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就中國②|闖蕩深圳的香港人何耀威:我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

2021-01-09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在新中國的國家建設和工業化進程中,不同時期湧現了不同的「城」,這些城代表了一個領域、一個行業的崛起和輝煌。進入新時代,新湧現的「科技城」「創新城」「未來城」等展現了經濟社會新的發展面貌,代表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新民晚報全媒體推出「城」就中國系列短視頻,帶您探訪10座「城」,對談10位「城中人」,了解這些「城」的歷史、現在和未來,展現新中國70年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展示新時代奮鬥狀態和未來願景。

深圳,中國開發開放潮起之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也成為越來越多創業者的聚集地。

「總感覺我的人生,是和深圳一同成長的。」47歲的何耀威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深圳周邊創業已有28年。雖然家人都在香港,但在他看來,自己已是徹徹底底的深圳人。他的公司位於深圳福田保稅區,每天坐在19樓的辦公室裡,窗外一河之隔,就是香港元朗的青山、農田和高樓。

何耀威說,到深圳創業,自己看中的是這裡的創業氛圍、人才優勢、產業鏈和內地龐大的市場。創業資金不足時,政府的80萬創業資助幫公司渡過了難關。「這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城市,政策很好,來這邊找機會的年輕人很多,大家有理想,有拼勁。「(新民晚報特聘首席記者 潘高峰 記者 徐易飛)

相關焦點

  • 中國科技實力最強的城市,深圳落榜,也不是上海,而是這座城市
    儘管中國近年來發展很快,但實際上,中國仍然擁有許多技不如人的領域。有一組非常簡單的數據可以說明這種情況。全球十大最強的科技公司中,八家是美國公司。在世界上27個最主要的工業項目中,美國佔據了21個項目的榜首位置。
  • 我在現場|願我能跟上這座城市飛速的腳步
    從2021年1月4日起,新華社客戶端「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新華社攝影記者在2020年的精品力作,希望他們的鏡頭和講述,能將我們帶回到那一個個新聞發生的現場。1993年,年幼的我乘坐南下的綠皮火車,第一次抵達這座冠以「特區」的城市。那時,我從未曾想過能紮根在此,更沒想到能在20年後,有幸記錄她的重要時刻。
  • 深圳40年,感謝40「人」
    引語 特區40年,深圳璀璨絢麗,一片流水溢彩。 儘管逆全球化讓人擔憂,但擋不住這座城市的青春蓬勃。 在這狂飆突進的特區40年中,滄海桑田,山河變幻。
  • 深圳、廈門、泉州、杭州、蘇州的城市標籤、城市性格、城市底色
    當人們交談時提到一座城市,首先會想到這座城市的什麼呢?或者對這座城市的第一感覺、第一認知是什麼呢?我們通常把這些城市印象或城市特質稱為「城市標籤、城市性格或城市底色」。為了更形象理解,下面舉例說明。乾淨——是【廈門】的「城市標籤」到過廈門的人,對於廈門這座城市的乾淨整潔,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廈門的乾淨整潔,透著一種精緻感、一種清新感。無論是中西元素兼容的鼓浪嶼、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廈門島、還是廈門灣沿岸的城市新區,都讓人感到這座城市的乾淨舒適。
  • 十二星座最適宜的城市,看看你代表哪座城?
    雙子座——香港 雙子座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聰明好學,思維敏捷活躍和健談等特質,這樣的性格也使得雙子成為十二星座中最多變的星座。 香港是一座中西方文化共同澆灌出來的城市,東方的含蓄、西方的張揚在這座城市身上都體現的淋漓盡致,聰敏,多變。
  • 「僑」這新時代:眺望深圳,看到古老中國的年輕容顏
    在最初的印象中,香港便給了我們強烈的視覺衝擊,混雜的中西文化在每一個街角相互站立,好像香港人內在世界的外化。  按照同行人的指引下了車,見一座石橋桓橫在乾涸的河道上,已經露出河底的石板,街上少綠化,唯有橋頭的一棵紫荊花開著,點綴著這座古老的石橋。我們穿過小小的街心公園,一群老者擠在小石桌邊打牌,下棋,喝茶,抽菸,一個老婆婆在拍打著晾曬的衣物,見我們問路,便放下手中物什,指點我們。
  • 中國南部的魅力城市,如君所望,享悅非凡—三天深圳度假休閒之旅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於1980年,是我國除海南省以外最大的經濟特區。深圳是移民城市,它的人口多數是來自外地。 深圳這座新興的城市整潔美麗,四季草木蔥蘢,當地政府因地制宜地開發了不少旅遊景點,將自然風光與人工建築巧妙結合。
  • 香港市民躲去深圳透口氣:環境好有活力,還安寧
    雖然9月8日已是中國農曆的白露節氣,但深圳的天氣仍然是驕陽高照,陳女士不顧炎熱,在這個開業將近30年的老景區裡四處徜徉。「我平時都會經常來深圳這邊買菜或者遊玩,但最近這一段時間到深圳更多了,其實就是想圖個清靜。不過可能來得太密集了,這不,實在沒地方可玩了,就來世界之窗逛逛。」陳女士說。她略顯無奈地感慨:「我就是一個小市民,惹不起躲得起。」
  • 廣東「最大」城市,趕18個香港9個深圳大,黑馬城市正在來襲
    廣東省是中國經濟強省,多年來在中國各省的經濟排名中名列第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廣東省是中國唯一的城市,廣州和深圳的發展是最好的,但面積不是廣東最大的。這個城市是清遠的,是廣東省的地級市,中國廣東省中北北部、北江中下遊、北與東北鄰接韶關市,東南與南面與廣州市、南與佛山市接壤,西與肇慶市接壤,2區2市4縣,總面積1.9萬平方公裡,相當於18個香港,清遠2018年常住人口為387.4萬人,清遠有地方立法權,中心城市和廣州緊密相連,距廣州白雲機場約40公裡,距廣州市內約60公裡,離香港、澳門200公裡,坐高鐵到廣州只要20分鐘,珠江三角北緣的門戶城市
  • 香港我來了,深圳高鐵直達香港最快只需14分鐘
    外國人總是這樣說中國的!中國是個愛創造奇蹟的國家!中國的科技不斷的在追趕,在超越。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國的天眼,這可是沒人能超越的啊!就是因為科技的不斷提升,現在才有怎麼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就在的23號的早晨的6點多,深港兩地正式開通高鐵站,現在可以說真正的把深圳和香港緊緊的連在一起,這樣也不會讓遊客浪費多餘的時間了,到香港只需要僅僅14分鐘你就可以到香港了!這也把兩地的合作更加的加深了。高鐵直達香港的西九龍終點站,這幾天剛好放假,肯定會有很多人願意坐高鐵去香港遊玩的!不知道你的城市可以到嗎!如果你想去的話的你就可以做手機裡面查找下!
  • 香港城大科創|碩果纍纍
    超強運算分析細胞分裂4D圖像由香港城市大學科學家共同領導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它可以重建和可視化三維(3D)細胞形狀以及細胞的時間變化,令分析過程從需要人手操作數百小時,加快至只需用電腦數小時便可完成。團隊開發出來的運算工具名為「CShaper」,這一工具徹底改變了生物學家分析圖像數據的方式,它可以促進發育和細胞生物學的進一步研究,例如癌細胞的生長。
  • 深圳園,一座城市的向新力!深圳基因 創新高地 8.6平方公裡科技芯城
    翻開中國改革開放史,「創新」是最耀眼的關鍵詞—— 1980年,深圳特區成立,這座誕生於偉大創新實踐的城市,讓世界見證了「創新的奇蹟」。40年間,深圳始終領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僅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時代樣板,更成為全球「創新之都」。
  • 是深圳的紅利也是香港的紅利 深圳先行示範區能給香港青年帶來什麼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傑 王林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要分三步躋身「全球標杆城市」。在這份4000多字的《意見》裡,有18處文字與香港有關,多處提法為「粵港澳」,另一些則直接提及「香港」或「深港」。
  • 10萬臺商為什麼願意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
    【編者按】 作為連續14年雄踞中國縣域經濟之首的崑山,許多人驚豔於其發展之飛速及財富總量之巨,而崑山真正的秘密和價值,在於其身後所展現的中國改革的理念、路徑與方法。
  • 中國值得旅遊的十大城市,3座來自南方,可有你喜歡的城市?
    中國一直都是世界各國的旅遊熱點地區,因為這裡有人們嚮往的古老建築和溫帶度假勝地。並且十大旅遊城市也是現在旅遊出去經常談及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十座城市都有哪些吧!【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是廣西省的重要旅遊城市,古稱桂州,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不僅僅在自然風光上秀麗絕美,綠植眾多,森林覆蓋率很高,在人文底蘊上也是非常的出彩,桂林境內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這在世界範圍都是罕見甚至唯一的,在中國最佳的入境旅遊城市中,桂林排在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和西安。
  • 中國外來人口最多的三座城市,日本人居然定居在這座城市
    但外國人也不例外,也有很多外國人到中國遊玩後直接選擇在中國定居就業的。那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國內外來人口的三座城市(個人盤點,僅供參考)   3:廣州   廣州也有很多外國人,但是外來人口比較混雜,而且最多的是非洲黑人。在非洲人眼中認為在廣州發展,是個很好的選擇而在近幾年期間又有一座城市被外國人霸佔那就是深圳。
  • 深圳「特色實體書店巡禮」之中心書城:「城市文化會客廳」
    這其中,坐落於蓮花山腳下、鮮花綠樹掩映下的深圳書城中心城熠熠生輝,吸引著八方來客,靜享讀書的美麗。深圳讀書月期間,一場場以閱讀為名的人文嘉年華正陸續展開。這個周末,記者來到深圳書城中心城(以下簡稱「中心書城」),北區大臺階正舉行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頒獎禮。作為深圳重要的城市文化地標,中心書城在深圳讀書月期間,是閱讀活動最密集的舉辦地,順理成章地成為深圳讀書月活動的中心。
  • 免費開放至1月31日,「深圳四十品:深圳城市自然人文國畫展」開幕
    作為深圳晚報創立27周年的社慶特展,「深圳四十品」既是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致敬,也是獻給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一份別致禮物。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至1月31日。 ,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忠亮,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深圳晚報黨委書記、總編輯鄧自強,深圳航空公司黨委書記周治偉,福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大偉,龍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尚博英,現場共同為畫展啟幕。
  • 深圳,我想對你說|插畫家麥平:從沒感覺深圳是「別人的城市」
    【編者按】今年深圳迎來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深圳從一個邊陲農業縣成長為一座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大城市,靠的是千萬建設者的奮鬥和創新,我們應該對深圳的開拓者和建設者致敬。同時,無數來到深圳加入建設特區洪流的人,也對深圳有著不一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