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找工作屢屢碰壁,人社部表示今後網絡招聘不得含有性別歧視!

2021-01-09 節稅網小稅

大家好,我是節稅網123的小編-小稅,找工作換工作對於我們職場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更好的企業,可是就找工作這樣一件小事,很多時候對女性朋友們都不是太友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很多企業單位明確表示不接受女性員工,還有的企業在招聘女性員工的時候經常會參考是否已經結過婚生過孩子和是否考慮二胎等等,很多女性朋友被拒絕錄用的原因大都因為這些事情。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女性在職場中一旦結婚生子就能享受合法的長期帶薪假期,而企業不但需要負擔基本的工資保障和社會保險這類支出,而且在女性休假期企業還要再單獨找其他員工來暫時代替工作,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所以很多女性朋友也因此與自己心儀的工作失之交臂,或者無奈選擇與自己能力不相匹配的工作,其實這對於女性來說是不公平的,況且女性在職場工作中的表現,很多時候比男性更加穩定。

近期人社部針對這種情況發布了《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規定主要是針對用人單位與網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規定明確要求不得在網絡招聘中含有種族、民族、性別、宗教等歧視內容,同時針對近年來屢屢被洩露的求職者信息情況也有明確說明,要求從明年3月份開始人力資源等服務機構應當健全用戶的信息保護制度,不得再出現洩露、出售個人公民身份證號碼、住址等個人信息的行為。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人社部該規定的出臺,未來女性在職場中的性別歧視會越來越少,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優秀的大型企業,除了有好的企業文化、有過硬的商品,最重要的是這些企業都能夠尊重每一名員工。說到企業,我們就順帶提一句節稅籌劃,儘早地為企業進行節稅籌劃,除了能夠合規減輕稅負,同時還能對以往的財稅隱患進行梳理,對未來的財稅風險進行提前把控,可謂一舉兩得!

相關焦點

  • 人社部新規:網絡招聘不得含有性別等歧視性內容
    自2021年3月1日起,用人單位提供網絡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性內容。 中新網 圖中新網12月23日消息,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社部日前發布《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規定》指出,用人單位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網絡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性內容。
  • 人社部禁止網絡招聘性別歧視,網友質疑:懲罰輕保障少,誰會聽?
    近日,人社部發布了《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此規定自明年3月1日起施行。《規定》指出,在網絡招聘信息中,禁止出現性別歧視的內容。這一規定是很具針對性的,因為此前有很多用人單位,會在普通崗位的招聘條件中,公然寫明"只限男性",在面試中詢問女性求職者感情和生育狀況、家庭和工作關係問題的想像更是處處皆是,毫不避諱。女性求職者深受其害,她們正遭遇著嚴重的性別歧視,然而這樣的規定卻並不能讓她們放心,只有一行文字而無懲罰措施、執法保障和配套措施,也有網友說這是在掩耳盜鈴。
  • 招聘廣告的哪些內容可能構成就業歧視?
    用人單位並非基於工作崗位本身特點,而是以與工作本身無關的理由差別對待求職者,則構成歧視。例如在年齡上,有的用人單位要求18-27歲,有的要求20-35歲,並沒有什麼合理的依據,這便構成年齡歧視。   在就業歧視中,性別歧視尤為突出。
  • 鄭小瑛丨性別歧視一直存在,但指揮臺不應拒絕女性!
    原標題:鄭小瑛丨性別歧視一直存在,但指揮臺不應拒絕女性!在音樂界性別歧視一直就有,像卡拉揚樂隊的一個女黑管都鬧了那麼大的風波,何況是指揮。指揮本來就是男人的崗位。當我出現在西方人面前,他們很驚奇。因為當時熱播的電影是《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這些,中國女性在西方人心中基本都是那些電影中的形象,而我這樣一副「呼風喚雨」的樣子讓他們很難相信我是中國人。
  • 畢業生遭遇花樣就業歧視 家鄉屬相星座成被拒因素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一項調查顯示,75.7%的受訪應屆畢業生表示找工作時受到過不公平對待——   應屆畢業生遭遇「花樣」就業歧視  近日,《京華時報》的一篇新聞報導稱,有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曾發布歧視性招聘要求,說明以下五類人不要:簡歷醜的;研究生博士生;
  • 畢業生遇花樣就業歧視 屬相星座不對也可能被拒
    (原標題:應屆畢業生遭遇「花樣」就業歧視)  近日,《京華時報》的一篇新聞報導稱,有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曾發布歧視性招聘要求,說明以下五類人不要:簡歷醜的;研究生博士生;開大眾的;信中醫的;黃泛區及東北人士。消息一出,引發輿論的軒然大波。一些網友指責該企業涉嫌就業歧視。
  • 招聘看星座"天蠍座"被拒絕 網友聲討"星座歧視"
    近日,武漢一家教育培訓機構貼出了招聘英語教師和文員的啟事,其中竟對應聘者的星座有要求。「星座歧視」這一新型就業歧視很快便引發了網民的集體聲討,在過萬網友參與的「如何看待星座歧視」的話題討論中,90%以上的網友對此事表示譴責,明確反對;另外部分網友因不關己事,表示「毫無壓力」。據報導,招聘方是一家私人英語培訓機構,招聘員工為何要看星座?
  • 求職遭遇歧視該怎麼破?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來自100餘所高校的605名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5.7%的受訪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時受到過不公平的對待。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中顯示,33.0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遇到過用人單位有性別歧視現象,而這種現象絕大多數發生在女性畢業生身上。
  • 臨盆前準備家人飲食,家務不能拖延,韓國女性生娃在給誰找麻煩?
    這些"小貼士"毫不客氣地將做家務的責任完全拋給了孕婦,顯然在撰寫者心中,做家務完完全全是女性的責任,即使妻子已經懷孕,也應繼續做家務,照顧丈夫。此事被媒體曝光後迅速引發了輿論熱議,再次將韓國文化中歧視女性的一面暴露在了國際社會面前。韓國國內的性別歧視問題向來十分嚴重。對女性的歧視存在於韓國的經濟領域。
  • 企業招聘星座歧視 有HR真把星座當標準
    圖片來自網絡。   招工標準,無奇不有。近日,青島一家企業在招聘中明確要求:只招處女座員工。如此「以座取人」,有網友表示,這是繼性別歧視之後,搞起了「星座歧視」。   星座成職場「新迷信」   據悉,近日,在青島一場招聘會上,一家金融風控公司僅對處女座應聘者伸出橄欖枝,其人力資源總監表示,該公司12名風控員中,目前有11人是處女座。在15年的經驗中,公司發現,處女座的員工是把風險控制得最好的。「當然並不是只要是處女座就會被錄用,還是要看這個人是否具備公司要求的基本素質。」
  • 玩轉招聘網站,讓找工作更有效率!
    #辛辛苦苦找了幾個月工作卻始終找不到滿意的,心中充斥著頹廢和失敗感。不管誰先主動,找工作都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我們不必用求職者這個詞,用應聘者更合適一些!人無貴賤,用自己的勞動成果來換取報酬,而且通常員工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大於報酬,所以沒必要把自己放在「求職」的位置上;員工做好本職工作,公司業績卻不好,是領導層的決策失誤,絕不是因為前臺小姑娘不會修印表機,更不是因為員工加班太少!正是所謂的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 網絡招聘簡歷倒賣成產業鏈 標明月薪1.2萬元的職位實際僅為6000元
    針對此類問題,人社部近日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下文簡稱《規定》),對網絡招聘服務活動準入、服務規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據悉,該《規定》是中國網絡招聘服務領域的首部部門規章,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簡歷倒賣成產業鏈「你最近在找工作嗎?」「最近有貸款需要嗎?」「我們這裡剛推出的樓盤要不要了解一下?」
  • 星座身高竟成招聘條件 隱形歧視讓畢業生很無奈
    原標題:星座身高竟成招聘條件 隱形歧視讓畢業生很無奈  17日,山東工商學院舉辦2014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來自全國各地近300家單位提供近萬個就業崗位。但面對不少企業設置的性別、身高、相貌乃至星座「門檻」,隱形歧視仍然存在,不少畢業生感到很無奈。
  • 女性就業遭歧視 星座歧視無稽之談
    小溫告訴記者,她在找工作的時候,一般瀏覽招聘網站上的信息,篩選後她會選擇自己心儀的工作進行簡歷投遞。當時招聘要求裡並沒有寫著星座要求,而且用人單位要求的條件她全部符合,例如之前有在廣告公司實習的經歷、對各種軟體的應用等。「當時覺得這個崗位跟我的專業很對口,所以就去報了名。」小溫說,至於星座,她想和設計完全不搭邊,又不是去相親,怎麼會問這個問題,這讓她很納悶。
  • 《贅婿》因原作者「歧視女性讀者」遭抵制,郭麒麟第二部劇作掉坑
    導語:電視劇《贅婿》原作者歧視女性讀者引公憤,遭抵制。電視劇《贅婿》是由郭麒麟和宋軼主演的,兩人的再次合體,大家都非常期待有不一樣的火花乍現。該劇上了有一天的熱搜,本以為是要開播了,上熱搜是為了提前宣傳預熱,將該劇提升一下熱度,沒想到還真的出事了。
  • 畢業生就業遭遇「星座歧視」 招聘方從星座推測性格
    找對象看星座,找工作看星座,養只狗看星座,生孩子看星座,聊天八卦三句話不離星座……  最近幾年,西方佔星學在我國越來越流行。各大網站和報紙紛紛開設自己的「星座」專欄,每周甚至每天都推出「星座運勢」,很多人把這當做一種娛樂,沒想到如今星座卻「能耐」到決定自己的工作。  近幾年,多位大學畢業生都不幸遭遇「星座歧視」。
  • 警方通報酒駕查處結果"拿女司機大做文章",被批性別歧視
    ► 文 觀察者網 陳聰標題中聲稱「多名女司機被查獲」,但是在正文提及查處酒後駕駛68起、醉酒駕駛30起的情況下僅提供了7名女司機的基本違法情況,然後大書特書女性酒醉駕的危害,廣東省茂名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日前在其公眾號上推送的一篇文章被指性別歧視。
  • 蘋果信用卡額度被指存性別歧視 男性額度高20倍
    「我相信沒有什麼邪惡的人想要歧視。但這沒關係。當沒人能解釋這個決定 之前,美國蘋果公司和高盛集團推出了信用卡產品「蘋果信用卡」,據悉已經獲得一大批用戶。不過據外媒最新消息,日前,一名美國科技企業家在推特網站上指控新蘋果信用卡在確定信用額度時的算法存在性別歧視,帖子引發網絡熱議,鑑於此,華爾街監管機構正在對高盛集團的信用卡業務展開調查。據國外媒體報導,大衛·海涅梅爾·漢森從周四開始發布一系列帖子,指責蘋果信用卡給他的信用額度是他妻子的20倍。這些推特帖子也充滿了對高盛或蘋果的不滿,帖子內容隨後在網絡上引發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