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15年後,播客終於要爆發了?

2021-01-10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 | 羅超

2021年1月6日,中國音頻第一股荔枝推出專業播客產品荔枝播客App。官方介紹顯示,相對於荔枝App以及同類音頻平臺而言,荔枝播客App具有輕量級、純粹、有趣與深度等特徵。

羅超頻道體驗發現,荔枝播客界面簡潔,只有「發現」、「訂閱」、「我的」三個主菜單。雖然功能相對簡單,但內容卻比較豐富,在發現頁可在「人文歷史」、「影視娛樂」、「故事與小說」等標籤下選取對應播客訂閱,荔枝播客每天會推薦三個新播客節目單,洪晃、谷大白話等知名播客已上線。

荔枝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瞄準播客市場的玩家,古老的播客市場正在變得熱鬧起來。

古老的播客市場,忽然成了香餑餑

播客面世已有超過15年時間,其對應英文為Podcast,源自「iPod」與「broadcast」兩個單詞,蘋果以iPod+iTunes模式顛覆音樂產業,古老的廣播同樣被深刻地改變。2004年前後播客在iTuness出現,後來變得流行:一些用戶通過免費軟體製作電臺節目或音頻內容發布,其他用戶可以訂閱(Feed)收聽。

蘋果是播客的力推者,2005年iTunes 5推出,賈伯斯表示:「播客就是下一代廣播。」播客在美國、加拿大等英文地區很流行,美國諮詢機構Edison Research發布的報告顯示,2歲以上美國人中聽過播客的比例在2020年已上升至55%,約合1.55億人;美國月度播客聽眾數歷史上首次突破一億大關;美國播客聽眾平均每周收聽6小時39分鐘播客,再創新高。

不過,播客在中國一直都相對小眾。播客搜尋引擎與資料庫Listen Notes的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2021年1月7日,全世界有至少 190.4萬個播客,其中英文類播客有123.5萬,中文播客只有2.6萬個,佔比相當小。

2013年前後,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創業潮興起,荔枝、喜馬拉雅、蜻蜓與考拉網際網路音頻平臺誕生,然而,這些平臺都主打平臺型播客,播客製作者需要將內容上傳到平臺伺服器,然後經過審核和編輯發布後用戶方可收聽,這種中心化的分發機制,與傳統的訂閱制播客截然不同,後者可以讓聽眾與播客製作者建立端到端的連接,是去中心化的訂閱模式。

同時,平臺型播客主打頭部內容,如荔枝最先主打情感、睡前等內容抓住女性與年輕用戶,如今成為UGC音頻社區與音頻互動娛樂平臺,喜馬拉雅則主打知識內容。播客是典型的長尾內容,Listen Notes的統計數據顯示,最多的播客內容是文化社會、教育、宗教信仰、藝術與商業。

2020年,中文播客平臺一下多了起來:快手上線皮艇App;即刻上線泛用型播客客戶端「小宇宙」,在12月與QQ音樂達成合作;11月底網易雲音樂底部新增「播客」一級菜單;2021年1月荔枝播客正式上線。

在美國,播客市場同樣迎來新的春天,亞馬遜、蘋果與Spotify等巨頭均在強化布局:

2020年9月亞馬遜音樂為美國、英國等市場的客戶推出免費播客服務,12月底媒體報導稱亞馬遜正洽購播客初創公司Wondery,後者估值超過3億美元。

數位音樂巨頭Spotify在2018年向用戶全量開放播客,在年底收穫175%的增長收聽量。2020年先後收購播客公司Gimlet Media、Anchor、播客網The Ringer,累積耗資5.4億美元。

作為播客的始作俑者,蘋果一直將播客視作核心內容之一,2019年蘋果電腦上的iTunes被Apple Music、Apple Podcast和Apple TV三款應用程式取代,推出獨立播客應用且與Music與TV並列,足見其對播客的重視,現在Apple Podcast上的播客數量已突破百萬。

此前15年,播客一共經歷了三次爆發:2005年前後iTunes上的市場孕育;2008年前後iPhone帶動智慧型手機普及,將播客內容消費從iPod與PC擴寬到智慧型手機;2013年前後,主流廣播公司全面擁抱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巨頭與創業公司入局網際網路音頻市場。

現在,播客正在迎來第四輪爆發潮,跟前幾次不同的是,在本次播客潮中,中國玩家扮演了關鍵角色。播客將有望成為繼音樂、視頻、音頻、短視頻與直播後的新一波新媒體浪潮。

一夜之間,播客市場為何忽然爆發?

2020年各路玩家盯上播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聲音的長期價值正在被認同,特別是在圖文、視頻遇到瓶頸時。

播客是音頻的重要形式,音頻是內容的重要載體。2015年,荔枝拿到來自小米等機構的2000萬美元C輪融資,我對荔枝CEO賴奕龍進行專訪,他的一句話我至今印象深刻:「不論什麼時代人們依然需要聲音內容,因為聲音是溼的,圖文是幹的,聲音可以讓用戶安靜。」聲音更擅長傳遞情感,語調、語速、背景這些方式來傳達情感,且給人舒服、安靜、安寧的感覺。

在國外,音頻內容的優勢被稱為「slow immersion(緩慢沉浸)」,用戶收聽播客時大部分會是獨處,用戶對內容會更有親密感,接受度更高,專注度更高。相反,短視頻或者直播看多了則容易審美疲勞,甚至浮躁。

另外,音頻不像視頻或者圖文一樣具有侵略性——你可以在開車、走路、睡覺、做飯、帶娃甚至工作學習時收聽音頻,正因為此,音頻成為快節奏生活的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可選渠道。

音頻內容不可替代。當圖文、視頻、音樂等內容均遇到增長瓶頸且競爭日趨白熱化後,播客成為新的增量。快手做皮艇、即刻做小宇宙,都是希望突破原來的視頻或者圖文內容場景;Amazon Music、QQ音樂、網易雲音樂們不約而同布局播客,則是要將音頻消費場景從音樂擴大到更廣。

荔枝推出荔枝播客,則是在UGC音頻社區與音頻娛樂互動平臺外,增加PGC主導、兼具信息/知識/娛樂內容屬性、主打去中心化訂閱的專業播客場景,以攻為守,夯實音頻地位。換言之,荔枝播客就是更專業的播客平臺,用賴亦龍的話說就是:如果說荔枝是淘寶,荔枝播客就是天貓。荔枝App已兼具直播、社交、播客等屬性,不再是「純粹」播客,推出荔枝播客也是荔枝回歸初心的舉措。

其次,疫情期間人們宅家時間增多,音頻消費需求旺盛。

疫情前,播客主要消費場景是上下班通勤時,頂多一兩個小時,在用戶全天候時長中佔比很小。疫情爆發後,人們宅家時間增多,音頻消費需求旺盛,播客市場爆發式增長。Listen Notes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90萬個播客,遠超2019年的31萬;新增2811萬播客單集,遠超2019年的1718萬。

中國本身有龐大的音頻消費人群,艾媒諮詢曾預計2020年在線音頻市場用戶規模將達5.42億,包括有聲讀物、網絡電臺、語音直播、互動娛樂等市場,這一市場有荔枝、喜馬拉雅等明星公司存在,其中荔枝三季度月活躍用戶達到了5620萬。中國玩家要做播客,只需要在5.42億音頻用戶中找到有純粹播客需求的群體,滿足其需求即可。

最後,人們的消費終端變得前所未有的發達,收聽播客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播客第一波爆發受益於iPod,第二波爆發受益於iPhone,新一波爆發同樣與消費終端的發達有關。在家裡,智能音箱成為最風靡的消費電子之一;在車裡,特斯拉等智能汽車都在集成播客平臺,用戶不再聽傳統FM;於個人,AirPods掀起無線耳機潮則增加了人們消費音頻的欲望。總而言之,各種新硬體讓播客的消費場景變得前所未有的廣,給播客新一輪爆發奠定了終端基礎。

群雄逐鹿,播客市場誰主沉浮?

專業播客市場已雲集網易雲音樂、即刻、快手與荔枝等玩家,2021年更多內容玩家將會加碼這一市場。字節跳動擁有免費小說網文收聽的長音頻平臺「番茄暢聽」;B站已收購音頻平臺貓耳FM入局音頻領域;騰訊音樂旗下酷我音樂在去年推出全聲態音頻平臺酷我暢聽APP……這些玩家很多已在變相做播客平臺。2021年,群雄逐鹿的播客市場,主要競爭點將是什麼?

首先,構建創作者生態與對應的內容運營能力。

中文播客供給匱乏,跟英文、西語等語言的播客不在一個數量級。如何挖掘專業的播客製作者,提供豐富的內容是接下來各個平臺的當務之急,每個平臺都要有自己的核心優勢。

荔枝基於多年的UGC布局有大量個人播客儲備,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累計播客數量達2.34億,同比增長46%,環比新增播客超1900萬,這裡面有大量的PGC專業播客,以及多年來積累的播客內容池,荔枝可對這些播客與內容嚴選,直接導入到荔枝播客,這也是上線當天荔枝播客就有超百萬條節目、近20000檔播客的原因。基於內容運營能力,荔枝播客還可與類似於谷大白話這樣的IP一起孵化超級播客,將內容做精做深,形成高品質口碑。

像快手、即刻這樣的直接從短視頻或者圖文社區轉播客的,在音頻領域就沒什麼內容優勢,能否有足夠豐富的播客內容供給,還有待觀察。

其次,養成用戶音頻內容消費習慣。

短視頻、圖文等平臺養成音頻內容消費習慣更難,因為用戶來平臺是「看」內容的。但像荔枝等音頻平臺,與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音樂平臺,則相對容易,因為用戶本身就是來平臺「聽」內容的,聽播客是很自然的行為。

再其次,搶佔播客核心消費新場景。

用戶不再只是在手機上消費音頻內容,智能汽車、智能音箱等新消費電子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於播客玩家來說,與這些領域的頭部玩家合作佔據未來場景很重要。荔枝已與小鵬汽車、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等智能電動汽車企業達成合作,強化車載布局,未來可與投資者小米強化智能音箱的存在。

最後,形成可持續的健康商業模式。

如果沒有商業模式,任何內容產業都不可能持續更不可能興旺。傳統廣播靠的是廣告變現,播客產業出現了品牌廣告贊助、教育知識內容付費、周邊產品銷售或者電商帶貨、聽友捐助、付費訂閱等等商業模式,給播客的繁榮構建了商業基礎。

中國播客曾長期缺乏商業模式,直到知識付費、音頻直播等業務模型探索成功。這些年中國用戶已逐步養成給好內容付費的習慣,付費會員、數字專輯、知識付費流行足以說明,這些商業模式專業播客均可嘗試。荔枝團隊有豐富的音頻內容商業化經驗與資源,用戶本身就有付費打賞與訂閱模式,「荔枝播客」就增加了統計收聽時長這個功能,並設有專門的「付費訂閱管理」;QQ音樂則有數字專輯/會員等商業模式,它們做播客商業化都更容易一些。

我認為,數位音樂與在線音頻平臺,將會成為播客最主流的玩家,它們有內容基礎、有用戶音頻消費場景、有音頻商業化經驗。

總的來說,隨著圖文、視頻、直播與音樂等傳統內容的「見頂」,播客正在成為內容市場的增量。播客大戰也將成為2021年內容市場的主要戰場之一,不論誰笑到最後,市場繁榮是可預見的結果。

十五年來在中國市場被打入「冷宮」的播客,終於要熱起來了。

相關焦點

  • 到底什麼才是專業的播客?
    可實際上播客並不能算是一種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新物種,按照業內目前公認的說法,一般是把2004年9月蘋果公司發布 iPodder這一事件,視為播客(Podcast)出現的標誌。也就是說播客至今已經發展了至少整整16年。
  • 中文播客元年:2021,告別「近親繁殖」
    小宇宙,大爆發。作者 | 語境編輯 | 石燦2020年12月23日,新周刊將「年度新媒體」頒給了一檔三位女性主持的播客節目《隨機波動》。其中一句頒獎詞寫道,「把聲音當做泥和磚,在視覺媒介的世界之外,構築了新文化和新思想的烏託邦」。在領獎時,三位主播透露她們的「播客事業」暫時還入不敷出,需要靠家裡支持。
  • 荔枝播客上線,小眾「播客」大眾化時代來了嗎?
    後者在專業音頻的內容供給產業鏈還需要培養,剝離出來後,荔枝播客要做更專業的事兒,去擴大中文專業播客群體。根據荔枝此前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荔枝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為5620萬,月活躍內容創作者的數量為615萬,用戶累計上傳播客內容數為2.34億,第三季度新增播客數量超過1900萬,月均總互動數則達到32億次。
  • 小眾播客,音樂平臺的新戰場?
    此前播客不論是在哪家音樂平臺,都是與歌曲共享播放器,前進/倒退15秒和倍速播放等等更適合播客的播放功能一直未被提上日程;也有播客主向品玩抱怨QQ音樂中主播頁的節目展示邏輯,是以每檔節目的創建時間而非更新時間排序(類似於音樂人頁按照發行時間排序的專輯),這就導致一些非季播的持續更新節目無法及時被聽眾找到。
  • 推薦10個深度而有趣的優質英文播客
    現代生活的節奏過快,都市生活壓力較大,使得播客——多媒體時代中沉寂的輕媒介——又一次回到了人們的視野。製作精良的播客節目,可以解放長期被屏幕霸佔的雙眼,充實通勤和家務時間,也是極佳的睡眠伴侶。這裡分享幾個風格各異、內容優質的英文播客,適合對日常之外的世界仍抱有強烈好奇的朋友。
  • 沒了男性凝視,女性播客主們是如何聊「姐姐」的?
    ,來選擇輸入的內容,但播客的門檻更高,用戶選擇輸入的時間點在判斷「是否要收聽節目」這一刻。我知道中文環境對人的外貌苛求甚多,很多視頻博主出鏡時要化妝。有些人即使聽不懂你說什麼,但依然能夠對你的樣子、穿著、舉止評頭論足。」這也是覃裡雯選擇播客節目形式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這類情況通常發生在男性凝視之下,也就是說,女性才是被審視的主體。播客為主播創造了專注內容的機會,為女性提供了規避審視的空間。
  • 417次失敗後 沉寂了26年的物證「開口說話」
    417次失敗後 沉寂了26年的物證「開口說話」  1月7日上午9點,桐廬縣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內容和一件兇殺案有關。  26年過去了,女子被害時28歲,年輕而有活力。之前,誰都不知道,是誰傷害了她,傷害她的原因是什麼?
  • 36氪專訪|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播客破圈是遲早的事
    情感濃度、粘性和陪伴感是播客相比圖文和視頻內容的最大優勢,在李志明看來,正是這種特點決定了播客的商業變現一定會高度依賴私域流量,而且比起「知識付費「,播客受眾付費的意願一定是更強烈的,「因為聲音給人帶來的真實感和陪伴感是要比圖文強很多。」
  • 他哥哥是大叛徒,犧牲後沉寂56年,當部長同學出面追認為革命烈士
    1986年11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下達文件,追認張國庶夫婦為革命烈士,隨後,在烈士的老家江西萍鄉上慄隆重舉行了「張國庶烈士紀念碑落成揭幕儀式」,至此,這位沉寂56年的烈士終於平反昭雪,可以含笑九泉了。
  • 播客《博物志》主理人婉瑩:我沒有辦法工作只是為了打工賺錢
    ;三來,短期展覽也就罷了,固定展覽通常要陳列至少五年,五年後的虛擬實境誰知道會進步到什麼樣子呢?兩人從聽眾主播的關係變成朋友後,李如一鼓勵婉瑩以博物館學為背景做一檔播客節目,兩周後,《博物志》的第一期節目出現在 IPN 網站上。2015 年前後,播客圈聚集的是一群擁抱科技,對新事物開放好奇,大膽創新的年輕人。很多主播有理工學科背景,會自己搭建播客網站,喜歡討論最新科技產品,希望用播客載體從科技通往人文的交叉路口邁進。
  • 文學裁縫家郭敬明,15年後終於承認抄襲
    時隔15年,這個當年敗訴卻一直不肯道歉的郭敬明,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竟然主動道歉。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活久見」。到了剛剛。抄襲二人組另外一個組員「於正」也正式對外公開聲明,承認並向當年抄襲瓊瑤的《梅花烙》一事道歉。2020年真的是魔幻,到了最後一天居然還能見證這兩個驚天新聞。
  • 幾億年前的黑洞爆發 蛇夫座星系團的星系中央核區釋放的信號很弱
    近年來,天文學家逐漸挖掘出這顆璀璨明珠背後隱藏了幾億年的秘密。近期,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多國天文學家聯合研究發現,此前在蛇夫座星系團中觀測到的巨大、神秘的氣體空腔,系該星系團中央巨大黑洞在很久之前的爆發活動所致。也就是說,中央黑洞猛烈釋放能量,在其周圍「砸」出一個巨大空洞,直徑約為150萬光年,可以裝下15個連成一排的銀河系。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 沉寂下來,終會開花的星座,好飯不怕晚,好事不怕遲
    1點星座在這個浮躁的年代,人最容易被帶節奏,也最容易盲目跟風,看到別人成功了就開始羨慕、嫉妒了,就想效仿別人成功的模式,殊不知,自己能力不夠,也沒辦法沉寂下來好好做事情,如此可見,真正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得沉澱下來,要有看家本領真本事,而別想著走捷徑,或者靠別人,這些都是不長久的。
  • 15歲小孩瞞著母親參軍,71年後回家探親,106歲母親仍在等待
    就像15歲小孩瞞著母親參軍,71年後回家探親,106歲母親仍在等待。這個戰士名叫謝春生,家中有父母和一個妹妹。因為生於戰亂時期,家庭情況並不好,所以兄妹倆也沒有上過學。但懂事的兄妹倆會幫助父母做家務和幹農活,雖然每天過得戰戰兢兢,然而一家卻其樂融融。但是戰爭的爆發,打破了生活的寧靜。隨著戰爭愈演愈烈,受影響的地區和百姓也越來越多,這其中就包括謝春生一家。
  • 杭州警方破獲「1994.5.28」兇殺案 沉寂26年物證終「開口說話」
    中新網杭州1月7日電 (蘇禮昊 鍾釗傑)時間過去26年,宋先生未曾想到還能等到抓獲殺害妹妹兇手的一天。1994年5月28日,受害人宋某某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桐廬鎮(今桐君街道)楊梅山慘遭殺害,受限於當時刑事科學技術,警方一直無法明確犯罪嫌疑人身份。
  • 科學知識「翻譯官」旭崬:好奇心永遠是開啟科學的鑰匙|喜馬播客
    為什麼要睡覺?人為什麼要有血型?每個再小的問題,都值得被尊重。喜馬拉雅播客「旭崬叨科學」持續七年在科學世界探索知識與聽眾的連接,收穫超三億播放量。七年來,旭崬通過製作精品付費內容、音頻內容逆向圖書化、與戴森、雀巢等知名品牌合作等方式,探索科普內容的商業可能。因其成功的商業化探索,「旭崬叨科學」登上「喜馬拉雅2020年度最具商業價值主播」榜。
  •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損失究竟有多大?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按照事先演習的方案,向東北軍重要的軍事基地北大營開炮,九一八事變正式爆發。在危急關頭,張學良錯判形勢,下達"不抵抗"的命令。東北軍未放一槍一炮,任由日本關東軍行兇作惡。由此,九一八事變拉開了14年侵華戰爭的序幕。
  • 「教宗的承繼」——那些沉寂時刻
    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1920-2005)故世,分散在52個國家的112名樞機主教(Cardinals,根據服制顏色也可譯為「紅衣主教」)齊聚梵蒂岡西斯廷小堂(Sistine Chapel)參加教宗選舉,當選者至少要獲得三分之二的選票即77票。
  • 「倒黴」了三年的王健林,終於要在今年轉運了?
    2019年真的是讓王健林十分崩潰的一年。債務產生也就罷了,身家還跌出了富豪榜前十,兒子也被法院列為了失信被執行人。樁樁件件似乎都在彰顯著,王健林要不行了,所以2019年很多人傳言萬達即將倒臺,王健林跌落神壇。然而,2020年的一開年,王健林就給了大家當頭一擊!
  • 15歲兒子瞞著母偷偷參軍,71年後回到家鄉,106歲老母仍在等待
    在抗戰時期,一位15歲少年立志參軍抗擊日寇,瞞住家人一走就是71年,回家後發現106歲的老母仍在等他。 隨著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謝家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亂,家裡的生意是做不了了,一家人也要往南邊逃亡。但人逃亡的速度還是比不上日軍的侵略速度,在後續的逃亡中,日軍的飛機就沒停止過對沿途城市的打擊。謝春生的父親在一次空襲中,由於沒來得及跑出房屋,被坍塌的房屋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