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找到內心篤定的力量?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萬達集團

來源 | 混沌大學(ID:hundun-university)

作者 | 成甲 ,《好好學習》、《好好思考》作者

編輯 | 欣欣 、JY.Yang

疫情期間,我在家看到一條讓我非常有感觸的朋友圈。

我的一個朋友說,每天被困在家裡遠程辦公。他媽媽看到他在上班就開始問,

你們公司還發得起工資嗎?你是不是快失業了?早跟你說了要當公務員,公務員旱澇保收,現在也不用擔心會不會失業了。

他在朋友圈說,

簡直太崩潰了。

有意思的是,我另一個朋友在下面留言,

當公務員有什麼好。第一時間被派到疫情一線,過年回不來家,你確定你媽想讓你做這樣的工作?

你會發現,疫情之下,不同人的反饋天差地別。但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不單單是這條朋友圈本身,而是我想起來,今年三月我在混沌參加過的一場辯論賽。

這個辯論賽的題目叫做「危機時刻,創業公司是堅持使命重要,還是活下去更重要?」

一場疫情,無疑把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重新置在了這個辯題當中。

各行各業的危機之下,作為一個個人,你是會堅持自己的事業,頑強求生,還是換到一個穩定的公司,選擇一個高枕無憂的生活?

波動之中,何以為家?

我記得當時辯論賽的時候,我們組抽到的辯題是——堅持使命更重要。當時我們組隊友都覺得完了完了,公司都死了還要什麼使命?

但幸運的是,我們組最後辯論贏了。打贏的一個關鍵論點是:如果今天一個團隊因為沒錢就解散了,想來這個團隊以後大概率是啥也做不成。但是如果這個團隊願意為了使命一博,沒錢也要跪著熬下去,他們才可能在慘烈的創業戰場有一線生機。

然而,當時這只是一個虛擬的辯論。可今天疫情當下,沒有錢團隊還能不能會下去,就成了擺在很多創業團隊眼前迫在眉睫的問題。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團隊凝聚力的問題,本質上是生活在拷問你,你的企業究竟為什麼而存在?支撐你走下去的究竟是什麼?

對於很多人來說,創業開公司、找工作就是要賺很多錢,如果公司賺不到錢,那員工自然如鳥獸散。

但是這個世界上活得明白的人和公司,他們對自己為什麼存在的理由,一定賺了多少錢,而是你想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

疫情初期,我看到一個新聞,一位80多歲的女醫生要上一線。記者問她,這麼危險的地方你為什麼要去,那不是既沒錢,又要命的地方嗎?

她說,醫生死在救死扶傷的一線,是死得其所。

這位奶奶級醫生的話,深深觸動了我。我們每個人在危機之下,都會下意識地逃避,我們動搖著,害怕著,怕工資發不出來,怕失業,怕公司倒閉,。

然而,如果我們從更長久的時間想想,在今天烏卡時代,我們未來的人生其實非常有可能遇到比這次疫情更大的危機,在這個波動和不確定性越來越大的時代,我們究竟該靠什麼力量去支撐自己度過這些的困境?

如何找到內心篤定的力量?

作為一個大夫,在疫情期間什麼事情是正確的?作為我自己,在人生的危機當中,做什麼事情是最正確的?

這讓我想到了稻盛和夫經常問自己的一句話:「生為人,何為正確?」我們怎樣才能找到自己認為正確的那件事情,以及矢志不渝地堅持它?

今年5月份,我去參加伯克希爾的股東年會,非常有幸和芒格先生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面對芒格先生,我問出了我內心長期以來的一個疑問——在這麼長的歷史周期中做投資,是什麼力量讓你們跨越中間的戰爭、波動,如果只有一點的話,這個力量是什麼?

我覺得這個事情很值得研究,因為我們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一個人怎麼可以在一輩子中堅定自己篤定的事情,不再受到其他聲音的左右?

芒格說,「Intellectual Honesty」(對知識的誠實)。

什麼是對知識的誠實?

本質上就是你擁有自己的能力圈。而你的能力圈應該建立在一些堅實的基石之上,而不僅僅是所謂的「專業知識」上。而這種堅實的知識基石,就是芒格說的普適智慧,用這些普世智慧可以應對和解決你生活中的各種波折。

比如,芒格曾經回答過「人們應該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這樣的問題。一般我們回答這樣的問題,往往會從:看行業發展趨勢,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等等考慮。

但是芒格的答案卻非常樸實而又普適:

第一個不要賣自己都不想買的東西;

第二個不要跟你不尊重和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工作;

第三個只和你喜歡的人在一起工作。

聽起來是很簡單的常識,但常識才是最有力量的。

如果你真的遵循了這幾個簡單的常識,你可能大概率會更有信心和勇氣與團隊一起面對危機。

其實世界上並沒有危機,只有變化。

所謂的危機,都是幻想的破滅。

而常識,能夠讓你從幻想中回到現實。

所以,我們面對危機的力量,來自對自己做的事情真的懂。

由於真的懂,就不會對未來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能更好的應對變化。

然而,做到理性地「對知識的誠實」,其實是一個很高要求。

理性,勇氣的另一面

為什麼人們很難保持理性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兩點我感觸非常深。

第一個是情緒扭曲。

什麼是情緒扭曲?我們會在處理問題時,會帶著自己的情緒,而情緒會扭曲自己的思考,也就是說,我們會被自己的情緒綁架。

心理學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做「人生腳本」。意思是說,我們每有時會身處一個循環的腳本中而不自知。比如我們的父母,經常會在同一個模式下吵架。包括你和歷屆女朋友吵架,最後分手的原因都是一樣。

人生的場景總是在不斷變化,而我們卻在變化中被自己情緒扭曲到每次都重複著一些模式。

因此,人要走出自己的逆境,第一步要建立的理性,要和自己的情緒和平相處。

怎麼和情緒和平相處呢?當我們處於生氣和悲傷的狀態時,我們很難讓自己安寧下來。但是科學發現,我們大腦當中有兩個部分,我們可以理解為情緒腦和理性腦。但有意思的是,我們的兩個腦不能同時工作,換句話說,我們在情緒當中,很難調動理性。但是當你強迫自己調用理性,你的情緒就會被壓下去。

所以比如我們在生氣的時候,強迫自己算一個乘法17×233,你會發現我們的情緒就慢慢走下去了,因為我們的大腦無法一邊理性思考一邊生氣。

通過平靜下來,審視自己的行為,這是建立我們理性的第一步。

因此正如我在《好好學習》中推薦給大家的方法:堅持寫反思日記是一個很有用的方法。如果你不去審視生命當中刻在自己骨子裡的偏見和扭曲的話,你是看不見自己的問題,也就無法建立起理性的力量,所以蘇格拉底才會說的「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活」。

除了情緒扭曲,建立理性,還要面的第二個問題——狹隘。

什麼是狹隘?就是單一視角和我們看不見的東西。芒格說,當你拿著錘子的時候,全世界都是釘子,因為我們看不到其他的東西。當我們有專業知識之後,我們的專業知識會變成我們的壁壘,擋住我們看到專業領域之外的東西。

怎麼打破這種認知壁壘?核心方法便是掌握多元思維模型。

很多人喜歡看《奇葩說》,因為辯論本身是一個很好的讓你有多個視角理解世界的方法。

再比如,搜狗輸入法的產品經理馬佔凱曾經和我聊起過,說人怎麼才會進步快呢?他提到一個「雙子星進步法」。什麼是「雙子星進步法」?你找一個和你領域不同,但是認知相近的人。互相定期討論,這樣兩個人相互啟發和碰撞是最快的。這本質上也是找了一個隊友提供自己一個不同的思考視角。

當然這些都是術的層面。

真正幫助我們打開視角最底層的東西,最關鍵的是我們的好奇心。好奇心會帶領我們去不同領域尋找答案。

最後總結一下:

1. 在我們人生漫長的波動中,除去疫情,未來一定還會遇到更大更多的波動。在這種波動裡何以為家?我們需要獲得超越當下的勇氣。

2. 這種勇氣,既來自於感性力量的相信,也有很大程度來自於理性之光的注入,來自於敢于堅守常識。

3. 自省力和好奇心。當你真的在做自己熱愛、真的懂的事情,你就會明白,什麼打得垮你,什麼打不垮你。

擁有愛心,堅持理性,你便會在各種疫情和危機之下充滿堅定走下去的勇氣。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堅守崗位 恆昌「最美逆行者」投射奮鬥力量
    2020年庚子年的鐘聲還未來得及敲響,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籠罩了神州大地。但在艱難前行的道路上,總有溫暖的印記打在人心上。從無數個穿行在風雪中、穿梭在疫情前線的逆行者身影中,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力量,更看到了時代的力量!步履不停,服務不止。
  • 疫情之下,民營醫院活下去的關鍵詞是「自我進化」!
    如何自救是挑戰也是機遇:一方面是一家民營醫院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也是民營醫院尋求自我進化的好時機。1、疫情之下,民營醫院要面臨思路性的轉變或市場機遇性布局的考量與謀劃。當下,不少民營醫院開始適當布局疫情防護知識、心理健康輔導等方面的線上業務內容。但這不僅僅是一個線上線下的問題。
  • 疫情之下,發揮科技和商業的力量|疫情早知道
    (來源:新浪科技)公眾傳播為武漢加油,騰訊微視上線「肺炎防治」頻道1 月 24 日消息,日前,騰訊微視就上線了「肺炎防治」頻道,為大眾提供前沿資訊和防治知識,並通過平臺力量呼籲大家為武漢加油。騰訊微視「肺炎防治」頻道將聯合一線媒體,輸出權威、及時、準確的資訊,讓用戶第一時間了解疫情相關新聞。
  • 疫情之下,血透患者的「生命線」,如何守護?
    我爸爸剛從山東德州回上海,由於疫情我們周旋了幾家醫院的透析中心,爸爸一周沒做血透了,氣急、呼吸困難、躺不下去了。」 「請放心,我馬上匯報主任,我們會盡力組織搶救!」此時,市東醫院血透室新冠肺炎防護應急預案即刻啟動。 醫院血透室是許許多多尿毒症透析患者延續生命的地方。當普通百姓都可以閉門不出的時候,血透患者卻不得已要高頻外出往返醫院。
  • 疫情之下,我們的喪失與重建
    來源標題:疫情之下,我們的喪失與重建 新冠病毒疫情是一場世界性的災難,波及範圍之廣,沒有哪個人可以說自己完全不受影響。
  • 疫情嚴峻,水逆將至,我卻在放鬆中找到了力量
    二月份,新的力量漸漸茁壯,所有壓力和磨難,似乎馬上就可以拋在昨日了。我們為疫情擔憂,卻也不乏好消息:疫情漸漸得到控制,1月末尾,每日確診的病例便開始下降,武漢新增確診病例一日下降64.7%;鍾南山院士認為,這次疫情時間不會超過過去的非典,疾控中心稱,正月十五時,疫情控制將有明顯成效。
  • 筱竹命理|六爻佔卜:疫情之下能否順利返回加國
    然而疫情爆發了,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  眼看著形勢越來越嚴峻,小姑娘讓我幫忙卜卦確定能否順利返回加國。  丁丑月丁卯日得地天泰之山澤損卦。    剛剛看到這個卦的時候我內心的表情是這樣的:  通常來說代表官方/機構/政府/政策之類的情況,那麼基於我們起卦的前提,可以考慮成是疫情產生的政策影響。  D伏藏於C之下,也就是說:飛機要想飛,就要突破政策的影響。  那麼政策如何被改變呢?就地取材,可以用A來克C。A和C是相剋的關係。  然鵝!神機在於變!  A化絕又入墓,來幫助A的B也心生退意。
  • 如何開發內心的力量
    都是因為我們內在的力量是有一些缺乏動力的。就是區內在內核的力量是缺乏活力的。那嗯怎麼樣才能夠讓你去做事情,會持續有動力的。而且相信的那和平的去對待一些事情,給你未來的夢想的過程當中,一路要前行的這種這種力量呢。那麼其實呢就是我們要不斷地去開發我們內核的力量。因為當一個人的內心之所以他可以很飽滿,很平和很愉悅的時候,那麼他對於外在的很多的事情的行為表現出來,他才會非常的有動力。
  • 疫情之下,4個步驟安撫你憤怒的情緒
    實際上,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 疫情之下,我們和家人都很安全, 但我們一次次被激發的憤怒, 給我們和家人造成的傷害更大。
  • 北京交通大學:疫情之下,那些溫暖交大的身影
    謝謝你們帶來的溫暖疫情之下,那些溫暖交大的身影  這是一個每個人都刻骨銘心的冬天  熟悉的生活仿佛被按下暫停鍵  每天的頭條被疫情佔據  每逢大難現真情  但比病毒蔓延的更快的  是人性的溫暖和感動  在疫情防控道路上  一群交大人用自己的方式
  • 身為女人,如何激發內心力量,完成自我的成長與蛻變?
    在這個紛擾的世界中,處處受限的女性該如何自處,並與他人產生聯結呢?如何喚醒你的女性特質,激發女性內心力量,活出真我,完成自我的成長與蛻變,就從這幾點著手。1呼喚女性最偉大的能量。身為女性,你的朋友會怎麼評論你的女性特質,說你是性感的、嬌豔的,或是可愛得像一個孩子,還是包容的、嚴謹得像母親呢?
  • 疫情嚴峻,水逆將至,我卻在放鬆中找到了力量 | 2月運勢
    二月份,新的力量漸漸茁壯,所有壓力和磨難,似乎馬上就可以拋在昨日了。我們為疫情擔憂,卻也不乏好消息:疫情漸漸得到控制,1月末尾,每日確診的病例便開始下降,武漢新增確診病例一日下降64.7%;鍾南山院士認為,這次疫情時間不會超過過去的非典,疾控中心稱,正月十五時,疫情控制將有明顯成效。
  • 疫情之下,家長對孩子念「緊箍咒」還是成為「粉絲」?
    疫情之下,家長對孩子念「緊箍咒」還是成為「粉絲」? 3月27日深夜,湖南省教育廳發布「4月7日起湖南各級各類學校將分批次、錯時錯峰開學」。昨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考生和家長時下都在思考如何迅速回歸「戰鬥」狀態?在衝刺的焦慮下,家長如何為孩子的學習助力?
  • 疫情之下如何穩住就業基本盤 大數據給出了答案→
    剛剛過去的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度打亂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節奏也讓很多人面臨著就業壓力壓力之下如何穩住就業這個最大的基本盤?大數據為您一一作答下降41%!人員流動不暢,用工需求減少,疫情讓農民工成為受衝擊最大的群體。一系列保就業的助企紓困幫扶政策相繼落地,讓農民工就業的蓄水池穩了起來。 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疫情後,幾十萬次專車,幾百列專列,幾百次包機,將農民工「點對點」輸送到務工崗位上。到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農民工外出務工總量達到1.79億人,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7.9%。
  • 抗疫詩歌大展之二十四|藉助春天的力量戰勝疫情
    春天的力量李少君藉助春天的力量戰勝疫情需要一陣春風,浩浩蕩蕩需要春風一樣的摧枯拉朽需要春風掃蕩,驅除惡疾藉助春天的力量戰勝疫情需要一道春光,明媚燦爛需要一道春光,照徹天地>需要春光消滅病毒,無處躲藏藉助春天的力量戰勝疫情需要陽光暴曬,清除病毒需要清水洗塵,滌除汙垢需要鮮花怒放,釋放愁鬱藉助春天的力量戰勝疫情需要一群白衣戰士,逆行而上肩負人民的期望,衝向戰「役」前線需要一支隊伍,隱忍克艱需要一面旗幟,將勝利插上峰頂愛的陽光把生命照亮
  • 中了1046萬,疫情之下如何領獎?
    原來為配合現階段遼寧省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體彩從業者與購彩者的健康和安全遼寧省體彩中心於1月4日啟動了遼寧省體育彩票大獎兌付應急工作授權遼寧省內各市中心開展10萬元以上大獎兌付工作此次王先生中得千萬大獎後能夠在盤錦市當地快速兌獎正是得益於這樣的應急措施
  • 從星座學來看疫情之下的企業關鍵詞:蟄伏、轉型與生存(裁員)
    疫情之下,人都過得人心惶惶。身邊的朋友,無論之前是上班的還是開公司辦工廠做生意的,就是一些從來不做外貿的同學也來詢問我疫情之下的外貿情況以及對經濟的影響。我所有的答覆都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說過,但在昨天還是有同學問我,郜總,你覺得今年的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我張口而出,10月份吧。
  • 疫情之下普通人能做什麼
    在廚房剁餃子聲音那一剎那讓我找到了年味,曾經看媽媽在那裡忙碌的一切,自己開始模仿,並且成效不錯,還加了自己的創意。所以不管啥時候遇到意外,拒絕並不能讓事情好過,反而用正面的力量開始接受當下的一切,既成的事實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就像廢墟中開出的一朵花,一顆檸檬泡成一杯檸檬水,這是一個獨立但不孤獨的年。 三.漫長但不焦慮的年今年的春節假期因為疫情延長,廣東整整有十七天假期,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最長的一個假期,我相信也是很多人最特殊的一個假期。
  • 2020年,庚子鼠年,疫情下的科技力量,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哪怕有一點點想要出門的念頭,一旦看到疫情地圖實時數據報告,念頭會也會慢慢打消掉。畢竟,這是難得一次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宅在家裡,就可以為祖國做貢獻的機會。不敢放棄這次機會,因為生命可貴,機會難得;但又希望如果沒有這次機會,一切如初,那該多好呀。疫情之下,才漸漸明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
  • 疾風知勁草 疫情之下看金龍客車的「效率」與「擔當」
    疫情之下,以客車為運營主體的公路客運遭遇「當頭一棒」,但中國客車企業始終保持著「韌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不斷湧現出榜樣的力量。在這其中,金龍客車無疑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核酸檢測  疫情之下,沒有人是局外人。金龍客車的領導團隊比任何人都有著更強烈的取勝欲望,更善於激勵廣大金龍人接受挑戰、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