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長著一雙大小、位置對稱的眼睛。即使出現極個別「大小眼」,也相差無幾;而長興吳女士的右眼球隆起明顯,幾乎長成桌球大小。幸運的是,浙醫二院長興院區神經外科團隊為她解除了困擾。
吳女士,今年46歲,家住長興某鄉鎮。從懂事起,在吳女士的印象裡,自己的右眼視力就一直不好,看東西都模模糊糊。「除了視力不太好之外,也沒有什麼異常,所以這麼些年我也一直沒當回事。」吳女士回憶,大概是在三年前5月份的一天早上,在洗漱時,她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忽然發現右眼球明顯隆起。
在發現自己眼球的異常後,吳女士趕往上海求醫。上海的醫院在接診吳女士後,通過影像檢查,診斷為顱骨纖維異常增生綜合症。
顱骨纖維異常增生症,多見於青少年,也可見於成年人,以女性多見。在臨床上病變,侵犯額骨頂骨和顳骨,尤其是顱底部分。絕大多數病人無任何臨床症狀,個別病人可出現輕微的頭痛。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頭面部外形的改變和顱骨局部的非對稱性突起且隆起骨質較軟。
「當時上海的醫生跟我說,這個毛病要開顱,把裡面的增生骨質磨平了才行。」上海醫生告訴吳女士,術後增生仍有復發的可能性,以後可能還會二次手術。當月,吳女士在上海接受了手術。
2020年年初,吳女士的右眼球再次隆起。因為疫情的緣故,外出就醫並不方便,只能暫緩。等到6月,右眼眼球隆起進一步加劇,「右眼整個都凸出來了,就像一個桌球,都不敢照鏡子看自己。」吳女士沒有料想到短短的幾個月,竟有如此變化。總是這麼拖著也不是辦法,在朋友的介紹下,她找到了浙醫二院長興院區神經外科主任呂中華團隊。
「還是要再開刀,這次要磨除眼眶上、外、下壁及顱底異常增生的骨瘤。」接診之後,呂中華坦言,這一手術涉及到眼外科、顱底外科及整形外科多學科知識,解剖結構複雜,同時要對眼眶及顴骨重新塑性以保證外觀不受影響,手術技巧及精細程度要求很高。「腫瘤雖然部分位於眼眶內,但是它造成了對顱底的侵犯,為減少復發機會,所以由我們神經外科來動刀子比較合適。」
術後,吳女士在神經外科病區恢復中
團隊經過術前詳細的討論,最後形成由原手術切口進入,保證外形美觀,術中去除原來的顱骨修補材料,再磨除眶內及顱底腫瘤,之後再修複眼眶眶壁及顴弓的手術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術中不能損傷顱底硬腦膜及血管和神經。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神經外科還特意準備了不常用的口徑3mm、4mm、5mm的各式磨鑽。
術後第一天,吳女士眼球隆腫
出院當天,吳女士眼球恢復良好
6月6日上午8點30分,吳女士被推進了手術室。由呂中華、劉新兵、朱勇為其手術。經過近6個小時的「磨磨磨」「補補補」,順利將腫瘤切除並成功修複眼眶上外眶壁、顴骨。術後吳女士回到病房,無任何神經功能影響;術後一周,突出的眼球明顯回縮。
看到漸漸恢復至正常人的樣子,家人和她都感到十分高興。她的家人特意製作了一面寫有「醫德高尚 醫術精湛」的錦旗送與神經外科團隊。
呂中華介紹,顱骨纖維異常增生常見症狀主要為眼球不能隨意轉動、頭痛、顱內壓增高、視力障礙等。一旦有上述類似症狀,請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The End-
編輯: 文秦
監製: 曉美
關注醫澤長興,約專家、查報告「掌上」搞定
▼
原標題:《顱骨纖維異常增生 長興女子長了一隻「桌球眼」》
閱讀原文錄入編輯:administrator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