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我們常常好奇,古代人到底長什麼樣呢?是美是醜?在一項數位化重建中,古羅馬皇帝的面孔被重新賦予了生命。這個令人激動的真實樣貌工程包括卡利古拉皇帝、尼祿皇帝和哈德良皇帝等。
這些早已死去的古代皇帝的容貌被保存在數以百計的雕塑中,但即使是最細緻的雕刻也無法表達這些統治者在世時的真實面貌。為了探索這一問題,加拿大電影攝影師和虛擬實境設計師丹尼爾·沃沙特在神經網絡中使用了機器學習——通過經驗不斷學習的計算機算法。在神經網絡中,計算系統通過節點的層次來處理信息,節點的通信方式類似於大腦中的神經元。
在名為Artbreeder的神經網絡中,算法分析了大約800個半身像,以建模出更真實的面部形狀、特徵、頭髮和皮膚,並添加生動的顏色。然後,沃沙特用Photoshop對Artbreeder的模型進行了微調,添加了從硬幣、藝術品和歷史文獻中收集到的關於皇帝的文字描述的細節,使這些肖像栩栩如生。
「在計算機編程中有一條經驗法則叫做『無用輸入無用輸出』,它適用於Artbreeder。」 沃沙特表示,「一個光線充足、身材勻稱、幾乎沒有損傷的胸部和標準的面部特徵很容易就能得到這樣的效果。相反,一個損壞的雕塑或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拍攝的雕塑的數據集會產生眾所周知的「垃圾」圖像,也就是不太真實。」
沃沙特在一篇博客中說,他更喜歡使用的作為主要素材的半身像是古代皇帝還活著的時候雕刻的,或者是製作技藝最精湛的。
對於皮膚顏色,沃沙特要麼為Artbreeder提供一個彩色的參考圖像,要麼讓它「猜測」如何分配色調,這樣模型的表面就像真實的人類皮膚。
「我可以通過手動控制改變膚色和種族。」他說。
沃沙特表示,為皇帝們找到所有的藝術品和參考文獻大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而組裝每幅肖像平均需要15到16個小時。
圖為卡利古拉,眼神冷酷,來源Courtesy of Daniel Voshart/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以歷史上以瘋狂殘暴聞名的羅馬皇帝——卡利古拉為例,他的在位時間從公元37年到公元41年,沃沙特調整Artbreeder模型使用的描述,其中包括「頭畸形,眼睛和太陽穴凹,」以及「眼睛裡透露著殘酷,閃爍著折磨欲望的光」,這些描述來自一篇題為「羅馬皇帝傳記中的個人形象」,1928年發表在《哲學研究》雜誌上。
根據1928年的論文,尼祿(在位時間公元54年至公元68年)的下巴更圓,皮膚「長滿雀斑,令人生厭」,臉「和藹可親但並不帥氣迷人」。歷史上,尼祿皇帝荒淫暴虐,焚燒羅馬城,迫害基督徒,惹得天怒人怨。
圖為尼祿,來源Courtesy of Daniel Voshart
在COVID-19疫情隔離期間,沃沙特為了分散注意力,開始了復原羅馬皇帝計劃。他說,當時他對古代帝王的了解「接近於零」。然而,沃沙特在自己的網站上寫道,這個有趣的藝術實驗最終吸引了54位皇帝,橫跨了羅馬帝國(有時被稱為元首統治時期)從公元前27年到公元285年。
沃沙特說,對實驗對象知之甚少實際上是一個優勢,這使得他可以在沒有偏見和先入為主的情況下塑造羅馬皇帝們的臉。
沃沙特解釋說:「例如,在法醫重建中,你只需要頭髮、皮膚、已知傷疤等相關信息。」他說,「了解性格的各個方面會對藝術家產生不恰當的影響」,導致他們創作出一幅反映出對主題的扭曲看法的肖像。
現在,沃沙特的網站上可以看到更多的重建作品,在他的Etsy商店裡也可以買到《羅馬皇帝計劃》中54張面孔的海報。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livescience.com/ai-roman-emperor-portraits.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