紀曉嵐之手的這對壽聯,就是其一。而正在福建博物院舉行的「壽山石回故鄉」大型展覽中,也有一套壽禮珍寶令人稱奇。
  • 你可知乾隆皇帝有多麼閉關守舊嗎?迂腐到讓你意想不到!
    一聲驚堂木,且聽吾道來,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清朝乾隆皇帝的故事,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歷史上出現過「康乾盛世」不過清朝到了乾隆年間,就開始逐漸衰弱,當年衰弱的不光是清朝的國力,也使得整個中國開始出現衰弱,這種衰弱和當年乾隆皇帝的政策有關,當年乾隆皇帝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你可知乾隆皇帝有多麼的閉關守舊嗎?迂腐到讓你意想不到!
  • 乾隆說我45歲,屬馬;劉墉說咱倆同歲,我屬驢。乾隆愣了
    影視劇作品當中的劉羅鍋形象似乎與清史記載的劉墉形象有很大出入,不過這也是為了豐滿人物形象,給讀者一個好的觀影感受,這一點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不管是在影視劇作品當中,抑或是在清史的記載當中,劉墉的形象確實是一個智慧的形象,他也許無法和諸葛亮,劉伯溫等人相媲美,但在滿清文武大臣面前,劉羅鍋還是高人一等的。
  • 乾隆不殺巨貪和珅的原因,清末文獻聲稱為了還當年的「孽債」
    曾多次被人問起,為何乾隆知道和珅是個巨貪,卻不懲處他?這個問題實質頗有些趣味,且聽大獅道來。因為在乾隆皇帝眼中,和珅是「忠臣」是「能臣」,將他留下,還可以為自己的繼承人留下一個大大的錢袋子,甚至更有人說是乾隆為了還債!
  • 用中天易學命理來闡述乾隆皇帝的為什麼
    用中天易學命理來闡述乾隆皇帝的為什麼中天易弟子王俠著寫各位易友大家中午好,前幾天有易友反映說為什麼乾隆皇帝的八字你們中天易學理論說偏弱格局,如果偏弱格局,大運都是走忌神大運,還能做皇帝?下邊我用中天易學理論給大家解惑,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乾隆說我屬馬,劉墉說我屬驢咱倆同歲,劉墉說了什麼讓乾隆高興?
    可以很明確地說: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漏洞的,因為乾隆與劉墉並不同歲。乾隆生於1711年,而劉羅鍋則生於1720年。1711年屬兔,所以乾隆是兔頭龍身。而生於1720年的劉羅鍋則屬鼠。可偏偏不湊巧,劉墉剛剛在京城做御史時,一次進宮面見乾隆皇帝時,皇帝突然問劉墉:「愛卿今年多大年紀啊?」劉墉一聽立馬大驚失色,為啥啊?因為在野史裡,劉墉被設計成了45歲,而此時的乾隆也剛剛好是45歲。因為皇帝45歲,所以啊,在這年,45也是一個禁忌詞,自然,45歲對應的屬相就更加是忌諱了。
  • 古代的皇帝自稱為「朕」,那麼太上皇又自稱什麼?乾隆是這麼說的
    採用三皇之中的「皇」以及五帝之中的「帝」構成「皇帝」的稱號。丞相李斯建議用「朕」為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秦始皇嬴政很高興地應允了。其實「朕」這個稱呼在先秦之前,是一個很平常的稱呼。沒有什麼特別,不分尊卑貴賤,所有人都可以自稱「朕」。據《爾雅·釋詁》記載:「朕,身也。」也就是說「朕」其實就是是第一人稱,和「我」這個詞沒有什麼不同。
  • 乾隆皇帝:朕就是這樣任性的漢子
    乾隆皇帝給世人一貫形象是好大喜功,揮霍奢靡,但是細究其八字,發現他也有聰明率直、真性情的一面。1929年,故宮博物院公布一批清宮檔案,其中有乾隆皇帝八字如下:辛卯 丁酉 庚午 丙子這個八字金清水秀,流動有情,自然聰明異常,易富貴,又子午卯酉俱全。
  • 古代皇帝如何理髮?談論起乾隆理髮,還有這樣一個典故
    可是皇帝需要理髮的時候難道也是這樣的嗎?皇帝本就是地位尊貴,更不用說頭部了。古代的皇帝理髮的時候並沒有御用的剃頭師,但是規矩卻是不少的。在歷史上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就是要理髮的,皇帝也不例外,乾隆皇帝最喜歡微服出巡遊山玩水,所以二月二這一天,乾隆皇帝便讓自己的下人去找一個剃頭師,太監便詢問當地百姓,找了一個技術最高超的剃頭師。
  • 乾隆皇帝的孩子很多早夭,不全是宮鬥原因
    乾隆皇帝是一個很長壽的皇帝,也是一個有很多兒子的皇帝,但是乾隆皇帝的兒子很多都是幼年早夭沒有活到成年,剩下的也有很少的能活活的過自己的父親乾隆的這是為什麼呢?乾隆皇帝的大阿哥是長子,並不是嫡子,他的死是因為孝賢皇后死後大阿哥心存覬覦皇位之心於是被皇帝厭棄當眾責罵並且保證絕對不會立他為太子之後,大阿哥內心驚懼憂傷不到一年之後就死了。
  • 為什麼清朝乾隆皇帝寵臣和珅的第一條死罪是私藏吉林東珠?
    正月十八,嘉慶就一頓操作猛如虎,公布還在給辦乾隆辦喪事的和珅共二十大罪狀,迅速將其革職下獄並抄了家。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嘉慶最終給「史上第一貪官」和珅定的二十條罪狀裡面,卻又幾乎沒有十惡不赦的死罪。並且「私藏東珠」的罪名也不在第一條,而是出現在第十五條!並且罪狀中還說「私藏東珠」的不止和珅,還有他的管家劉全!
  • 清史疑雲:乾隆皇帝生母,是滿清貴族,還是漢人宮女
    《清史疑雲》系列第四講:乾隆皇帝生母之謎據《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皇帝的生母是鈕鈷祿氏,是原四品典儀官(後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乾隆皇帝對生母也是十分孝順,曾侍奉她三遊五臺、三上泰山、四下江南等等,此外乾隆皇帝還寫下了不計其數的詩篇,稱頌鈕鈷祿氏的生養之恩,鈕鈷祿氏去世後,乾隆帝還命人用3000兩黃金建造了「金髮塔」,存放母親生前梳頭時掉下的頭髮。以上都是《清史稿》的記載,而且處處都在強調一個「事實」:乾隆帝的生母就是鈕鈷祿氏。然而很多人對此提出了質疑,包括筆者在內。
  • 乾隆皇帝是個敗家子?但他這一點比其他皇帝做得都好
    大家對清朝哪位皇帝印象最為深刻?絕大部分人都會說是乾隆皇帝。在當時,官員之間饋贈禮品和"土宜"(土特產)的現象很普遍(《雍正王朝》中也有年羹堯送張廷玉橘子、天麻的片段),這些土特產價值並不高,但乾隆說到: 持廉之道莫先于謹小慎微,督撫為一省表率,既收州縣土宜,則兩司、道府之饋遺又不可卻,而州縣既送督撫土宜,則兩司、道府之饋送又不可少,層屢遞及,督撫之所收有限,而屬員之費不貲。
  • 如懿對乾隆說「蘭因絮果」是什麼意思?
    而「因果」也不止代表著佛教中的因果循環,更是將愛人之間長久的共同經歷化為這兩個字背後的辛酸,簡簡單單四個字,卻概括了如懿和乾隆皇帝愛情的始終。「蘭因絮果」這個詞語出自《如懿傳》第86集,當時魏嬿婉已經被禁足慈寧宮,每日被灌服牽機藥,而乾隆皇帝也對如懿懷了愧疚之情。恰逢一年一度的木蘭秋獮,乾隆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獨自一人來到皇后的宮殿,欲邀請如懿一起參加狩獵。算是給如懿一個臺階,也給自己一個臺階。
  • 羨慕還珠格格,別逗了,歷史上真實找乾隆認親的孩子被咔嚓了
    涿州是個寶地,也是個神奇的地方,一千多年前,劉備出生在這裡,說自己是漢室後裔,這事扯了一千多年到現在也沒搞清楚。這不,乾隆在這就又遇到個說自己皇室後裔的少年。 御前侍衛一聽,這是個大事啊,不敢私自做主,只好如實稟報皇帝。乾隆一聽,還有這檔子事啊,把人帶來我瞧瞧。
  • 乾隆找高人為自己算命,高人說他能活80多歲,隨後被乾隆降旨處死
    乾隆皇帝在清朝皇帝中算是出鏡率最高的一位了,近年也是通過螢屏走得越來越近。乾隆帝68歲時,如果他能再多活一年,那麼他就將超越自己祖父康熙帝的壽命。所以在乾隆68歲之時,朝中有許多大臣都在猜測,乾隆帝能不能活過69歲。
  • 乾隆皇帝生命中的最後一首詩
    乾隆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帝,25歲登極即位,當了60年皇帝,又當了3年零4個月的太上皇帝。他在位期間,大清國達到了全盛。從乾隆後期,大清國開始走下坡路。他在85歲時退位,把皇位禪讓給他的皇十五子顒琰即後來的嘉慶帝。在乾隆晚年,在中國的西南雲貴川一帶發生了大規模的白蓮教大起義,來勢兇猛,遍及數省,給清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 乾隆為何稱為長壽皇帝?只因生前戒掉這個嗜好,如今很少有人做到
    只因生前戒掉這個嗜好,如今很少有人做到引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小雅·北山》從這句話,能夠看出在古代,沒有一個人不是國君的奴僕,不僅如此,就連天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統治者的,也正是這樣封建統治顯然成為就是古代詬病,不過,值得一說的是,追溯千年歷史,歷朝統治者們,雖然享受天下最好的服務,但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活不久」,當然了,古代也是有特例的,像清朝乾隆皇帝
  • 乾隆皇帝87歲壽終正寢?學者通過分析,給出最新解釋:死於一碗湯
    國運近300年的清朝,經歷了十一位君主,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當屬康熙,而活得最久的就是他的孫子乾隆了。據歷史記載,乾隆總共活了87年零4個月。同時乾隆也是爭議最大的一位君主。 長期以來,無論是在歷史界還是歷史愛好者,對乾隆的評價都是參差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