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印象:倪竹青老人和三毛的一世情緣

2021-01-12 浙江在線

2017-04-19 07:17 |舟山晚報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一曲三毛作詞的《橄欖樹》,曾經打動了無數人的心扉,勾起了無數離鄉人的鄉愁。

當悠遠空靈的歌聲緩緩響起,那個滾滾紅塵中女子的身影便會浮現在我們腦海,那些青春的記憶也會如潮水般湧來,迷溼眼眶。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同樣寄託了三毛對故鄉——定海小沙的一片深情。

故鄉,是三毛心中最柔弱的一莖葉脈。萬水千山走遍,作品風靡世界,她的根永遠留在定海。

三毛散文獎

今年是三毛離世的第25年。10月26日,首屆「三毛散文獎」新聞發布會在三毛故鄉定海啟動(巧合的是,這一天西班牙也舉辦了三毛散文集西班牙文的發行儀式)。

當天,三毛的姐姐陳田心來了,她們家的故交倪竹青來了,她的粉絲來了,30多家境內外媒體來了……故鄉希望以這種獨特的方式來紀念緬懷三毛,讓三毛重新回歸到人們視線中,更是為了弘揚三毛文學的精神,鼓勵文學創作者更加深入地觀照人類精神家園,書寫社會時代變遷。

祖宅光陰,故鄉有靈

定海是三毛魂牽夢縈的故鄉,於姐姐陳田心而言,又何嘗不是。

得知「三毛散文獎」在定海啟動,陳田心專程從美國趕來。新聞發布會後,陳田心帶著女兒黃薺芸,特地來到小沙「三毛祖居」參觀。

三毛的祖父陳宗緒14歲起闖蕩上海灘,從小學徒做起,到經銷石油、木材、水泥,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1922年,陳宗緒回到定海小沙陳家村,建起了這座宅院。同時,還用自己一生的積蓄廣做善事,深受鄉親稱道。

如今,祖居的正屋宅院經修繕,被布置成三毛紀念陳列室,堂前門框上,顯赫掛著竹青先生題寫的「三毛祖居」匾額。三毛的家人為紀念館奉獻了眾多三毛的遺物,除了手稿、畫作外,還有她浪跡天涯的旅行袋和旅遊鞋,鍾愛的手鐲、彩石、鼓鈴、陶罐、駱駝頭骨等。

看著這些「定居」在此的「寶貝」,陳田心時而會心一笑,時而眼泛淚光。時光穿梭,歲月如水蒸發,光景已是另一番。

「我這次來這裡的感覺,跟前兩次來完全不一樣,而我現在站在這裡的心情,又跟大家是截然不同的。」陳田心說,「我們從小就知道,我們的故鄉是在浙江舟山定海小沙鎮陳家村,這是我們的根源所在,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改變。」

黃薺芸在祖居裡長久地佇立,端詳眼前的每一樣景物,感慨萬千。

「年輕的時候唱《橄欖樹》,並不懂意思,現在年紀漸長,開始懂了。」黃薺芸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棵橄欖樹,「尋根與回鄉」是阿姨一生難割難捨的情結,「我很感謝有這樣的一次機會,讓我能夠來定海,來看看我的太公,還有我阿姨所深愛的這片土地。」

兩岸通郵續音訊

陳宗緒此後又在定海城區買過房子,這處陳家宅院就在定海芙蓉洲路的芙蓉弄裡,這裡也是陳倪兩家的相識、結緣地。

現年97歲的倪竹青老人,當時因家境因素,借住在陳宗緒家,兩家就此結下深厚情誼,吃住在一起5年。

抗戰勝利後,三毛的父親陳嗣慶和伯父陳漢清在南京合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因為業務繁忙,陳宗緒便介紹倪竹青到事務所工作,幫忙抄寫文書。也就是在南京,倪竹青第一次見到了年幼的三毛,那時的她約莫三四歲。

「小時候的她長得白白胖胖,雖是家中最小女兒,膽子卻大得出奇,經常做一些一般小孩不會做的事情,比如近距離看鄰居宰殺羊的全過程。」倪竹青工作之餘,常抱她逗她,感情深厚。

1948年,三毛全家去了臺灣,倪竹青又在上海工作一段時間後重回舟山。此後40餘年,陳倪兩家音訊隔絕。直到海峽兩岸通郵,三毛從同鄉人處得知倪竹青家庭地址,才在1988年5月20日給倪竹青寄來第一封長信,滿滿兩大張。

「離別40年,尚能再通信息,真是不可思議。爸爸而今已是76歲了,他很想寫信給您,可是我寫信比較快,因此代筆回信,以便儘早使您收到回信。」

「前一個月臺灣有一本雜誌,叫做《中國地理》,其中介紹了舟山群島,我們將它收存起來,一看再看,使我們這些沒有見過故鄉的孩子也產生了很深的鄉愁。」

「倪叔叔,明年我或可返回大陸三個月(到處都走走),到時候,我一定想法返鄉。故鄉的親人就算倪叔叔您了,也許您不能相信,我的記憶力非常好,還記得在南京時倪叔叔您的樣子……」

從此,三毛和倪老飛鴻往來,成為忘年之交。1988年到1991年1月,兩人共通信50多封。三毛去世前(1991年1月2日)寫給倪竹青夫婦的信,是最後一封,成了她的絕筆信。

 「小沙女」的故土情思

1989年4月20日,三毛依約赴舟山探親祭祖,第一次踏上了在她印象中只是「地圖上的小點」的定海故土。

這一天,載著三毛的渡輪,由寧波白峰渡口徐徐駛向舟山鴨蛋山碼頭。船近碼頭,船長安排了一個海員最高的歡迎儀式:請三毛親手拉響三聲汽笛。「嘟,嘟,嘟……」多少離愁,隨汽笛飄向故園。

渡輪徐徐靠上碼頭,三毛高舉雙臂,向岸上致意,右手卻捏著一塊素白手絹,不時擦拭漣漣淚水,她滿懷深情地說:「我從來沒有到過故鄉,故鄉的概念只有地理上的名字和地圖上的小點。人能夢見故鄉,可我連夢中的故鄉都沒有。我在夢中也想回故鄉啊。」

當三毛的雙腳真真切切地踏上舟山的土地時,她停住了,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手錶,喃喃地說:「1989年4月20日6點差4分。」她用腳輕輕地跺著地面,不一會兒淚流滿面,不停地說:「故土,故土,這是故鄉的土地!可不是在做夢吧?」

在家鄉,三毛停留了近一個星期。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見到了久違的母親,她盡情地哭盡情地笑,鄉親們親切地稱呼三毛為「小沙囡」,三毛異常激動,「我要取為第二個筆名。」 

在祖父墳前,三毛恭恭敬敬地磕了9個頭,抱著墳碑哭喊:「阿爺,魂兮歸來,魂兮歸來,平平看你來了!」臨走時,三毛還在墳頭裝了一小袋土,在祖父50年前挖的井裡,親手打上一桶水喝了一口,輕聲說「故鄉的水好甜啊」,又親手灌了一瓶帶回臺灣,「從此不會生病了,走到哪裡都不再水土不服。」

兩天後,三毛離開了故鄉。伴隨著船上鳴響的汽笛,三毛哭倒在欄杆上,自語:「死也瞑目。」

回到臺灣後,三毛寫下《悲歡交織錄》長文,記錄此次故鄉之行。

(原標題《萬水千山走遍 我的故鄉在定海》。編輯夏藝瑄)

1492557457000

相關焦點

  • xiā意~去定海這些地方不用翻包找卡了!_騰訊新聞
    據介紹,本次開通的「電子網證」功能是將館內原有使用實體卡(身份證、社保卡和讀者證)識別的設施設備進行了改造升級,讀者只需綁定電子版的證件並出示相應二維碼 關注「書香定海」微信公眾號(微信號:DhqTsg),點擊菜單欄中的【讀者服務】選擇【我的圖書館】進入首頁後點擊【二維碼讀者證】(如需綁定可選擇「身份證綁定」,密碼為生日數字後六位)出示「二維碼」即可使用。
  • 佛前三世祈願,只為換你一世情緣
    我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只為換你一世情緣,一首求佛拉開了心裡的想念 對於愛情,我痴痴的守候,我相信,佛前祈願,能換來再和你遇見,今生不行還有來生,總有一天,我的痴念會感動了天。
  • 三毛生命中的九個男人
    青年三毛第二個男人,留下美好初戀和重度情傷的高才生三毛19歲時,做了文化大學哲學系的一名旁聽生 ,她仰慕同校已以舒凡為筆名出版兩本書的才子梁光明,主動給出聯繫方式三毛與荷西第八個男人,第二次真愛卻幸福短暫的荷西1972年三毛在上述情感上和婚姻上的打擊後,再度遠走西班牙,與六年前遇到的西班牙人荷西·馬利安·葛羅重逢
  • 三毛:她的孤獨,源於她始終沒有走出沙漠!
    李敖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三毛,但他對三毛的評價,卻非常不友好:「三毛的言行,無非白虎星式的克夫、白雲鄉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國際路線和白開水式的泛濫感情而已,她是偽善的。」中國攝影師肖全,曾用了三天時間跟隨三毛穿過成都的大街小巷,為她拍了一組照片,他評價三毛說:「她的氣質是一個大知識分子,像杜拉斯那副神情。讓人覺得是一個高級的女人。」
  • 三毛:如果有來生,還要和你在一起
    三毛,原名陳懋平,漢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出生於重慶,於1991年去世,享年四十八歲。她的一生,完全可以用浪漫坦蕩來形容,也可以用隨性灑脫。總之,三毛的一生是很值得很多人去豔羨的一生。至於三毛這個名字從何得來,是因為當時三毛流浪記很是流行,還有一個原因是說她認為她的文章值不了三毛錢。而原來的名字是父母一輩希望她能夠平安,這個世界能夠和平。
  • 三毛誕辰:她是和古龍有生死之約的女人,只有生日,沒有葬禮
    她們穿一身波西米亞風的長裙,背景是廣袤無垠的荒漠和沉靜的星空。但這是遊客,而不是歸人。三毛在沙漠不是旅行,而是長期的居住。在那裡,物質是匱乏的,環境是荒僻的,鄰居是蒙昧的。一次她甚至坦言:「無論我怎麼努力在適應沙漠的日子,這種生活方式和環境已經忍受到了極限。」
  • 1990年,三毛在街頭流浪,獨坐抽菸眼神空洞,4個月後在醫院自縊
    三毛在臺北自殺1990年9月,一組三毛的照片出自攝影師肖全之手,照片裡的三毛坐在茶館裡聽人侃侃而談,在路邊和車夫攀談,獨自一人坐在那裡百無聊賴地抽著煙眼神空洞,照片中三毛眼神充滿哀傷。可誰知僅過四個月後,1991年1月4日,在臺灣醫院的浴室裡有人發現三毛的屍體,尼龍絲襪自縊。這一年,三毛才48歲,臨終沒寫下一句話就離去。而這一年也是荷西逝世後的第十二年頭。
  • 11月中旬,4大星座的桃花運旺盛,有望相遇良緣,定下一世情緣!
    金牛座對於自己的感情是非常期待的,11月中旬,月老庇佑,祥瑞臨身,有望相遇良緣,定下一世情緣。白羊座白羊座心中一直很渴望被愛,他們羨慕著那些被愛情包圍的人,甜甜的感覺,總是會讓他們蕩起心中的漣漪。雙魚座雙魚座終究會學著等待愛情的來臨,難忍相思情緣的雙魚座,還是願意去在愛情中找到最初的想念。11月中旬,桃花來臨身旁,不願躲藏的雙魚座,展現在愛情之中,情緣的相思難忍,讓單身的雙魚座對愛情充滿了希望,桃花來臨,也希望雙魚座握緊手中真愛。
  • 三毛,什麼字眼最能表述她的一生?一意孤行
    桀驁不馴,灑脫自由是她的代名詞,那個不理世俗,孤傲的在沙漠中開花的女子就是三毛。三毛,原名陳懋平,在學會寫字後,才剛三歲的她便自作主張地把中間那個字給刪掉,叫陳平,後來也改名為此。三毛筆名是從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裡找到的,她稱自己為 「三毛」,於是,流浪成為命中注定,記也成為她情感的表達方式。她總是最特別的,對世界有的不同的看法,是一意孤行的可愛女子。她熱愛拾荒,別人眼中的垃圾場,卻是她眼中一塊世界上最嫵媚的花園。
  • 逝世30周年《三毛》我行我素
    【三毛】1991年1月4日,臺灣作家三毛被發現在一家醫院中自縊身亡,令人婉惜悲痛。很多人猜測,三毛是因丈夫荷西去世而自殺,她曾在《不死鳥》中寫:「荷西,你答應過的,你要在那邊等我,有你這一句承諾,我便還有一個盼望了。」
  • 三毛:愛情和堅強
    思索了幾分鐘,腦海中只有一個文藝女青年出現,那就是三毛, 而她嫁給的人就是愛她的荷西。同時,她也是嫁給了愛情和堅強!三毛,原名陳懋平,但對於小時候的三毛來說「懋」字,實在太難寫了,所以就自己改名叫陳平。在三毛的一生中,旅行和讀書,是繞不過的兩個關鍵詞,十三歲的時候,就獨自一個人到小琉球旅行,初中的時候,甚至一個人跑到墳場看閒書。
  • 定海591名新居民子女獲公辦入學資格
    家住鹽倉街道海鴻新村的新居民張小蘭一家這幾天格外開心,因為他們收到了入讀公辦學校的通知,這意味著孩子可以在公辦學校和本地居民子女一樣享受教育資源。「能入讀公辦學校,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接受教育,我們做父母的也很放心。」張小蘭開心地說。今年4月,定海啟動新一輪居住證量化管理入學申請受理工作,截止至5月31日共受理新居民子女家庭入學申請640戶。
  • 他演「三毛」走紅,少年禿頂縫合300針,喊宋丹丹「媽媽」太尷尬
    當年,《三毛流浪記》這本漫畫剛連載不到一年,就有了電視劇版的,也讓觀眾更有視覺衝擊,感受當時社會的壓力與殘酷,是許多網友童年時期想看又不敢看的一部影視劇。而扮演小主人公「三毛」的孟智超也因此一夜爆紅,在挑選「三毛」演員時,除了他還有其他兩個孩子,但是憑著與「三毛」比較貼合的形象最終脫穎而出。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年僅八歲的孟智超減了整整十五斤,這才有了後來骨瘦嶙峋的「三毛」。不僅如此,他還需要常年剃光頭髮,這也就罷了,還需要在頭皮上粘上假髮,頭皮受到刺激,造成堵塞損壞,很難再長出頭髮。
  •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真如她筆下那般甜蜜?有人說都是幻想出來的
    正是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喜歡閱讀的三毛文筆自然是出奇的好,在上初中那會三毛寫了一篇文章叫《我的老師》,結果教三毛的語文老師說,在寫文章方面我不敢稱作你的老師,因為你已經寫得出師了。三毛的文筆絕佳,不過在綜合性的文化課上卻有些落差,從初二開始三毛便休學了,由父母親自教導,在詩詞古文和英文方面打下了基礎。
  • 荷西死後,三毛父親捂住他的臉不讓女兒看見,只因怕她受太大刺激
    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因為《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認識了三毛,進而更深層地去了解她,知道的越多對她就越著迷,三毛在眾多臺灣女作家當中都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她獨特的文字和豐富的生活經歷,還有她的愛情,她和荷西的愛情成就了撒哈拉這片人跡罕至的大沙漠。
  • 侄女陳天慈憶三毛:「她就是當時女性的眼睛」
    「傳播三毛的作品、人生觀乃至三毛文化應該由家人來完成。」陳天慈想用寫作的方式來回憶和紀念姑姑。 陳天慈和三毛有同樣的習慣,喜歡在晚上進行寫作。忙碌完白天的工作後,寫作的靈感在沉靜的夜晚變得充盈而豐沛,陳天慈常常寫到凌晨三四點或者睡了一會兒突然睜開眼睛,快速記下自己的想法。喜歡在三毛屋中睡覺的小天慈,曾經也常常聽到三毛在深夜一邊翻著稿紙一邊嘆息。
  • 鼻毛不能亂剪,會影響財運和情緣!
    無論是否要修剪鼻毛,都要非常,注意,因為鼻毛影響著人的財運和情緣!在公眾號下回復「生肖」、「風水」、「手相」、「面相」、「測試」,可以獲取更多相關內容!可是有那麼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意喝下孟婆湯,孟婆沒辦法只好答應他們。
  • 榮譽市民胡誠初: 前世姻緣 定晉江今世情緣
    為鼓勵和表彰對晉江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非晉江市戶籍人士,近期晉江將啟動第三批「榮譽市民」評選工作,屆時將表彰授號。今起,晉江經濟報、晉江新聞網開闢「緣來晉江人」欄目,為您講述前兩批「榮譽市民」的晉江故事。
  • 三毛:來生做一隻鳥,飛越永恆,忘卻迷途的煩惱
    三毛說,我相信上天不給我的,無論我怎樣十指緊扣,他仍然會漏走。我相信上帝給我的,無論我怎樣失手,我都會擁有。48歲的三毛,逝世於臺北,被發現時是以絲襪纏繞在脖子上自縊而死,死因是因病厭世。這種死亡方式,很「三毛」!不同世俗。如同她短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她的情感世界裡的濃度與烈度,比平凡的人幾輩子積累的還要多。
  • 三毛的沙漠噩夢:下半身鮮血噴湧,胃部劇痛,只因銅項鍊
    三毛,原名陳懋平,中國,出生於重慶。他和父母搬到臺灣。因為名字中的單詞「懋」太難寫了,我決定把名字改成陳平。小時候的三毛是個嬌小的女孩。當她3歲時,她用樹枝做了玩具,在她的家人和老師眼裡,她那古老而精緻的性格並沒有完成她的工作,也沒有一個女孩應該具備的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