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軒:2020對我和風電行業都不尋常

2021-01-11 中國電力網
孫文軒:2020對我和風電行業都不尋常 發布時間: 2021-01-11 09:48:48   來源:光伏們  作者:

2020年風電行業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代表性。

孫文軒(原MAKE諮詢亞洲區首席代表)

在風電發展的早期,從整機製造到部分零部件的國產化是如何做到的,同行們心知肚明。設備和項目運營的質量問題、併網和消納的困難、後期維護的亂象等眾多挑戰持續伴隨著行業發展。新興行業的逐步成熟永遠與鼠目寸光和投機取巧並存。

但當我們批評行業的同時也該想想,咱的風機是否一步步的遍布山海,咱的葉片、電機、齒輪箱等部件是否在努力跟隨與突破?若國內風電那麼不堪入目,為何海外投資商對華熱情依舊,為何產業鏈的投資擴產力度日益增加?

但世界本不完美。也因此,當遇到問題,我們應積極面對和改變。

2020年的搶裝早在2017年被行業預測。2018、2019年,多家企業戰略、規劃、市場、運營等部門多次上報搶裝預測、方案和潛在難點分析。

從鋼材、巴沙木等原材料供應短缺,到玻纖、碳纖等價格上漲,再到吊車瓶頸,這兩年多遇到的問題不是沒有被預測到,而是管理層沒有做足準備。

過去一年的高強度搶生產、搶裝所導致的、將會導致的質量問題和後患,無法想像。除此之外,項目前期的測風、數據來源、可研等內容的敷衍了事又會對項目中、後期運行帶來怎樣的影響?同樣無法想像。

搶裝亂象的同時,我們也見證了2020年的大兆瓦陸上平臺轉型、風機設備的降本、海上風電的進步、國家對行業退補後的初步支持。

風電行業走向平價是大勢所趨。但是平價要看項目生命周期的度電成本,而不僅僅是設備降本。一個項目的前、中、後期,除風機設備採購外,有多少環節、能擠出多少水分,又能降低多少度電成本,大家心知肚明。

2020年,也是我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

在MAKE的4年間,那份工作已成為我當時生命的主要部分。眼看著費盡心思打造的品牌被收購後慢慢的消失,是描述不出的心酸。我們曾經贏在品牌的區別化、團隊的本土化和業務模式的創新化,最後逐步被集團化和標準化所消化。

國內的新能源研究與諮詢市場仍大有可為,但需要給予足夠的尊重並接受改變。

2019年,我職業生涯中第二次自信滿滿的離開舒適的環境,肆無忌憚的遊山玩水。直至接近年末才開始認真思考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一方面對創業有想法但惰性難改,另一方面則幾次面試屢屢受挫。我知道很多問題該如何呈現一個讓人滿意的答覆,可我無法將某些重要的事實進行包裝或隱瞞。

從疫情前開始思考創業,經歷疫情的延期,到後續的商業計劃書、投資洽談,這是漫長的9個月,修改了不下10版中英雙語計劃書,最終以長達64頁定稿,另加財務預算表。一次次的婉拒和失落,一次次的堅持和前進,這些酸甜苦辣無人知曉。

5月至8月,頂著烈日,穿著西裝,地鐵和雙腿跑遍北京東南西北。有個人,有企業,有業內,也有投資界。我不想重建一個MAKE,我希望能超越,be better than MAKE。從管理理念到薪資結構,從業務模式到客戶維護,從市場公關到營銷渠道,分析曾經遇到過的問題,嘗試不同的思想和方案。

運氣和巧合,在8月的五道營酒吧門口,我成功拉進了第一位投資人。真是松下了一口氣。或許是放平了心態,兩周內確認了第二位投資人,幾家潛在客戶公司也陸續主動建立聯繫。依靠這一份堅持和行業的信任,銳軒新能源諮詢(北京)有限公司在9月中旬成功成立。也是依靠行業的支持,我們在11月籤下首單。

這一切都來之不易。


相關焦點

  • 三一重能助力中國風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陸上風電距離「平價併網」只有一個月。2020年11月26日CCTV2《正點財經》欄目播出,重點關注中國風電行業。三一重能憑藉高品質的風電整機、葉片、吊裝設備助力客戶成功,助力中國風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實現「3060目標」貢獻力量。
  • 三一重能餘梁為:風電行業將迎來平價和數位化時代
    2020年10月14日至16日,2020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召開。大會以「風電——引領綠色復甦,構築更好未來」為主題,行業專家、風電企業共同圍繞行業熱點、領先技術、市場趨勢等諸多內容展開技術討論和交流,聚焦風電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 三一重能:風電行業呼喚「長跑」思維的價值創造者
    陸上風電全面平價時代越來越近。平價拐點到來,對風電行業將是一輪新的洗牌。擁有持續技術創新能力和長久價值創造能力的企業方能勝出。三一集團總裁助理、三一重能營銷公司總經理餘梁為表示:三一重能堅定地要成為風電行業的「長跑者」和「價值創造者」。 (文丨卓吾)打破產業鏈瓶頸成為靠譜負責企業在9月30日併網的青豫特高壓配套風電項目中,三一重能承擔了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公司65萬千瓦項目的風機供貨重任。
  • 散貨船巨頭徹底退出幹散貨市場轉戰海上風電行業
    曾經中韓船廠瘋狂訂造新船欲打造全球最大幹散貨船隊的散貨船巨頭Scorpio Bulkers正式宣布將更名為Eneti Inc,徹底退出幹散貨市場轉戰海上風電行業。 去年年底,Scorpio Bulkers表示,該公司已經向其船舶管理公司提交了終止合同通知,結束了與Scorpio Commercial Management和Scorpio Ship Management的船舶管理合同。 Scopio Bulkers將訂造風電安裝船視為集團開始實現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目的是擺脫煤炭和鐵礦石等幹散貨運輸。
  • 三一印度風電公司獲ISO 9001質量認證
    三一印度風電公司獲ISO 9001質量認證2020-04-08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4月2日,三一印度風電公司(三一重能印度子公司)傳來喜訊,其順利獲得全球管理認證服務集團頒發的ISO 9001:2015質量體系認證證書。
  • 荷蘭建設「雙子座」海上風電場 歐洲風電青睞「下海」
    「歐洲的海上風電正在迅速成熟。」雙子座風電場的大股東加拿大北陸電力(Northland Power)公司的執行長約翰˙布利斯說,「從公眾到政府都十分支持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紐約時報》撰文指出,海上風電已經成為近年來歐洲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 240個風電崗位「職」等你來!
    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作為能源行業權威的全媒體平臺,特將最新招聘信息以表格形式梳理如下:1、此輪招聘企業有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東方風電、三一重能、運達風電、山東中車風電、中材葉片、重慶海裝風電、內蒙古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等9家風電企業,招聘分為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不僅給予應屆畢業生一個良好的開端,也為社會各界優秀人士提供一個好的發展平臺。
  • 三一集團董事毛中吾:堅持全產業鏈定位 成為風電第一品牌
    毛中吾:在研發創新能力方面,三一重能不僅擁有行業內首個超級計算機中心,同時還擁有院士級技術專家小組和600多人的專業研發團隊。研發團隊中不僅有一流的風電技術專家,同時還集合了來自工程機械行業的液壓、機械、控制、材料等領域的頂尖人才,實現了工程機械核心技術與能源裝備的完美融合。
  • 三一700t、800t履帶吊很缺嗎,三一風電吊機訂單火爆
    最近,國內陸上風電「評價併網」窗口期只剩1個月,風電行業發展態勢升溫。近期,CCTV2《正點財經》走進三一集團,深入報導企業的風機產品訂單火爆,風機吊裝設備「一機難求」的火熱態勢。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能董事長周福貴:今年風電行業發展迅速,前三季度我們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比增加3倍。
  • 新能源行業深度報告:平價時代 風光無限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新能源行業深度報告:平價時代 風光無限 來源:安信國際主要內容2020年新能源板塊表現大幅領先市場。覆蓋15隻新能源股份的安信國際新能源指數2020年接近翻倍,同期恆指表現基本持平。
  • 應對風電「搶裝潮」徐工除了1600還有他!
    由於6-8月連續強降雨,道路地質災害多發,給現場施工和大件設備運輸帶來極大影響,施工技術難度大。雖然我國陸上風電資源豐富,但地質、氣候挑戰性極大,即使是在歐洲、北美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國外起重機品牌,在中國風場也屢屢碰壁,其產品外形、結構、高度、精度不符合中國需求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
  • 全國最長風電單樁交付出運
    12月25日,在中交三航局舟山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碼頭上,6根長度達133.5米的海上風電單樁,被緩緩疊放在運輸駁船上出運交付。這幾根單樁將運往蒼南4號海上風電場,紮根海底。據悉,133.5米的長度已經刷新了國內最長風電單樁的紀錄。
  • 三一(韶山)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第1000支葉片成型下線
    紅網韶山分站11月25日訊(記者 龐旺 黃亮)11月25日上午,三一(韶山)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第1000支葉片順利成型下線,韶山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到場祝賀。三一(韶山)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位於韶山高新區,佔地120畝,總投資1.08億元,專業從事風電葉片與機組的研發、製造、銷售,屬國家重點扶植的產業項目。該公司於2019年12月5日註冊,12月18日進場施工,今年3月1日完成第1支葉片下線,創造了葉片行業從開始建廠到投入使用歷時最短的紀錄。
  • 新能源從「微不足道」到「舉足輕重」 平價讓「風光」行業更風光
    無論是新能源自身還是整個能源系統都必須進一步做出積極改變,將技術創新推向更深處,同時全社會也必須形成共識:能源轉型不是「免費午餐」,需要付出成本和代價。創歷史的「億千瓦」時代來了根據中電聯的數據,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國風電、太陽能累計裝機合計約為4.6億千瓦,這意味著未來10年,距2030年12億千瓦的保底目標仍有約7.4億千瓦的裝機差額,按10年平均值計算,風電、太陽能每年的新增裝機將不低於7400萬千瓦。新能源行業預測的目標更為樂觀。
  • 三一風電神器是怎麼煉成的
    在產品研發上,更加貼近市場和客戶,全球協同能力進一步打通,為打造前瞻性產品夯實了基礎。同時,通過系列結構優化設計和有限元分析、國內首創的超級3米迴轉支承技術,實現了設備運輸寬度不超3米,運輸高度不超3.2米,主機運輸重量低於45噸,滿足國際運輸標準,大大降低了客戶運輸成本。面對三一交出來的答案,客戶十分驚喜,尤其對「增強臂」技術讚不絕口。
  • 電氣設備行業:「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有望高速發展
    本周,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報送光伏競價轉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要求各省發改委、能源局梳理:1)2019年已入選但逾期未併網和2)2020年申報競價但未入選項目自願轉平價信息。光伏平價項目規模有望得到提升。隨著光伏行業逐步進入平價周期,政策對光伏行業需求的擾動在逐步弱化,光伏行業成長性高且確定性強。
  • 普睿司曼集團獲約2億歐元的美國海上風電項目合同
    米蘭2019年5月17日 /美通社/ --能源和電信電纜系統行業的全球領導者普睿司曼集團(Prysmian Group)獲得海上風電開發公司Vineyard Wind, LLC價值約2億歐元的海底電纜系統合同
  • 民生丨廣元已有6座風電項目建成投產,總裝機達41.92萬千瓦
    記者從廣元市發改委了解到,我市風電產業年增速突破260% 。廣元引進5家風電企業建11座風電站2020年11月27日,中廣核劍閣縣高池風電場建設項目首批24MW啟動驗收會,中廣核劍閣高池風電項目正式啟動運行。同年11月29日,大唐四川發電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廣元羅圈巖(風埡關)風電項目首颱風機順利併網,正式投產發電。
  • 華銳風電首個海上風場商運十年:從「攻堅克難」到「最美風場」
    2020年,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銳風電」)的首個海上風場項目迎來第一個十年裡程碑——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商運十周年。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是我國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也是亞洲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該項目一期工程採用華銳風電生產的34臺SL3000/90離岸型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
  • 2020年股票型公募冠軍陸彬:2021年新能源板塊大有看點 光伏、新...
    從逆向投資思維出發,我覺得2021年光伏行業競爭格局可能會有變化。雖然2021年全球需求的確定性還是蠻高的,但2020年最緊缺受益的環節很可能是2021年風險最大的環節。因為光伏的周期性很強,2020年盈利好了,我們看到很多企業通過二級市場融資的資本開支計劃都比較大,基本上6~12個月左右就有新增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