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小野「至暗」,短視頻內容「轉彎」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昨夜,「辦公室小野與去世女孩家屬和解」登上微博熱搜。據媒體報導,去世女孩家屬已與小野方籤下和解協議,具體內容雙方未透露。

8月底,山東棗莊兩名未成年女孩哲哲、小雨在監護人不在場時,於家中模仿一條網絡視頻內容製作爆米花,在錯誤操作下引發爆炸,導致嚴重燒傷,其中一名女孩因感染過重不幸離世。媒體報導稱,兩名女孩於事發前在抖音觀看了知名短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的視頻。

據央視報導,兩名女孩在操作中因為材料不足,並未使用相對安全的酒精燈,而是使用了家中濃度高達90%、重達一公斤的桶裝高濃度工業酒精,在火還未熄滅時再次倒入酒精,最終引發爆炸。

我們可以看到,不該出現在家中的高濃度工業酒精和女孩的錯誤操作最終導致了本場慘劇的發生。而對於分辨是非能力不強的青少年來說,危險提示不足的視頻內容無疑給慘劇埋下了種子。

短視頻內容怎麼了?

辦公室小野是MCN洋蔥集團最大的IP,也是全中國最火的美食視頻博主之一。她在微博上有819萬粉絲,抖音粉絲數為2500多萬。她也是YouTube上排名第一的中國網紅,在YouTube上有744萬粉絲,據第三方平臺Noxinfluencer的統計,辦公室小野的視頻觀看量總計超過16億,單月廣告聯盟收入為459萬,一年的分紅預計5508萬。在她享有的盛名之下,她生產的視頻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且她並沒有盡到相應的提醒義務。

雖然她表態本次事故並不是模仿她的視頻(因為網絡上還有其他類似視頻和兩位女孩的操作更加相似),但她發布的多個視頻都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如改裝飲水機煮火鍋、在辦公室把麵包機改裝成炸爐、用燈泡自製酒精燈來煮咖啡、在辦公室中使用明火烤肉等。辦公室小野本人曾在多個公開場合承認往期視頻存在危險,她自己也曾在操作過程中受傷。早之前,成都消防曾通過微博對其進行勸阻,告知「辦公室小野」禁止在辦公室生明火。

在聲明中,辦公室小野也表示,雖然視頻拍攝過程中,有安全保障和消防措施,也有專業人士監督,但這些在視頻中並未明確指出。除此以外,在辦公室小野的多數視頻中並未添加「危險動作,切勿模仿」等提示信息。

也正因為這些原因,在事故發生後,辦公室小野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事實上,這並非是青少年模仿視頻內容導致慘劇的第一案。

2013年4月,連雲港10歲男童模仿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中的劇情,將同村兩名小夥伴綁在樹上進行「綁架烤羊」的遊戲,致兩人被燒成重傷。事後,受害者家長將《喜洋洋與灰太狼》動畫製作方——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一審判決認定動畫製作方需承擔原告15%的損失,賠償人民幣約3.9萬元。

除了《喜洋洋與灰太狼》,《熊出沒》裡的劇情也常常被低齡兒童模仿而造成誤傷:2014年3月宿遷2歲半男童誤用斧頭砍傷自己的兩根手指;2015年8月,10歲的小男孩,用電鋸將自己脖子鋸傷,差一毫米切到頸動脈;2016年2月,陝西漢中10歲女童用電鋸鋸傷妹妹的鼻翼和右臉;2014年7月,徐州7歲男孩改造風扇,左手絞進高速扇葉……

在上述幾則新聞的報導描述中,可見兒童模仿視頻內容出現意外並非個案。連審查相對嚴格的電影、動畫視頻都常出現兒童模仿造成意外的事故,由草根網紅、KOL製作的視頻所存在的風險則可能更大。

去年年初,「膠帶粘門絆倒人」的整蠱視頻在抖音走紅,一時間模仿者絡繹不絕。同年5月,陝西西安8歲男童模仿該系列視頻,在自家門框間貼上膠帶整蠱來做客的6歲表弟蛋蛋。與預期不同,膠帶的傷害超過了男孩的想像,表弟蛋蛋奔跑時用力過猛因膠帶摔倒後鮮血流了一地。

去年4月,一位抖音用戶林某拍了一段15秒的視頻。視頻中,她未系安全帶,邊開車邊唱歌,最後兩秒雙手離開方向盤,在胸前做了個心形手勢。她將該視頻上傳到抖音之後,播放量和點讚數迅速攀高。但很快警方介入調查,央視也對該事件進行了報導;同樣是4月,快手一名主播跑到兵馬俑一號坑裡面開直播,隨後便被當地警方抓獲。

還有挑戰高難度動作摔傷骨折、飛拋兒童拍短視頻致幼兒重傷……類似因為模仿短視頻操作失誤,誤傷自己的或同伴的新聞幾乎每個月都有發生。

如果說上述案例主要是對用戶身體造成傷害,視頻內容價值觀的崩塌則影響了用戶心靈健康:鬥魚主播陳一發在直播中調侃南京大屠殺事件,曾將一日本遊戲角色的動作戲稱為「參拜靖國神社」,遭鬥魚封殺;在抖音上通過可憐人設博同情騙取打賞的「水泥妹」,後被新華網曝光,不但家庭環境優越背後還有團隊精心策劃炒作……

這一類視頻內容中,有的是視頻製作者可能並不明確哪些視頻會留下安全隱患,讓觀眾產生模仿的行為並可能出現操作不當而發生意外;有的是大V為了博眼球、吸流量刻意製作獵奇視頻、危險視頻、極限運動視頻。而他們製作的內容如果缺少提醒與警示,對難以判斷危險的未成年觀眾來說,一旦輕易模仿後果不堪想像。

相對於長視頻的影視作品,短視頻這種輕型體量的本身的存在,就是為了實現「易於傳播」「適於傳播」的目標,最大可能的使受眾在碎片化時間裡看完視頻內容。

然而,在碎片化的時間裡,用戶能夠吸取的有價值的內容有限,因此,高娛樂性、博眼球形的短視頻才能夠迅速的吸引用戶。為了能夠在短短的幾分鐘甚至幾十秒中抓住用戶,以抖音為代表的平臺上的短視頻博主一直希望能夠「將高潮提前給到用戶」。

對於內容製作者來說,絕大部分使用短視頻的玩家,為的只是消遣無聊殺殺時間。只要能夠吸引流量,任何的方式方法都是』正確』的。即使是一個渴望製作深度的內容創作者,在一些視頻平臺上,也都會因為市場和觀眾喜好問題不由自主地去向數據傾斜,跟風一些爆款熱點。

從這個角度來說,短視頻本就是一個相比內容深度和價值會更注重娛樂性的載體。也正因如此,在頭部短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開啟自我審查之路的同時,整個行業也需要進行思考:在獲取流量的同時,短視頻博主是否在「博眼球」與價值觀之中達到了平衡?又是否對自己的內容和傳遞的價值觀足夠負責?

短視頻平臺審核足夠嚴格嗎?

在2019年1月9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了《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範》,明確規定:網絡短視頻平臺應當建立總編輯內容管理負責制度;網絡短視頻平臺實行節目內容先審後播制度。平臺上播出的所有短視頻均應經內容審核後方可播出,包括節目的標題、簡介、彈幕、評論等內容。

為什麼我們說本次事件中的短視頻平臺抖音有難以推卸的責任,因為抖音成為了未成年少女接觸到這樣危險視頻的窗口,也並未盡到了內容審核的義務。而事實上,抖音並不是辦公室小野上傳視頻的唯一平臺,所以,其實所有內容播出的短視頻平臺都存在著監管不嚴的問題。

好在,相對應的政策和平臺監管正在逐漸完善。2018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之時,主管部門對於短視頻行業的監管便已開始收緊。也正是從那時起,關於短視頻被約談、整改、下架的消息不斷。

在去年的監管風暴中,快手CEO宿華發表文章《接受批評,重整前行》,表示將用正確的價值觀指導算法、改進算法;字節跳動創始人兼CEO張一鳴也曾發表致歉信,稱一直以來過分強調技術的作用,沒有意識到技術必須要用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則道歉,並表示將採取最嚴的整改措施。

可惜的是,在本次事故出現之前,多數的監管和審核還是停留在色情、暴力以及價值觀問題上。沒有平臺意識到,辦公室小野這樣的頭部短視頻提供者會因為視頻潛在的危險性帶來如此大的風險。

如今在抖音搜索帶有危險性的關鍵詞,便可發現內容已被清理過。在本次事故之後,短視頻平臺需要對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監管。

首先,在審核上,AI+人工審核或許將成為新趨勢。

2018年年初,字節跳動就啟動了達2000人的內容審核編輯招聘。4月份整改之時,字節跳動又提出將現有6000人的運營審核隊伍再度擴大至總人數1萬人。與此同時,快手CEO宿華也宣布招3000人審核團隊,將審核團隊從2000人擴大至5000人。這樣的舉措雖然會大大降低內容風險的出現,但同時會大幅提升企業對人工審核的投入成本。

而通過技術持續優化AI審核機制,從源頭杜絕不良內容,藉助AI完成內容分發,同時增加人工審核,保障視頻的高質量,或將成為平臺下一步切入點。

其次,平臺應該進行內容平衡。

雖然短視頻內容以娛樂性為主,但是短視頻行業的增速正在放緩。

如今,平臺間產品功能趨同,內容同質化嚴重,都成為逐漸暴露出來的行業弊端。眼下短視頻行業的泛娛樂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用戶也逐漸開始審美疲勞,行業也正在進入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

對於平臺來說,在內容上,需要整改組合拳制約低俗內容,為精品化內容提供生存空間,從運營和內容精品上進行競爭。

在技術上,如何令算法與內容的協調,也將是短視頻平臺們思考的問題。算法作為短視頻平臺的核心,通常是根據用戶數據和內容標籤計算兩者的匹配程度然後再推薦相關內容。然而,算法只是根據用戶在頁面的停留時間、點擊量和關注度等進行自動推薦,卻無法分辨是否不良信息。

除此以外,著重針對青少年,平臺還應該做好進一步的防護。

青少年深陷短視頻,短視頻能否如何做好防護?

2018年,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調研報告》顯示,短視頻、音樂成為青少年上網娛樂時的最愛選擇,遊戲則退居「二線」。當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進入短視頻平臺,如何針對他們進行防護則成了新的命題。

其實,在今年「六一」兒童節到來之前,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西瓜視頻、好看視頻、全民小視頻、嗶哩嗶哩、秒拍、波波視頻、看了嗎、微視、A站、美拍、小影、梨視頻、第一視頻、微博等14家短視頻平臺,以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PP視頻等4家網絡視頻平臺,統一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加上此前試點的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平臺,國內已有21家主要網絡視頻平臺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在進入多個視頻平臺的青少年模式後,獵雲網發現,各平臺的青少年模式都擁有類似功能:1、限制使用時長和時間段;2、無法進行打賞、充值、提現等金錢相關操作;3、對內容進行限制,如快手在該模式下只提供手工、寵物、運動、學習精選內容;微博精選了教育類、益智類的內容進行推薦並對不適應青少年的內容進行了過濾;B站將展現學習、寵物、廚藝、手工等適合青少年的精選內容。

但是青少年模式的應用情況究竟如何呢?筆者在進入B站時,雖出現了青少年模式的彈窗,但可以直接忽略;而在抖音和微博等則需要用戶特意進入個人中心進行設置,強制性和認證性並不強。

另外,青少年模式這樣的內容限制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觀看興趣,一名母親告訴獵雲網,她的孩子看抖音基本不會開青少年模式,否則就拒絕觀看,因為內容過於無趣。

在這一情況下,儘快建立短視頻的分級制度其實是更為合理的選擇,如對所有人均可觀看的內容、需要家長陪同觀看的內容和18歲以下限制觀看的內容進行分級等。但對於國內而言,電影和電視劇都尚未實現分級,對於海量的網絡內容來說,分級又何談容易?

相關焦點

  • 辦公室小野團隊否認解散,短視頻內容該怎麼做?
    事件相關人物「辦公室小野」在發布微博稱,兩女孩的意外絕對不是模仿他們的視頻後,該團隊被傳已經解散,工作室也關門了。齊魯晚報在報導中稱,小野表哥告訴記住,前段時間小野的確十分壓抑,自己也在梳理不恰當的內容,目前來說,「辦公室小野」團隊已經解散回家,工作室也關門了,小野對自己的未來工作也沒有什麼打算。
  • 辦公室小野回應:過去的這些天,是我一生中的至暗時刻
    而哲哲的父親意圖起訴短視頻平臺和製作者,網友們將矛頭指向了大V辦公室小野,到了今天,辦公室小野終於就此事做出了回應。「過去的這些天,是我一生中的至暗時刻」,這是小野在回應配的文字,「意外絕對不是模仿我的視頻」,這是小野這篇回應的重點。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辦公室小野回應的內容很好總結。
  • 辦公室小野開口說話,揭露持續生產爆款短視頻的秘密
    131.8元成本的短視頻爆紅網絡辦公室小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頭銜,叫:美食屆的泥石流,她的視頻展現的多是創意美食,這與她從小便是個吃貨有關,爸爸是位廚師,時不時會教小野一些新菜式,在沒做短視頻之前,小野就有一個美食小分隊,作為隊長的她經常組織大家尋覓美食。2017年,小野想拍攝場景化美食的短視頻,因為人力和經費都很少,她乾脆選擇在自己的工位拍。
  • 聶陽德:「辦公室小野」背後的男人,說「短視頻是產品不是作品」
    當「辦公室小野」憑藉腦洞大開的美食短視頻走紅網絡,被譽為2017第一網紅時,一手打造這個IP的推手——洋蔥視頻的聯合創始人兼CEO聶陽德,則被稱為「小野背後的男人」。聶陽德在創立洋蔥視頻之前在平面媒體工作了6年,多年的媒體經驗讓他對內容有著敏銳的嗅覺。正如小野的視頻給人的感覺是「愉快、有趣」一樣,聶陽德在採訪過程中也顯得很風趣。
  • 洋蔥視頻:辦公室小野揭秘如何打造有帶貨能力的短視頻IP?
    幕後「推手」洋蔥視頻的聯合創始人聶陽德說,第一集用iPhone7Plus拍攝,成本總共131.8元。孵化「辦公室小野「之前,聶陽德幹了四年電商,捧紅過幾個淘品牌,但他發現,電商的流量越來越貴,做內容似乎才是一條出路。「我有電商經驗,有內容營銷經驗,我做短視頻是無縫連接。」聶陽德感覺自己把握到了市場的脈搏,2016年的9月,以內容加電商為方向,他投入短視頻創業的大軍。
  • 快看|「辦公室小野」回應女孩模仿「易拉罐爆米花」視頻事件
    記者 | 佘曉晨19月10日,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針對此前媒體報導的女孩模仿其視頻致燒傷去世事件作出回應。8月22日,有媒體報導山東棗莊市14歲女孩哲哲與13歲女孩小雨模仿「易拉罐爆米花」視頻,使用的90°酒精在操作過程中爆燃,導致兩人均被燒傷。
  • 捲入仿短視頻意外事件的辦公室小野:自曝拍攝被燒傷曾收消防警告
    當紅短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正因為「未成年少女模仿短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一死一傷」一事處於輿論風暴中心。9月10日,她在微博上回應,「過去這些天,是我一生中的至暗時刻」。
  • 辦公室小野,海外粉絲最多的中國創作者,如何引領短視頻新時代
    辦公室小野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安利的也是一個短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小野的視頻和一般的短視頻創作者不一樣,她的視頻主要以美食為主,特殊的是她基本上所有視頻的拍攝地都在辦公室,而且她美食製作過程並不會過多的使用到廚房所用的鍋電磁爐等物,而是通過創新把平常壓根無法聯繫起來的東西當成工具來製作美食。比如電腦的主機,燈泡,電熨鬥,飲水機……腦洞奇大,無論是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仿佛到了小野的手中都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經她之手美味佳餚便誕生出品。
  • 2017美食短視頻怪咖:「黑心老闆」聶陽德和辦公室小野
    辦公室小野,憑藉辦公室腦洞美食短視頻,摘取了虎嗅2017最受尊敬腦洞獎。
  • 辦公室小野們火了,但視頻內容的「界限」不該丟失
    兩名女孩模仿網絡視頻中演示的方法,用易拉罐自製爆米花致使酒精爆炸,其中一名14歲的女孩搶救無效死亡,另一名12歲的女孩仍在治療中。受傷女孩的家人稱女孩是模仿了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的視頻,希望對方能夠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為什麼辦公室小野的短視頻這麼火爆?這個女孩子一點也不簡單
    辦公室小野的視頻,從2017年2月正式上傳之後,短時間內,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超過了400萬,在Facebook上的粉絲也在短時間內達到了60多萬,全網的點擊量已經超過5億,而且在同年4月份,小野還獲得金苗獎最佳女主角。
  • 「女孩模仿自製爆米花離世」和解,辦公室小野團隊解散
    女孩家長稱孩子是模仿短視頻內容導致發生意外,將追究視頻平臺及視頻製作方責任。9月10日,相關涉事方「辦公室小野」發微博長文稱,哲哲和小雨的意外絕對不是模仿他們的視頻,而過去這些天,是她一生中的至暗時刻。9月18日,「辦公室小野」的表哥代表小野與兩名女孩的家長經過多次溝通協商達成和解。據其介紹,「辦公室小野」團隊已經解散。小野對於自己未來工作也沒有打算。
  • 辦公室小野引發「至暗時刻」,網紅MCN如何面對「泛安全」問題
    8月22日,據媒體報導,兩名未成年女孩在家模仿網絡短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因操作不當,引起爆炸,兩人中一名全身燒傷程度達到13%,一名於9月5日不幸身亡。事發後,女孩們的父親周先生認為孩子們是模仿辦公室小野短視頻中的內容,才會導致這場事故,試圖向辦公室小野、抖音等短視頻相關方問責。
  • 辦公室小野引「火」上身
    》的視頻她的熱度甚至一度趕超papi醬,成為2017年短視頻領域最大黑馬。去世女孩的父親說,她們模仿的是「辦公室小野」。小野的成功難以複製,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視頻領域,也適用於美食領域。辦公室小野的至暗時刻事情發生在半個月之前的山東省棗莊市,14歲女孩哲哲到鄰居小雨家中玩,兩個人在手機上看到了一條用易拉罐和酒精燈自製爆米花的短視頻,於是便在家中找到了視頻中提到的材料進行模仿。視頻看著簡單,但真做起來卻完全不一樣。
  • 洋蔥視頻:揭秘辦公室小野爆紅的四個秘密
    (洋蔥視頻旗下辦公室小野在辦公室用飲水機煮火鍋)  不到一年的時間,洋蔥視頻孵化的辦公室小野包攬了短視頻行業的幾乎所有獎項,包括金秒獎、金慄子獎、微博十大紅人等主流機構授予的認可,美拍、企鵝號、微博等榜單上,辦公室小野也是作為頭部常客長期霸榜
  • 辦公室小野道歉,女孩自製爆米花去世,網絡視頻不要輕易模仿
    這段時間,我們被「辦公室小野致14歲女孩喪命」刷屏。一時間,痛心不已。這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我們喊著創意決定一切。的確,看過「辦公室小野」短視頻的朋友都覺得,這些內容是很有趣,有一些也是可以解壓,甚至有不少也有一定的正能量。
  • 危險的「辦公室小野」
    YouTube排名第一的中國網紅,因為那些曾經讓她成名的短視頻陷入漩渦。 8月22日,兩個未成年少女,因為模仿知名網紅「辦公室小野」自製爆米花的視頻,操作不當,引發高濃度酒精爆炸,其中一人不治身亡。事故發生後,女童父母向辦公室小野及抖音兩方問責。
  • 「辦公室小野」背後的男人
    電熨鬥烤肉、飲水機煮火鍋、主機箱攤煎餅……這股美食界的泥石流讓辦公室小野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粉絲關注,成為2017年網紅界的扛把子。 而她的幕後推手,正是聶陽德。 就連聶陽德自己也沒有想到,從自己離職創業到旗下打造的IP「辦公室小野」走紅,這中間不過短短五個月時間。這大概是現在的短視頻創業者們最焦慮的事情。
  • 辦公室小野的真名叫什麼 辦公室小野是怎麼火起來的
    辦公室小野是最近很火的一位網紅,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他拍攝的視頻,是不是覺得題材很新穎。那麼辦公室小野的真名叫什麼?個人資料介紹。下面來看一下。辦公室小野的真名叫什麼  目前公開的資料上顯示「辦公室小野」中文名叫周曉慧,1994年7月23日出生於四川成都,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短視頻創作者。
  • 超級網紅「辦公室小野」背後的男人
    電熨鬥烤肉、飲水機煮火鍋、主機箱攤煎餅……這股美食界的泥石流讓辦公室小野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粉絲關注,成為2017年網紅界的扛把子。而她的幕後推手,正是聶陽德。就連聶陽德自己也沒有想到,從自己離職創業到旗下打造的IP「辦公室小野」走紅,這中間不過短短五個月時間。這大概是現在的短視頻創業者們最焦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