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角度來講,「相由心生」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當我們的身體患上疾病時,會在臉上不同的對應區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只要用心觀察臉部發生的變化,就能找到一些疾病的蛛絲馬跡,及時調養,有助於保健養生、防治疾病。
本期,《生命時報》記者在首都醫科大學主任醫師、國際生物醫學特徵辨識學會副主席王鴻謨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體質與生殖研究中心副主任錢會南,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診斷系副教授薛曉琳的指導下,繪製出一張「臉上的疾病地圖」,以助您更好地呵護健康。
耳垂有皺、臉通紅:心臟不好。我國古代中醫學家通過長期、大量的實踐,發現了不同病色反映不同病症的規律。其中,紅色多與心臟病有關,臉部過分紅潤,說明心臟供血過量,這類人容易患上高血壓,要提防心臟病。
臨床中,仔細觀察冠心病患者的耳垂,往往可以發現一條斜線或者皺痕,有的深而長,有的淺而短,這種褶皺是冠心病的徵兆,常被稱為「冠心病溝」、「腦動脈硬化耳褶徵」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出現冠心病溝的可能性為73.9%—97.7%。因此,發現耳部有褶皺的人,很有可能得了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症等病。另外,耳色暗紅,大多是氣滯血淤,而耳垂肉寬厚發紅,並伴有肥胖的人,容易腦溢血。
中醫認為,兩眼之間為心,這裡要比其他部位偏紅,但如果是大紅色,意味著心火過旺;如果是青紫色,則表明全身血液運行不暢,要防範冠心病;如果兩眼間有橫紋,也是心臟不好的表現。另外,觀察唇舌也能判斷心臟情況。舌尖變紅,表明心火盛;舌色發暗,舌尖、舌邊有青紫色小點或斑塊,表明淤血阻滯心脈,心臟供血不足;唇色發暗是冠狀動脈堵塞的徵兆。
心臟不好的人,一定要規律生活,保持充足睡眠;運動上,要把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相結合,少做劇烈運動;少吃發苦的食物,多吃蘆筍、西蘭花、綠葉蔬菜等護心食物;可常用手掌掌緣按揉背部心區(背部與心臟正對的位置),可起到養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