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幹支所出
原文
禍以奸詐生妖怪出,黃帝時有蚩尤,神農撥亂,當是之時,黃帝甚憂民之苦,遂戰蚩尤於涿鹿之野(涿鹿郡名)。流血百裡,不能治之,時帝始制幹戈刀劍之器。
黃帝於是齋戒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幹圓布,象天形,十二支方戟,象地形。使以幹為天,支為地,合光仰職放之,然後乃能治也。此十幹十二支所出也,自後有大撓氏,為後人悠之曰:「嗟籲!黃帝乃聖人,尚不能治其惡煞,萬一後世見災被苦,將何奈乎。」遂將十幹十二支,分配六十甲子云。
這段話基本是為了給天幹地支的來源找個權威人士背書,於是託詞是黃帝看天下混亂,不知計時,於是開壇祭祀上天垂簾降下了天幹地支的計時方法。
天幹地支,幹是樹幹,支是樹枝。那麼天地為陰陽,陰陽化五行得天幹,天幹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對應五行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丙丁為火,庚辛為金,壬癸為水,每個五行中都藏陰陽,在四季中為相生關係。
有了樹幹,接下來就要細分一些樹枝的問題了,一年是十二個月,有十二地支,當然現在的十二個月和十二地支是不對應的。
仔細一數,藏的天幹是二十八個。我們可以想像有一棵樹,主幹為是個天幹,分支是十二個地支,這十二個地支上按照一定的順序長在對應的地方。
藏二十八個天幹?這莫不是二十八星宿嗎?有趣的還有二十八星宿在周天旋轉中刻度長短是不同的,豈不是暗合了十二地支中有本氣、中氣、餘氣之分嗎?
而且十二生肖來自於二十八星官,流年我們叫做太歲,太歲又是古人虛構的一顆和木星相對的星體,木星的公轉周期差不多又是12年,所以,天幹地支說白了,還是研究七大行星、黃道恆星系和地球之間位置的一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