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全面禁象牙貿易上榜

2020-11-27 澎湃新聞

2月2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2018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在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成績斐然,中國全面禁止象牙貿易、野生東北虎繁殖家庭現身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野外引種大熊貓「草草」、16家單位聯合發起了倡議「保護野生蘭花,拒絕無序交易」等十件野生動植物保護事件位列其中。

1.中國全面禁止象牙貿易

中國政府從2018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國內象牙商業性加工和銷售,成為全球打擊象牙非法貿易措施最嚴格的國家,為全世界作出表率。為全面實施象牙禁令,中國政府從國內、國際兩個層面採取措施。2018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外交、文化、海關、市場等部門多次在北京、天津、湖北、雲南、福建、江蘇、浙江、廣東等地開展檢查和宣傳工作,以確保該項措施執行到位。同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海關總署等部門赴坦尚尼亞、馬拉威、莫三比克、尚比亞、烏幹達、衣索比亞等非洲國家開展瀕危物種保護宣講會,呼籲公眾遠離象牙等野生動物製品非法貿易。

本文圖片均來自 央視網

2.東北虎繁殖家庭頻現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2018年,通過監測發現,多個野生東北虎繁殖家庭現身東北虎豹國家公園。5月26日,在吉林琿春監測拍攝到一隻雌虎攜帶2隻幼仔外出的畫面。10月5日,在琿春監測到另一隻雌虎攜帶4隻幼仔在林中漫步,這是中國第三次監測到一虎帶4仔的場景。東北虎繁殖家庭連續被發現,顯示了中國東北虎種群繁殖力旺盛,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的東北虎種群迎來了一次比較集中的繁殖高峰期。

3.野外引種開啟大熊貓種群復壯新徵程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野外引種大熊貓「草草」,於2018年7月25日在四川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順利產下一對龍鳳胎。這是大熊貓野外引種項目開展以來首次誕下雙胞胎。目前,兩隻幼仔情況穩定。這標誌著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繼2017年野外引種實驗大熊貓成功產仔後,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再次取得突破性成功,對進一步改善圈養大熊貓遺傳結構和提高大熊貓遺傳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4.全國百支隊伍參與候鳥護飛行動

2018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候鳥遷徙季開展兩次志願者護飛行動,組織全國超過百支隊伍開展了候鳥保護講座、監測巡護、拆網舉報等活動,並協助相關部門破案,形成了保護候鳥和打擊非法獵捕的濃厚氛圍。一年來,各地因地制宜開展護飛行動,籤署了100個愛鳥護鳥文明協約,建立了主管部門、執法部門、各省協會與志願活動相互配合、聯合行動機制,推動了政府主導、社會支持、民眾廣泛參與的野生動物保護志願活動組織體系建設。

5.16家機構聯合倡議保護野生蘭花

2018年7月14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等單位在深圳共同主辦「紫紋兜蘭回歸自然試驗項目啟動儀式暨蘭科植物保育研討活動」。在紫紋兜蘭回歸自然啟動儀式上,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中國花卉協會、中國中藥協會、中國植物園聯盟、世界自然基金會等16家單位聯合發起了「保護野生蘭花,拒絕無序交易」的倡議。電商平臺、園林造景、展會展覽、中醫藥等利用和銷售蘭科植物的主要渠道作出相關承諾,倡導在電商平臺勸阻販賣野生蘭花商戶,號召消費者拒絕購買野生蘭花。

6.雪豹保護國際合作達成深圳共識

2018年9月4日-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會同廣東省政府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深圳市組織召開了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來自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等12個雪豹分布國的政府或專家代表,以及相關國際組織代表200多人出席會議。與會代表圍繞雪豹保護面臨的問題,共同探討加強雪豹保護的科學對策和政策建議。會議通過《全球雪豹保護深圳共識》,提出今後各方務實合作的優先領域、合作機制,標誌著全球雪豹保護國際合作邁上新臺階。

7.首屆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大會引起廣泛關注

2018年12月12日-14日,首屆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大會在山東省煙臺市召開。大會以科學保護、法治保障、有序利用為主題,以開放、交流、合作、共享為理念,力爭實現對野生植物資源的科學保護。展示了全國野生植物保護領域的科學成果,提出了修訂野生植物保護名錄的建議,交流了野生植物保護經驗,探討了科學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的方法,通過了對保護野生植物作出突出貢獻實施獎勵的辦法。大會共作了108個專題報告,全國植物學界相關人士700餘人參加大會。

8.全國開展嚴厲打擊犀牛和虎及其製品非法貿易專項行動

2018年11月13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決定至12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嚴厲打擊犀牛和虎及其製品非法貿易專項行動,遏制走私及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犀牛和虎及其製品犯罪苗頭,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安全。專項行動期間,全國森林公安共處理刑事案件396起,打擊處理犯罪人員770人,打掉犯罪團夥13個,共查獲犀牛角、虎製品等數百件,涉案價值數千萬元。

9.《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植物卷)叢書全冊面世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植物卷)叢書歷經6年於2018年全部完成出版。叢書共12冊,編撰了中國境內全部野生高等植物及重要栽培植物和歸化植物,共計464科4001屬36152種。叢書由中國眾多植物類學家編研,對中國境內高等植物進行整體的物種編目,是對中國植物區系「家底」的全新「盤點」,為我國實施野生植物保護奠定了科學基礎。

10.人工養殖林麝野化放歸首獲成功

2018年4月26日以來,紅外相機多次在陝西省寧陝縣密林中拍攝到佩戴GPS項圈、人工養殖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林麝成年個體及攜帶幼仔活動的場景,表明陝西省進行的世界首次養殖林麝野化放歸試驗獲得成功。

2017年6月29日,陝西省林業廳、陝西省科學院在寧陝縣境內的寧東林業局響潭溝野化放歸8頭雌性林麝、5頭雄性林麝,其中8頭佩戴項圈。放歸後至今,陝西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團隊通過自動感應紅外相機技術、林麝佩戴的GPS項圈定位追蹤、跟蹤觀察、樣方調查等方法對放歸林麝進行科研監測。監測結果表明,8頭佩戴項圈的林麝,有6頭在一定區域內活動。放歸的個體能夠生存並產仔繁育後代,是人工養殖野生動物野化放歸成功與否的根本標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17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由國家林業局保護司、中國綠色時報社、新浪網聯合開展的「2017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評選活動結果今日揭曉。這十件大事是:  一、中辦、國辦通報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七部委聯合開展保護區督查行動  2017年7月,中辦、國辦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發出通報,由於祁連山存在違法違規開礦、水電設施違建、偷排偷放、整改不力等行為,包括3名副省級官員在內的100多人因祁連山生態問題被問責。
  • 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郭香玉)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以及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入選大事著重於自然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經過廣泛徵集、專家初審、評審等程序評出。迄今為止,中國自然保護十件大事的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6年。
  • 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國內象牙市場呈萎縮趨勢
    周日,環球時報聯合報告表明,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和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發現,在中國合法和非法象牙市場的象牙製品數量已隨象牙價格的下降而下降。   來自這些組織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對22個象牙非法銷售的城市的503個實體店進行了調查之後,平均來說,每個出口商店只有5件象牙製品。該報告稱,這是2007年以來公開象牙的最低數量,相比之下,2016年每個商店有9件商品,而2007年每個商店有18件商品。國際非政府組織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高級科學顧問孫權輝對環球時報說:「象牙製品數量的減少是中國全力禁止象牙貿易的結果。」
  • 疫情之下,野生動物非法貿易治理的「危」與「機」
    首先是,國際上的野生動物貿易的管理方法——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CITES公約。這個公約的核心精神是採用物種分級與許可證的方式來管理野生動植物種的國際貿易,從而達到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
  • 快手:人工智慧加碼野生動植物保護
    「保護自然生態,守衛共同家園」,當你在快手搜索野生動植物時,搜索框下面就會顯示這個頁面,點擊進入後就可以看到快手發起的保護野生動植物呼籲,並且邀請每一個用戶成為守護者,頁面還提供了舉報入口。
  • 中外快遞業聯合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運輸
    本報訊  記者果叮咚報導  5月7日-8日,「北京——中國快遞行業拒絕寄遞非法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自律公約」籤字儀式及企業交流培訓在北京舉行。中國郵政速遞(EMS)、順豐(SF-Express)、圓通(YTO-Express)等國內12家快遞物流企業和國際快遞巨頭DHL、FedEx共14家快遞企業共同籤署自律公約,承諾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拒絕收寄非法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積極遏制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籤約儀式得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快遞協會(CEA)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WCA)支持。
  • 2019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揭曉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郭香玉)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以及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入選大事著重於自然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經過廣泛徵集、專家初審、評審等程序評出。迄今為止,中國自然保護十件大事的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6年。
  • 平均每九天就有人走私野生動物,哪地海關查獲最多?
    野生動物走私有多猖狂?野生動物自己也想不到,走私野生動物這門「生意」,能成為排在毒品、軍火交易之後的世界第三大走私活動。我國什麼情況呢?通過查閱論文數據,我們發現,近十年來,2013年到2017年的野生動物走私最為猖狂,每年案件數在40到60件左右。最低的是2011年,只有11件。
  • 平均每9天就有1起案件,野生動物走私有多猖狂?|周末談
    01野生動物走私有多猖狂?野生動物自己也想不到,走私野生動物這門「生意」,能成為排在毒品、軍火交易之後的世界第三大走私活動。我國什麼情況呢?通過查閱論文數據,我們發現,近十年來,2013年到2017年的野生動物走私最為猖狂,每年案件數在40到60件左右。最低的是2011年,只有11件。
  • 同慶2021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IFAW發起全球青少年藝術大賽
    為慶祝這一節日,2021年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將攜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秘書處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聯合舉辦第三屆全球青少年藝術大賽。本屆大賽主題為「森林和生計:支撐人類和地球可持續發展」。
  • 他是「野生動植物衛士獎」遼寧省唯一獲獎者 發現珍稀白頭翁 山中...
    前不久 "2020 野生動植物衛士行動暨第七屆野生動植物衛士獎 " 典禮在北京舉行,李忠宇被授予 " 野生動植物衛士獎——專業成就獎 · 奮進衛士 "。他也是 12 名 " 奮進衛士 " 中,遼寧省唯一獲獎者。
  • 2017年,影響中國銀行業的十件大事
    中國日報1月18日電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中國銀行業的重要動態和政策,其中包括監管部門整治金融亂象、國家金融發展穩定委員會成立、放寬外資進入銀行業比例限制等等。
  • 2018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有哪些?
    2018年是我國自然保護地實現統一管理的起始之年。1月2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2018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一是我國自然保護地實現統一管理。2018年4月10日,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同年5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職責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整體移交國家公園管理局。三是首次開展全國自然保護地大檢查。2018年6月~12月,全國31個省(區、市)集中開展自然保護地大檢查。四是貴州梵淨山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增至53處;世界自然遺產增至13處,一舉超過澳大利亞和美國,數量躍居世界第一。
  • 2018國考時政熱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要幹這100件大事
    2018國考時政熱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要幹這100件大事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國家公務員筆試,國家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人事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
  • 銀行業協會:這十件大事影響2018年中國銀行業
    1月8日,銀行業協會發布「2018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銀行業貫徹落實中央「六穩」要求、銀行業加大對外開放、整治市場亂象和網際網路金融風險、銀行業加大支持民營企業融資力度、銀行業公司治理著力強化、「資管新規」及配套細則落地、銀行業相繼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銀行業加快構建普惠金融體系與銀行資本工具創新政策陸續出臺,共十件大事上榜。
  • 2018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揭曉
    由中國就業促進會主辦的「2018年度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及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推薦評選活動於日前結束。經地方推薦和專家評議,最終評選出2018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及地方就業創新事件。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攻堅之年,也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
  • 保護動物,也可以這樣做
    其實為保護瀕危野生動物,打擊盜獵,有些正面的處理方法的確也會讓許多人無法理解與接受。比如,為了不讓犀牛遭遇盜獵,人們還給犀牛角注入毒素。銷毀象牙是一種「憤怒的回應」廣州此次「公開銷毀象牙」後,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曾回應媒體:「這是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機構)建議採取的方式,也是國際通行慣例,比如美國去年11月就採用了同樣辦法。從另一個角度看,通過銷毀少量非法且不具備交易資格和價值的象牙,從而達到保護大量野生象的目的,這是值得的。」
  • 2018年中國要幹這三件大事
    雖然2018年才開了個頭,雖然農曆立春還未到。但中央應該已經確定,2018年中國將幹這三件大事。1全國性掃黑除惡按照新華社的報導,這份《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措辭相當嚴厲。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印發通知,毫無疑問這是一次重大決策,是2018年中國政治進程中的一件大事。2、以前,我們的慣有名詞是「打黑除惡」,現在突然變成了「掃黑除惡」,按照新華社的分析,「掃黑」比「打黑」更加全面深入,不但要打擊犯罪,還要打擊違法行為。3、掃黑除惡,還與基層治理密切相關。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一些基層已經被黑惡勢力侵蝕。
  • 小五臺山保護區:野生動植物的天堂
    2002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小五臺山保護區總面積達到267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暖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經調查,保護區內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1637種,眾多植物種類中,包括小五臺山特有的小五臺紫堇、小五颱風毛菊、小五臺柴胡等14種。同時,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3種,其中一級保護植物有大花杓蘭、杓蘭和紫點杓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