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紅色文化的時代意義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2019 年11 月29 日,演員在原創舞蹈詩《那些故事》中表演《半條被子》片段

  新時代利用好紅色資源、發揚好紅色傳統、傳承好紅色基因,能夠更好地為實現民族文化認同、提升國家文化自信凝神聚氣,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鑄魂固本。

文 /齊驥 陳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的靈魂所在。

  新時代利用好紅色資源、發揚好紅色傳統、傳承好紅色基因,能夠更好地為實現民族文化認同、提升國家文化自信凝神聚氣,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鑄魂固本。

利用好紅色資源

  紅色文化資源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發展紅色文化產業,可以更好地為紅色資源富集但經濟發展滯後的地區帶來客源流、資金流、信息流,有效拓展振興老區、脫貧致富的途徑。

  近年來,許多紅色資源富集地區深度挖掘文化積澱,積極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結合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和中華民族傳統節慶,依託革命文物資源組織開展重大紀念活動,推動了紅色文化與農業、服務業、電子商務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豐富了革命文物的價值內涵,促進了紅色文化的市場消費;一大批紅色文化與鄉村旅遊、休閒觀光、教育培訓、餐飲服務、演藝娛樂、創意設計等形態多元組合的文化產品,產生了疊加效應、溢出效應,助推了精準扶貧。

  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不但可以使貧困地區直接獲得經濟收益,改善生活水平,還可以創造多元化的就業機會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吸引外出務工人口返鄉就業,推動社會穩定發展,提高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遊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紅色旅遊景區景點接待遊客累計達51.7億人次,紅色旅遊綜合收入累計達1.35萬億元。全國紅色旅遊直接就業130.6萬人,間接就業510萬人,大幅增加了當地居民收入,有效促進了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湖南郴州市桂東縣沙田鎮紀律文化中心

  實踐證明,紅色旅遊已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和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傳播紅色文化、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不論是旅遊演藝《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實景影畫劇《紅色娘子軍》,還是以沉浸式展館形式亮相的「秋收起義沉浸式體驗館」,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遊客「打卡」紅色旅遊目的地,遊覽紅色故土,聆聽革命故事。

  以紅色為主題、形式多樣的複合型旅遊產品和線路,提升了紅色旅遊的吸引力和綜合效益,一大批紅色文化主題突出的紅色旅遊名村名鎮,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載體,一大批叫得響的紅色文化旅遊品牌,在營造紅色旅遊氛圍的同時成為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還有一大批高素質的紅色旅遊發展領軍人才,大力推進了紅色旅遊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有效傳承了紅色根脈,弘揚了革命精神。

發揚好紅色傳統

  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紅色精神激勵著一代代共產黨人在民族獨立的道路上前行,紅色精神也引領著一代代中國人走向民族復興。講好紅色故事,要關注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鬥中淬鍊的先進本質、思想路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精神。

  近百年前,中國共產黨人承擔起民族救亡的重任,高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旗,帶領中國人民走上獨立與解放的道路。如今,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那段紅色記憶並沒有過時,而是成為了中國人民攫取力量的寶貴財富。

  講好紅色故事,還要善於結合時代要求,深刻闡釋紅色基因的時代內涵。不論是「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紅船精神」,還是「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的「井岡山精神」,或是「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的「西柏坡精神」,都是以人民為中心的藝術創作、精神表達、價值詮釋最核心的文化素材、最生動的藝術源泉。

  而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驅動下,紅色文化資源被賦予歷史文化新內涵,續寫民族精神新價值,創造國家形象新標杆,讓流淌在人民群眾血液中、凝結在人民群眾記憶裡的紅色事跡、革命故事、民族精神、不朽靈魂,悅動於生活、感知在生命中,以優秀文化創作為載體而展現出永恆的魅力。這也更加深刻地表明,堅定不移用紅色精神燭照民族復興,以中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審美去創作屬於這個時代、又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就一定能使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不斷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傳揚,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傳承紅色記憶,要講好英雄故事。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從泱泱南湖到莽莽井岡,從滔滔湘江到茫茫雪山,無論是漫漫草地還是巍巍太行,不管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英雄精神始終是紅色文化的底色,代表了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國家的勇氣力量。

  講好英雄故事,正是銘記英雄,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文化表達,有助於提升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認同度,提升歷史使命感。紅色文化的未來流向並非任之肆意流散,而是要在崢嶸歲月中時刻傾聽,耳濡目染。將紅色文化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領略革命英雄之壯偉,體味紅色文化之宏偉,領略紅色精神之雄偉。

  回顧歷史,《紅色娘子軍》《長徵組歌》《東方紅》……這些反映中國革命年代的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曾經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放眼當下,一大批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通過對歷史轉折中人物命運的書寫,將紅色基因注入民族精神的血脈,不僅開掘了紅色題材藝術創作的思想深度和審美境界,而且探索運用更新鮮多樣的藝術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觀看和參與,發揚了紅色傳統,傳播了紅色文脈,傳遞了紅色精神。紅色傳統融入生活,可以激發群眾的共鳴,築牢人民團結奮鬥的精神支柱,讓紅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傳承好紅色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比如,偉大的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這些鐫刻在中華文化基因中的傳統精神和文化認同,一旦與民族文化、時代發展相融合,其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和強大的生命力,能夠在一代代建設者身上得到繼承和發揚。傳遞這些精神,需要守正創新,泛在融合。不僅要做好紅色文化的資料收集梳理、記錄存檔工作,而且要充分利用新技術、新範式,增強紅色文化的時代性。

  一方面,要加強對紅色文獻、圖片、紀錄片、聲音、文物等進行數據收集、挖掘、梳理與整合,建立紅色文化的基因庫。另一方面,要依託數字孿生,利用人工智慧、3D影像、VR(虛擬實境)等技術,將紅色文化轉化為影像、文字和三維再現數據等數字模式。此外,還要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基因的價值內涵,將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具有時代特色、闡發當代風貌的數位化創意產品,提升紅色文化數位化資源庫的利用率。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守正創新、篤行致遠的精神表徵,對新時代培養廣大青少年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觀念,培養他們的民族感情、民族氣節,引導他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養成艱苦樸素、吃苦耐勞、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要利用好這些紅色文化資源,引導青少年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青少年的愛國主義品格,將紅色文化教育同青少年的生活場景、社會實踐結合,讓青少年在紅色旅遊中感悟愛國主義精神,在文化消費中增強文化自信,在生產勞動中體悟人們艱苦奮鬥、志誠報國的價值追求和忠誠奉獻、以身許國的精神品格,在公益服務中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國家富強的期待以及對民族復興的企盼,以及加強青少年的文化安全觀教育,築牢國家文化安全防線。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文化消費日益繁榮、網際網路文化娛樂不斷普及的背景下,加強網絡文化消費的安全教育,既有助於抵禦西方文化霸權的侵蝕,又消除威脅中華文化健康發展的隱性因素,確保中華文化的長治久安。

  (作者齊驥系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思系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研究生)

相關焦點

  • 西安思源學院【紅色尋訪之三】憶崢嶸歲月育時代新人——紅色文化...
    西安思源學院紅色文化育人專題調研團與永濟市黨史辦聯合召開專題學術座談會  座談會上,領導及專家學者對西安思源學院近年開展的許權中將軍抗戰業績和革命精神的研究工作和紅色文化調研等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給予高度褒揚
  • 中華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時代意義
    不僅世俗文化各家各派講和合,而且宗教文化也講和合。宗教文化與世俗儒家文化之間也講和合,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時,相互融合,相互吸取,由此促進了中國文化的持續發展。和合思想自產生以來,作為對普遍的文化現象本質的概括,始終貫穿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各個時代、各家各派之中,而成為中國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認同的人文精神。
  • 澤州縣西土河村打造紅色文化品牌
    本報訊 為進一步弘揚紅色優秀傳統文化,澤州縣山河鎮西土河村黨支部在鎮黨委的大力支持下,日前組織本地紅色收藏家、退休教師、老黨員、鄉賢、群眾共同尋找紅色記憶,深入挖掘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革命精神,建成了山河鎮西土河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 永州啟龍學校:校園開放日 湧動紅色文化熱流
    12月11日,永州啟龍學校舉行「家長開放日」暨「紅色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閱讀紅色文化讀物。紅網時刻新聞12月13日訊(通訊員 陳麗君)12月11日,永州啟龍學校舉行「家長開放日」暨「紅色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
  • 做紅色文化傳播人 菏澤9旬老人自辦紅色文化展覽館
    7月4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牡丹區何樓辦事處卞廟社區卞廟村,見到了紅色文化展覽館的創辦人高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紅色文化展覽館門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門上懸掛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進入館內看到,一樓是紅色文化展覽,主要陳列了革命老前輩的畫像和《毛澤東選集》等書籍,二樓則是陳列的書畫作品,其中不少為高彬自己創作的作品。
  • 動漫MTV傳遞紅色文化 點燃紅博會激情之火
    五省九地,千萬人聯動,由江西省旅遊局、萍鄉市人民政府承辦、新活動傳媒全程策劃的風展紅旗如畫·2012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主題活動——「紅色漫遊 星火燎原」動漫網絡傳遞,將我們的熱情,傳遍了大半個中國。7月1日,隨著活動回歸本源,國人灼灼的目光,緊盯著江西這片紅色的熱土,見證著紅博會開幕式,在如火如荼的紅色宣傳中,成為另一個經典。
  • 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
    作者: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徐成芳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他強調,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從這些講話中,我們可以明確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
  • 麥克草本賀歲生肖霧化彈:傳統文化符號結合時代特性成新潮流
    這種產品思維極大地豐富了電子菸產品的文化屬性和內容感,與時下方興未艾的國潮風不謀而合,這一創新讓電子菸成為了頗具文創意味的產品,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潮流。 消費步入個性化時代,不僅僅是經濟現象,更是一種文化現象。越來越多的菸民對電子菸品質和風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因為紅色、圓形,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圖騰
    春節掛燈籠,這是個不分層次等級,不分城市鄉野,人人都喜愛,家家都掛得起的,最普及、最吉祥、最傳統的喜慶方式,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圖騰。紅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沒有哪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喜愛紅色。紅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起源於對太陽神和大地之神的崇拜,《山海經》中有多處記載。古代的人民就有祭天的習俗。
  • 涉縣西戌中學舉辦首屆齊越文化節,傳承紅色新聞文化!
    日前,首屆齊越文化節在紅色新聞文化小鎮涉縣西戌舉辦。這對提升涉縣西戌鎮的知名度,擴大涉縣的美譽度具有重要意義!12月11日,涉縣西戌中學和涉縣新華社暨邯鄲·陝北新華廣播電臺舊址舉辦首屆齊越文化節,師生們用動聽的語言講述紅色新聞文化故事、展現播音主持實力、展示大語文教育成果。
  • 端午節文化內涵的時代價值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富有人文精神和時代氣息,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節日文化資源,既是歷史使命,又是現實需要。特別是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享用的節俗文化對民眾具有天然的親切感,是新時期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提升城鄉社會人文素養和精神風貌的路徑之一。
  • 【2016丙申年】為你揭秘紅色猴子文化
    這裡我們不僅會介紹猴子的特性,還有在歷史和文化中出現的猴子。해마다 정해지는 띠는 천간지지 순서대로 정해지는데요. 올해는 10간에서 빨간색을 뜻하는 병과 12지지에서 원숭이를 의미하는 신이 만나 병신년(丙申年), 즉 붉은 원숭이의 해가 되었습니다.每年規定好的生肖是按照天幹地支的順序來定下的。
  • 浙江龍泉深耕千年文化 劍瓷合璧生色增輝
    「劍瓷興則龍泉興,文化強則龍泉強。」在龍泉市委書記王小榮看來,在經濟文化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文化不僅是「軟實力」,更是經濟「硬實力」和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因此做好繼承發展劍瓷文化的文章,既是龍泉人的天然使命,更是龍泉人的不懈追求。
  • 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及歷史意義
    作者:王震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  黃河文化內涵豐富、歷史深遠。一方面,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文化;另一方面,從中國文明誕生伊始到唐宋時期,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思想、文化中心和重心。可以從文明誕生到文化基因和性格的養成,再到「自在」的中華民族的形成三個方面來看待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及歷史意義。
  • 紅色引領、綠色崛起!書寫井岡山發展新時代答卷!
    井岡新答卷時間的意義,不僅在於長度,更在於見證。2016年2月,瑞雪豐年,習近平總書記踏上八百裡井岡,對井岡山脫貧寄予殷殷囑託無限關懷。時隔一年,春暖花開,井岡山人民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在全國脫貧攻堅中率先實現脫貧退出。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新需求的時代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文化,正是「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 【紅色文化】蘇區精神系列之八: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蘇區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 【地評線】賦予重陽節敬老以新的時代意義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又叫登高節、敬老節,現在還成為了法定意義上的老年節。如果說重陽登高有欣賞秋景、思念遠方的親人等意義的話,那麼敬老、尊老、愛老,則讓這一節日具有了更多倫理上的價值,更多社會學上的意義。在重陽節這天給父母買份禮物,或者是請父母外出吃頓大餐的子女,越來越多。
  • 中西方文化中意義迥異的「四靈」:麒麟、鳳凰、龜和龍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導致東西方之間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比如,「四靈」在中國傳統文化和外國文化中就被賦予了不同的象徵意義。在中國文化裡,四靈指的是麒麟、鳳凰、龜和龍四種動物,其中麒麟、鳳凰和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是人們想像並創造出來的。這四種動物在中國人的心中都是代表吉祥的瑞獸,而在西方文化中與四靈相對應的動物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含義。
  • 河北涉縣西戌鎮全面打造「紅色新聞文化小鎮」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陳正 通訊員劉彥兵)近年來,被譽為中國「紅色新聞文化之鄉」的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西戌鎮,啟動實施了「紅色新聞文化小鎮」建設項目,通過挖掘紅色底蘊,引領創新發展。涉縣西戌鎮是新中國新聞廣播文化事業重要成長地和轉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