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是我和孩子交流的時刻,這被我們稱為「蜜糖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什麼都聊,什麼都說。我把孩子當作平等的大人,孩子也把我當作知心的朋友,這樣幾年如一日的交談,讓我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好。關係好了,教育也就變得簡單了。
昨天晚上,我突然想跟孩子聊聊這次嚴重的疫情,我想,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經歷,所以,我要把自己對這個事情的理解告訴孩子,讓他從中也能學到一些東西,因為這樣的學習機會,一輩子可能都遇不到幾次。
於是,我把下面的這幾句話告訴了孩子。
一、無論什麼時候,生命都是你最大的財富,而保持健康,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
孩子,從你兩三歲的時候,媽媽就跟你強調,生命最寶貴,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的生命,跟生命相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是次要的。這些,你都牢牢地記著,媽媽很欣慰。
現在,媽媽還要告訴你,保持自己的健康是最大的本事。前段時間你得了流感,難受得不行,當時在病中,媽媽跟你說,好了之後一定要好好鍛鍊身體,因為你從小身體就不是很好,長得又瘦又小,你答應得很好。可是真正好了之後,你有些忘記了,每次都是我催著才去運動。
媽媽不是責怪你,人人都知道健康很重要,鍛鍊很重要,可成年人也是一樣熬夜一樣葛優躺,不斷透支自己的身體。你現在還小,明白這個道理,但理解的還不夠深,以後,媽媽會和你一起,把鍛鍊當成我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讓它深入我們的內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高質量的生活。
媽媽跟你講過鍾南山院士,他今年84歲了,可還是精神矍鑠,天天堅持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又怎麼能做到這些?
那天,你對我說,唉,這個寒假不能去滑雪,不能泡溫泉,真的好遺憾啊!說完,眼淚都快出來了。我把你摟在懷裡,輕輕拍著你的後背,說,以後你還有好多個寒假,可以去滑雪可以去泡溫泉,但是現在不行,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你把眼淚擦了擦,聽懂了我的話。
孩子,你知道嗎?不管什麼樣的病毒,都是對人體免疫力的侵犯。專家們說了,這一次的新型肺炎,並沒有特效藥,都是靠著人自身的抵抗力在鬥爭。張文宏醫生也說,最好的藥物,就是人自身的免疫力。只要免疫力足夠強大,就能夠保護你的身體不受侵犯。
孩子,媽媽希望你重視身體,愛惜生命,不論何時何地,都要把健康和生命放在第一位。
二、無論什麼時候,不遵守社會規則的人,註定要付出代價。
孩子,很小的時候,媽媽牽著你的手過馬路,你就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奶奶剛進城市不適應的時候,還是你一次次地告訴奶奶,應該如何看信號燈,如何過馬路,在這方面,你從來就是個省心的孩子。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就要遵守其中的規則。社會規則是對所有社會人的約束,遵守規則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每一個人,都要有基本的社會責任感,有基本的道德素質,不給社會添亂,不給國家添麻煩。
孩子,你知道嗎?在這次疫情中,出現了很多不遵守規則的人。政府讓好好待在家裡別出門,可有些人偏偏要出門,而且天天出門,去了好多的地方,可他們不知道,他們很可能自身就是潛在的病毒攜帶者;還有的人,自己都被傳染了,還隱瞞病情,進了醫院也不說實話,有的一個人傳染了幾十個醫護人員,還有的把自己的親人也傳染了;還有的人明知道自己被感染了,就是不去醫院,結果生生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白白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這些都是不遵守規則的體現。我們普通人都應該是政策的遵守者,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就是我們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孩子,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份子,都擔負著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等你長大了,也會有自己的角色,有自己的職業,你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職責匹配得上自己的身份,這樣,才是履行了自己的責任,盡了自己的義務。
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所以,如果我們的國家有難,我們都要去儘自己的一份力,能發光的發光,能發熱的發熱,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好,而國家好了,我們自己才能更好。
三、關鍵的時候,知識是最有力的武器,才華是一個人最該仰望的高山
這次疫情的出現,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很多人的擔當: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距離非典17年後再次挑起了重擔;73歲的李蘭娟院士第一時間向國家請求「封城」,把損失降低到最小; 54歲的女將軍陳薇在大年初二帶領專家組進駐武漢,兩天後就研製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大大加快了確診速度......
他們是我們的精神脊梁,是真正的大國國士,值得所有人敬仰。
可孩子,你知道憑什麼是他們而不是其他人嗎?因為他們有知識、有才華、有能力,是這些成就了他們,最關鍵的時候,能拯救一個國家的,是身處其中之人的專業和能力,而不是誇誇其談的大話。
李蘭娟院士說,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留給保家衛國的軍警戰士,不要讓年輕人一味追星,演藝明星是強不了國的。
孩子,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夢想,已經懂得人只有用知識去武裝自己,才會真正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雖然你還小,但你已經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了,媽媽看得見,也支持你,祝福你能如願以償。
四、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狀態
這段時間,大部分人都宅在家裡,除了家人就是自己,可以說是真正的獨處時光,可就是這樣的時光,卻把很多人弄得精神幾乎崩潰,心裡充滿了焦慮。
在災難和創傷面前,每個人都會出現應激狀態,看到有人受苦,會忍不住難過,看到負面的新聞,會難過得無以復加,這叫替代性創傷,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正常現象。
可任何事情都有個度,適度焦慮是可以的,但過度焦慮就是問題了。有的人天天在家吃不下睡不著,腦子裡都是負面新聞,甚至晚上都會做噩夢,白天精神恍惚,完全變了一個人,情緒上的失靈導致身體上出現問題,偶爾有點不舒服就懷疑自己也被感染了,一天無數次地量體溫、吃藥,唉聲嘆氣,生怕自己也得病。
還有的人,整日以淚洗面,完全提不起一點精神,而且,還控制不住地一遍遍地去刷新聞,看著那些上升的數字心裡一陣陣發涼。
也有的人,無聊得抓心撓肝的,實在不知道自己該幹點什麼,這部分人平時習慣了社交,習慣了把時間用在別人身上,而忽視了獨處能力的培養,這時候,就顯得無所適從了。
而有的人,卻基本不受影響,日子照常過,以前該做什麼,現在還是做什麼,那是因為這些人,有了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知道如何關愛自己,如何調整自己,更懂得如何過好自己的業餘生活。說到底,是他們會調整自己的情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情緒,有正面情緒也有負面情緒,這些都是正常的,但我們不能讓負面情緒左右自己的生活,要學會調節自己,一個人調節情緒的能力,決定了他的生活狀態。
內心真正強大的人,不是永遠沒有負能量,而是能夠接納那個有負能量的自己,從而發展出正能量。
情緒的修煉是一門必修的功課,你需要從現在就開始磨鍊自己,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生活的挫折打垮,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礪中綻放出自己的光彩。
親愛的孩子,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很多東西我們無法把握,但我們可以把握自己的心態,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我們能改變自己,只要處理好和自己的關係,我們就能以不變應萬變,處理好和別人的關係,以及和這個世界的關係。
孩子,未來很長,希望你的每一步都能走得紮實,每一天都能過得充實,成長為你夢想中的那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