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度的流行詞
是一個年度的縮影
每個人都能從網際網路的流行詞中
找到共鳴與回憶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
轉眼間也即將接近尾聲
歲歲年年詞不同
回望這不平凡的一年
大家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熱詞呢?
上班族的自稱,與「社畜」為同義詞。打工人往往起早貪黑,拿著微薄的工資,但工作卻十分辛苦。為了彼此相互鼓勵,還出現很多經典的打工語錄。
打工人
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但卻不敢遲到,因為遲到扣錢。早安,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我們要悄悄的打工,然後驚豔所有人!
爺青回
「爺的青春又回來了」的簡稱,一般是指那些知名的人、經典的動畫、遊戲、影視劇等重新回歸或復出。同理,還有「爺青結」,即爺的青春結束了。
「爺青回」也是B站發布的2020年度彈幕。
上圖出自UP主「天騏只賣998」的視頻《我的世界 搞笑三人過山車》,是「爺青回」彈幕最多的視頻之一。
凡爾賽文學
一種「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語模式,簡稱「凡學」。
這種話語模式通常是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說自話,假裝用苦惱、不開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深諳凡爾賽文學的人,則被稱為「凡爾賽人」。
地攤經濟
「疫情下很多人被迫失業,為了鼓勵人們就業,很多地方開放地攤經營,很多人選擇經營自己的地攤以獲得一部分收入,這種經濟模式則被稱為「地攤經濟」。據說有些地方,還有城管打電話給小販,喊他們出來擺攤!
後浪
本意指晚輩,但在流行語使用過程中詞意範疇從寬幅走向窄幅,成為特指部分群體的漢語俚語。
經過bilibili彈幕網於五四青年節推出的《後浪》視頻後引起網民輿論爭議,現在於部分網絡論壇也延伸為代指相對於中國幾億普通青年而言,生活品質優越、擁有大家羨慕的諸多自由選擇權利的富有家庭中的青年群體。
內卷
「內卷」本是人類學術語,現在也是網絡中的流行概念。一般用於形容某個領域中發生了過度的競爭,導致人們進入了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
簡單理解,可以把它當做是「努力」的「通貨膨脹」。
例如,看電影(有限資源)時,當第二排的人由於前排遮擋而坐直時,後排的人(同行)也會紛紛坐的更高(競相付出努力)。本來坐著可以享受的電影,最終站著才能勉強看到(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
逆行者
逆行,指反著眾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尋常路;逆行者,指由於職責和信念所系,在發生重大危險時不顧個人安危,迎難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人。
2020年,「逆行者」成為對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集體的稱呼。在這場抗疫鬥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人民解放軍指戰員、科技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等等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均被稱為「逆行者」。他們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有些同志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逆行者」展現了中國人民面對生死考驗時堅守崗位、不畏艱險的優良品質。
乾飯人
自從「打工人」的走紅,乾飯人們自然也不甘落後,揭碗而起,以「幹啥啥不行,乾飯第一名」為口號的「乾飯人」組織,也在網絡中流行起來。
要想奔向食堂一樣奔向自己喜歡的人!
只要你不停乾飯,就沒有你追不上的體重!加油!乾飯人!
別人在學校:和男朋友抱抱,牽牽手
你在學校:到點了到點了!乾飯了乾飯了
社會性死亡
最早是美國作家託馬斯·林奇在《殯葬人手記》中對這個詞進行了解釋。
死亡有多重意義:
聽診器和腦電波儀測出的,叫「肌體死亡」;
以神經末端和分子的活動為基準確定的,叫「代謝死亡」;
最後是親友和鄰居所公知的死亡,「社會性死亡」。
作為網絡流行詞, 「社會性死亡」一般是指在公眾面前出醜,已經丟臉到沒臉見人,只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嚴重的甚至讓人有當場「去世」的感覺,和「公開處刑」的意思相近。
對於年輕人/職場人來說,這個世界上比死亡更害怕的,就是「社會性死亡」。
尾款人
指雙11剁手購物節,某電商平臺推出的一種先支付定金、等到11號當天再支付尾款的購物方法,消費者就稱為「尾款人」。
一般尾款人都指過度消費造成的返貧脫富人群,大多只能靠幾個月的吃土來解決尾款。
如果說打工人的內核是「苦中作樂」,那麼,尾款人就是「買中帶淚」。
除了以上的這些,「專業團隊」、「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好傢夥」、「duck不必」、「u1s1」、「時間管理」、「九漏魚」、「有內味了」、「月經貧困」、「你在教我做事嗎」、「那麼普通,又那麼自信」、「房子塌了」……這些流行詞都在記錄著這魔幻的一年裡9.4億網友的聲音。
你常用的年度流行語是哪個?
歡迎留言補充更多熱詞!
來源:贛青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