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觀察:閱兵帶熱紅色旅遊 梁文道批朋友圈閱讀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7日電 上周,「9-3」閱兵備受關注,而由此掀起的紅色旅遊熱也讓各大景區遊客「爆棚」。9月初同時也是開學季,不少學校的開學典禮也增加了文化傳統的味道,硃砂啟智、開筆禮等成了一些學校開學日的特色。此外,「微信閱讀」在上周也備受關注。

  【紀念】閱兵帶熱紅色旅遊

  上周,最受關注的莫過於9月3日的閱兵了。這一天,中國首次以盛大閱兵儀式,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全國各地掀起了紅色旅遊熱潮。據新華社報導,國家旅遊局值班室5日監測顯示,各大紅色旅遊景區人氣爆棚。

  小長假期間,紅色旅遊升溫明顯,各大旅行社和相關景區預訂人數均明顯增長。

  開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舊址所在地湖南芷江的高鐵票甚至已經一票難求,當地酒店也很難訂到房間。在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統計,僅3日當天,就接待遊客3900多人次。9月4日,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山東省政府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等紅色景點,遊客較平時有明顯增長,沂蒙紅色影視基地4日上午售票較往常每日接待量增長3倍。

資料圖:武漢梨園小學一年級老師正在給學生點硃砂。 徐金波 攝

  【開學】致敬傳統

  9月初同時也是開學季。和紀念抗戰勝利相似,近來,正在開學的中小學也成為回溯歷史的一個場合。

  1日,武漢市洪山區梨園小學給該校一年級新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筆禮」,依次進行正衣冠、硃砂啟智、感謝鞠躬、擊鼓鳴志、啟蒙描紅等多項儀式。主持儀式的老師解釋,衣冠直接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謂「先正衣冠,後明事理」。正衣冠是憶先祖優秀品德的最好載體,也是讓孩子們知書明理的第一步驟;古代學童入學讀書前,都會有啟蒙師長用紅色的硃砂在學子們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稱為「開天眼」寓意開啟智慧,從此眼明心亮,發奮讀書等等。

  5日,香港第五屆「文昌開筆禮」於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舉行,超過650名學子參與。參與儀式的學子手執開光毛筆及手冊,於神壇前向文昌帝君像鞠躬行禮,再觸摸神壇上的毛筆、蔥及芹菜,寓意啟智、聰明及勤奮,並在祈願卡寫上姓名及願望,高掛在「狀元榜」架上。其後,法師向學子潑灑聖水,象徵潔淨身心;現場更擺放一枝大型開光銅製文昌筆,學子摸過寓意獲文昌庇佑,名列前茅。最後,學子敲鐘鳴鼓,代表金榜題名,並獲大會贈送經「開光」的文具一份。

  而在浙江省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開學典禮上,該校不同年級的老師們則身著古典服飾:有的手持摺扇,有的手撐古傘,或風流倜儻,或優雅端莊。六年級的女老師穿著優雅的旗袍,男老師們換上了長袍馬褂;七年級和行政組老師的舞臺造型「天橋風雲」;八年級老師則攜手九年級畢業班老師身著民族服裝,上演了一場別樣的時裝秀。

資料圖:梁文道。圖片來源:揚子晚報

  【閱讀】梁文道:朋友圈閱讀局限很大

  近日,微信團隊推出的首款社交閱讀App「微信讀書」正式上線。上周,這款App持續引發關注。

  據悉,該App是基於微信關係鏈的官方閱讀應用,也就意味著未來讀書這種私密的行為,有可能將與跑步、健身等一樣,在朋友圈被曬,為大眾所分享。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基於已有的社交關係鏈,能看到微信朋友讀的什麼書、他的書架上有哪些書,也可以向朋友直接線上推薦,對於書的觀點和想法也可能會獲得朋友的點讚或評論,互動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就像在朋友圈曬美食、曬娃一樣,曬閱讀成為新朋友之間的社交方式。

  和業內的期待不同,文化圈的梁文道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儘管不排斥網際網路閱讀,但他仍對碎片化閱讀充滿詬病。「本身閱讀載體會影響你的閱讀狀態,使用微信之後,朋友圈閱讀局限很大,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和你差不多的人,那裡有你感興趣,也會認同的東西,長此以往,你的世界會越來越窄,甚至出現斷裂,無法溝通。在大量接受被動信息的過程中,你還會失去思考的能力和接受不同意見的胸懷。不斷有微信和電話進來,打斷你的閱讀,也會令你失去處理信息結構的機會。」他說。

  而在梁文道看來,身處網際網路時代,就算是曹雪芹也寫不出《紅樓夢》,「他在文學網站或者社區、博客上寫,一定會被網友罵吧。整個生產模式變了,我們不會有《紅樓夢》,也不會有欣賞《紅樓夢》的環境,也許我們會有自己的東西,但目前仍在一個高速變化的環境裡面,充滿了未知。」

相關焦點

  • 旅遊減貧⑤|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助力...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全面落實鄉村旅遊助推大扶貧重大戰略任務,把鄉村旅遊作為決戰脫貧攻堅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及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圍繞「融合、創新、突破」三個關鍵詞,依託鄉村自然風光、民族村寨、古村古鎮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有力推動了鄉村旅遊發展,累計助推
  • 深耕紅色文化的時代意義
    近年來,許多紅色資源富集地區深度挖掘文化積澱,積極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結合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和中華民族傳統節慶,依託革命文物資源組織開展重大紀念活動,推動了紅色文化與農業、服務業、電子商務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豐富了革命文物的價值內涵,促進了紅色文化的市場消費;一大批紅色文化與鄉村旅遊、休閒觀光、教育培訓、餐飲服務、演藝娛樂、創意設計等形態多元組合的文化產品,產生了疊加效應
  • 重溫紅色歷史 汲取前行力量,紅色旅遊景點成網紅打卡地
    江西現已建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紅色旅遊景點,包括「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共和國搖籃」瑞金、八一起義紀念館等。其中,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瑞金市共和國搖籃旅遊區等為國家5A旅遊景區。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紅色旅遊出遊人數超1億人次。
  • 重溫紅色歷史 汲取前行力量 紅色旅遊景點成網紅打卡地
    江西現已建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紅色旅遊景點,包括「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共和國搖籃」瑞金、八一起義紀念館等。其中,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瑞金市共和國搖籃旅遊區等為國家5A旅遊景區。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紅色旅遊出遊人數超1億人次。
  • 澤州縣西土河村打造紅色文化品牌
    本報訊 為進一步弘揚紅色優秀傳統文化,澤州縣山河鎮西土河村黨支部在鎮黨委的大力支持下,日前組織本地紅色收藏家、退休教師、老黨員、鄉賢、群眾共同尋找紅色記憶,深入挖掘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革命精神,建成了山河鎮西土河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 盧陽鎮人大代表團開展青石寨紅色旅遊產業調研
    12月23日,十七屆縣人大代表盧陽鎮代表團一行,到延壽鄉青石寨紅色革命根據地及旅遊產業園開展實地調研。代表團圍繞發展紅色旅遊產業的重要意義、當地特色產業、傳承維護革命遺蹟遺址等問題與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圍繞盧陽鎮「紅色主題」,深度挖掘紅色資源,科學編制發展規劃,著力構建紅色旅遊體系,全力打造紅色旅遊品牌提出了建議。本次調研,加深了代表團對紅色旅遊文化的了解,為提升紅色旅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何懿穎)【來源:汝城手機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河北涉縣西戌鎮全面打造「紅色新聞文化小鎮」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陳正 通訊員劉彥兵)近年來,被譽為中國「紅色新聞文化之鄉」的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西戌鎮,啟動實施了「紅色新聞文化小鎮」建設項目,通過挖掘紅色底蘊,引領創新發展。涉縣西戌鎮是新中國新聞廣播文化事業重要成長地和轉折地。
  • ...三亞市旅遊景區協會第一屆第二次理事會及會員代表大會在紅色...
    1月8日,三亞市旅遊景區協會第一屆第二次理事會及會員代表大會在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成功召開。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四級調研員孫孟強、行業監管科科長梁其才,三亞市民政局副局長王少鵬,三亞市旅遊推廣局副局長張皓、市場總監馬南,三亞市旅遊景區協會會長鄭聰輝,三亞旅聯總幹事鄧勇波,協會會員代表、相關媒體單位等嘉賓出席會議。三亞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作為副會長理事單位一同出席。
  • 動漫MTV傳遞紅色文化 點燃紅博會激情之火
    這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活動,它影響力之大,體現在活動的規格:動漫網絡傳遞是2012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主題活動之一,屬於「國家級」活動,這是萍鄉歷史上第一次舉行全國性大型活動,並且作為慶祝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勝利90周年和秋收起義85周年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方通過傳遞活動,對全國最大的紅色旅遊博覽會預熱,規格之高,可以想見。
  • 大蜀道文化旅遊節27日開幕 九大活動迎賓客
    大蜀道文化旅遊節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川東北地區高水平文化旅遊盛會,也是蜀道沿線唯一經批准的以蜀道文化旅遊為主題的節慶活動,從2010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舉辦大蜀道文化旅遊節,旨在加快推進「十大」知名文旅精品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元市「劍門蜀道、女皇故裡、熊貓家園、紅色廣元」文化旅遊品牌知名度。
  • 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
    新華網 郭小天攝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王志豔 劉佳佳)15日下午,由新華網、亞馬遜中國、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聯合發起的「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票選活動揭曉結果,在18項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化閱讀事件中,經網友票選和專家評議,《朗讀者》引發讀經典文學風潮、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等十大事件入選。
  • 井字鎮:打造紅色旅遊 延續初心使命
    據了解,近年來,井字鎮以光甲堂為依託全力打造紅色旅遊,充分挖掘蔡和森的革命歷程和初心故事,製作了「蔡和森紅色革命家庭的初心啟示」紅色文化長廊;建成了蔡和森光輝一家紅色文化廣場;將蔡和森蔡暢故居光甲堂建成主題教育館;打磨了「蔡和森的初心故事」「蔡暢李富春四張特別黨費繳納單的故事」「蔡和森的三封書信」等主題教育系列黨課;組織了一支紅色故事宣講隊。
  • 「萬人重走長徵路」上海首發團1500人即將啟程 江西紅色旅遊成暑期...
    央廣網上海7月26日消息(記者楊靜 林馥榆)記者今天從「不忘來時路 魅力江西行」2019江西紅色文化旅遊推廣季活動上海站啟動儀式上了解到,由1500人組成的「壯麗70年,繼續新長徵」萬人重走長徵路首發團,28日將從上海出發前往江西南昌、撫州、瑞金、於都等地感受紅色文化主題教育。
  • 航天遊帶熱文昌旅遊
    文昌市旅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旅遊運營總監馬俠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近年來,前往文昌航天主題樂園的遊客量逐年增多,航天科普大講堂接待了一批批來自島內外的青少年學子。每年4月,「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文昌航天科普中心還會參與舉辦航天主題系列活動,傳承航天精神,讓更多青少年體驗科技魅力。
  • 打造黃河流域文化旅遊新高地!
    打造黃河流域文化旅遊新高地!1月11日,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文旅局局長郅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濟南將策劃建設黃河文化中心、黃河文化主題公園、綜合性文化館群,整合黃河沿線文化旅遊資源,打造黃河流域文化旅遊新高地。如何挖掘利用好濟南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助力文化濟南建設?
  • 過去一周發生了什麼?(4月22日—4月28日)| 文化產業參考
    過去一周(4月22日—4月28日)全球文化產業相關領域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資訊?看文化產業參考的新聞簡報:復星有意收購英國旅遊集團Thomas Cook;中老年生活服務App「糖豆」完成C輪融資;第一財經發布《2019影視文學IP閱讀及消費圖鑑》;《復仇者聯盟4》中國內地首映打破票房記錄;華人文化將與Discovery合作開發主題公園;今日頭條遭愛奇藝起訴並索賠;網易考拉首家線下「全球工廠店」將開張;阿里巴巴發布免費商用字體「阿里巴巴普惠體」;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
  • 揭秘朱日和閱兵直播,央視都用了哪些「重型武器」?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的專項閱兵,也是國防和軍隊改革全面實施後的首次閱兵。    為了順利完成閱兵直播工作,中央電視臺派出精幹報導團隊,提前數月進駐綜合訓練場。     直播團隊克服自身困難,與官兵們同吃同住,在認真研究和借鑑國慶50周年、60周年和「9·3」勝利日閱兵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對歷次閱兵式整體轉播任務及各系統的功能職責進行認真梳理和解構,對相關活動場地進行多次踏勘,對閱兵隊伍的布局規劃提出意見建議,確保其適合電視直播播出要求。
  • 2020年國慶中秋假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市場平穩有序
    為引導文明旅遊,強化景區管理,省文化和旅遊廳在雙節前向全省下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文化和旅遊假日市場工作的通知》。假日期間,全省各級各部門紮實做好假日市場安全管理工作,持續做好文化和旅遊行業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分區分級防控要求。
  • 旅遊時,如何高級地發朋友圈?
    現在很多人覺得去旅遊很重要,去旅遊裝逼很重要,去旅遊發朋友圈也非常重要,所以有些人就會問:旅行如何高級地發朋友圈?問這個問題的人,首先他應該是對旅行非常喜歡的,無論他旅行動機是什麼,既然她問了這個問題,我估計她也是對旅遊有所嚮往的。
  • 薄荷閱讀如何一步步佔領了你的朋友圈?
    【薄荷閱讀】43天。這是Carrie微信朋友圈最近一條的分享。平日不會頻繁發朋友圈的她,一個多月來卻養成了習慣,每天在薄荷閱讀App上,閱讀英文精簡版《野性的呼喚》,完成任務後第一時間在朋友圈打卡。不同於四六級考試、託福、雅思的閱讀材料,英文名著不是針對某一項具體考試的八股文,其中的故事情節、人物關係,體現的文化歷史背景,可以讓學生更願意堅持每日閱讀。「書是具有連貫性的,新聞閱讀則是零碎的。」 對Carrie來說,這種方式更合適她, 「不一定有多大的進步,起碼讓我不要再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