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王」龍雲,被蔣介石軟禁後逃到香港,最終結局如何?

2021-01-08 悟空談歷史

民國時期,雲南曾經有一位著名的軍閥,他的名字叫龍雲。龍雲早年間曾經跟隨「雲南王」唐繼堯,當過唐繼堯的副官,深得唐繼堯信任,逐漸從副官成為高級軍官,官至軍長。1927年,龍雲發動政變把唐繼堯趕下臺,自此之後,執掌雲南軍政大權長達18年,也因此被稱為「雲南王」。

龍雲經營雲南有方,在民國那個年代,一直保持雲南半獨立狀態,與民國南京政府分庭抗禮。蔣介石一直想插手雲南事務,不過因為有龍雲,蔣介石一直無法染指雲南。對蔣介石來說,除掉龍雲是最好的選擇。

抗日戰爭給了蔣介石機會。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龍雲組織滇軍成立第一集團軍,任命盧漢為集團軍司令,出滇對抗日本侵略者。蔣介石利用這個契機對滇軍的實力有了充分了解,也為他下一步軟禁龍雲奠定了基礎。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戰爭取勝。抗戰期間,盧漢奉命出滇,領導了滇軍對抗日本侵略者,所以抗戰結束後,蔣介石還是命令盧漢帶領滇軍受降,因此盧漢帶領12萬滇軍進入越南,接受越南日軍的投降。

盧漢幾乎帶走滇軍的大半兵力,這導致雲南兵力空虛,蔣介石趁機命令杜聿明發動兵變,軟禁了「雲南王」龍雲。龍雲雖然不甘心被控制,但是手上一沒兵二沒權,只能任人擺布。蔣介石控制龍雲後不想放虎歸山,他把龍雲軟禁到當時的陪都重慶。1946年,國民黨還都南京後蔣介石也不肯釋放龍雲,又把龍雲帶到南京繼續軟禁。

蔣介石軟禁龍雲後給龍雲安排了一些閒職,蔣介石的目的很明顯,他想磨掉龍雲的心性,讓龍雲心甘情願為自己所用。龍雲也知道蔣介石的計謀,假裝欣然接受蔣介石安排的職務,內心卻在一直做準備,伺機尋找機會逃出南京。

1948年12月8日,龍雲終於等來了機會,他在飛虎隊陳納德的幫助下從南京乘飛機飛到香港,之後定居香港,徹底脫離了蔣介石的控制。那麼,曾經的「雲南王」龍雲到香港之後的最終結局如何呢?

龍雲到香港後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不久之後當選為民革中央委員。1949年,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節節敗退,龍雲在香港宣布雲南起義。不過,龍雲畢竟是下野的「雲南王」,他的通電起義更多是號召作用。

當時的「雲南王」是龍雲的表弟盧漢,他也有心通電起義,最終盧漢於1949年12月9日宣布雲南通電起義,從此雲南和平解放。事後,盧漢曾經透露龍雲的通電起義把自己嚇出了一身冷汗,因為龍雲的通電不僅沒有起到號召作用,反而讓蔣介石更加嚴密監視自己。

新中國成立後,龍雲從香港回到大陸,之後擔任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與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晚年的龍雲成為全國政協常委,於1962年因病去世,終年78歲。

參考資料:

《龍雲傳》謝本書

相關焦點

  • 張學良被軟禁54年,蔣介石曾開出3個條件還他自由,但被少帥拒絕
    張學良被國民黨軟禁54年,蔣介石曾開出3個條件還他自由,但被少帥斷然拒絕1936年12月,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變扣押蔣介石,逼蔣聯共抗日。第二年1月,國民政府委員會下令將張學良交給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自此張學良失去自由。1990年後才恢復自由,被軟禁54年。
  • 民國時期十七位一級上將,最終都是什麼結局,最長壽的是他
    當時最高就是特級上將,又被稱五星上將(和美國的軍銜等級一樣),特級上將(五星上將)只授予當時的國民黨總裁蔣介石一個人。今天就來說說這17個人都是什麼結局。一、馮玉祥,陸軍一級上將: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第六戰區司令長官。1935年4月2日授予。1948年7月31日,馮玉祥應中共中央邀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在蘇聯駐美大使潘友新的幫助下,自美國回國乘「勝利」號輪船回國,途中因輪船失火不幸遇難,享年66歲。二、朱培德,陸軍一級上將:代理參謀總長、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
  • 民國時期的北伐戰爭,主要打的究竟是哪幾路軍閥,他們結局如何
    1926年7月9日,北伐軍8個軍約10萬人,在總司令蔣介石的帶領下,開始進行驅逐軍閥的北伐大業,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當年在北伐戰爭時重點討伐的軍閥頭目都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直系軍閥首領:吳佩孚,山東蓬萊人,早年曾在曹錕手下擔任第三師師長,後來在直皖戰爭中嶄露頭角,成為繼曹錕之後的「二把手」。
  • 張學良被軟禁,此人直接警告蔣介石:你敢動他一下,我就滅了你!
    西安事變發生之後,張學軍就被蔣介石軟禁了,平時也不能見什麼人,但是有一次經過蔣介石的允許,六名東北軍高層將領才得以在溪口見少帥張學良。東北軍都對少帥的安危感到擔心,而此時張學良卻說:「放心,只要你們都還手握兵權,那麼蔣介石他就不敢輕易動我。」
  • 歷史今天:1934年12月26日,香港第一影后林黛出生
    丈夫是「雲南王」龍雲的五公子。然而,就在事業家庭雙豐收之際,年僅30歲的林黛卻自殺身亡。就像瑪麗蓮夢露一樣,留下的是無盡的謎團和無限的懷念。風靡一時的《仙劍奇俠傳》裡林月如的名字,懷疑就是出自於對林黛的追念。
  • 抗日名將劉正富百戰不死,後慘死街頭,其中隱情令人唏噓
    1911年,劉正富跟隨顧品珍參加了著名的重九起義,推翻了滿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後又跟隨蔡鍔、唐繼堯等人參加了援川、護國戰爭,轉戰八年,因功晉升連長。 1921年,滇軍老將顧品珍起兵驅逐了唐繼堯,主政雲南。劉正富被選派到雲南講武堂第15期學習深造,畢業後升任營長。
  • 民國初期,新軍閥地盤是如何劃分的,軍隊實力如何
    1926年,國民革命軍,佔領北京,北洋軍閥徹底垮臺,這也標誌著,以蔣介石為首的北伐戰爭徹底結束。很快問題就出現了,老軍閥被取代,國民黨內部也結束了短暫的團結局面,開啟了新軍閥之間的鬥爭。當時,國民黨內部有哪些新軍閥,控制的地盤範圍,軍事實力如何呢?
  • 1956年張學良送表給蔣介石祝壽,蔣回了兩件禮物,張看後氣得發抖
    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不顧眾人反對,堅持要送蔣介石回南京未曾想,張學良在南京一下飛機就被抓起來,開始了長達54年的軟禁生活。張學良很清楚送蔣介石回南京的危險,但他為何要這樣做呢? 張學良晚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打算親自送他到南京。我這一著是抓他的心,比你們想得高。這次事變,給他是很大的打擊。
  • 74軍「虎賁將軍」餘程萬,1950年輾轉去了香港,後來怎樣了?
    蔣介石調集了42個師約21萬人應戰,制定了以一線兵團固守常德、二線兵團對日軍進行反包圍的作戰計劃。 負責常德守衛任務的是別號「虎賁」的第七十四軍五十七師。該師曾經經歷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號稱鐵軍,有很強的戰鬥力。他們的師長叫餘程萬。 餘程萬,1902年生,廣東臺山人,黃埔軍校一期生。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
  • 秦始皇即位後,這三個人背叛秦國,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並且,在秦始皇即位後,除了樊於期,還有兩個人也背叛了秦國。那麼,問題來了,這三個人最終都是什麼結局呢?一、樊於期樊於期(?―公元前227年),戰國末期將領。在正史上,樊於期一開始是秦國將領,至於他有沒有參與嫪毐之亂的平定,則沒有相關的史料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樊於期任秦國將軍。
  • 秦朝滅亡後,項羽分封了18個諸侯,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這十八個諸侯王是: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卬、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那麼,問題來了,秦朝滅亡後,項羽分封了18個諸侯,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 蔣介石的老鄉負隅頑抗,1975年最後一批被特赦,想去臺灣卻被拒絕
    他不僅是蔣介石的老鄉,而且還對蔣介石忠心耿耿,在解放戰爭末期負隅頑抗,拒絕投降。不過,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並不是王雲沛一個人所能改變的,因此王雲沛也在1949年兵敗被俘。那麼,王雲沛最終什麼結局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王雲沛的結局。 王雲沛出生於1898年,他是浙江仙居人,是蔣介石的老鄉,並且還是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生。
  • 雲南白藥,抗戰前後銷量40萬瓶,卻給創始人曲煥章帶來滅頂之災
    500瓶白藥,蔣介石為他題字"功效十全",曾是一段佳話。 曲煥章剛剛到達重慶之時的確受到了隆重的接待,焦易堂親自設宴為他接風洗塵,蔣介石更是馬上接見。而沒過幾天,焦易堂就說出了他們的最終目的,他希望曲煥章將秘方交出來,和他一同創辦中華製藥廠。
  • 1961年9月,邵希彥、高佑宗駕駛飛機逃到臺灣,後來是什麼結局?
    這次飛行員叛逃事件,使得邵希彥、高佑宗成為第一次成功駕駛飛機逃到臺灣,也是唯一駕駛民用飛機逃到臺灣的飛行員。其實,在邵希彥、高佑宗駕駛飛機叛逃之前,還有一次駕駛飛機叛逃事件。那是在1960年1月,飛行員王文炳駕駛戰鬥機準備逃到臺灣,可是由於對地形不太熟悉,在燃油消耗完之後,王文炳最終落得個機毀人亡的悲慘結局。那麼,邵希彥、高佑宗這兩個人在逃到臺灣之後,他們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 1981年,一位27歲的越軍飛行員駕機逃到中國,最終命運如何?
    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對飛行員的培養傾注了很多心血,給予了他們很高的待遇,所以在那時候能當一名飛行員來說,對自己對家人來說都是一份莫大的榮耀。 說起越南這個國家,與我國之間有一段恩怨歷史,在對越反擊戰結束後,我國與越南的關係降到了冰點,在黎筍的統治下,越南與我國交惡,悍然發動戰爭,搞得民不聊生。
  • 此人是大毒梟,手下6個師軍隊,被逮捕後無人敢處決,直到他去世!
    坤沙的中文名字叫做張奇夫,而他的父親是雲南地區的一個小地方的土司,也算是一個小領導,擁有一些部隊,之後他也是為了民族國家參與到了國民黨,但是最終的結局就是國民黨敗退了,而張奇夫無奈
  • 一代戰神孫立人,被蔣介石軟禁33年,被迫納妾後,生下4個科學家
    老蔣既不喜歡有野心的人,也不會信任能力遠高於他的人,戎馬一生的戰勝孫立人就是一個能力極高的人,老蔣始終對其心懷猜疑,於是在1955年就爆發了震驚一時的「孫立人事件」,孫立人因此被軟禁,其部屬親信意義被調離軍職或遭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