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
你的「常識」可能是錯的:容易掉入的職業陷阱
想要消滅弱點——「圓形職業經歷」的陷阱
認真的人打造的「圓形職業經歷」
詢問一些來諮詢換工作問題的客戶就會發現,似乎有不少人希望能打造一個可以磨練所有技能的「圓形職業」。「我這方面比較弱,首先加強這一點,接著那裡也要加強……」就像這樣,想有一個在所有領域「各得80分」的職業。如果用雷達圖表現各領域的技能水平的話,應該會是一幅凹凸極少的平整畫面,所以叫做「圓形職業經歷」。意圖打造如此完美職業生涯的人,通常是那種看起來認真、踏實的人。
「我學會了會計、財務相關的技能,但是,與市場、戰略制定有關的知識還不是很充分,接下來想進入可以學到市場營銷知識的公司。作為經營骨幹,也不能完全不懂組織架構方面的內容,人事經驗也是必需的吧。最近,在商務場合得會英語,這樣一來,海外的工作經驗也成必需項了……」希望如此打造完美職業經歷的人們,總想消滅弱點,提升各個方面的技能,都想達到相同的水平、提高自己的綜合評分。
這種做法,到考大學階段可能還是有效的。因為入學考試是單打獨鬥,以總分決勝負,全部的考試科目都能考到好分數,才更容易考上好大學。只有一科成績全國領先,但不擅長的科目卻有兩三個的話,考上理想大學就沒什麼把握了。而且,即便擅長的科目再厲害,最多也就是考滿分。最後,比起一科考100分的作戰策略,所有科目都取得80分要來得更容易。因此,在大學入學考試上確實需要同時兼顧多門課程,這樣成績才會更好。
在商界,有突出的職業經歷更受好評
但是,商界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因為是以團隊、組織集體開展商務活動,一個人的不足只要有其他人來彌補就行了。就好像團隊作戰參加入學考試一般,團員每個人分擔各自擅長的科目,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因此,面面俱到卻學而不精的「圓形職業經歷」反而不會獲得好評,而擁有突出的技能和能力的人則會被認為能產出更高的附加價值。
這樣來看,像前文中提到的會計做3年,銷售做3年,人事做3年……只是慢慢地在不同領域積累經驗,這就是所謂的「多面手」在人才市場上不被認可的理由。如果是會計職位,比起採用積累多年毫無相關業務經驗的人,做過9年會計的人更受青睞,這應該很容易想像得到吧。
在商業世界裡,想對所有技能「雨露均沾」的「圓形職業經歷」,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反而得不到好的評價。「以防萬一,也掌握這項技能吧。」本來想像這樣給自己上保險,卻會發生反而把自己逼入窘境的情況,倒不如鼓起勇氣去放棄:「這塊領域我就不碰了。」集中精力在自己擅長或是喜歡的領域積累經驗並發揮出來,才是最重要的。想要在人才市場上獲得好評,要有一個基本的思路方向:專注於某個領域,磨練並掌握比對手更高超的技能水準。
趁年輕在特定領域掌握擁有「明確賣點」的技能,之後不要輕易改變職業的專業性,積累經驗、技能和人脈關係。像這樣「不斷增強優勢」的職業規劃,主要是反覆進行熟悉的工作,因此,工作上負擔輕也是它的一個次要優點。「所謂戰略,關乎『捨棄』」,這不僅是企業經營戰略的要旨,在職業規劃上亦是金玉良言。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