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早在東漢的時候就已經有關於它的歷史記載了,因為其通俗易懂又具有趣味性,所以千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用。但是,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並且與我國傳統文化碰撞結合之後,有許多人對十二生肖產生了誤解,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搞清楚。
十二生肖包含哪十二個動物,相信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十二生肖是依據什麼來劃分的,可能有太多的人誤解了,有不少人想當然地以1月1日元旦節來劃分屬相,也有一些機智的朋友會想到,中國的傳統習俗,用公曆來計算顯然是不對的,當然是應該以中國傳統的農曆作為參考,所以應該以正月初一春節來劃分,其實這兩種方法都錯了!十二生肖是以立春來劃分的!
看到這很多人又會奇怪了,生肖都是一年一年計算的,為什麼不從一年當中的第一天開始排呢?這裡又要說起「春節」的來歷了,我們現在過的「春節」,也就是正月初一,並不是古人過的春節,正月初一被定為春節是因為辛亥革命以後,公曆引入,為了區分才把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的。在古代,通常是以立春作為歲首,更早的時候甚至有以冬至作為歲首的!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立春的時間是比較固定的,通常都在2月4日附近,每兩個立春之間相隔的天數為365天和我們現在普遍採用的公曆中的一年是差不多的,而春節就不一樣了,每年的正月初一都是不同的日子,兩個春節有時候相隔354天,有時候又能相隔384天,如果按照春節來劃分,那麼有的生肖年不足1年,有的又超出1年,記起來也不是太方便。
因為有這個劃分規則的存在,我們常常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2017年的春節是1月28日,立春卻是2月3日,如果在這5天出生的寶寶,那麼他們的生肖其實應該是屬猴的;而在2018年,2月4日立春,春節卻是2月16日,那麼在這12天出生的寶寶,雖然還沒到新年,但他們已經屬狗了,這一點恐怕他們的父母都沒搞清楚呢!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黃曆,傳統的命理學、佔卜學等民俗學,都是以立春作為生肖計算的依據的,所以我們在看運勢,看命理的時候,千萬可別把自己的生肖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