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寶寶發燒了,醫生讓檢查尿常規?對此,很多家長表示不理解

2021-01-13 兒科洪澤

寶寶發燒的情況下,父母都會比較著急,會第一時間帶著寶寶去看醫生,但許多家長在聽到醫生要求留尿時,總是會心生疑惑,孩子只是發燒而已,為何要檢查尿常規呢?對此,很多家長都非常的不能理解,今天就和大家解釋一下這個原因。

寶寶發燒,為何要檢查尿常規?

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一個三個月大的男孩,以往身體都非常的健康,現在發燒了,測量溫度為39度,身體沒有任何症狀,並且精神狀態也還不錯。家長認為孩子狀態還行,所以在醫生要求檢查尿常規時提出了疑問,不太想進行尿常規檢查,認為是沒有必要的。醫生對此也給出了解釋,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很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引起的,但由於症狀不明顯,寶寶又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因此藉助尿常規檢查可判斷是否有尿道感染。經過檢查發現,寶寶的尿液中有大量的白細胞。

寶寶如果是年紀比較大,當出現小便疼痛、夜尿、或是尿液有異味時,可能會知道告訴家長。但嬰兒出現不適感時,可能會用哭鬧的方式來提醒家長,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家長就無法知道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因此發燒時是需要進行尿常規檢查的,通過收集尿液,可判斷是否存在尿道感染。

上文提到的3個月的男孩,經檢查尿液中白細胞數量較多,代表著孩子出現了泌尿道感染。腎臟負責人體內物質的過濾,可以將白細胞、蛋白質等等阻擋在裡面,如果是出現了泌尿道感染的現象,通透性會增加,當中的物質就可能會過濾出來,繼而出現某項指標異常的情況。

看到這裡,相信家長們應該明白了醫生讓檢查尿常規的原因,如果確診有泌尿道感染,可及時的採取措施來緩解寶寶的不良症狀,如果沒有,自然是好的,檢查一下,也能放心一些。如果是寶寶已經發燒了一段時間,精神狀態很差,建議抽血進行檢查,因為這些症狀很可能是感染了肺炎、中耳炎等等疾病,藉助抽血可知道血液裡一些成分的指數,繼而來判斷感染的嚴重程度。

通過血常規,可以知道是否有病毒感染,是否有貧血等症狀,醫生要求寶寶進行某些檢查時,都是針對性地提出建議的,並不是不需要也讓寶寶檢查一遍,所以家長們不需要太質疑。

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反覆發燒,持續幾天,且都是高燒,很可能是幼兒急疹,退燒後軀幹部位會出現丘疹,一段時間後會自行消失。寶寶患上急性中耳炎時,會有發燒的症狀,部分寶寶會哭鬧,也會有寶寶不停的抓耳朵,出現這些症狀時,需引起警惕。寶寶皮膚軟組織受到感染時,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家長忽視,情況嚴重時寶寶可能會出現發燒症狀,出現該現象時,需及時就醫。

由於發燒的誘因有很多,所以家長不能輕視。如果是三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咳嗽、不停的哭鬧等等,家長不要以為寶寶只是在鬧脾氣,如果感覺到不對勁,不管有沒有發燒的症狀,都最好是帶著寶寶做個檢查,避免存在潛伏嚴重的感染。如果是三個月以上的寶寶出現了發燒的現象,可以先觀察一下寶寶的精神狀態,如果寶寶精神很好,能吃能玩,只是體溫比較高而已,可以先進行觀察。但要定時對寶寶的體溫進行監測,如果是發現異常,也需要及時就醫。年齡較大的寶寶病情穩定時,家長可以先自行處理,但如果反覆發燒,或是有其它異常症狀,則需要進行專業的檢查。

寶寶的身體和成年人不一樣,身體會比較虛弱,免疫力差,很容易被病菌侵襲。患病之後,恢復能力也沒有成年人好,如果某些問題得不到重視,情況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會給寶寶的身體帶來嚴重的損傷。看病時,該檢查的項目還是要檢查的,若是遺漏掉一些檢查,可能無法及時發現病症,自然也無法採取相應的措施,對寶寶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相關焦點

  • 寶寶感冒發燒怎麼辦? 正確處理三階段
    寶寶身體怎麼那麼燙?該不會發燒了吧?」「哇!燒到38度,要不要趕緊給寶寶吃退燒藥啊?」家長們常為了寶寶發燒而焦慮不安,總是想立即求助於醫生,深怕發燒會讓寶寶的頭腦燒壞掉;其實,許多觀念與作法都是錯誤的,清楚發燒的原因再對症下藥才是最正確的!
  • 寶寶眼睛浮腫 家長別大意
    ,很多家長都不留意,以為只是喝水太多或睡覺不當導致,只要想辦法讓浮腫消退就好。事實上,寶寶眼睛如果經常浮腫,則有可能暗示寶寶的腎有問題。寶寶眼睛浮腫是怎麼回事?寶寶睡前喝水太多寶寶眼睛浮腫,可能是寶寶睡覺前或睡覺時喝水太多,或者睡眠不太好。睡覺前喝水多,睡覺姿勢不妥都有可能引起寶寶眼睛腫。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的話,其它方面沒事的話就不用怕。
  • 孩子感冒發燒怎麼辦?——美國兒科醫生告訴你
    兒科醫生的職責是負責寶寶的定期體檢和疾病的初級診治,對寶寶的成長進行全程監控。 當寶寶生病的時候,你不能直接去醫院,必須先和兒科醫生預約。在狼寶發燒的當天,我跟他的兒科醫生預約了第二天過去看病。 第二天我們如約來到診所。診所人不多,但看上去很繁忙,要見到醫生需要等比較長的時間。
  • 新生兒出生後,醫生為何採集腳印?這四大用處,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相信有過寶寶的家長都發現了一個情況——那就是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醫生都會抱過去採集腳印。雖然很多家長雖然默認了醫院的這個行為,但卻並不明白背後的意義。
  • 5歲寶寶突發抽搐,媽媽這樣處理卻害慘孩子!醫生:家長做法普遍錯誤!
    5歲寶寶突發抽搐,媽媽這樣處理卻害慘孩子!醫生:家長做法普遍錯誤!君君媽想起了在醫院檢查時醫生都會用到的壓舌板家裡沒有怎麼辦?那就自製一個於是她立馬拿來一雙筷子翻出家裡的紗布纏上這壓舌棒就做成了君君媽媽:以前聽人說抽搐的話,不能讓他咬到舌頭。
  • 兒科醫生表示:「長牙期」是禍首
    在孩子處於幼兒期的時候,他們身上所發生的成長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很多大運動都是在這個階段習得的。 當然與此同時,孩子身上也有可能會發生一些父母們不能"理解"的行為舉動,比如說很多孩子都會在這個階段開始喜歡"咬手指"。
  • 1歲寶寶腳趾紅腫,醫生:多虧發現早,娃身體上的細節要注意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孩子出生後,家長們就會知道,生養孩子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簡直就是過五關斬六將。照顧孩子的過程更像面對怪獸升級,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會讓家長意想不到。孩子一歲半之前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哪怕不舒服,也只會通過哭鬧來展現和表達。
  • 寶寶經常莫名嘟嘴,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幸好來得夠及時!
    在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也會非常喜歡給孩子拍照,記錄孩子的成長,畢竟孩子的每一個舉動,都牽動著家長的心,想要給孩子留一些童年的回憶。小高也是孩子的媽媽,在孩子出生之後,她好像成了孩子的專屬攝影師一樣,孩子的各種日常,吃飯睡覺都要拍下來。並且發布到朋友圈裡,這就是咱們說的,曬娃狂魔到了吧!有一天小高像是平時一樣,想好文案發布孩子的照片曬娃,原來是自己的醫生好友,小高接通了電話。
  • 14個月寶寶做六指切除後卻死亡,醫生卻說手術很成功?家長向其索賠150
    在手術之前,孩子並沒有表現什麼異常,檢查完身體後手術照常進行。不料手術做完之後,寶寶卻陷入了昏迷,肚子漲大並且渾身抽搐,怎麼叫都叫不醒!這可把寶寶爸爸媽媽嚇壞了,頓時心急火燎的跑去詢問醫生孩子有沒有什麼問題。醫生只是說手術很成功,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沒有給予解釋!儘管孩子這個情況有點嚇人,孩子家長也連續找了醫生好多次,詢問很多次,醫生還是這樣的回答,手術很成功!
  • 醫生:並非正常現象,家長是罪魁禍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現象是我們始料未及的,作為新手父其實很多情況下在好心辦壞事,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情況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因為你們的行為可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這一點也要明白,因為可能因為我們的疏忽,就會讓孩子遭受痛苦,那麼要說身體上最不能忍受的疼痛那一定就是牙齒上的疼痛了,而牙齒還是家長總能讓孩子生病的地方
  • 為何如今很多年輕情侶不願意做婚前檢查?醫生透露雙方的小九九
    為何如今很多年輕情侶不願意做婚前檢查?醫生透露無奈原因我國的法律一直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改變,以便於應對不同年代的不同需求。這一點在婚姻法中也有所體現。在我們的父輩結婚時,法律要求未婚夫妻要先進行婚前的身體檢查,但現在是否需要進行婚前檢查可以由未婚夫妻自己決定。那麼,在婚前做體檢到底有必要嗎?
  • 寶寶體溫多少度,才能算發燒?出現哪種情況需要馬上送醫?
    家長平時需多留意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由於寶寶跟成年人相比抗力相對薄弱一些,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幹擾導致疾病發生。在某些疾病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發燒,如果留意到寶寶體溫不正常,有發燒的趨勢,最好馬上到醫院就診。
  • 婚後兩年仍未懷孕,28歲女子就醫檢查,醫生:看看你丈夫就知道了
    我們讓英英去醫院做了一下檢查,看看身體是否出現什麼問題。這一天,英英到了醫院掛號,面診後,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一系列檢查。拿到報告後,英英懷著忐忑的盡情把報告拿給醫生。醫生仔細地看了報告後,對英英說道:"從報告中,可以看出你的身體狀況很健康,卵子和子宮環境也都很好。"英英聽了後,疑問地問道:"那為什麼我一直懷不上寶寶呢?"
  • 八個月的寶寶能否做視力檢查?這些爸媽一定要注意
    從孩子呱呱墜地起,健康茁壯成長的每一步,家長們都傾注了無數心血,除了日常飲食保健之外,視力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哦! 對於嬰幼兒視力發育,家長可以通過寶寶眼睛外觀、日常爬動或者是玩耍的行為舉止來進行觀察,密切關注寶寶的視力發育情況,來保護寶寶的視力健康。
  • 寶寶體檢很重要,正確的檢查時間表,還有多少家長不知道
    ,現在的生活條件可謂是越來越好,但是我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卻越來越糟糕了,從而就導致了很多寶寶在出生後會發現很多問題。  6月前的檢查除了滿月檢的那些項目外,會額外的檢查寶寶骨骼發育的情況還有血液檢查。  6-9月的寶寶主要檢查口腔健康和營養評估,1歲時寶寶就需要檢查運動發育了。  一歲半的寶寶主要就是檢查是否貧血、體內是否有蟲、是否能簡單的聽懂話語、可不可以獨立行走、是否能控制自己大小便。
  • 5個月寶寶身後長出「小尾巴」,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表示因果相連
    今天早上小糖果又向我拋出了一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我這樣的解釋小糖果是否聽懂了。不過我的回答很快就打臉了。中午午休的時候我看見新聞:湖南的一個寶寶真的「長了」小尾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九月初,陳女士發現自己剛出生5個月的寶寶,在骶部長了一個小小的腫塊,最開始陳女士也並沒有太在意,以為是寶寶身上被蟲子叮咬了。
  • 寶寶睡覺不老實,抓耳撓腮睡不安穩,家長先判斷是不是這些問題
    聽過很多媽媽擔憂,自家寶寶總是半夜睡著睡著就開始抓耳撓腮,臉上好像很煩躁的樣子,雙腿也會不停地舉起、放下,也不像是夜鬧,但是睡得極不安穩,總是讓一顆老母親心裡擔憂不已。其實很多寶寶都會出現類似的症狀,讓大人寶寶都睡不好,那麼寶寶晚上睡覺抓耳撓腮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保護耳朵很重要 寶寶中耳炎典型症狀及治療方法
    有以下這些表現,寶寶可能患上急性中耳炎了: 1、發燒 發燒是急性中耳炎的代表症狀。寶寶連續3 天發燒37.5℃以上,吃了藥燒卻持續不退時,就要考慮寶寶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儘早去耳鼻喉科檢查。 2、撓耳朵 孩子在2歲以前是說不清自己什麼地方疼的,不過,他會用行動告訴你。如果他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 忽冷忽熱發燒增多,發燒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醫院裡人滿為患,很多小朋友都發燒了。有些家長心急如焚,連忙送孩子到醫院打吊針,而有些家長則很淡定,認為小孩發燒是好事,應自己扛過去。那麼,人為什麼會發燒?發燒時該怎麼辦?可惜這些細胞因子很多也會引起發燒,叫「內源性致熱原」。腫瘤和其他一些疾病還會自己產生這些內源性致熱原。大腦受到這些致熱原的刺激以後,就像打了興奮劑,嗨了!就把體溫給升高了。3. 體溫怎麼升高?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唄。
  • B超檢查時孕媽這樣問醫生,男寶寶還是女寶寶,一問一個準
    B超檢查時孕媽這樣問醫生,男寶寶還是女寶寶,一問一個準生男生女取決於男方的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核型為XY,如果男性X染色體和女性結合,就會生個女寶寶;如果男性Y染色體和女性結合,就會生個男寶寶。所以說,胎兒的性別其實在受精卵結合的那一刻就已經確定了,是無法通過人為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