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八字有一段時間了,越學越懵,可能是因為我是從佔星轉為八字的原因?
有幾個問題
第一個是關於時間,是用太陽時還是北京時抑或是平太陽時?
第二個問題,八字地支的刑克,和佔星的基本星座、固定星座、變動星座四正的刑克那麼像,但為什麼又有區別?
第三個問題,金木水火土和地、火、水、風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第四個問題,傳統命理八字和新派命
理八字、盲派命理八字之爭到底哪種學派更應該學習?
好吧,想得太深入了。既然如此,那就從古書開始吧,暫時先看《淵海子平》,然後《窮通寶鑑》《三命通會》
很好,《淵海子平》有翻譯版的,對照著先看。
論五行所生之始
原文:
恭聞天地未判,其名混沌。乾坤未分,是名胚脬。日月星辰未生,陰陽寒暑未分也。在上則無雨露、無風雲、無雷霆,不過杳合而冥冥。在下則無草木、無山川,無禽獸、無人民,不過昧昧而昏作。
是時一盤氣中結,於是太易生水(未有氣日太易),太初生火(有氣未有體(難道不應該是形?)日太初),太始生木(有形未有質日太始),太素生金(有質未有體日太素),太極生土(形本已異乃日太極)。所以水數一、火數二、木數三、金數四、土數五,迨夫三元既極,混沌一判,胚腪乃分,輕清為天,重濁為地。二氣相承,兩儀既生,化而成天。
其始也,或人形鳥喙,或人首蛇身,無嗜欲、無姓名、無邦國、無君臣,巢處穴居,任其風雨,親疏同途,莫知其父子,五穀未植,飲血茹毛,其名蕩蕩,其樂陶陶。及其聖賢一出(謂伏羲神農黃帝也),知愚兩分,遂有君臣父子之分,禮樂衣冠之制。
嗚呼!大道廢而奸詐生、妖怪出。是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始立天地之義,萬物生焉,奸詐並起,妖怪騰出。
禦寇曰:有形生於無形,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太初者氣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質之始氣,與形質合而未離。
這段話大概介紹的是天地五行的由來
天地是從無形中生出來的,類似於我們人類從無到有的過程吧。
太易生水,易可以理解為變化,太則是說在一切變化之前的狀態,從無生有已經有了受精卵,這個時候開始產生出了水,大概類似羊水?
太初生火,最開始的時候便產生了火,火為陽,為動,也為變化,有了氣的推動開始產生了變化,大概受精卵開始細胞分裂之初?
太始生木,太始是有形未有質,有了形狀但是還沒有產生質變,大概是受精卵這個時候來到了子宮經過一些分裂成為胚泡
太素生金,太素有質未有體,已經開始質變了但是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個體,聯想到金的象意,金有肅殺之氣,起到控制、塑形,所以能夠讓最初的質成為合適的個體?
太極生土,太極是形本已異,此刻的形狀已經完全不同於剛開始了,已經成熟了,大概是胚胎發育了兩個月後初具人形之時了。
然後經過不斷的營養補充,終於混沌開、天地分,相當於此刻胎兒出生了。
天地剛開始的時候,那時候的人們沒有欲望,樂哈哈的順應天命,什麼都不知道,猶如嬰兒出生後到半歲左右,什麼都不知道,然後開始有了自我,有了我和別人的區別,再然後知道了一些禮節。
不過伴隨著禮節的同時也會受到一些不好的習慣、作風,於是奸詐生、妖怪出,有了善惡之念。
再之後,小孩已經成為一個獨立個體,有了自己對於世界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