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拜佛,佛能幫助我們什麼?

2021-01-19 佛音妙法大智慧
佛音妙法大智慧

佛幫助我們什麼?佛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幫助我們覺悟。覺悟,什麼都搞清楚,什麼都明白了,煩惱習氣全沒有了。不但超越六道,還超越十法界,也就是可以超越釋迦牟尼佛的教區,也就是十億個銀河系,整個宇宙都是你活動的空間,你說你多自在。如果只有四禪八定,你的活動空間也不小,就是整個六道輪迴是你活動空間,你有這麼大的活動空間。有神足通,不需要交通工具,想到哪裡,念頭一起,人就已經到了,有這麼大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本能,每個人自性全都有的。所以,佛法平等,佛在大經上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是真的。

我們的老祖宗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本善,善不是善惡的善,這個善是讚美的意思,就是它太圓滿、太好了,一點缺陷都沒有。善應該這樣解釋,這個解釋跟佛的說法就一樣。佛是最善的,智慧圓滿、道德圓滿、才藝圓滿、福報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那叫善。《大學》裡面講「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就這個意思。學佛目的在哪裡?目的就是成佛。為什麼成佛?你本來是佛,你回歸到你自己。禪宗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把它找到那就叫成佛。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你才能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不是這一個世界。

相關焦點

  • 佛說:自修所作,求神拜佛何益?
    沒錢人求神拜佛好理解。那富人呢?且不說富人的財富來得正不正,是不是害怕惡業果報。他們希冀得佛菩薩庇佑,延續自己的好運氣。所以但凡哪座寺哪座廟搞什麼慶典,周邊山頭的大小老闆們排著隊去添香油錢。古往今來,求神拜佛從未間斷,甚至連佛親身體驗過這樣的案例。那麼,佛是如何看待眾生「求神拜佛」的呢?
  • 求神拜佛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普解你為何永遠求不來平安富貴?
    華夏千千年來,不管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年代,人們都在做的一件事情,那便是求神拜佛,包括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很多小夥伴從小就接受無神論,但神佛的影子卻從未離開過自己的腦子。絕大多數的小夥伴,隨口就能說上來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出門不遠就能看見寺廟,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你想逃離神佛,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既然這樣,我們就必須要正確認識神佛。拜神求佛,並不是迷信,準確點講,他是人的一種精神寄託,類似於國外的信仰,信仰的高貴之處在於,他能讓人在一個良好的圈內活動,能讓一個人為了一件事而瘋狂努力,能讓人找到人生的方向。
  • 「問問師傅」廟裡求神拜佛能改善命運嗎?
    善師善緣,請問到廟裡求神拜佛能改善命運嗎?感恩,行善送福!劉大懶人回覆:我們經常在寺廟裡看到許多人在求佛拜菩薩,有所求必因有所苦痛與煩惱,期望能獲得解決。其實那是一個令人恐怖的真相;是否存在所謂的真理?金剛經內有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 求神拜佛能根治精神病嗎
    問:求神拜佛能根治精神病嗎?答:無論在落後的山村,還是在繁華的城市都有求神拜佛來治療精神病的。相信迷信的人認為世界上存在神仙和妖魔鬼怪,或相信生物具有超乎肉體的靈魂或精靈,特別是對人類的命運有控制能力。
  • 求神拜佛有用嗎?現世會升官發財嗎?
    求神拜佛有用嗎?現世會升官發財嗎?有人對這個問題不屑一顧,有人則認為心誠則靈。南宋靈隱寺名僧瞎堂慧遠禪師與宋孝宗有一場精彩的奏對。飛來峰前,孝宗問:即是飛來,何不飛去。慧遠對曰:一動不如一靜。至上竺,孝宗問:觀音亦持念珠念誰?
  • 中國青年報:貪官求神拜佛只為權錢
    原標題:貪官求神拜佛只為權錢   近日,在廣東「全省新提任省管廳級領導幹部集體廉政談話教育活動」上,廣東省紀委書記黃先耀指出,有些領導幹部,臺上講馬列主義頭頭是道,實際上思想陣地已被封建迷信佔領。
  • 佛教:求神拜佛真的有用嗎?醒醒吧,別再愚昧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論信不信佛,遇到寺廟,都會去拜一拜,希望能得到佛菩薩慈悲庇佑。那麼求神拜佛真的靈驗,真的有用嗎?很多人是非常迷惑的,若不解其中法義,只是一味地換取與佛菩薩的交易,那就無所謂功德,也沒有什麼利益。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東西,更不會因為你的物質供養而格外優待你。
  • 求神拜佛能否改變命運?
    若欲達此,首當自廓其胸襟,廣其識見,窮理於諸說,行腳遍天下,然後以教乘戒行,滋茂福德,使能自成法器,方有相應之分。——南師懷瑾 更多佛學交流,歡迎添加小編微信:ruyichancha 有不少人誠心祈求神佛庇佑——有求賜財的,有求賜福的,有求賜子女的,有求治病的,有求賜姻緣的,甚至有求延壽者的。他(她)們能否求得到?如果能求到,不就很快將命運改變過來了?
  • 求神拜佛真的有用嗎?不如靠自己!
    菩薩很忙東方有神佛,西方有耶穌。不少人把神當成人格化的存在、值得敬拜禱告的對象,更是有不少人,希望可以通過神靈去克服難關。我不反對有神論者對神明的敬畏,但一味地對神明發出祈求當真合理嗎?如果菩薩真的可以幫助人們解決麻煩,世界人口幾十億,那菩薩未免也太忙了些。我知道求神拜佛之人的心理。當我們面對艱難險阻的時候,難免會有無力感。
  • 求神拜佛都要燒香,為什麼一定要燒香,燒香有什麼用?
    旅遊時,影視中,常會看到許多人去寺廟,先敬了香火,然後再拜佛。其中有顫顫巍巍的老太太,也有嘻嘻哈哈的小青年,還有些小孩,由大人引導著,蹣跚上山,入廟拜佛。他們不惜破費,大多是買了幾柱香火點燃後,再去拜佛的。不敬香火,空手拜佛的極為罕見。那麼,拜佛的時候為什麼要燒香呢?
  • 求神拜佛科學嗎?《易經》來回答……
    更有甚者問求神拜佛是否科學?看來對此類問題不少現代人充滿著困惑,故而著文讓我的「粉絲」及讀者朋友增加一些了解。我講的未必符合你的認知、更未必符合實際,但是多一點了解總是好的。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科學」。科學指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現代漢語詞典》。
  • 燒香拜佛有講究,謹記「佛前4不求」,福氣才會越來越多
    逢年過節到廟裡燒香祈福,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正月初一那天更是人山人海,所有寺院道觀都是香菸繚繞,功德箱裡塞滿了鈔票。每個人焚香下跪的時候,都在心中祈福,希望神明能夠為自己帶來財富、事業和健康。在燒香拜佛的時候,有些東西可以求,有些東西是不可以求得,有個說法是佛前6不求,你知道是哪4不求嗎?第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參禪學道的人,不要要求身體一定要健康,永遠不生病,因為身體沒有病,有時候容易生起貪慾、執著。「有病方知身是苦」,學道的人有時候帶三分病,才知道發道心。
  • 求金榜題名到底該拜什麼神
    生活中不少人在有所求的時候都會去寺廟求神拜佛,希望藉助神佛的庇佑達成所願。自古以來,學生考學都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每逢重大考試,都牽動著廣大學生家長的心。那麼,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哪些神佛是與智慧文運相關的呢?佛教,講求「破迷開悟、明心見性」。佛教四大菩薩中,文殊菩薩與般若經典關係至深,為智慧之象徵,被尊為大智文殊菩薩。
  • 「求佛不如求己」,拜佛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是非成敗轉頭空,一切都是虛妄的假相,這世上沒有什麼東西能長久,無論是親情還是生命。生命的歸處在哪裡?拜佛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呢?佛教裡常說佛菩薩廣度有情、慈悲憐憫眾生,尤其是觀世音菩薩的美名流傳甚廣,素有「千處祈求千處應」,即「聞聲救度」的美名。那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眾生要想得到救度、脫離娑婆世界的苦海只能仰靠佛菩薩來度化了。不是的。佛門裡說「求佛不如求己」,有求皆苦。
  • 我們為什麼要燒香拜佛呢?這其中又有什麼意義?
    簡單地說學佛是為了找到生活中的一份快樂,自性佛不垢不淨本來自在,解脫掉內心繁重的負擔,尋找生命原本的模樣。 在紅塵中,我們經常被財、色、名、食、睡五欲所纏繞,無求有,有求多,不知知足,一生為五欲而爭,片刻不得安靜。吉祥如意,幸福安樂,誰人不求?那用什麼方法呢?佛法正是在指導我們如何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吉祥如意、幸福安樂。所以,要學佛。
  • 拜佛是不是一種迷信
    一提起拜佛這個詞,每次出現總是和求神相關,也總會有人發聲指責或是告誡你:求神拜佛是迷信。求神是迷信嗎?毋庸置疑。那拜佛是迷信嗎?那就要看你拜佛的目的是什麼。佛陀在臨圓寂時告誡弟子:以己為燈,以己為靠。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你回歸你自己。凡事內省而不外求。
  • 燒香拜佛時,怎樣祈福才會靈驗?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心裡要清楚
    燒香拜佛時,該說些什麼?雖然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其實有很多燒香拜佛的人,他們的動機並不如法。很多人到廟裡去,供養一點錢,就大咧咧地要求佛菩薩保佑自己,保佑發財,保佑一切順利,不久之後就和人抱怨說,這個廟不靈,那個佛菩薩不靈什麼的,但是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好好發心祈求佛菩薩的幫助,而把這個當成交易在和佛菩薩做,這怎麼可能靈驗?
  • 別把佛菩薩當財神,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求來財運?
    在佛家看來並非神所賜予,而是宿因與現緣的結果。但是很多人卻把佛菩薩當成了「財神爺」,以瓜果香花供佛,焚香禱告:「保佑我發財……」有句話說,「倘若紙錢能買命,分明菩薩是贓官」,但這不代表燒香拜佛時不能求財運,經典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多次開示世人財運究竟從何而來。《入中論》中有言:「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
  • 佛說: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燒香拜佛不如有一顆虔誠的內心
    其實沒有一件事不是佛法,沒有一件事離開你的心而能成就。佛家認為,要學佛的人,就要離一切相,「應生無所住心」,要隨時觀察自己,觀心,要使此心無所住。心中有佛即佛心,心有善念即佛念。心中無佛的人浮躁常駐,雜念眾生,身體機能便會失調,疾病自然會纏身而來,調整心態,時刻想到為他人,為大家,少了煩惱,多了安康。而心中有佛,心即是佛,世界便會一切安好。
  • 燒香拜佛,求菩薩該怎麼辦?老和尚坦言:這是好的辦法
    那麼我們來看看拜佛和拜菩薩的區別吧。一、佛菩薩是一家人,沒有區別其次,在佛教文化中,佛陀實際上是代表大智慧的人,佛陀從來不是神,而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事實上當我們拜佛的時候,我們是在向佛學習他們的智慧,這樣,我們在燒香拜佛的時候,就要留心,仔細聽從佛陀的指引,最終讓人們得到大智慧超越身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