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警覺日」。解放日報·上觀記者了解到,三年前的今天,國際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基金會發起了第一個「世界警覺日」,旨在提高公眾對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認知。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血液內科李曉教授一直在呼籲:關注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早期症狀,重視規範檢測、準確診斷和精準治療,從而降低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轉化的風險。
► 早期症狀不明顯 發起病來卻兇險
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其實是一組疾病,以骨髓無效造血、難治性血細胞減少、造血功能衰竭為主要特徵,表現為貧血、感染、出血的血液系統惡性疾病,以往被叫做白血病前期,是最常見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之一。國際研究表明,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危險程度越高,越容易發展為急性髓系白血病,而且極高危患者的生存時間僅為9個月。
令人憂心的是,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在65至70歲,而上海地區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為58歲,有年輕化的趨勢。李曉教授提示:如果中老年人長期或經常出現疲勞、呼吸短促、心慌、心悸,或者發燒、經常性感染、皮膚瘀傷、出血等症狀,應儘早到血液科進行規範檢測,通過血細胞檢測、骨髓穿刺及活檢、染色體檢測、基因檢測等相關檢查儘早準確診斷是否患病,並判斷疾病的預後。
► 患病數量在增加 生活方式需注意
據了解,我國每年新發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病例有30餘萬,並且將在未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而急劇增加。雖然現在病因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是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的專家們都認為,跟汽車、苯、發展工業化有害的化學物質有關,另外跟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比如說勞累、吸菸,還有一部分病人原來生了自身免疫病或者是腫瘤,經過化學治療也可以發展為這個病。
苯是是一種致癌物質,可通過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體內極其難降解。房屋裝修時選擇劣質裝修材料,裝修後通風時間不夠,染髮劑,無鉛汽油中的苯,都是人們接觸苯的重要方式。因此,新房裝修後一定要空關三個月以上後才能入住,能不染髮就不染髮,不提倡對新車進行二次裝飾。除此,專家們還提醒警惕一些文具盒、兒童玩具等,買這些東西的時候要聞一聞,因為不少玩具是回收塑料二次利用的,存在的隱患很大。而民眾在這方面關注度可能還不夠。
國內另有研究表明,職業性接觸苯、居住在高壓電傳輸線100米以內、居所或辦公房新裝修是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發病高危因素。
► 疾病認知度有限 亟待規範檢測
由於該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我國公眾甚至是醫生對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認知度有限,從而導致患者未能得到規範診斷與有效治療。患者往往由於貧血、出血、感染和疲勞等症狀就診,給病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帶來了困難。因此,開展規範檢測成為確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重中之重。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常春康教授指出,血液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預後分組,並結合年齡、體能狀況、依從性等進行綜合評定,為患者選擇精準的治療方案。目前,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治療手段包括支持治療、免疫調節治療、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以及免疫抑制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4年版)》指出,高危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可以降低向急性白血病進展的風險、改善生存。但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臨床表現多樣,不同患者預後情況不同,若要根治的話則只有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本文編輯:許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