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太歲?歲星?

2021-01-08 西安風水師宋曉濤

甚麼是太歲?西安風水大師宋曉濤

「太歲」這個名詞起源於天文學。跟「太歲」相對應的是「歲星」,就是我們所認識的「木星」。古天文學相信,歲星是由西方運行至東方,這個運行軌跡便是黃道。歲星運行黃道,在一段時間便會有一個星座與它相配,這就是十二星座。

相反地,十二「星辰」的運行軌跡是由東方至西方。為了方便計算十二星辰與歲星的關係,古人便假設了「太歲星」的出現,同樣地由東方運行至西方,跟星辰運行方向一致。這十二星辰的運行位置,為了方便紀錄便產生了十二「地支」,就是大家熟識的十二生肖。

利用十二地支,再配以十天幹,便產生了六十種組合,為六十甲子。例如2018狗年,便是由天幹「戊」,配地支「戌」,合成「戊戌」年。

風水大忌 - 太歲頭上動土

2018戊戌狗年太歲星君姜武,天幹「戊」屬土,地支「戌」也屬土。

古雲︰「太歲為一年之主宰,掌一年之吉兇。吉則助吉,兇則助兇。」可見太歲地位超然,請予重視。

風水學上,每年的太歲位「宜坐不宜向」,意思是坐方在太歲位是可以的,但向方是不可以的,不然會招禍。狗年太歲在「戌」方,292.5度至307.5度,例如墓葬、建房向星在「戌」便為不利。

另外,大家經常聽到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意思是不要在太歲值年的方位,亦即是「戌」位動土,也是會招禍的。

若迫不得已需要在此方動土、定向,就需要查看年月有否吉神,才好開山立向,但始終可避則避。西安起名公司宋曉濤

相關焦點

  • 歲星紀年法與太歲紀年法
    為了避免歲星紀年法「名不符實」的問題,古人虛擬了一個相對歲星做反向運動的太歲(又稱「太陰」、「歲陰」),讓太歲沿著以十二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命名的十二個地平方位勻速運動,一年走一辰,以太歲每年所在辰位紀年,史稱此方法為太歲紀年法。
  • 2017年值歲與歲星
    一年一太歲,以立春日時為分界線。太歲為年中之天子,一歲之主宰,乃諸神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們一年的禍福,主宰全年運程。
  • 2017年犯太歲與還太歲及十二生肖飛星運勢
    太行周易的孫子平老師傅,整理了一份2017年犯太歲的生肖和十二生肖飛星運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 洞悉八字:淺論太歲(歲君)。
    太歲也叫歲君。太歲有兩種,一種是八字命局之年柱,叫當生太歲,另一種是一年一循環的流年太歲。當生太歲主一生的吉兇禍福,流年太歲主一年的吉兇禍福。若流年幹支與年柱幹支,日元幹支相互傷害則兇,流年幹支傷害日元幹支災輕,日元幹支傷害流年幹支災重,為傷克太歲,以下犯上,叫犯太歲或徵太歲。若大運有補救,或四柱有合化則能化兇為吉。流年為官煞且是用神,加官升職,地支衝害親人有出行離別之苦。
  • 東方朔就是歲星遊戲人間的化身?
    · 甲子值年太歲楊任 清墨線本《封神真形圖》·梁令瓚《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中的歲星是個豹頭人身的神,他的坐騎是野豬頭、馬身的怪獸,該圖有一段題跋,可看作是對歲星的介紹:「歲星神,豪俠勢利,立廟可於君門,祭用白幣,器用銀,食上白鮮
  • 值太歲、衝太歲、害太歲、刑太歲分別的意思
    值太歲、衝太歲、害太歲、刑太歲均屬於犯太歲的一種,犯太歲(太歲爺頭上動土),是普通老百姓的通俗叫法。在命學中,專業的叫法是衝剋歲君,就是指本命八字中有與歲君流年天幹相衝克的五行。衝剋的結果不一定不好。這要看本命八字的喜用情況。弱者忌衝,衝則拔;強者喜衝,衝則發。一般來說,喜用之神,忌衝,衝去則兇。忌神,喜衝,衝去則吉。
  • 太歲科普:太歲是什麼?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犯太歲、衝太歲、太歲星、太歲神、拜太歲、挖太歲、吃太歲等一系列與太歲有關的詞,那麼問題來了,太歲究竟是什麼?其實,太歲並沒有一個普適性的概念,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太歲。萬皇太歲是專業收藏太歲、研究太歲,致力於傳播太歲文化、弘揚太歲價值的一個團隊,在綜合典籍、網絡信息、權威解析等情況下,對太歲大致做了三個方向的定位,以供大家參考。一、天上的太歲——木星古代文明中一直尊崇「天人感應」的思想,本著對浩瀚無窮宇宙的嚮往,古人制定了一套「歲星紀年法」,就是用太歲星(木星)在天上的位置來表示年度。
  • 歲星紀年向幹支紀年演化的極簡史
    上古時期,有歲星紀年法。歲星即木星,是天體五大行星之一,運行一周天需11.86年,歲星紀年法是以天體歲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為依據,這樣,使歲星運行與紀年之間出現誤差。於是,人們就假想了一個天體,名其為太歲星。以太歲星每經整十二年運行一周天為依據用來紀年,這種紀年方法周而復始地使用,永遠不會出現誤差。這種紀年方法,即為太歲紀年法。太歲是一個假設的天體,它與歲星脫離關係後,成為一種純粹的紀年方法。
  • 2018狗年犯太歲化解全解密,太歲秘法!了解太歲,化解太歲.
    其實這是胡扯,《山海經》中只出現過一處「太歲」的字眼,還是當做天體來說的。原來,中國古代天文學測量木星繞日公轉的周期是十二年,因此用它來紀年,稱為「歲星」。歲星是掌管農業的星官,地位非常崇高。歲星(木星)自西向東運行,與黃道十二宮自東向西的運行方向剛好相反,天文學家便假設了一顆太歲星,與歲星的運行方向相反,以每年太歲星所在的方位來紀年,即太歲星一年運行到一個星座,十二年運行完十二星座。
  • 幹支量綱發明來源:「歲星紀年」
    因此,木星被稱為歲星,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除了12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劃(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稱呼,它的計量方向和歲星運行的方向相反,即自東向西。《周逸書.周月解》中提到「日行月一次,而周天曆舍於十有二辰」「閏無中氣,指兩辰之間。」。說明有歲星紀年法的使用。現代天文學及考古學支持的說法是:歲星也叫「歲」,就是木星。
  • 為什麼不能在太歲上動土?太歲到底是什麼
    說到太歲,我們向來不論建房築屋,修墳建墓,凡是要破土動工的都必須要請風水先生先看一下地點方位,選定開工日期和時辰,若選地錯誤,或犯了方位便是觸動了太歲,會不吉利。那麼太歲究竟是什麼樣的神靈竟然會如此厲害的?
  • 關於太歲星君!
    太歲星君,又稱「歲」、「太歲」。「歲」是天皇氏時代創製的紀元歲星,後也發展成為民間信仰的神靈。太歲以六十甲子的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兇禍福。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
  • 道教:金星(太白)、木星(歲星)、火星(熒惑)、水星
    在道教的諸多文化之中,五星文化由來已久,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金星(太白)、木星(歲星)、火星(熒惑)、水星。01金星(太白)金星又名太白,人稱為「太白金星」,就像是梁山好漢在名姓前面再加個「江湖人稱某某某」,讓人頗感加重了分量。
  • 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太歲」到底是什麼?
    我們常聽到人們說「犯太歲」以及「太歲頭上動土」。但到底什麼是「太歲」呢,其實「太歲」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周期,而是我們所認識的行星:木星。天上的木星與中國的傳統思想看似風牛馬不相及,但其實這是中國古天文學所發展出來的民間信仰。
  • 太歲源流考
    雖然避歲起源於當時的星佔學,不過此時仍然將太歲和歲星混為一談,到了戰國時代晚期才逐漸將太歲取代歲星,從「避歲星」變成「避太歲」在東周至西漢時期,歲星紀年和太歲紀年是不同的。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曆志》分二十八宿為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可以在這裡看到,當時是以歲星移動一次為一年,但是由於當時觀測的問題,認為木星是自西向東移動,和其他行星相反,這樣觀測並不方便,尤其是和月建對應時。所以在當時為了更方便的紀年。太歲,就誕生了。太歲最早就是作為木星反軌道運行的假想體存在,目的自然是為了觀測方便,。
  • 新春拜太歲 歲歲保平安
    新春拜太歲,歲歲保平安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神在所有神中,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道教《神樞經》說:「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翰運時序,總成歲功」。 《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三命通會》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
  • 道教神仙——太歲
    」的俗語,今天貧道就帶大家來了解下「太歲」。  「太歲」信仰源自於古代的天體崇拜,與歲星(木星)有一定的關係。古人觀測天象,認為歲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便將黃道分為十二等分,以歲星所在的部分,作為歲明。但歲星運行的方向是「右旋」,與上述方向正相反,古人為了計時的方便,於是便虛設有一「太歲」與歲星運動的實際方向相反的運動,以每年太歲所在的部分來紀年。
  • 古老的「歲星紀年法」,蘊含了古人對天文物候的觀察和理解
    木星每十二年運行一周,所以人們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祇之一。中國古人何時對歲星開始觀察,我們已經無法詳細知道了,但至少在西周初年就有了對它的確切記載。1976年出土的「武王徵商簋」腹內底鑄有四行銘文,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武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又商……」歷史學家張政烺先生翻譯說:武王徵伐紂王,在歲星處於合適位置的甲子日清晨,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這是我們現在可以看見的最早的關於歲星的記載,歲星被作為出徵大吉的預兆,可見當時的古人已經很純熟地把它運用到天象佔卜之中了。
  • 太歲是什麼東西,太歲是怎麼形成的
    「太歲」據辭海的權威解釋,就是古代天文學家為了紀年的方便,所假設的與歲星作相反運動的非實星體。歲星為木星,太歲星實際不存在於空中,是虛擬想像的星體。早在《列子·湯問》中有記:「大禹曰:『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我國古代的紀年有「歲星紀年法」與「太歲紀年法」兩種。
  • 「犯太歲」中的「太歲」是何方神聖?資深命理師為您揭秘
    民間有句俗語,叫「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當聽到朋友抱怨接二連三遇到麻煩時,我們總會忍不住說,「今年是不是犯太歲噢」。似乎,只要和「犯太歲」扯上關係,不管發生啥事也都順理成章了~這太歲究竟是何方神聖?亦或是何方妖孽?說起來,太歲緣起於一顆星星。古人很早就開始觀測天上的星星了,並用星體的運行規律進行歲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