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16:50 |金華浦江消防
我不應該假冒消防人員,真的挺傻的!
11月4日,
在義烏市稠江街道派出所內,
張某對自己冒充「消防」
入企檢查的行徑懊悔不已。
以假亂真,形跡可疑
據張某介紹,他今年38歲,內蒙古人,來義烏工作已經十多年。因最近失業,便去人才市場找工作,遇到了聲稱是「金華消防監督委員協會」的姚某。
「他問我兼職做不做,如果有朋友可以一起。讓我們裝成消防的,每人登記30家企業的信息,就有500元。」張某指著一張涵蓋受檢單位、單位地址、單位負責人、檢查項目等內容的「消防安全檢查表」說,「我覺得只是去企業查隱患、填表格,又不騙錢,還能賺錢,就把另一位也在找工作的老鄉一起叫上了。」為了以假亂真,姚某還給他們弄來消防救援「制服」、「胸徽」、「胸號牌」和標有「浙江省各市縣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字樣的「工作證」。
10月22日中午11時左右,張某和老鄉來到了位於稠江街道高新社區的義烏創佳產業園,自報「家門」後,他們要求物業把「消防安全檢查表」複印,並分發給園區內的企業填寫,過幾日後再來取。
「他們是開著電瓶車來的,一會兒說是金華來檢查消防的,一會兒又說是社區的。」兩個人奇怪的行徑引起了保安陳國忠的警覺,陳國忠先行答應了下來,等他們走後向企業安管員張茂槐說明了此事。張茂槐調取現場監控,也覺得「蹊蹺」。「我按照他們留下的電話打過去,結果是空號。」隨後,張茂槐聯繫街道、社區核實情況,都查無此事。
守株待「兔」,悔之晚矣
「以前街道裡有出現過假冒消防人員向企業推銷滅火器的,平時我們也特別注重詐騙防範常識宣傳,所以企業員工對這個方面警惕性都比較高。」稠江街道綜合監管中心主任李新華說,「我們讓企業先按兵不動,等下次他們過來立即匯報。」
11月3日上午,張某和老鄉再次騎著電瓶車「到訪」,還謹慎地在消防制服的外面穿了外套。保安陳國忠以「經理稍後趕到」為由拖住二人,隨後聯繫安管員張茂槐,張茂槐又通過網格群上報社區。幾分鐘後,高新社區東畈網格網格長王旭琴趕到。「他們的工作證字跡模糊,做工粗糙,一看就是作假的。」王旭琴說,張某二人很快被轄區派出所帶走問詢。
「我只是手頭缺錢才這麼做的,我又沒騙人,只是去查消防隱患,也是為企業好!」起初,張某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只是第一步,你也不確定,接下來姚某是否還會讓你們做別的呢?」「這個我不知道……」面對民警的質問,張某無言以對。
目前,公安部門仍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臨近年關,謹防受騙
隨著年關將近,騙子也開始「衝業績」。有的不法分子打著「消防」的名義實施詐騙,手段隱蔽、迷惑性強,要學會識別出假冒的消防人員,以防上當受騙。
今天小編整理了冒充消防人員實施詐騙的常用手段
再次幫大家擦亮你們的「卡姿蘭大眼睛」
識破這些騙術
千萬不要被
套路了!!!!!
手段1:劣質產品 高價推銷
一些不法分子出版、盜版了各類消防書籍、圖冊和音像製品等,他們物色聯絡員並派駐到全國各地,以詐騙手段高價推銷這些劣質產品。
手段2:假裝檢查 收取罰款
不法分子學習消防專業術語,並製作可信度強、仿真度高的假證件、假文件,冒充執法人員對單位或場所強行檢查,然後以場所存在火災隱患為由,進行「高額罰款」。一旦收取罰款後,就逃之夭夭。
手段3:上門檢查 強行推銷
偽造並向單位發布「緊急通知」或通過打電話、發簡訊等形式,對單位進行消防檢查,並強制收取資料費、培訓費,組織消防培訓進行詐騙。
手段4:發布通知 騙培訓費
傳真至單位帶有消防部門公章的緊急通知文件,要求轄區內的企業單位進行新的消防安全條例培訓,並將培訓費存入私人銀行帳號。
手段5:免費培訓 高價推銷器材
聯繫單位免費參加消防安全知識講座。講座結束後,他們就會採取填表,展示消防器材的方式,推銷一些假冒偽劣或價格高昂的消防器材,進行非法牟利。
手段6:「便衣督察」 上門恐嚇
不法分子假冒上級消防執法人員,自稱「便衣督察」,以恐嚇、威脅舉報等手段推銷消防產品、承接消防工程。
手段7: 電話威脅 推銷器材
不法分子在對企業進行電話營銷的過程中,自稱是消防部門工作人員,強行向各企事業單位推銷培訓書籍及消防器材,一旦企業提出異議,他們則以消防審批、驗收不合格等理由相威脅,迫使被害人就範。
手段8:假裝採購 收取回扣
冒充消防隊工作人員號稱部隊有一批物品需要代購或有工程可以承包,以此要求各企事業單位墊付貨款、工程款,或者要求從中獲取回扣。
社會單位和個人要注意:
1.注意鑑別當事人身份真假,查驗好有關證件;
2.注意及時與消防部門取得聯繫,證實真偽;
3.注意收集好證據,立即撥打96119電話舉報或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案,積極提供相關線索,配合公安機關迅速破案;
4.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錢物和電話號碼、帳號等,確保財物安全;
5.堅持「三不要」原則:不要輕信陌生電話、不要急於轉帳、不要洩露銀行卡密碼。
消防部門溫馨提醒,消防部門在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雙人執法,身穿制服。被檢查單位對執法人員身份有懷疑時,有權要求其出示證件,並可以撥打96119進行諮詢。消防監督檢查人員不會在檢查或培訓的時候推銷器材、書籍等,更不會要求單位訂餐墊付錢財。請社會各界提高警惕,如發現不法行為請及時報警!
160465260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