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安十二時辰》很火,那麼歷史的十二時辰時間是如何算的?

2021-01-09 人文歷史大學

古代時間十二時辰計算方法源於西周。

十二時辰對應時間是古代對於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方法。

古代的十二時辰有:

子[zǐ]時醜[chǒu]時 寅[yín]時 卯[mǎo]時

辰[chén]時巳[sì]時 午[wǔ]時 未[wèi]時

申[shēn]時酉[yǒu]時 戌[xū]時 亥[hài]時

古代的十二個時辰表中,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兩個小時。

一天當中古代以子時開始算起。對應時間如下。

子時:23:00—1:00

丑時:1:00—3:00

寅時:3:00—5:00

卯時:5:00—7:00

辰時:7:00—9:00

巳時:9:00—11:00

午時:11:00—13:00

未時:13:00—15:00

申時:15:00—17:00

酉時:17:00—19:00

戌時:19:00—21:00

亥時:21:00—23:00

相對應的十二時辰都有自己的名字。

子時—夜半,丑時—雞鳴,寅時—平旦,卯時—日出,辰時—食時,巳時—隅[yú]中,午時—日中,未時—日昳[dié],申時—晡[bū]時,酉時—日入,戌時—黃昏,亥時—人定

這樣看起來理解可能比較費勁,我把歷史這些表示時間的這些詞語的詩句羅列出來,大家就好理解多了。

又叫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楓橋夜泊(作者:張繼-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雖有雞叫含義,但是十二時辰指夜半之後

登飛來峰(作者:王安石-北宋)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天剛蒙蒙亮,太陽出來之前

畜一雞報曉聲清圓而鳴每晚戲書絕句

(作者:陸遊-南宋)

雞鳴平旦未為遲,恰是山房睡覺時。

著屐起尋溪上路,野梅猶有未殘枝。

太陽升出地平線的時候

望木瓜山(作者:李白-唐)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也就是吃飯的早晨時候

春晚(作者:崔道融-唐

三月寒食時,日色濃於酒。

落盡牆頭花,鶯聲隔原柳。

臨近中午的時候就是隅中

粥罷(作者:程珌-宋)

飯已茶三啜,隅中粥一盂。

陶然詠皇化,安用東封書。

中午吃飯的時候

遣興勉友人(作者:張詠-北宋)

人生三萬六千日,二萬日中愁苦身。

惟有無心消遣得,有心到了是痴人。

太陽過了中天偏向西邊

幽事絕句(作者:陸遊-南宋)

客生聞吠犬,草茂有鳴蛙。

日昳方炊飯,秋深始採茶。

和下午茶的時間差不多

五月二十三日雷電大作(作者:汪炎昶-南宋)

午熱蒸崖嶂,晡時驟雨來。

仍年頻見寬,中夏始聞雷。

山撼山疑壓,林昏鳥誤回。

吾寧識天意,吟苦自生衰。

夕陽西下,太陽落山

歸園田居(作者:陶淵明-東晉末)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太陽已落山,天色慾黑未黑

登樂遊原(作者:李商隱-唐)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意思夜已深,人們停止活動即定

人定(作者:白居易-唐)

人定月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燭影,紅袖下簾聲。

坐久吟方罷,眠初夢未成。

誰家教鸚鵡,故故語相驚。

現在大家應該就覺得古代十二個時辰,其實並不陌生,很多詩句我們中學都學過,只是沒有刻意得注意,或者當時老師講的,我們沒有頓悟。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火了之後,我選擇給自己降溫|長安十二時辰|兩京...
    如果在明朝初期,只有15天時間,如何完成這段旅程?」8月15日,馬伯庸來到上海書展,帶來了新作《兩京十五日》。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做客上海書展,但《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讓馬伯庸受到了空前的關注。雖然今年書展限流,但新書見面會現場,還是擋不住讀者撲面而來的熱情。
  • 《長安十二時辰》,沒有鐘錶、手機,古人如何知道時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日升月落,我們每天都經歷著時間的流逝,在古代,人類是用什麼方法計量時間?通過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劇中向人們展現的那些古人計時的智慧。《長安十二時辰》劇照擊鼓聲落,畫面出現了日晷上書「大荒落,巳正」,《長安十二時辰》與時間賽跑拯救長安安危的故事由此展開。
  • 《長安十二時辰》十二問解讀
    《長安十二時辰》展現了唐代長安上元燈會的恢弘景象。雷佳音飾張小敬。易烊千璽飾李必。新京報專訪導演回應易烊千璽斷句有錯、多線敘事不緊湊、街道稍窄、平房變二層樓等質疑由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優酷播出。
  • 《長安十二時辰》的虛與實 中國古人有精確的時間觀念嗎
    最近,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成為熱點,從片名不難看出《長安十二時辰》借鑑了美劇《24小時》。原作者 馬 伯 庸 的 高 妙 之處,在於將原作中現代美國換成了古代中國,因而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美感,也引發了人們對那個傳說中的「盛世大唐」的嚮往。然而,這樣的置換是否成立呢?中國古代真的有那樣精準的時間制度?書中作為關鍵線索的古代版大數據「大案牘術」是否可行呢?
  •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聰明的中國古人是如何計時的
    編輯:孫東臨 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在這個盛夏引發了追劇熱潮。為解救陷入危機的長安城,「不良人」張小敬爭分奪秒,勢必在上元節花燈大會的前幾個時辰抓獲搞破壞的刺客。
  • 《長安十二時辰》爛尾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海報截至8月13日早上9點,《長安十二時辰》豆瓣8.5分(24萬人打分)總體而言,《長安十二時辰》無疑是成功的,無論是海外流媒體平臺同步付費播出,還是創下優酷會員拉新記錄,抑或引起全民討論的#XX十二時辰#以及再度興起的西安熱和盛唐文化熱,都是側面例證。除此之外,它的整個創作流程之於業內也有重要啟示。
  • 歷史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歷史錯誤
    按:這是一個歷史學者觀影追劇的小系列。在2019年的國產歷史劇中,《長安十二時辰》是在還原歷史細節方面做得非常用心的一部,原著作者馬伯庸先生本來就有很高的史學素養,在寫作此小說時為了全面展示長安面貌,下了很多工夫;改編成劇之後,服化道方面與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合作,於設計上參考了大量文物,也使得觀眾耳目一新。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據說服裝道具、配樂、攝影、打光、整片電影質感都絕了,開頭的一鏡到底真是盛世長安啊!
  • 《長安十二時辰》動畫脫離歷史,網友:你這是王者榮耀版長安吧?
    嗶哩嗶哩在國創動畫發布會上公布了12部改編動畫,其中就包括去年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張小敬和李必在十二時辰之內解決長安危機的故事,動畫版名《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
  • 《長安十二個時辰》雜談
    而且鏢每出手前,自己離危險時最近的。3、什麼事情都要遵守心裡的順序。4、不統一是外亂,同一是內亂,人心亂,有什麼措施。心裡的事情沒什麼方法。5、凡事終有量,萬物不消散。6、任何一種自在都是另外一種部署的開端。7、死是成果,不是未來,未來是死之前的結果。
  • 長安十二時辰的十二沉思:傳統與現代文化怎樣結合
    48集講「二十四小時」是否過長 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怎樣結合昨日收官 十二沉思送給長安十二時辰8月12日,《長安十二時辰》收官。從6月27日開播到收官,這部網劇用了近一個半月的時間,形成了一個「現象級」收看熱潮。這部網劇無論從製作、商業運作,還是其所帶來的其他社會影響,都給人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間。
  • 長安十二時辰,不僅劇情好看,還科普了很多你不知道的常識
    最近比較火的劇要數《長安十二時辰》了,這部劇最初並沒有太多的宣傳,能如此之火的原因就是,這部劇不但尊重觀眾,更尊重歷史文化。該劇的成本就6億,可謂下了很大的本錢,但這筆錢並沒有浪費,全都用在了刀刃上。但他在劇中的表現確實不一般,雖然是新人演技功底並不是那麼深厚,但比起那些對口型,摳圖,連片場都不願意來的小鮮肉們已經超出一大截,看得出易烊千璽在很用心的演好這個角色。不得不說導演在選人方面確實有自己獨到的一面。該劇講述地是我國歷史上盛唐時期長安城的景象。該劇對古代的一些歷史細節還原地相當到位,對於劇情來說毫無浮誇之意。
  • 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要用幾種不同方式來計時?
    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要用幾種不同方式來計時?最近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已經更到23集,追到現在,阿羅發現認識的小夥伴已經全部入坑,辦公室裡的小姐姐們,午休話題已經從TF最新口紅色號到四字弟弟的顏值和雷大頭的演技。
  •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神奇腦洞怎麼來的?馬伯庸傳授獨家秘笈!
    6月27日開播的《長安十二時辰》,8月12日晚上終於迎來大結局——幕後BOSS究竟是誰?張小敬和李必命運如何,都一一揭開謎底。看這部劇最明顯的感受是:腦洞開得太大了!8月11日,小說的原著作者馬伯庸來到杭州,帶來一場主題為「想像生活,始於閱讀」的講座。他從《長安十二時辰》出發,將自己的歷史閱讀和寫作經驗,以及「馬親王」腦洞大開法,向現場讀者傾囊相授。
  •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時」
    備受期待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自開播以來,迅速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有網友評論稱,該劇以「24小時的爭分奪秒」令人「腎上腺激素爆表」。隨著劇集的播出,《長安十二時辰》原著小說亦再次受到讀者的熱烈回應。 據該書出版方介紹,馬伯庸以每半個時辰為一章,一共二十四章,即一天時間、十二時辰,創作出了這本《長安十二時辰》。在小說中,作者精準描摹了唐天寶年間長安城的生活細節,突破真實與虛構的界限,揭秘不為人知的「十二時辰」,打造令人窒息的歷史懸疑巨著。
  • 長安十二時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琴深如海,ID:likesea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長安,在長長的鏡頭徐徐緩緩之下,高空明淨,集市喧譁。一曲清平樂,一個依窗而望的歌姬。在氤氳明亮的長空之下,長安城呈現出愜意和繁華。
  • 《長安十二時辰》科普樓,看不懂的知識點,全都在這裡了
    毫無疑問《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好的電視劇,單單就是製作費就花費了將近六個億,演員片酬低,但是就算是這裡面的群眾演員,都讓人覺得真的很贊,但是如果了解了當時的歷史,其實就能更好的看這部影片,所以這是一個科普樓,劇中看不懂,或者是有疑惑的知識點,在這篇文章中,儘可能給大家講解清楚。
  • 《長安十二時辰》背後的1萬個小時
    因為有一段時間,高強度的拍攝,雷佳音的關節發炎了,每動一下,身體就像針扎一樣在疼。「但他還是堅持把那場戲拍完了」動作導演高翔在聊起這段故事時,難掩對於演員的心疼。「我們最後完全把雷佳音當武行在用了」。《長安十二時辰》後,雷佳音被訓練成了一個動作演員。這部戲不僅給行業培養了一個新的流量實力派,還培養了一個動作實力派。這兩年,演員因為拍戲受傷的新聞,時不時就會傳出。
  • 對談︱《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胡商」「胡貨」與「祆教」
    血色殘陽裡,一隊黑騎漸漸逼近,拉開了《長安十二時辰》的序幕。一時間,大廈雲譎波詭,聞者驚魂動魄,他們是西域胡商,抑或是突厥狼衛?此行究竟目的何在?答案正在逐步揭曉,案件始末也漸漸明晰,他們是心懷不軌陰謀的突厥狼衛。那麼,歷史上真正的西域胡商究竟是何面目,粟特商旅又與神秘的絲綢之路有何淵源?
  • 《長安十二時辰》可媲美美劇《24小時》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犯了死罪的張小敬(雷佳音飾)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易烊千璽飾)要在十二個時辰之內,緝拿混入長安的可疑人員,解救黎民百姓的故事。電影質感的鏡頭畫面,細節考究的服裝道具,一眾演技在線的主演配角共同上演了一出節奏緊湊、情節跌宕、懸疑燒腦的「長安版《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