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美國的優越生活來中國養牛,這個外國人到底圖什麼?

2021-01-21 冷知識總局

1947年,在撤離延安的一支隊伍中,有一支軍隊略顯奇怪。

這支隊伍的主要成員呢,是幾十頭奶牛,並且領著這支"奶牛部隊"的大隊長是一個金髮碧眼的高大白人青年。

不管這一幕怎麼看,好像都跟嚴肅的撤軍隊伍不太搭是吧?

其實呢,這名跟著解放部隊撤離延安的高大白人青年叫做歐文·恩斯特,當然了他應該會更希望別人稱呼自己的中文名"陽早"才對。

歐文年輕時的照片

他自稱是一個"解放全人類的世界公民",也因為這個心願他賣掉了自己在美國的大農場汽車等全部家產,而後來到了中國。

當時的中國自然是比不上美國的優越物質生活了,別說美國人習以為常的牛排、紅酒和大豪斯了,估計頓頓吃上肉都不太可能。

那麼陽早賣掉美國的家產來到中國,到底是圖個啥?

答案還是理想,雖然這玩意在我們這些俗人眼中可能很扯淡,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陽早放棄了美國的優越物質生活,來到了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

而陽早正式在中國定居以後,這一住就是六十年時間……

下面筆者要說的,就是這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選擇了拋棄優越物質生活來到中國搞建設的國際友人——陽早同志的故事。

Ⅰ:來中國養牛的美國人

陽早同志於1918年出生在美國,他的前半生其實和大多數普通的美國人沒太大的區別,唯一值得提的是陽早同志在康奈爾大學學習的是農牧專業。

影響陽早同志的轉折點發生在1946年,受當時的中國革命風氣以及自己哥哥"韓丁"的影響,他選擇了來到中國進行畜牧業技術工作。

陽早、其妻子與哥哥的合照,拍攝於49年

說明白點呢,那就是養牛,陽早同志養的呢還是奶牛。

當時的中國可謂是一窮二白絕對不為過,剛和日本人打完仗沒多久呢,內部又發生了一場動蕩。

要說搞武器,搞核彈什麼的,陽早不在行專業也不對口,但是陽早大學時候學習過很多高級農牧業的相關知識,因此他在來到中國後就決定了一件事——幫中國養牛,讓中國人能喝上牛奶,而這件事一幹就是一輩子。

於是也就有了開篇的那一幕,一個高大的白人青年領著一大群的"奶牛隊伍"撤離延安的事情發生。

這批奶牛是解放軍戰士們在戰鬥中繳獲的敵方物資,本來呢是打算給殺了給戰士們改善夥食的,但這讓陽早同志給阻止了。

畢竟奶牛殺了吃肉不說浪費,論起營養價值來說也沒有長期可以汲取的牛奶要好不是?

而這群奶牛,也是中國人未來能喝上牛奶的起點。

Ⅱ:讓所有貧窮的中國人也能喝上牛奶

時間到了49年,這個時候的戰爭已經基本結束得七七八八了,陽早這個時候也來到了陝西定邊縣的三邊農場。

在這裡,陽早幫助當地的牧民進行奶牛以及其它的馬、羊等畜生進行品種改良,教授牧民們更高級的農牧知識、幫助他們對畜生進行疾病預防等工作。

陽早(右)和妻子在農場時的照片

除此外,陽早也在幫助三邊牧場開始了粗略的機械化大規模耕作,這給後來的東北成為糧倉提供了基礎的經驗以及人才等。

1953年,陽早同志被調到了西安草灘農場畜牧場擔任副場長一職,除了繼續養牛和改良畜生品種外,陽早同志還搗鼓起了農用機械。

在西安草灘牧場這裡,由陽早同志和妻子一塊研發而後不斷改良的奶牛青草飼料鍘草機先後賣出了一百萬臺,即使到了今天也依舊是西安草灘牧場的主打拳頭產品之一。

而陽早同志的目標則是:讓貧窮的中國人也都能喝上牛奶。

Ⅲ:「我們喜歡那樣的生活」

當時中國的奶牛品種主要是荷斯坦奶牛,年產奶也不過為三至四千斤左右。

而經過陽早同志改良、培育的奶牛的平均牛奶年產量往往能超過九千斤。

而除了改良奶牛品種外,陽早同志和妻子先後輾轉西安的草灘農場、北京郊區的紅墾農村等多個牧場,給當地的技術人員以及牧民傳授先進的養牛經驗。

陽早同志在提起這段經歷的時候,對此說道:"我們喜歡那樣的生活,吃穿是配給制,自己不用操心。我們只需要一心一意工作。"

不僅如此,陽早同志還多次拒絕了國家給予人才的優越待遇,他一生出入全國的牧場都是以勞動者的身份,而不是什麼專家或其它的。

在北京紅墾牧場的時候,陽早和妻子住在一間簡陋的小平房中,就連畫圖用的桌子都是他和妻子一塊用磚頭給砌出來的。

一代代的改造奶牛品種、改良農場機械以及設備,甚至由陽早和妻子共同設計研發出來的臥式直接冷卻牛奶罐達到了國際上都算先進的水準。

晚年時在改進凍奶機器的陽早

這對於當時一窮二白,可以說啥科研條件都沒有的中國來說,這已經可以用"奇蹟"來形容了。

而當中國的本土奶牛育種達到了很難再提高產量的時候,陽早還和妻子跑到了美國去買了一批最貴也是最好的奶牛胚胎,然後偷偷的帶上飛機供給中國的牧場使用。

你現在能喝上牛奶,甚至喝的牛奶的奶牛品種說不定就是當年陽早同志從美國冒著生命危險"偷"回來的。

Ⅳ:美國生活幸福嗎?陽早妻子的回答值得一看

對於這對讓中國牛奶產量大大提升,乃至對整個中國的牧業都有巨大貢獻的夫妻,周總理也曾多次接見過陽早夫婦。

在周總理讓陽早夫妻要多注意休息,別傷身身體的時候,陽早則對此表示"給社會主義幹活,不辛苦"。

晚年時期還在搞研究的陽早

2003年12月25日,陽早同志於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享年85歲。

而陽早的妻子雖然對於丈夫的去世很傷心,但依舊要求葬禮一切從簡,不開任何的追悼會。

當陽春的同事認為他的葬禮實在太簡陋了,給陽早買了個骨灰盒的時候,陽早的妻子十分生氣地說:你們要為活著的人奮鬥,而不是為死了的人奮鬥!

老年時期的陽早與妻子夫妻倆在過生日

最終陽早妻子根據丈夫的遺囑,將他的骨灰撒在了陝西的三邊牧場中,沒有立下任何的墓碑。

文章差不多到這裡就結束了,筆者用陽早妻子的一句話來結個尾吧:回憶我在美國的日子,不可謂不幸福。但相比與群眾一塊改造整個社會,用雙手建立一個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美好而富強的國家相比,原來的那種幸福實在太狹隘了。有人改造世界只為自己,但這種建立在大多數人痛苦上的幸福並不算真正的幸福,它終究會被歷史拋棄。

相關焦點

  • 在美國出生的孩子是美國國籍,那在中國出生的外國人又是什麼國籍?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因此很多人都想去美國發展,甚至為了拿到美國綠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有的還選擇在美國從軍。我們先不說他們的這種做法對不對,先來說說獲得美國國籍最簡單的辦法是什麼,其實相當簡單就是在美國出生。也就是說只要這個嬰兒在美國醫院出生的,就有資格選擇是否擁有美國國籍。
  • 中國到底有多神秘?美國小夥:去看看中國街頭的算命先生就知道了
    中國是一個歷史非常久的國家,而在這麼長的歷史中,出現了許多動人的傳說或故事,這些神奇的故事給中國這個古老的地方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外國人來說,中國更像是東方一個神秘的國度,似乎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這一點也是許多外國人喜歡來中國旅遊的原因。
  • 2019年牛價漲勢喜人,今年養牛到底怎麼樣呢?今年養牛賺錢嗎?
    按照往年情況看,每逢高價期不少人會跟風養殖,感覺會賺錢,面對今年的高價很多人也有很多疑問,比如養牛到底是否有前景、現在高價能維持多久、養牛到底賺錢麼?首先今年是返鄉熱潮比較高漲的一年,以前農民外出打工沒辦法,農村沒有就業機會創業又比較困難,但現在不同了,現在農村發展越來越快,並且常年在外打工畢竟不是長久打算,近些年,國家高招農村創業來推動農村經濟,「返鄉創業」口號提出之後,越來越多的外出打工人員願意回到農村,並且為了提高返鄉創業者的積極性,國家還會給予扶持政策,返鄉創業對於農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投資角度講新事物可能做不來,只能圍繞有關農業方便的行業尋找合適的項目
  • 美國學者: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這個文化對外國人吸引太大
    中國近年來不斷在科技領域刷新人類的上限,嫦娥五號、空中造樓機、平板車技術、華為5G,我們的科技水平已經增長到外國人也要羨慕的程度了,當然,中國復興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我們不能驕傲。話雖如此,有一個方面,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藏也藏不住的,那就是我們的文化。
  • 為什麼外國人都喜歡來中國,而不是日本,美國網友告訴你有兩方面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國家的發展也越來越平靜,特別是各種現代化電子產品的誕生,加深了中國和世界的交流,使世界人民認識了中國。而且現在交通這麼發達,你想去哪裡?因為中國也有很多外國人來這裡旅遊,做定居的工作,例如,深圳的印度人很多,廣州的非洲人很多,上海的日本人很多,東北的韓國人很多,當然西安的白人也很多,每個地方的人群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被中國文化吸引到了。
  • 在中國限制外國人入境後,中國留學生家長被指責
    在中國限制「外國人」入境後,中國留學生家長被指責,網友:孩子怎麼辦?近來,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全球性疫情嚴重擾亂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脆弱不堪的生活在疫情面前也變得岌岌可危。與此同時,所有人類的人性化黑暗面都出現了,各種社會現象也表現出許多原因。
  • 美國大媽的中國廣場舞生活:想把廣場舞帶回美國
    榮黛佳和舞伴的日常交流,經常需要通過電子郵件、翻譯軟體來完成,而在跳舞中,沒有了書面文字作為中介,榮黛佳就手把手教其他隊員,還把芭蕾和美國鄉村舞蹈等元素融入到了廣場舞中。中西方生活經驗和理念的差異,也不可避免地給榮黛佳和她的姐妹們一些分歧。陳阿姨說:「我們中國人排舞和外國人不一樣,我們是四個方向跳。
  • 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住久了都不願回國?
    這個問題很有趣,但我願意嘗試著從多個角度去分析。首先,我們得把這些外國人給區分開來。外國人在中國的,比較多的有哪幾類呢?第一,留學生。第二,外企高管。第三,打黑工或者外教等等。大致,外國人在中國都是這幾類,像什麼諸如記者一類的還是非常少的。現在我們挨個來分析。首先是留學生群體。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在居住國外的時候,往往都會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法國的浪漫,日本的櫻花,在這些文化的影響下,大多數人就會選擇移居,而中國不僅僅有著五千年的文化,還有遍地的美食,以及國外所沒有的安全。這也引來了很多的外國友人,曾不少的外國友人說一個月之內要吃遍全中國的美食,如今怕是還沒有走出一座城吧,由於這些人是外來人口,沒有永久居住權,他們只能申請臨時居住證明。
  • 美國學者說出實話:當看到半夜12點的中國,就知道他們為何強大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 我們國家是一個熱情的國度,這幾年來,有不少外國人來我國旅遊、居住,甚至還有很多人選擇居住在中國。不少外國人直言,中國已經變得強大,美國學者也說出實話:只要看到半夜12點的中國,或者凌晨4點出來走一圈,就明白他們為什麼這麼強大了。
  • 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住久了不願回國?
    很多外國人都想在中國永久居住,甚至擁有國籍。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深深地吸引著外國人,文化,美食,交通便利,支付便利,治安,女性地位,經濟,物美價廉的商品,國人友好,還有對外國人超國民對待等。這些許許多多點都吸引著外國人。1:文化。四大古代文明古國,目前就剩中國了。而中國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 當外國人第一次在中國看醫生時,他好奇地問:這麼快嗎?
    當外國人第一次在中國看醫生時,他好奇地問:這麼快嗎?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許多人選擇在假期旅行,一方面,他們可以放鬆身心,另一方面,他們可以看到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和家庭習俗。
  • 外國人迷上中國冥幣,玉皇大帝成了海外財神
    圖源:網絡 這些外國人為何會喜歡上中國的葬禮文化?中國冥幣在海外有沒有經曆本土化改革?老外們是否習得了燒紙錢的精髓? 繼續瀏覽相關商品,不少年輕人恐怕都要感嘆,自己還不如外國人了解中國葬禮文化了。
  • 這個讓外國人「憋屈」15年的82歲老院士走了
    (原標題:讓外國人「憋屈」15年的82歲老院士走了!記住這個名字陳創天!)
  •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扶貧》中英文版首發
    10月16日,《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扶貧》中英文版在2019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首發。中國網 孫宇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白韻之)10月16日,《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扶貧》中英文版在2019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首發。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郭衛民,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方正輝,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司長、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主任左常升,財政部國際財金合作司二級巡視員劉偉華為該書揭幕,並向部分發展中國家官員及國際機構代表贈書。
  • 美國十幾年收養近十萬中國兒童,幾乎都是女孩,原因是什麼?
    《收養法》第二章第21條規定,外國人可以依照本法收養我國兒童。自此越來越多外國人開始收養中國兒童。其中美國收養中國孤兒最多,近十幾年已經達到了十萬多,而且大部分是女孩,深究背後原因,令人唏噓不已。美國收養方式太複雜美國人口少老齡化嚴重,而且在兒童收養方面手續苛刻,費用高昂,而且將要有一系列的考察,領養這個孩子大概要花費五年時間。但中國領養孩子手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且費用比美國低上好幾倍,時間也不會太長,一般幾個月就能辦好。
  • 美國到底在月球發現了什麼?從而放棄了登月計劃!
    美國當時實行太空計劃並且進行登月的大背景是與前蘇聯的冷戰,美國與前蘇聯在進行軍備競賽,太空計劃也是其中一部分,美國當時整個阿波羅計劃花了共計240億美金,相當於現在的1200億美金,花這麼多錢的目的是為了獨佔月球並且對月球進行開發的。
  • 「用筷子吃中國麵條,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外國人的回答亮了
    用筷子吃麵條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對我們來說這毫無討論正確方法的意義,因為我們幾乎能有筷子吃任何食物。但在國外問答網站上就有外國人提問道:用筷子吃中國麵條,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其實我們不妨簡單來分析一下這位外國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提問。
  • 中國人稱呼外國遊客為「老外」,外國人是如何「稱呼」中國遊客
    近年來,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外出旅行的人也增多了,隨著外交的到來,去海外旅行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你知道,在我們中國看到這些外國人的時候,經常會把他們叫做外國人或外國朋友,這些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人的呢?在德國和日本德國人使用六個字,而日本人使用兩個字。
  • 百裡奚說:養牛和討飯只是為了活著,但我的理想是治國
    貴族意味著特權,意味著有一大群普通人為了貴族的奢侈生活而沒日沒夜的勞動。所以說,雖然西周是中國貴族的黃金期卻也是普通人的灰暗期。而在灰暗期的還有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百裡奚百裡奚是虞國人(山西人),並非貴族。他自認為有大才,有大抱負,在家鄉渾渾噩噩到了30歲卻只是以給別人養牛養家餬口,不過這也難怪,在那個唯血統論的時代,非貴族哪有出人頭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