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雲南曾經有一位著名的軍閥,他的名字叫龍雲。龍雲早年間曾經跟隨「雲南王」唐繼堯,當過唐繼堯的副官,深得唐繼堯信任,逐漸從副官成為高級軍官,官至軍長。1927年,龍雲發動政變把唐繼堯趕下臺,自此之後,執掌雲南軍政大權長達18年,也因此被稱為「雲南王」。
龍雲經營雲南有方,在民國那個年代,一直保持雲南半獨立狀態,與民國南京政府分庭抗禮。蔣介石一直想插手雲南事務,不過因為有龍雲,蔣介石一直無法染指雲南。對蔣介石來說,除掉龍雲是最好的選擇。
抗日戰爭給了蔣介石機會。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龍雲組織滇軍成立第一集團軍,任命盧漢為集團軍司令,出滇對抗日本侵略者。蔣介石利用這個契機對滇軍的實力有了充分了解,也為他下一步軟禁龍雲奠定了基礎。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戰爭取勝。抗戰期間,盧漢奉命出滇,領導了滇軍對抗日本侵略者,所以抗戰結束後,蔣介石還是命令盧漢帶領滇軍受降,因此盧漢帶領12萬滇軍進入越南,接受越南日軍的投降。
盧漢幾乎帶走滇軍的大半兵力,這導致雲南兵力空虛,蔣介石趁機命令杜聿明發動兵變,軟禁了「雲南王」龍雲。龍雲雖然不甘心被控制,但是手上一沒兵二沒權,只能任人擺布。蔣介石控制龍雲後不想放虎歸山,他把龍雲軟禁到當時的陪都重慶。1946年,國民黨還都南京後蔣介石也不肯釋放龍雲,又把龍雲帶到南京繼續軟禁。
蔣介石軟禁龍雲後給龍雲安排了一些閒職,蔣介石的目的很明顯,他想磨掉龍雲的心性,讓龍雲心甘情願為自己所用。龍雲也知道蔣介石的計謀,假裝欣然接受蔣介石安排的職務,內心卻在一直做準備,伺機尋找機會逃出南京。
1948年12月8日,龍雲終於等來了機會,他在飛虎隊陳納德的幫助下從南京乘飛機飛到香港,之後定居香港,徹底脫離了蔣介石的控制。那麼,曾經的「雲南王」龍雲到香港之後的最終結局如何呢?
龍雲到香港後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不久之後當選為民革中央委員。1949年,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節節敗退,龍雲在香港宣布雲南起義。不過,龍雲畢竟是下野的「雲南王」,他的通電起義更多是號召作用。
當時的「雲南王」是龍雲的表弟盧漢,他也有心通電起義,最終盧漢於1949年12月9日宣布雲南通電起義,從此雲南和平解放。事後,盧漢曾經透露龍雲的通電起義把自己嚇出了一身冷汗,因為龍雲的通電不僅沒有起到號召作用,反而讓蔣介石更加嚴密監視自己。
新中國成立後,龍雲從香港回到大陸,之後擔任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與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晚年的龍雲成為全國政協常委,於1962年因病去世,終年78歲。
參考資料:
《龍雲傳》謝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