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病房重症科醫生的「十二時辰」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京2月7日電 題:(抗擊新冠肺炎)武漢病房重症科醫生的「十二時辰」:「無聲」中向「最危險病人」豎大拇指

莫敏的防護服上,被畫了個勾,表明自身防護工作經過檢查已經合格。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供圖 攝

  記者 朱曉穎

  坐下,打開手機,未讀信息、未接來電一擁而入。7日,已連續在武漢的重症病房奮戰數個晝夜的江蘇醫生莫敏,終於有了短暫的調休時間查看手機。當日,記者打通了他的電話。35分鐘的電話採訪中,莫敏回顧了營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日日夜夜。

  莫敏是江蘇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醫療組副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此次支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奉命救治「最危險的病人」。

醫護人員在防護服上寫上自己來自哪個地區,以及自己的姓名,以便相互辨認。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供圖 攝

  中法新城院區位於武漢市郊,處於蔡甸區新天大道上,距火神山醫院僅5公裡。抵達這裡的次日,莫敏和同事們就進入了「火線」戰鬥狀態。

  ICU病房是由普通病房緊急改造的。「空空如也的病房轉眼間滿滿當當,24小時內33張床位很快就收滿了。」他說。

  如果說之前的集中收治陣腳還有些忙亂,近些天,很多事都漸漸理順。

  莫敏其中的一個當班是從5日傍晚5點,到6日凌晨1點。

  5日下午4點,他從駐地抵達醫院。穿手術衣、防護服,戴上口罩、護目鏡、面屏、防護帽,紮起三、四層的手套、鞋套,和同伴相互檢查「戰衣」是否有漏洞,要花費近1個小時。

  下午5點,他走進隔離病區ICU病房,裡面有七、八個醫生。夜班非常忙碌。8小時內,ICU收了11個重病患者。「這個病人剛收進來,病情剛穩定,那邊門又被推開,告知『又一例』。」

莫敏在醫院中。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供圖 攝

  患者病情變化很快。救治重疾就像在和死神搶人,和時間賽跑。交流最新病情、治療情況,展開評估、制定方案、處理救治、關注體徵、追蹤數據、療效評估,再優化新一輪方案、直到病情稍稍穩定……不知不覺做下來,莫敏感覺有點虛脫。

  「這時我會休息一下:在不脫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在病房裡站定,原地休息。」

  一位病人突現呼吸衰竭。由於病人的呼吸道出現問題,呼吸支持的操作嘗試了兩次,沒有成功。

  「加氧」,「再加氧」!幾個醫生協同著,手術臺上緊張氛圍似乎「凝結成塊」。近半個小時,患者病情終於穩住。

  說到5日晚的這一幕,莫敏舒出一口氣,「半點疏忽或鬆懈,病人很可能就沒了」。

  並肩「搶回」了這個病人的幾位醫生緊緊握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大家咬牙堅持,應對術中各種突發情況和風險直到病人穩定,太不容易。」

  6日凌晨1點,莫敏盤點好11個病人資料。醫院又調來2臺呼吸機、2臺無創設備增持。下班時,當班8個醫生為當天的「告捷」留下合影。

  「加長版」工作成為ICU的常態。病房中,莫敏通常待五、六個小時,4人輪崗。期間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很多醫護人員不得不穿著尿不溼在工作。從出發到返回駐地,中間間隔了十四五個小時。

  不少患者依靠呼吸支持,無法說話。他們在清醒時能看到的,是渾身上下只露出眼睛「縫兒」、防護服胸前和背後寫著地區、姓名的一個個「防護人」。

  遇到病人配合地好,莫敏會豎起大拇指,意思鼓勵「做得不錯」。他告訴記者,無聲的對視中,他在心中默念:「你將生命託付於我,我定會盡全力」。

  雖身經百戰,團隊成員言談中,也曾流露擔憂:這次病毒傳染性高,加之高強度連軸轉帶來疲憊,悄無聲息的病毒會否無孔不入?

  莫敏就給大家打氣:相信科學積累、專業知識,不留死角做好防護,用平和樂觀的心態迎戰,被感染的風險其實很小。來則戰,戰必勝!

醫護人員比出必勝的手勢。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供圖 攝

  當記者提到「明天就是元宵節了」,他突然打斷、反應過來。

  「是嗎?我都不記得了。我們這裡只算7日、8日,統計病例,也沒有星期幾的概念。」

  想到疫情之下、遠在他鄉的特殊元宵節,他頓了一下說,「家裡總體上都支持我。『小家』之外,『大家』都平平安安的,能夠團圓,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明天繼續戰鬥」,他在微信上回復著遠方親友的信息,並將在元宵節的清晨再一次從駐地出發、上崗。(完)

相關焦點

  • 市六院重症患者治療病房應急改造完成
    李浩攝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指導組的工作意見,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瀋陽迅速啟動市六院重症患者治療病房應急改造工程。1月12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會同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組織相關參建單位,歷經10天緊張施工,1月11日完成各項改造工程。
  • 真實版中國十二時辰,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原創:中國人的一天        說起火爆這個夏天的國產劇,《長安十二時辰》必須擁有姓名!在劇中,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個時辰內,拯救陷入死局的長安。隨著這部劇的熱播,#全國十二時辰#也登上熱搜話題,腦洞清奇的網友開始了刷屏。好玩的是段子,但真實的是生活。真正十二時辰下的中國,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 武漢十二時辰·子時|滯留武漢的外鄉人:回家的日子,到了
    【編者按】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從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解封」這76天之間,在武漢的人們在12時辰的不同生存狀態,構成了這段武漢抗疫史的歷史切片。子時,即23時至次日1時,又稱夜半或未央,是兩天的臨界點。子時,意為孕育。4月6日子時,陳佳欣從朋友家拍攝的武漢夜景。
  • 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
    新華社武漢3月23日電 題: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戰」新華社記者 黎雲 賈啟龍 廖君 侯文坤傳染病ICU病房被稱為「紅區」——監護儀數據不斷變化,嘀嗒嘀嗒,輕微作響。電子表數字靜靜跳躍,一秒一秒地流失。前一秒風平浪靜,後一秒驚心動魄。
  • 這邊廂,請您瞧瞧武漢江岸交警的「十二時辰」
    這邊廂,請您瞧瞧武漢江岸交警的「十二時辰」 「長相思,在長安」 近段時間古裝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在網上熱播,
  • 消費劵使用第一天,騰訊微視直播記錄「武漢復甦十二時辰」
    2020年4月20日,武漢市消費券使用首日,騰訊微視在武漢策劃了主題為《武漢復甦十二時辰》的系列直播活動。直播共計三場,上午中午下午三場,分別在吉慶街蔡林記、中山廣場如意餛飩、中南帝斯曼購物中心開播。騰訊微視用直播鏡頭帶領網友一起探店,一起聆聽店長老總們在疫情下的抗疫故事和實體經濟復甦展望,用鏡頭記錄了武漢城市消費券刺激下的城市經濟復甦第一天。(蔡林記非遺傳承人王永中接受採訪)上午八點至十點,武漢復甦十二時辰直播第一場,直播團隊來到了位於漢口吉慶街的蔡林記熱乾麵麵館。湖北省蔡林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永中向網友們展示了蔡林記熱乾麵的製作流程和新產品。
  • 「重症八仙」之一鄭瑞強:晚上做夢都是病人還能怎樣救治
    (健康時報記者 王艾冰)「對重症患者進行救治,意味著每天都要跟死神搏鬥,有時真的會有一種無力感,經常會想我盡了這麼大的努力,想了這麼多辦法,為什麼還不能將病人救起來。」被稱為「重症八仙」之一、蘇北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鄭瑞強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 武漢非新冠肺炎患者求醫路:癌症晚期、尿毒症、心梗等重症病人與...
    面對這個問題,不僅是武漢的決策者、學者、醫生犯了難,疫情大局中非新冠重症病人的境遇也前所未有地牽動著公眾的神經。不是新冠肺炎,但也是不能等的重疾「凌晨救護車,半個月累計第四次。」2月9日凌晨5點,社區內又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上了救護車,武漢人小妍發了條朋友圈。她發朋友圈習慣配圖,但這次沒有。比起傳染病,小妍更擔憂的是無法化療的母親。
  • 武漢十二時辰·亥時丨夜跑族:我已想念車水馬龍的武漢夜晚
    【編者按】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從1月23日「封城」76天至今日「解封」,在武漢的人們在十二時辰的不同生存狀態,構成了這段武漢抗疫史的歷史切片。亥時,即21時至23時,是十二時辰中的第十二個時辰,又稱人定或夤夜,意味著等待新生。
  • 病房裡6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杭州女護士剪去長發馳援武漢!兒子的...
    1月27日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重症監護組31名「白衣戰士」踏上支援武漢徵程,杭州市餘杭區中醫院ICU護理部護士徐夢薇就是其中一員徐夢薇踏上馳援武漢的徵程1月27日 0點27分在午夜火車的震動聲中,突然有點睡不著,思緒紛擾。
  • 武漢十二時辰·午時|等候多時的一碗熱乾麵
    【編者按】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從1月23日「封城」76天至今日「解封」,在武漢的人們在十二時辰的不同生存狀態,構成了這段抗疫史的歷史切片。午時,即11時至13時,是十二時辰中的第七個時辰,又稱日中或正午,形容萬物壯盛。
  • 今天,廣東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1903名隊員全部撤離
    1月23日,武漢「封城」,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被摁下了「暫停鍵」。這一天,受國家衛健委指派,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桑嶺抵達武漢,第二天,他便進駐武漢金銀潭醫院的ICU病房,開始了與「死神」的「較量」。4月8日,武漢「解封」,江城「重啟」。這一天,桑嶺平安抵粵。
  • 武漢十二時辰!微信大數據:每天早8點「過早」最熱鬧
    武漢重啟進行時!4月8日零時起,武漢「解封」。微信支付今日發布「武漢春訊」大數據,通過觀察近日來各行業的復工及消費情況,展示武漢復甦景象。大數據顯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逐步恢復,3月25日-4月3日相較於上月同期,微信支付線下交易筆數增幅達162%,武漢的煙火氣回來了。
  • 守護生命之初的十二時辰,您看過嗎?
    古時候,人們把一天分為: 十二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果將古代的十二時辰, 映射到現代化的產房、產科病房, 這個新生命開始的地方, 這裡時常上演生死時速
  • 武漢十二時辰·寅時|「志願者這事,做了就停不下來了」
    【編者按】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從1月23日「封城」至今76天,在武漢的人們在十二時辰的不同生存狀態,構成了這段抗疫史的歷史切片。寅時,即凌晨3時至5時,是十二時辰的第三個時辰,又稱日旦或黎明,是夜與日交替之際,意為生機。結束完志願者工作,楊錦駕車經過長江大橋已近凌晨3點。
  • 作為湖北姑爺的陝西漢子 隨醫療隊支援武漢堅守抗疫一線
    目前已在武漢協和醫院西病區奮戰多日。  2月2號,劉濤接到上級命令,陝西省第二批赴鄂支援醫療隊出發,奔赴疫情重災區支援武漢。  當日夜間抵達後,經過兩天的休整和崗前培訓,劉濤所在的醫療隊於2月5日正式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
  • 馳援武漢的90後護士化身靈魂畫手,簡筆畫讓溝通更暖心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2月5日訊(中國藍融媒體中心浙江之聲記者姚昕 通訊員吳夢帆)賀梅潔是寧波市鎮海區龍賽醫院ICU護士,這個勇敢的90後姑娘,特殊時期主動請纓馳援武漢,1月28日告別家人與同事,來到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重症四組工作。
  • 武漢十二時辰·巳時|復工第一天,大家倍感親切又小心翼翼
    【編者按】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從1月23日「封城」至今76天,在武漢的人們在不同12時辰的生存狀態,構成了這段抗疫史的歷史切片。巳時,即9時至11時,是十二時辰的第六個時辰,又稱隅中或日禺,形容萬物熾盛而出。
  • 上海支援武漢醫療隊護士日記:戰鬥在ICU裡的日子
    晚上九點半,科室群裡開始徵集去武漢的醫護人員,時間很緊,明天就出發。我再次向領導報名請戰,理由是我有5年的ICU工作經驗和13年的急診工作經驗。  如果我能馳援武漢,我的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應該可以起到作用。
  • 決戰武漢!「江蘇力量」築「鋼鐵長城」
    同日,晚上8點半,武漢市第一醫院病房內,當70歲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血液通過導引管進入ECMO的一瞬間,5位醫護人員的心定了下來。奮戰一小時,手術順利完成。這是江蘇醫療隊在武漢開展的首例ECMO手術,全程指揮這場手術的是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雲。在重症患者救治的「火線」上,「江蘇隊」同樣屢立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