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袁女士稱,她的父親在河裡撈起了兩團怪東西,和一種叫「太歲」的大型粘菌複合體極為相似。「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我希望有人能夠幫忙鑑定一下。」袁女士對記者說。
    袁大伯在河中發現兩團「怪東西」
    2月13日下午,記者帶著好奇心來到鳳山街道雙河村,找到了袁女士和她的父親袁生龍,也見到了他們口中那兩團疑似「太歲」的怪東西。只見它們通體顏色呈土灰色,表面有小疙瘩,透過表皮隱約可以看到內部是透明的;摸起來綿軟且富有彈性,好似果凍,聞上去無任何氣味。
    袁大伯告訴記者,他是在雙河村王家泵站附近的河裡發現這兩團怪東西的,「我還拿秤稱了下重量,一塊是170多克,另一塊是150多克。」
    
    上網搜索後 袁大伯推測這可能是「太歲」
    由於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覺得稀奇,袁大伯並沒有把它們扔掉,而是存放在了裝滿河水的水桶裡。「我問了周圍的鄰居,大家都說不知道這種東西,後來我讓女兒上網查了資料,推測這可能是『太歲』,又叫『肉靈芝』。」袁大伯說。
    記者也上網搜索了「太歲」的有關新聞報導,面前的這兩團怪東西確實和所謂的「太歲」有些相似。
    
    專家建議:帶上實物去上海進行成分鑑定
    為了進一步驗證情況,記者聯繫了市漁政站、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均表示近年來很少見到「太歲」,也很少有人去研究,故無法鑑別。隨後,記者又聯繫了浙江海洋大學相關專業的教授,他們建議,最好帶著實物去上海的專業鑑定機構進行成分鑑定。
    「在沒有得出結論前,我們會暫時將這兩團東西養在水裡,不作處理。」袁大伯說。
    新聞多一點
    太歲,又稱肉靈芝。生長於地下而是由粘菌、細菌和真菌三類菌構成的一種稀有的聚合體,而關於「太歲」的存在、作用和藥效,在生物學界始終有爭議。
    雖然在許多典籍中都記載「肉靈芝」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但實際上真菌類品種十分複雜,即使真的是「太歲」,自身可能會附著各種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質,在沒有弄清楚「太歲」的物質成份前,並不建議大家輕易服用。全球的科學家對於菌類的研究還非常有限,存在於自然界的包括黏細菌在內的真菌在150萬~200萬種,科學界只對其中5%有研究。現階段人類對『太歲』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來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