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通過某直播平臺算命斂財的年輕「大師」落入法網。
2018年上半年,80後李某關注到直播分享風水觀點的「大師」高某。大師僅20多歲,但「神通廣大」——算命、請符、驅鬼、轉運、超度亡靈都不在話下。自覺運勢不佳的李某被吸引了。
李某很快對大師敞開心扉,「高大師」對其運勢不佳的解釋是「有先祖的靈魂跟著」,她通過直播向李某念咒語,並建議其在家中供奉一幅水墨畫,以改善風水、調整運勢。
要想使這幅畫轉運有效,必須從大師處購買,一幅畫3888.88元。事實上,這幅畫在淘寶購買包郵才50元。
3年間,高某還利用直播平臺結識了另外3人,並以驅鬼、請符、開天眼等名義,騙取錢財3萬餘元、5400元、8600元。
高某在落網後承認,她只是模仿別人算命,咒語是自己編的;「轉運水墨畫」實為網購的印刷品。
記者調查發現,佔卜的風氣在青年群體中不斷蔓延。一些火爆的佔卜微信公眾號粉絲高達數百萬。有的年輕人早上睜開眼,要先查看運勢、黃曆,再安排一天的活動。
看到市場需求旺盛,一些曾經的問卜者也搖身一變,在購買線上課程、讀過幾本相關書籍後自詡為「大師」,開始「療愈」他人。
甚至在個別地方,還形成了「學生算、算學生、一起傳銷賣水晶」的氛圍。水晶因被佔卜師賦予「轉運、通靈、守護」等功效,在一些大學生中需求旺盛,通常與佔卜等諮詢業務搭配出售。
在一些大四學生的朋友圈,記者發現了「代理價500元降至299元」「周返點15%」等字眼,以及「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先交代理費」等疑似傳銷的做法。
當詢問如何代理水晶時,一名學生代理回復「先交代理費。如果有資源,直接給你升二級代理。否則從三級代理開始做,成為我的下線」。
據調查,部分佔卜者是心理學在讀生或畢業生,有些是廣告從業者和編劇。他們從事佔卜只是因為「來錢快」。以塔羅佔卜為例,解答一個問題收費68元,收入不菲,這還不包括銷售「能量水晶」「擊退水逆」噴霧,替人「調頻、做法、通靈」,以及一對一佔卜授課等更高價服務的收入。
在佔卜師扎堆的同時,知識付費等內容創業潮,催生出越來越多垂直類佔卜App和孵化佔卜師的民間培訓機構。
「門檻低,從業者越來越多……有神婆一年『坑』出一套房。」從業者於某說,除少數詐騙金額巨大被公安機關「盯上」,其餘大部分糾紛少有人管。
記者在摸底調查時獲得的某高校女生傳銷水晶的「價目表」
佔卜師深諳,增強可信度、信任感是誘導問卜者下單的關鍵因素。為擴大客戶覆蓋面,佔卜師在微博上買粉絲,買微信號,打造影響力。他們大多還熟練混跡於直播平臺、貼吧、社交網絡評論區,為自己打廣告,拓展客戶。
積累到一定程度即可「開店」。
不少淘寶店鋪佔卜師單次佔卜的月銷量可達四五千;微博平臺大量佔卜師的粉絲在10萬、100萬以上。新一代佔卜師的「套路」並不新鮮。「他們通過預測不祥事件引發你的惶恐。當你問『如何化解』時,就要麼賣你靈器,要麼給你『做法』,變相收費。」於某說。「給我合盤時,出現了前後矛盾的說法。」90後問卜者佟某說。向佔卜師指出之後,對方大怒,指責她「心不誠」,然後拉黑她微信,錢也不退了。不少佔卜師在交流中極其擅長使用「話術」 共情,獲取對方信任。「讓我覺得特別懂我,幫我排解不良情緒。我知道還有人在微信佔卜的時候哭出來。」網友南溪說。還有男性佔卜師利用了解問卜者性格弱點之便,微信騷擾問卜者,發葷段子,或約見面。
遇到這些狀況時,不具備社會經驗的星象青年除了去朋友圈發布「截圖」之外,什麼都做不了。「不論是小程序,還是App、直播平臺,從事經營性服務必須是合法的市場主體,否則就是違法。」天津社會科學院法學院副研究員劉志松說。部分佔卜網站、微信連結還安裝「後門」程序進行詐騙,或通過微信斂財後跑路,同屬於違法行為。為何違法卻無人監管?專家表示,目前各方確實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像直播佔卜,不僅視頻平臺應進行內容審核,網監部門也有監管責任。比起破財,更可怕的是佔卜對青年精神層面的暗示和影響。「雖然多數青年對佔卜還沒達到信仰的程度,但在『亞文化圈』影響下,它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播快、影響廣。」劉志松說。儘管佔卜起初只為娛樂,但時間一長就會產生依賴。
「世界觀、價值觀會發生扭曲,誤將人生寄託於星宿,而不是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因而放棄奮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表示,一些青年的焦慮、不安無處安放,反映了社會、校園提供的心理服務供給不足。「我們需要完善社會心理救助機制,提升青年個體的心理自愈能力,同時藉助網際網路相關監管部門的宣教手段讓他們認識到,通過佔卜實現學業、命運的反轉是不切實際的。佔卜無法真正消除焦慮,實幹才是破解現實問題的解藥。」祝卓宏說。
大家都在看
中國為什麼有這麼多政務新媒體?
這曲子一響起,高鐵變成戰車!
假期結束,飛機上所有孩子都在補作業.. 網友:出來玩遲早要還的
責編:張素玲 | 編輯:喬梁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2019年第8期 記者:張漫子 何宛豫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