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野生動物非法貿易治理的「危」與「機」

2021-01-16 澎湃新聞

原創 象妹 小象君 AnimalDialogue 收錄於話題#「野生動物貿易」專欄15#前沿科學講座6

導言

去年,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北京代表處的鄔含沁結合IFAW實戰經驗,為我們分析在疫情+網絡科技雙重夾擊下,如何面對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本文為講座整理總結。

什麼是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這要從非法野生動物利用方式的歷史演變開始講起。

在原始社會,野生動物是人類重要的食物和材料來源,這一階段稱為依附性利用。

逐漸,人類學會了將野生動物人工馴化成為家禽和家畜,這一階段稱為改造性利用。

到了現代社會,人類能夠大規模地狩獵野生動物並且對野生動物的需求非常地旺盛,開始有了大規模的野生動物商業貿易。這個階段,許多物種,如渡渡鳥、北美旅鴿,由於大規模的商業貿易需求被大量的獵殺而最終滅絕。人們逐漸意識到無節制、掠奪性的利用野生動物是不可持續的,需要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調控野生動物的貿易。所以我們開始向協調性利用野生動物的階段而過渡。

為了實現協調性利用,我們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首先是,國際上的野生動物貿易的管理方法——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CITES公約。這個公約的核心精神是採用物種分級與許可證的方式來管理野生動植物種的國際貿易,從而達到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

CITES將所有的被貿易的這些瀕危物種列入了三個附錄:

附錄I包括了所有受到和可能受到貿易影響而有滅絕危險的物種,被嚴格禁止國際間的商業貿易。比如大熊貓、老虎。

附錄II的物種主要是包括所有那些雖然還沒有瀕臨滅絕,但是如果對其貿易不嚴加管理,就有可能變成有滅絕危險的物種。比方說長頸鹿、河馬。對此,我們採取嚴格管制國際間商業貿易的方式,例如配額制度(每年有多少配額可以允許商業貿易)。

附錄III是任意成員國認為該物種在它的原始分布範圍內,需要其他國家幫助、配合控制貿易的物種,如我國的一些野生雉類,需要由各國配合進行管制國際間的貿易。

所有被列入附錄中的瀕危物種在進出口的時候都需要有進出口證明書,是由所在國的CITES管理機構負責出具。許可證上會說明貿易的目的、來源、製品、涉及的物種、是否被允許進行貿易。迄今為止,已有38,700餘種動植物被列入了CITES公約通過管理貿易而保護。

允許進口說明書©️IFAW

與CITES類似,國內的野生動物貿易管理方法(即野生動物保護法)也採用分類分級的方式。根據野保法,我國主要保護兩個種類的動物,第一是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比如我們熟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指的就是名錄裡的動物。而對於CITES的附錄I附錄II中非原產於中國的物種,我國將全部的陸生動物和部分的水生動物相應核准為一級、二級保護動物,按照同樣的標準來進行管理。而第二類則是有益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為「三有動物」名錄。而2016年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後,「三有」的內涵發生了變化,變為「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定義的變化也反映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核心思想的改變——轉變為「保護優先」,這同樣也反映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法律方針上,老版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方針為「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而在16年修法之後,方針變成了「保護優先、規範利用、嚴格監管」。這也與野生動物利用歷史的變化是相應的。

除《野生動物保護法》外,我國還陸續推出了一系列針對野生動物貿易的管理的規定。比方說2007年針對賽加羚羊、穿山甲以及稀有蛇類的規定;16年針對象牙及其製品的象牙禁貿令;18年針對犀牛和虎的通知。對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管理也寫到了刑法裡面,首先,針對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非法獵捕殺害,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罪。若涉及到跨境,則有走私罪;針對非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一般是非法狩獵罪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狩獵與馴養繁殖

狩獵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一般來說是不可以的,除非基於科研、物種保護的需求,向有關部門申請特殊的許可,而對於其他種類的野生動物也是需要去申請專門的狩獵證,才在規定的受理證規定的地點、時間、方式以及數量來進行生動物的狩獵,這樣才是合法的野生動物狩獵,其他的就被視為是非法的。

合法的馴養繁殖得向當地的林業部門申請獲得馴養繁殖許可證。在16年新野保法出臺後,這個證改名叫人工繁育許可證。但有時也會見到舊版證件。如果馴養繁殖出來的野生動物要進行出售,要向相關的部門申請審批。有些地方會要求辦理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只有兩證齊全,才是合法的野生動物貿易。而對於一些國家重點關注的野生動物製品,還需要有一個特許的專用標識才是合法的。

全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現狀與趨勢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以及國際刑警組織的估計,每年全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總案值高達70到230億美元,是僅次於毒品走私、假冒產品、人口販賣的第4大犯罪類型。 根據聯合國毒罪辦今年新發布的報告,2017年全球範圍內大概有20000多次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查獲,而這僅僅是基於CITES框架下的國際走私的查獲,各個國家境內的野生動物貿易尚且沒有算在其中,所以可以想像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數額會多麼龐大。

UNODC, World Wildlife Crime Report 2020,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2020.

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包括一個完整的貿易鏈條,從最開始的非法盜獵,到中間獵獲品的運輸,甚至是走私,到最後在市場上的非法買賣,以及一些不法的人工飼養行為,比方說為了經營或作為寵物的非法飼養。

畫面可能引起不適,請左右滑動查看

非法走私、盜獵、非法飼養、非法買賣

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是一個全球問題,根據聯合國毒罪辦2016年報告,從象牙的主要查獲途徑可以看出,它來源於非洲國家,經過一些中東以及東南亞的國家轉運到了目的消費國——中國、歐洲、美國。中國曾經是象牙最大的消費國。但在2016年我國發布了象牙禁貿令,禁止全國範圍內一切的商業性象牙及製品的貿易。該禁令在17年年底生效,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象牙在黑市上的價格大幅低下降,象牙盜獵的情況也有所改善,中國呈現出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全世界的野生動物保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象牙的主要走私路線 ©️ UNODC, World Wildlife Crime Report: Trafficking in protected species, 2016.

而鸚鵡的走私路徑非常不同。鸚鵡可能是一些人心目中的理想寵物,但實際上大多數種類的鸚鵡都是受CITES公約保護的。因此很多寵物鸚鵡是從非洲以及中美南美洲的國家走私而來,美國、歐洲以及新加坡可能是重要的目的國。不同物種的貿易樣式是不同的,涉及的目的國、中轉國、目的國都非常不同。因此在非法貿易的每個環節,所有目的國、中轉國、目的國都應該負起責任來聯合打擊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如果一味認為某個國家是野生動物製品的消費大國,只盯著某一個國家進行指責的話,那是相當不公平的,需要從各個國家、不同的物種角度聯合進行治理。

鸚鵡的走私路線©️ UNODC, World Wildlife Crime Report: Trafficking in protected species, 2016.

根據2020年的報告,全球共查獲的非法貿易涉及大約6000多種野生動植物,根據09-13年查獲貿易的涉案案值來排序,最多的是紅木,其次是大象。 根據2014~2018年的趨勢圖,被查獲到的穿山甲和犀牛數量飛速地增加,這是因為全球對於象牙非法貿易的打擊力度增大,使這些犯罪分子們轉移犯罪標的而瞄向的新的物種。所以,野生動植物的治理並不是一時之功,而是要不停地研究最新的貿易趨勢,進行針對性的打擊。

走私的野生動物種類©️UNODC, World Wildlife Crime Report 2020,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2020.

另外一個最新的趨勢是野生動物貿易開始向網絡轉移。IFAW從2004年就一直關注並研究網際網路上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根據我們2017年的調研報告,在4個國家106個平臺上發現了5000多個非法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廣告,其中涉及到了10000多個動物或者其製品個體,這簡短的調查就能發現如此之多,可見規模相當龐大。

為了打擊網絡上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我們和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為他們提供打擊野生動物網絡犯罪的知識和技能培訓,幫助企業清除其平臺上的非法廣告,並且一起對用戶進行科普教育。比如,大家如果去淘寶上搜索「象牙」的話,會看到呼籲大象保護的界面;如果在百度搜索「象牙」的話,會有象牙禁貿令的提示。

在淘寶和百度上搜索象牙©️IFAW

IFAW研究顯示,從2015年起非法野生動物製品的廣告數量確實是逐年呈現下降趨勢的(中間我們也有過幾次調整抓取方法,出現了短暫的上升)。這一方面是由於平臺監管力度的增強,另一方面是執法機構打擊力度的增強。但同時也存在一種可能——這些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正向著更加隱秘的平臺——即時通訊工具轉移。 因為即時通訊工具用戶數量龐大、溝通的私密性,轉帳支付的便利性,它逐漸成為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最為青睞的網絡平臺。

從公開網絡平臺抓取到的新增非法野生動物製品廣告數呈逐年下降趨勢。©️IFAW

根據IFAW整理的報告,我們發現2015~2018年司法案件中的342起和網絡有關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案件中,使用了即時通訊工具的有68%,因此我們對39個非法野生動物製品賣家的朋友圈進行了為期30天的監測,共發現了7186條非法野生動物製品的廣告,其中79%是用於佩戴和把玩的文玩飾品,比如,虎骨扳指、藏羚羊製作的手串。我們僅僅發現了少類的活體動物製品以及比較少的食品、藥品廣告,而我們發現被貿易最多的14種動物——象、虎、抹香鯨、猛獁象、犀牛、盔犀鳥、海象、藏羚羊、玳瑁、賽加羚羊、獨角鯨、穿山甲、熊和狼。

即時通訊工具成為非法野生動物貿易過程中最為青睞的網絡平臺©️IFAW

非法野生動物製品賣家的朋友圈©️IFAW

由於微信上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是比較難以追蹤和監測,騰訊聯合IFAW、TNC在2015 年發起了「企鵝愛地球」的項目,在微信和QQ平臺設置了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舉報通道,如果大家在朋友圈裡發現了有非法貿易野生動物的現象,可以上「企鵝愛地球」或者「騰訊110」的公眾號或小程序進行舉報。

企鵝愛地球項目©️IFAW

短視頻社交媒體同樣受到了不法分子的利用。有一些物種被作為寵物而炫耀或銷售,比如藪貓(CITES附錄II物種,在我國相當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爪水獺(CITES附錄1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IFAW支持美境自然對快手、抖音、嗶哩嗶哩等短視頻平臺進行了為期四周的調查。發現了近400個可能和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相關的帳號。調查之後,我們協助相應平臺,對違規帳號進行了處理。目前,這份有關短視頻社交媒體上的野生動物貿易的報告已經由美境自然發布了

短視頻平臺上涉嫌違規的的野生動物相關短視頻©️IFAW

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危害有哪些?

1)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生態環境失衡。

非洲象的數量在2006~2015年期間已經減少了大約20%。肯亞曾集中銷毀了105噸被查獲的非法象牙,一對象牙意味著一頭大象,105噸是多少大象的生命呢?而今年3月份疫情期間,國家海關查獲的20.3噸幹制的蛤蚧,一個蛤蚧可能還不到100克,20.3噸又是多少蛤蚧的生命? 穿山甲被認為是近10年來被盜獵最嚴重的物種,全球被非法貿易的穿山甲超過了100萬隻。上述這些動物在原本的生態系統中都有重要的功能,比如穿山甲主要以白蟻為食,對森林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大規模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不僅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更會引發生態壞境的失衡。

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帶來的危害©️IFAW

2)影響動物健康、環境健康,從而影響人類健康造成公共衛生危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近10年來75%的新發疾病都是來源於動物,而61%的人類疾病也同樣來源於動物。

關於人獸共患病的幾個事實©️ https://www.urbanpethospital.com/blog/post/zoonotic-diseases-facts

非法盜獵與走私的野生動物很有可能是攜帶病原體的動物,走私者繞過了國家間的衛生檢驗檢疫,很可能使得野生動物將未知的病原生物帶入人類社會,並且走私常常是在一些非常惡劣的運輸條件中,很利於病原體的傳播。

野生動物在被非法買賣時,常常是處於非常惡劣的環境,精神非常緊張,對他們的免疫系統也是很大的傷害,所以在這個階段也是非常容易感染各類疾病,並且在一些市場中,野外來源的動物和人工養殖的家養動物在同一環境售買,這使得病原體相互傳播、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也為新發疾病的產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溫床。

非法飼養野生動物情況也非常類似,甚至一些合法的養殖場也會非法的從野外獲得一些野生動物和人工養殖的動物混合養殖,這都有非常大的健康風險。

畫面可能引起不適,請左右滑動查看

非法飼養 非法買賣 走私 非法盜獵 ©️IFAW

如何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1)國際上我們有國際打擊野生動植物犯罪聯盟(ICCWC),是由CITES秘書部牽頭,聯合了國際刑警組織、聯合國毒罪辦、世界銀行以及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區域間以及國家間的聯合執法打擊野生動物犯罪。

2)國內的野生動物犯罪刑事案件一般來說是由森林公安(已經轉隸至公安部食品藥品環境偵查局)負責偵辦的。而跨境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通常由海關緝私局來進行打擊。然而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情形非常的複雜,2016年國務院批准建立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部級聯席會議制度,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牽頭,今年已經擴大到了27個部委,形成了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國家力量。

針對網絡上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IFAW聯合TRAFFIC、WWF在2018年成立了打擊網絡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全球聯盟,現在已經有26個全球內的各大科技公司加入。我們會為成員提供培訓,輔助這些公司來清理他們平臺上的非法貿易信息。成立2年來,聯盟成員累計清理了超過300萬條非法野生動物製品信息。

打擊網絡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全球聯盟成立兩周年所取得的成績©️IFAW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目光已經聚焦在野生動物貿易的管控上。據估計,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損失大概是防止新發疫情的可能年花費的500倍,我們都深刻的意識到未經管理會帶來的巨大損失,因此紛紛提議對野生動物貿易進行管控。

但是我們現有管控還有存在一些問題,現有野生動物貿易管理的機制(國內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CITES公約)主要保護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而動物可能潛在的健康風險並沒有納入到相關法律的考慮之中。比如鼠疫的自然宿主——旱獺既不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也不是三有動物,根據之前的法律,捕獵和使用旱獺其實是完全不違法的,但會帶來很多的健康風險。

我國動物防疫法以及國際上的國際動物健康衛生法典的管理範圍現在也非常有限。以《動物防疫法》為例,本法所稱的動物是指「家禽家畜和人工飼養和合法捕獲其他動物」,要對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進行檢驗檢疫,然而如果檢驗不合格,並沒有打擊機制。因此只能針對合法的貿易進行一些管控。 所以很多保護機構希望在現有的機制下增添一些公共衛生的內容。 比方說一些組織就希望CITES增加一個應急的機制。針對可能有健康危險的動物貿易,給出一個白名單,只允許經過審核後沒有疫情風險的動物進行國際貿易。然而CITES秘書處認為這很可能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可能要寄希望於國際動物衛生組織或者一些打擊野生動物犯罪的組織。所以國際上野生動物貿易針對公共衛生方面的管控目前還是一些困境的。

在野生動物貿易的應急管理上,我國做得非常出色,在「全面禁食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以及禁止食以食用為目的獵捕野生動物」的決定出臺後,我國在國際上備受讚譽。自2020年1月23日以來,我國一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在20天內,中國各地公安機關就立案偵辦了涉城動物刑事犯罪案件400多起,收繳野生動物38,000多頭,是非常顯著的執法成果。 然而貿易規定主要是禁止非法貿易以及以食用為目的的曾經合法的一些行為,但其他的利用形式也並非全無風險。比方說在荷蘭的水貂養殖場的水貂也被發現了感染了新冠。所以,僅僅控制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貿易可能並不足夠。

©️IFAW

那麼針對野生動物貿易的管理,我們IFAW一直和各個利益相關方合作,提倡用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來保護野生動物,並且支持加強執法以減少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同時,我們也在展開各類減少消費需求的活動,並且力圖改善合法貿易中野生動物的境況。

對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帶來的公共健康風險的提議

1)我們可能需要用更謹慎的態度來評估允許養殖的野生動物物種名錄,並且充分評估這些物種是否能夠建立起健康養殖的管理標準和檢驗檢疫的標準。比如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規定了哪些動物是開放養殖的家禽家畜,哪些屬於野生動物。我們可能應該禁止特定的非常有傳播風險的物種及其製品的貿易和消費。

2)要加強人工養殖野生動物的種溯源監管以及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數量匯報,來控制野生動物冒充人工養殖動物的現象。並且我們認為應該在國際邊界實施更加嚴格的衛生檢驗檢疫管制。同時關閉一些高風險的市場,禁止同一市場內同時銷售野外來源和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1)遵紀守法,拒絕非法消費野生動物製品,勸阻周邊人不要消費野生動物,包括食用藥用,把動物當做異寵

2)向周邊的人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的理念,傳播相關法律政策。

3)不要和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不要和它們自拍。出國旅遊時不要去野生動物市場或者購買用野生動物身體部位做成的紀念品。

4)發現違法獵捕、交易、運輸、飼養野生動物的行為,及時向公安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舉報

5)積極建言獻策,幫助促成更加強有力的法律來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原標題:《疫情之下,野生動物非法貿易治理的「危」與「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水律蛇、竹鼠……疫情當前,有人卻頂風違法偷賣野生動物?
    來源:新浪財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仍然嚴峻。今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採訪中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看,這次疫情的源頭來自野生動物,比如說竹鼠、獾這類。雖然具體源頭尚無定論,但是野生動物交易、非法食用「野味」等行為現在已經「人人喊打」。
  • 中外快遞業聯合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運輸
    本報訊  記者果叮咚報導  5月7日-8日,「北京——中國快遞行業拒絕寄遞非法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自律公約」籤字儀式及企業交流培訓在北京舉行。中國郵政速遞(EMS)、順豐(SF-Express)、圓通(YTO-Express)等國內12家快遞物流企業和國際快遞巨頭DHL、FedEx共14家快遞企業共同籤署自律公約,承諾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拒絕收寄非法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積極遏制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籤約儀式得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快遞協會(CEA)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WCA)支持。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國家動真格了,浙江已對26人追究刑責
    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這一次國家動真格的了!從法律上禁止任何人觸碰野生動物這個「病毒開關」這一決定出臺的背景有三:新冠肺炎背景下,禁食野生動物形勢緊迫。
  • 飼養野生動物當寵物?此類案件已佔野生動物犯罪的一半
    ,收繳野生動物8315頭/只,收繳野生動物製品1248公斤,破案數排全省首位。 通過網絡銷售、購買野生動物佔多數 今年以來,廣州警方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和高壓態勢打擊,市民群眾保護動物意識增強,食用類涉野生動物案件明顯下降,市場、酒樓食肆公開出售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涉野食用類刑事和行政案件數直線下降。
  • 以案釋法 | 世間好物千萬種,野生動物不要碰!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歷史與實踐一再證明非法獵捕、交易、食用野生動物是引發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推手,也一再警示人類要堅決杜絕伸向野生動物的可恨黑手。2020年5月,公安機關在小明的住處查獲疑似水獺活體3隻,經鑑定,查獲的疑似水獺為哺乳綱食肉目鼬科水獺亞科小爪水獺的亞成體,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根據國務院關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批覆規定小爪水獺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隨後,肇慶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依法對小明進行傳喚,小明當日到案。
  • 平均每九天就有人走私野生動物,哪地海關查獲最多?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徹底紮緊了對野生動物的管控。而在這之前的數十年,這樁隱匿在暗影裡的買賣是怎樣的面目呢?由於野生動物生意的非法性質,我們並不知道有多少動物被地下交易了。所以本文從野生動物走私的數據入手,揭開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一角。
  • 野生動物不是寵物 疫情下我們該如何對待動物夥伴?
    疫情兇猛,我們飼養的寵物會攜帶病毒嗎?帶它們戶外玩耍時,如果接觸到了野生動物,會增加攜帶或感染病毒的風險嗎?寵物該如何防護?我們又該用什麼態度對待野生動物呢?下面我來說一說這些問題。但最重要的,是尊重人和野生動物的安全距離,不打擾,不接觸。野生動物也是人畜共患病,而不是消除消滅所有可能威脅人類安全的動物。防止寵物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可以減少人畜共患病傳播的風險。捕殺流浪貓狗對疫情是否有幫助?
  • 2018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全面禁象牙貿易上榜
    1.中國全面禁止象牙貿易 中國政府從2018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國內象牙商業性加工和銷售,成為全球打擊象牙非法貿易措施最嚴格的國家,為全世界作出表率。為全面實施象牙禁令,中國政府從國內、國際兩個層面採取措施。
  • 平均每9天就有1起案件,野生動物走私有多猖狂?|周末談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徹底紮緊了對野生動物的管控。而在這之前的數十年,這樁隱匿在暗影裡的買賣是怎樣的面目呢?由於野生動物生意的非法性質,我們並不知道有多少動物被地下交易了。所以本文從野生動物走私的數據入手,揭開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一角。
  • 廣西一男子頂風作案,疫情之中還捕殺分食野生動物
    自從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人們對於野生動物的態度有了極大的轉變,雖然直到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都還沒有核查清楚,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種病毒來源於野生動物,也因此,很多曾經分食過野生動物的人,對於大自然都開始心懷敬畏,甚至有不少人覺得此次疫情就是大自然對於人類濫捕濫殺的懲罰。
  • 【龍法要聞】黑龍江法院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發布會現場 隋禹攝 近年來,黑龍江法院深入貫徹「兩山理念」,依法懲處了一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疫情期間,嚴懲非法狩獵等妨害疫情防控犯罪,為推進黑龍江省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提供堅強的司法服務保障。黑龍江省林區中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孫勇通報情況 隋禹攝 黑龍江法院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 非法獵捕野生紅腹錦雞野兔 三被告人獲刑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趙棟梁 代文官 張愛玲    日前,河南省澠池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非法獵捕野生紅腹錦雞的案件
  • 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此外,還組織召開了以「共同的責任、共同的擔當:全鏈條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為主題的中國邊會,倡導包括源頭國、中轉國、目的國在內的全鏈條打非理念。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在控制國際貿易、保護野生動植物方面最具權威性且影響廣泛。這個會議關係到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的進出口貿易,直接影響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
  • 新疆阿克蘇查獲3起涉嫌違法經營野生動物案
    (抗擊新冠肺炎)新疆阿克蘇查獲3起涉嫌違法經營野生動物案(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24日電(王小軍 劉紅文) 記者24日從新疆阿克蘇地區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該局聯合阿克蘇地區公安局森林公安開展了一次野生動物集中執法檢查行動,在阿克蘇市查獲3起涉嫌違法經營野生動物案
  • 從捕殺野生鳥類說起
    閆建軍  據報載,今年初,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狩獵案,案件適用速裁程序,當庭宣判,被告人張某犯非法狩獵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看了此報導,筆者感觸頗多。  我國是一個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但是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人為破壞,許多種類已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然而,捕殺、濫食野生動物的現象還十分嚴重。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顯示,所列出的640個世界性瀕危物種中,中國就佔據了25%。可見,我國的野生動物資源真的到了瀕臨滅跡的邊緣。
  • 非法獵捕4隻野生麂子 張坊兩男子被刑拘
    近日,張坊鎮的林某和陳某在附近山中發現野生麂子的蹤跡,兩人商議後,用自製的獵套先後獵捕了4隻野生麂子。經過群眾揭發舉報,警方很快就找到了林某和陳某,兩人如實交代了自己獵捕野生動物的事實。1月6日,兩人因非法獵捕野生動物被瀏陽市森林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 有人通過快手APP銷售野生動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31日訊(記者佘穎)已被全面叫停的野生動物交易出現了新動向——3月30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外通報了一起借快手短視頻銷售野生動物的案例。這是目前市場監管總局曝光的首起短視頻銷售野生動物案例。2020年2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有人在快手短視頻上銷售野生動物。
  • 「兇猛」動物豈能被「寵」賣!
    絕不放棄    ——嘴硬的「大寶姐」敗給了「熱心網友」和鐵面警察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連市森林公安局刑偵處民警接到一外地網友舉報電話:有一個網名為「大寶姐」的人在網際網路平臺「展示」藪貓、獰貓等保護級別動物,懷疑有非法出售野生動物的可能。
  • 銅仁思南:一男子非法獵殺3隻野生山斑鳩被刑罰
    12月29日,思南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李某某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由德江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當庭判決支持思南縣人民檢察院全部訴求。
  • 南都記者暗訪曝光:疫情萬急,白雲區江村農貿市場竟仍有人偷賣野生...
    黑暗帳篷內隱藏野生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裡、中間宿主是誰?是如何感染到人的?目前依然還是一個謎,但各種線索指向了從蝙蝠到野生動物到人的大概傳播路線。因此野生動物交易,尤其是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