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用一成語指責曹操,透露了一樁往事,虛偽面目暴露無遺

2021-01-09 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本文要介紹的這句三國成語出自《三國志·先主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當時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地區,事業達到頂峰。文武推薦劉備為漢中王。隨後,劉備上了一道奏章給遠在許昌的漢獻帝。先來看看原文:

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見陷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操窮兇極逆,主後戮殺,皇子鴆害。雖糾合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嘆,夕惕若厲。

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

在這道奏章中,劉備指出當年自己曾與車騎將軍董承一起密謀誅殺曹操,後因行事不密緻使董承被曹操殺害。自己雖然在各地組織同盟對抗曹操,卻始終未能將其消滅,這也使得曹操的氣焰更加囂張,先後殺害了皇后和皇子。

隨後,劉備引經據典,從周朝平定分封諸侯王說到漢高祖劉邦建立九大諸侯國,說明這種方式能對削弱並最終消滅曹操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劉備還指出,如今曹操挾持漢室,培植爪牙,心中懷著害人的惡意,早就想竊國篡位。在這種不利局面下,參照古代的做法,自己的手下想出了一個變通的方法,推舉自己為大司馬漢中王。

本文要說的這句成語,便出自劉備的這道奏章中,叫做「包藏禍心」,意為心中懷著害人的惡意,其意思很明確,指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不過,這句成語並非劉備首創,而是出自《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已,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

劉備的這道奏章,其實就是為自己自封漢中王尋找理由。故此,劉備不僅在奏章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紹古代的分封制,同時還對曹操進行了全方位的指責,以此來說明自己自立為王的合理性。

不過,劉備在這倒奏章中卻一不小心透露了十九年前在許昌發生的一件往事。這個事件發生在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由漢獻帝劉協指使、車騎將軍董承及大臣王子服等數人實施、劉備也參與其中的一場密謀,目的是為了誅殺曹操,此事也被後人稱之為「衣帶詔事件」。

不過,這個計劃並沒有成功。失敗的原因是董承自己行事不密,被曹操發覺。但就在董承等人積極準備之際,劉備卻突然離開了許昌,這無疑也削弱了董承等人的力量,董承等人的失敗也就變得不可避免。

《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蜀記》中關羽就曾經對劉備說過:「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這說明當時也的確出現過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卻被劉備阻止。

這足以說明,劉備在奏章中提到的「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是一句假話,從頭至尾,劉備想的只是如何擺脫曹操、自行發展。對於董承誅殺曹操的圖謀,劉備只是敷衍,所以才會在事發前就急急忙忙找了個理由離開。

從這個角度上看,劉備與曹操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想在漢末的亂世中有自己的一番作為。只不過劉備與曹操所採用的方式不同,一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被天下人唾罵,另一個則是假借復興漢室的名義自立為王,但名義上卻要好聽的多。由此可見,即便曹操是個真小人,劉備也絕對不是個真君子,他要比曹操更加虛偽。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此成語是劉備所創,曹操聽完點點頭,頭號猛將卻破口大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布傳》,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年底,所牽涉的人物有三個,分別為劉備、曹操和呂布。先來看看原文: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
  • 曹操軍力遠勝劉備,卻為何放棄漢中,這則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武帝紀》注引《九州春秋》,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人公是曹操和楊修。原文如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
  • 周瑜首創一成語,看穿劉備,可惜孫權卻誤信了魯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周瑜傳》,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故事的主角有兩個,分別是周瑜、孫權和劉備。原文如下: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 司馬徽介紹諸葛亮時用了一成語,後面還有7個字,卻不敢對劉備說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和孫權的爭鬥,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各自人才之間的比拼。劉備是最吃虧的,因為前期的劉備,人才過於匱乏且還單一,武將關羽、張飛很牛,但卻沒有謀士。好在當劉備寄居在荊州劉表手下時,終於得到了一段安穩時光,開始搜尋人才,諸葛亮這三個字,終於被劉備聽到。
  • 此人首創一成語,深得曹操欣賞,卻死於曹丕之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曹彰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年間,主人公是曹操的兒子曹彰。原文如下: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從徵伐,志意慷慨。
  • 劉備對曹操屢戰屢敗,為何曹操還那麼重視他?一句話解釋!
    他們分別是曹操、劉備和孫策(畢竟孫策才是統一江東的人)。而拋開孫策不說,曹操和劉備就是兩個極具爭議的人物。曹操大家都知道,完全是憑著自己的能力統一北方的。而在他和劉備的戰鬥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出他們二者的差距。曹操身邊謀士如雲,武將如雨。而劉備只有關羽、張飛等猛將。兩人交手的時候不少,但幾乎都是曹操勝利,劉備失敗。但劉備卻比較特殊,他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 劉備的兒子為何不如曹操的兒子
    要論「官二代」,曹操和劉備的兒子是標準的「官二代」。劉備的親兒子有三個,大兒子劉禪,二兒子劉永,三兒子劉理,都不怎麼成器。最有名的當屬扶不起的阿鬥——劉禪,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後人所俘,葬送了父親一手打造的蜀漢江山,「樂不思蜀」地甘做囚徒。 曹操的女人比較多,所以兒子生下一大堆,據說有二十五位。撿骨幹的兩位來說。太子曹丕,曹魏的真正創立者,從父親手裡接過魏王和相國的權柄,一把扯掉曹阿瞞羞答答的偽裝,直接將漢政權更名為魏,自封文皇帝,給父親一個武皇帝的尊號,理直氣壯地坐了江山。
  • 翻閱歷史的長河,劉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曹操更加光明磊落
    曹操和劉備兩個人可以說我們大家譜寫了一段非常精彩的三國故事,因為在東漢末年的時候,當時朝廷的統治出現了動搖的局面,所以每個人都想趁機得到一部分自己的勢力,而曹操和劉備這兩個人可以說其中最出色的兩個,因為他們兩個所建立的國家是存活到最後的勢力範圍,這和他們的出色領導是分不開關係的,但是現在大家對於他們的兩個的印象
  • 曹操靠盜墓,孫權靠祖業,劉備竟然臉都不要了
    在董卓之亂時,曹操逃出了洛陽城回到了陳留,當時曹操變賣了自己家裡的家產勉勉強強招募了五千多的士兵,而這些士兵就是曹操早期起家的資本。然而軍隊的開銷是很大的,曹操雖然家底雄厚可也說不上是富可敵國,到了後期曹操為了維持軍隊的發展也突發奇想的想到了一招:盜墓。
  • 詭詐虛偽不亞於曹操,《三國演義》如何將劉備塑造成一個完人?
    劉備和諸葛亮這不是歷史上的真正的曹操和劉備,三國演義主要從兩方面對劉備形象做出了修飾和隱筆,一是修改事實,二是避而不寫。《三國演義》 「白門樓呂布殞命」 一節, 比較客觀地反映了曹操和劉備的心態 , 適量據史直書了劉備的詭詐。使讀者得知劉備也存在著另外的一面。 「曹操煮酒論英雄」 一節, 據史演繹了劉備善於謊對緊急事態和為防曹操加害而偽作後園種菜的故事 。
  • 趣味猜謎|武大郎設宴 打一成語
    諸位請聽題:1.武大郎設宴 (打一成語)2.圓寂(打一成語)3.海關沒收全部毛線 (打一成語)4.坎坷之道 (打一成語)5.苦苦挽留 (打一成語)怎麼樣,是不是覺得牛刀小試,難不住你啦?下面就讓小編來為你核對下答案吧!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喜歡曹操,討厭劉備,答案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曹操,討厭劉備,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相對於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劉備,奸詐又不失可愛的曹操更容易讓我們喜歡,這符合人性,這點大家都可以理解吧!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被羅貫中描繪的太仁義了,所謂多仁近乎詐,就是這個意思。
  • 赤壁之戰,周瑜、劉備長江上借風燒掉曹操水軍陸軍
    周瑜、劉備駐守在長江以南的赤壁一邊,曹操在長江以北的地區一岸,兩隊人馬互相對持,也互不相讓,就這樣維持了數天,終於這種對峙堅持不下來了,於是兩隊人馬就開始了戰爭,這剛剛戰爭就死了很多人,吃虧的是曹孟德。
  • 同為劉備結義兄弟,關羽張飛戰死沙場,他卻跟隨曹操馬上封侯
    三國時期,劉備麾下的大將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虎上將了,他們為劉備立下了汗馬之勞。不過,除了這幾人之外,劉備能用的將領並不多,以至於到了後期,蜀國都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其實在前期,劉備本來還有機會獲得一員大將,卻因為意外而錯過,這個人就是田豫。
  • 【卡卡兔·成語故事】一起學成語《三顧茅廬》
    劉備和曹操就是其中的兩位傑出人物。原先,曹操打不過劉備,因為劉備有個名叫徐庶[shù]的謀士。曹操吃過幾次敗仗後,曹操非常生氣,就將徐庶的母親捉了起來,逼徐庶離開劉備。徐庶沒辦法,只好離開了劉備。但在臨走之前,徐庶向劉備推薦說:「諸葛亮是個奇才,你可以請他輔佐你,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廬裡。」
  • 2020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成語積累:與「鼠」有關的成語
    那各位可愛的小夥伴,就跟隨中公教育專家一起在鼠年到來之際學學與「鼠」有關的成語吧!【投鼠忌器】:投:用東西去擲;忌:怕,有所顧慮。想用東西打老鼠,又怕打壞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顧忌,不敢放手進行。這個成語背後有這樣的故事:三國初期,漢獻帝與丞相曹操、皇叔劉備一起去打獵。曹操為了顯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漢獻帝齊頭並進。漢獻帝見不遠處有隻兔子,就叫劉備射,說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
  • 收人妻,納寡婦,曹操劉備等人為什麼總幹不著調的事?
    比如說,曹操接納了張繡的投降之後,就把張繡叔叔的女人收編了; 比如說,曹操打下鄴城之後,曹丕就把袁熙的妻子收編了; 比如說,劉備進入成都之後,在眾人的勸說下,也把宗室劉瑁的妻子收編了。
  • 如何好玩的掌握和運用成語?欣賞成語之美
    如何好玩的掌握和運用成語?在一款遊戲中,消除成語可以計分,可以給對手造成傷害,還可以是收集。網帖說,有故事的成語,是古人的心靈雞湯,值得品味欣賞,先品味一個成語故事收集:才高八鬥。才:文才,才華;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人的學問高,文才好 。
  • 背成語還在死記硬背?100個成語100個故事,學習更有趣!
    「一丘之貂」這句成語,比喻同類沒有差別,像在同一個山丘裡生長的貂一樣。煮酒論英雄東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大;劉備雖為皇叔,卻勢單力薄,為防曹操謀害,不得不在住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tāo)晦(huì)之計。關雲長和張飛蒙在鼓裡,說劉備不留心天下大事,卻學小人之事。一天,劉備正在澆菜,曹操派人請劉備,劉備只得膽戰心驚地一同前往入府見曹操。
  • 曹操孫權劉備都曾因為開玩笑而殺人,這幾個故事驗證了什麼道理?
    即使是在唯才是舉的曹操那裡,說錯話也是要掉腦袋的。今天咱們要聊的話題是跟曹操劉備孫權開過頭玩笑會有啥結果?看三國正史我們就知道,三國三巨頭的回答會是相同的一個字,這個字是他們用屠刀書寫的,那就是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