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全媒體服務平臺,點擊↑↑關注
——與一汽、二汽鍛造廠就鋁合金鍛造感應加熱問題技術交流提綱
1.電流頻率的選擇
將平均電阻率ρ2、相對磁導率μr及直徑D2代入下式:
由於鋁合金的平均電阻率大約是鋼平均電阻率的十分之一,對同樣直徑的坯料來說,鋁合金感應加熱的電流頻率也大約為鋼的十分之一。
實際選定的頻率比公式計算的頻率高出很多,這是因為,如按公式選定的頻率,在不同多層線圈的情況下,單匝線圈匝數會很多,以至於銅管太窄,或根本繞不下。頻率提高後,對提高電效率有利,但加熱時間經計算要長些。根據我們的經驗,只要有比較窄的銅管,只要能繞得開,還是儘量按公式確定的頻率範圍來確定頻率,不要選擇過高的頻率。
日本工業爐協會的一份鋁合金選擇頻率的資料,說明鋁合金頻率選擇有很大的隨意性:
表5-1 不同尺寸鋁合金坯料與頻率的適配表
坯料直徑mm
>70
23~650
16~450
10~250
頻率Hz
50
500
1000
3000
2.功率的計算
其中:C——坯料的平均比熱容。比熱容表示單位質量坯料每升溫1℃所需要的熱量。單位:kJ/kg℃
表5-2 鋁的熱容值(kJkg-1)
溫度(℃)
20
100
200
300
400
500
熱容(kJ.kg-1)
—
93.3
188.8
271.9
381.3
483.5
表5-3 常用鋁合金的比熱容值(KJkg-1℃-1)
鋁合金牌號
20℃
100℃
200℃
300℃
400℃
平均比熱容
(400℃)
6A02
—
0.795
0.879
0.963
1.089
0.932
2A50
0.795
0.837
0.879
0.963
1.005
0.896
2A11
—
0.921
0.963
1.005
1.047
0.984
2A12
—
0.921
1.047
1.130
1.172
1.068
7A04
—
0.921
1.005
1.047
1.089
1.016
7A05
0.888
0.904
1.056
—
—
0.949
5A03
—
0.879
0.921
1.005
1.047
0.963
5A06
—
0.921
1.005
1.047
1.089
1.016
根據表5-3可求出鋁合金的平均比熱容,如6A02,它的400℃時的平均比熱容為:
C=(0.795+0.879+0.963+1.089)/4=0.932(kJkg-1℃-1)
由表5-2知,鋁在400℃時的熱容為381.3kJkg-1,480℃時的熱容近似為463.1kJkg-1,它們平均比熱容分別為:
C400℃=381.3/400=0.953(kJkg-1℃-1)
C480℃=463.1/480=0.965(kJkg-1℃-1)
可以看到,鋁400℃與480℃時的平均比熱容只差1%,因此,在工程上我們也可以將鋁合金在400℃時的平均比熱容作為480℃時的平均比熱容來使用。
T-T0——始鍛溫度與初溫(取20℃)之差。
G——坯料質量,鋁20℃時的密度2.70gcm-3。常用鋁合金20℃的平均密度值為2.75gcm-3。
t——節拍,單位:s。
η——鋁合金感應加熱時的電效率0.45~0.52,熱效率0.9~0.95,總效率:0.40~0.50。
3.加熱時間
鋁合金最短加熱時間tk可根據熱傳導微分方程的特解求得:
其中:tk——為保證一定心表溫差的最短加熱時間(s);
a——導溫係數。
a = λ/(cγ)
λ——導熱係數;
c——平均比熱容;
γ——密度。
表5-4 鋁及鋁合金導溫係數計算表
坯料類型
a=
λc-1 r -1
λ
wm-1℃-1
c
Jkg-1℃-1
γ
kgm-3
鋁
88×10-6
231
0.967×103
2.70×103
鋁合金
57×10-6
156
0.997×103
2.75×103
表5-4中鋁的λ、c、γ是鋁從20℃到500℃的算術平均值。鋁合金的λ、c、γ分別是常用鋁合金20℃~400℃的算術平均值。
鋁合金的導溫係數a=57×10-6m2s-1,鋁的導溫係數為88×10-6m2s-1,是鋁合金的1.5倍。
τ——付裡葉準數,
鋁合金加熱到480℃,心表溫差ΔT為25℃時的最短加熱時間簡化公式的推導:
a= 1-△2/R2,
設△2≈0,∴α=1。
查圖可得:
S(1,1)=0.125
S(1,0)=-0.125
將α=1、S(1,1)=0.125和S(1,0)= -0.125代入公式,得:
根據我們的經驗:
硬鋁合金、超硬鋁合金(高合金化)加熱時間用ΔT25℃時的公式;而低合金、純鋁加熱時間用ΔT50℃時的公式;中等程度合金,其加熱時間介於ΔT25℃和ΔT50℃公式中間。
(未完待續)
鍛造感應加熱系列↓↓
點擊→系列一:變形鋁及鋁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點擊→系列二:鋁合金感應加熱的優點
點擊→系列三:鋁合金感應加熱的特性和熱物理參數
註: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需註明出處和作者,另,本文還未在雜誌上刊登發表,禁止在正規出版物和網站上載登。李韻豪郵箱:13709196753@163.com,歡迎討論。
關於我們
「熱處理生態圈」以熱處理為核心報導方向,著眼材料、冶金、熱成型、加工和結構等影響零件成品的整個鏈條因素,構建質量生態圈的理念。隸屬於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