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膠肉」已泛濫,大多存在這3種肉當中,買肉時請擦亮眼睛

2021-01-15 騰訊網

肉是很多人都愛吃的食物,但是你真的確定你吃的肉是真肉嗎?市面上的肉類食物非常多,價格也各不相同,但有些肉很可能是「注膠肉」。注膠肉的味道雖好,卻含有很多添加劑,儘量不要吃,不論大人還是小孩。到底什麼是注膠肉?那些肉可能被注膠了?此文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快看看你家有沒有經常買。

什麼是注膠肉?

注膠肉指在肉裡面添加一些食用膠,配成「膠水」注入動物體內,這樣肉就會增重,售出的價格自然就會升高了。跟注水肉類似,經常吃這樣的肉,不利於健康。一般來說,注膠肉偏硬,顏色更為鮮紅,仔細聞一下,可能還能聞到一股刺激性味道。

下面具體說幾種裡面可能被加了膠的肉,再便宜也建議大家別買,別為了便宜將健康置身事外:

價格便宜的熟牛肉:經常買菜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牛肉的價格相比豬肉是高一點的,熟牛肉比生牛肉一般還要貴一點。但市面上好多的熟牛肉價格卻很便宜,而問題就很可能出在肉的源頭上,因為賣家採購的生肉更加便宜,而做成熟肉後更好賣,比直接賣生牛肉的收益要更好。

各種各樣的丸子,比如牛肉丸、魚丸、蝦丸等:這些丸子是很多人吃火鍋。麻辣燙時必吃的食物,與鮮肉相比,更加美味,價格又便宜。但實際上,這些丸子中真正的含肉量是微乎其微的,甚至直接就沒有,你吃出來的口味往往都是很多添加劑和食用膠混合做出來的,不僅營養低,吃多了還易發胖,會增加多種健康風險。

羊肉卷和牛肉卷:這也是大家吃火鍋常點的,燙個幾秒就熟了,但可能並不是真正的羊肉或牛肉,而是被加了膠。

這幾種肉不知你家有沒有經常吃?也許被加了膠,味道雖好,但其中含有大量添加劑,為了健康儘量不要吃,吃肉還是吃新鮮的更健康。

不過,大家也不必談膠色變,為了避免傷身,從此以後不吃肉了。只要按照國家的標準,適量添加,也是沒有問題的,俗話說只有買錯的,沒有買錯的,大家平時在買肉是多注意點,別一味了看準低價格,到最後反而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大家在買肉的時候,可以摸一下肉,新鮮的肉有足夠的柔軟度,一按下去會慢慢恢復,不會變成一個個坑,摸上去也不會發黏,白色部分是淡白色或乳白色,不會有斑點。一次性儘量不要買太多肉,因為長期放在冰箱裡保存,就會變成「殭屍肉」,不僅口感差,經常解凍還容易滋生細菌,吃了不健康,可能還會加快衰老速度。

買對了肉,也要會吃肉,像豬肉牛肉等紅肉建議適量食用,烹飪方式不要總是油炸、烤制,建議大家平時常吃點白肉,比如魚肉、蝦肉,裡面含有的是不飽和脂肪酸,吃了不容易發胖,也有益健康。

綜上所述,注膠肉被揪出來了,味道雖好,但含有很多添加劑,以上幾種肉類,建議大家儘量少吃,購買時要擦亮眼睛。如何買到新鮮的肉、如何健康吃肉,想必大家看到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關焦點

  • 買排骨時,有人挑肉多的,有人挑肉少的,都不對!老屠夫教您最正確買法
    導讀:最近豬肉價格和11月份相比,又有小幅的回升,這是因為很多人醃臘肉或灌香腸,所以使豬肉需求量快速的上升,從而導致豬肉的價格上升。而幸運的是,排骨的售價還沒有上漲,甚至還有少許的回落,只賣25元1斤,所以很多人為了節約錢,都會趁著排骨便宜時,多買一點冰凍著,等到了過年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給家人吃。
  • 買排骨時,挑「肉多」還是「肉少」的好?豬肉老闆無意透了底!
    要問哪種豬肉味道最好,很多人會說是貼骨肉也就是緊貼在骨頭上面的那些肉。排骨也屬於是貼骨肉的一種,內行人吃肉都喜歡吃排骨肉,又嫩又香。我們平時去菜市場或是超市挑選排骨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挑選排骨,究竟是挑選肉多的還是肉少的好呢?生怕自己選錯了排骨,花了冤枉錢。今天我就告訴大家挑排骨的訣竅,保證你挑出來的排骨又嫩又好吃。1、豬的排骨大體上可以分為前排和後排。
  • 豬肉不僅注水,還能注膠,愛吃肉的你要注意了,趕緊戳我區別
    但是近年來,市場上慢慢地又出現了新型的肉類,被稱之為「注膠肉」,「注膠肉」,的外形和真肉幾乎沒有任何差別,吃起來口感也相差無已,但是 比正常的肉類,還是有一定的差別,而且沒有什麼營養價值,還有就是有的「注膠肉」,有可能會帶有一些細菌,可能會危害到人體,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那麼,什麼是注膠肉?
  • 辨別注水肉,買肉時不再被忽悠
    辨別注水肉,買肉時不再被忽悠。一,除非是乾貨食材,只要是新鮮食材,入鍋後都會變輕除了是那種風乾過的食材,其他的食材,只要是新鮮的,經過炒制或者燉煮之後,都會變輕。這裡也不用拿什麼科學原理來解釋了,可以簡單地這樣看,別管是急火爆炒還是小火慢燉,首先,食材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是會收縮的。肉塊收縮後體積變小了,那肯定會有東西跑出去,對不對?
  • 不選真肉,吃植物肉,是不是在交智商稅?
    「很多消費者吃到了植物肉做的食品,他自己卻沒有意識到這不是真的肉。」植物肉公司 Hey Maet 創始人洪小齊說,「在營養成分一致,而且口感一致的情況下,這甚至不存在教育市場的過程。」前不久,Hey Maet 宣布獲得千萬級融資,這是他們在 4 個月內完成的第二次融資。過去一年裡,「植物肉」賽道確實非常的火熱。
  • 「牛眼肉」不是牛的眼睛部位的肉!
    「牛眼肉」不是牛的眼睛部位的肉!最早的牛眼肉是牛的眼球後面牽動眼球運動的那點肌肉。而現在所說的牛眼肉是指位於牛的前腰上方,因為肉中有塊形似眼睛的脂肪所以叫牛眼肉。所以說牛眼肉並不是牛眼睛部位的肉,大家看下面這張圖就明白了。牛眼肉屬於高檔肉類,牛眼肉肉質肉質很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吃起來的口感比較香甜多汁,不乾澀。牛眼肉適合多種烹飪方法,給大家推薦幾種比較主流的吃法。
  • 農村買肉經常看見,拿一塊布在豬肉上擦,這究竟是在幹什麼?
    進食肉類已不再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如今,大bai大多數食肉者並不是他們的家庭成員,而是被屠夫收購的。但是,當我們去賣肉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肉販會時不時地用抹布擦掉豬肉。國小家在鄉下,養了幾頭豬,鄉下的豬肉都需要在喜慶的日子或過年時才能吃上,而且口感結實,肉味鮮美,而肥肉做的豬油渣,是炒茶的絕配,幾乎每一道菜都能用鮮美來形容,但在城市裡,這種豬肉的原生態味道,卻再也沒有吃過。
  • 民間故事:岑土王下山買肉,連買肉都要打謎語,屠夫聽後一臉懵逼
    岑土王有一匹馬,這匹神奇的木馬是岑土王上山下山的腳力,也是他去壇息、壇亮收租收息和去利周、甘田趕場的好幫手。有一次,這匹木馬跟一匹天上神馬相遇,兩匹馬狠狠地打了一架,木馬滑了腳,在地上留下一個深深的蹄印。直到今天,這個蹄印還印在央村龍灣屯的一塊巖石上,當地群眾就稱它做馬蹄巖,稱龍灣屯叫作馬蹄巖屯。靠這匹木馬,岑土王還能夠去泗城買早飯菜。
  • 3種臉頰肉,這麼做才嫩到極致?
    牛、豬、魚等食材的臉頰肉,纖維較細,油脂不多,因經常咀嚼活動,口感極其軟嫩,營養也豐富,被稱為「活肉」,屬於最好吃的部位之一。烹飪時要達到極致的柔嫩口感,廚藝很有講究。製作時,牛頰肉先煎後烤,再加入紅酒、蔬菜、肉汁一起慢燉約6個小時,直至突出牛頰軟Q的口感與筋的膠質。頰肉也是菜單的賣點之一,適合製作多種創意菜餚,比如這道紅酒牛肉醬湯圓,將小吃與牛頰肉結合。
  • 老人眼睛裡「長肉」 結果是淋巴瘤
    紅網長沙1月23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吳雯芳 通訊員 沈瑞 秦璐)一個月前,67歲的楊先生發現自己的左眼看東西越來越模糊,並且眼部周圍還慢慢長出了「一坨肉」,快將整個眼睛都遮蓋住了。近期,楊先生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經檢查,確認他眼睛「長肉」是因為淋巴瘤在「作怪」。
  • 豬裡脊肉怎麼吃 豬裡脊肉的家常做法
    豬裡脊肉很多人喜歡吃,豬裡脊肉肉質好,而且營養價值高,今天教大家一道鳳眼裡脊,為什麼叫鳳眼裡脊呢?因為在裡脊肉中間加了一個鴨蛋黃,看起來就像一個眼睛一樣,所以得名。  豬裡脊肉怎麼吃  食材:  豬裡脊肉250克、鴨蛋黃5個、精鹽1勺、味精1勺、十三香1勺、花雕酒50克、色拉油
  • 脖子上起的「小肉疙瘩」,暗示了3種疾病?
    脖子上的「小肉疙瘩」,可能是3種情況——扁平疣、尋常疣、皮膚纖維瘤。    尋常疣造成的「小肉疙瘩」一般是圓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高出皮面,呈灰黃、汙黃或汙褐色。  尋常疣還有一種特殊狀態——絲狀疣。絲狀疣,就是經常在脖子上出現的細軟絲狀突起,顏色就是正常膚色或者棕灰色,一般沒有自覺症狀。
  • 老話「臉上無肉是歹人,手上無肉是苦人,身上無肉是精人」啥意思
    人的外貌長像常常是身不由己的,但是,人們往往可以從人的外形的某些特徵上,能夠判斷出人的某些內在的特點來,這裡面並不完全是以貌取人,而是老祖先們親身經歷的總結,又世代相傳下來,並且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臉上無肉是歹人,手上無肉是苦人,身上無肉是精人」是啥意思?
  • 人造肉上市銷售,究竟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這樣的肉健康嗎
    中國人造肉上市銷售,到底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這樣的肉健康嗎?相信許多小夥伴也都特別好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生活當中有許多人都是堅持吃素的,但是單純的只吃素是非常難維持人體內的營養均衡的,尤其是那些微量元素的缺失,會使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國也就發明了人造肉,這些人造肉都是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使用的多種植物食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調製出真實的肉類口感,不過這種人造肉究竟是用什麼材料製作而成的呢?
  • 人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除了魚類外,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我們平常吃的肉類要麼是食草動物,要麼是雜食動物,很少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牛是食草動物,它的食物是植物,即使植物身上攜帶病毒,也不會輕易傳染給動物,比如:危害植物界的黃枯病,很難造成動物感染。因此,人類食用食草動物相對而言比較安全。但是食肉動物的食物是動物,如果它吃的食物攜帶者病菌(有可能攜帶病菌,但不發病),將有可能造成食肉動物也感染,甚至會升級,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將有可能造成大規模病毒泛濫。
  • 脖子上長「小肉疙瘩」?或是這3種疾病在「搗亂」,莫大意
    觀察到自己的脖子部位有小肉疙瘩出現,應該了解是否跟疾病有關。因為小肉疙瘩產生有可能是某些健康問題出現,很多人沒有在察覺到異樣之後,採取應對措施,有可能在小肉疙瘩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的時候影響健康。因此,發現脖子上面小肉疙瘩出現,需要先明確這些小肉疙瘩是怎麼形成的,才能採取應對措施積極改善。那麼,脖子上面小肉疙瘩產生,具體原因是什麼呢?1、皮膚纖維瘤發現自己的脖子上面有小肉疙瘩,有可能是皮膚的纖維瘤。皮膚纖維瘤屬於良性腫瘤的一種,多出現在中年女性身上,發病時皮膚表面就會有小肉疙瘩,多呈現圓形或者結節狀,摸起來比較堅硬,而且表面會隆起。
  • 豬身上這5個部位的肉最嫩最好吃,肉攤老闆:你比豬都了解它自己
    豬的全身都是寶,基本上全身的肉和內臟都可以做出美味的菜餚來。不過,豬的身上有的地方的肉是非常好吃的,而且經常在肉攤上買不到,特別是買肉去的晚,根本就沒了,早都被別人買走了。豬身上這5個部位的肉最嫩最好吃,肉攤老闆:你比豬都了解它自己部位1:裡脊肉裡脊肉是指豬脊椎骨內側的條狀嫩肉。這塊肉可是活肉,沒有一點的肥膩。
  • 「太歲」是不是「肉靈芝」?(圖)
    點擊進入>>>   看看像石頭,摸摸像團肉;天天會長大,傷口自癒合——「太歲」是不是「肉靈芝」?  2004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農民張永平在推土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石頭狀的「怪物」,它既沒鼻子也沒眼睛,摸上去感覺像一團肉;它不會因高溫而腐爛,也不會因低溫而僵硬;它一天天不斷長大,身上的「傷口」也可自動癒合。
  • 識別「合成肉」小竅門:不論什麼牌子有多貴,看到這3個字不要買
    多吃牛排這事對張文宏主任大家應該不陌生吧?他在去年冬天的時候就告訴全國人民,早餐多吃點高蛋白的事物,比如雞蛋、牛奶和牛排,全面補充營養,增強身體素質,不容易給病毒可趁之機。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牛排很貴,為啥一定要吃這玩意呢?其實這也算一個認知誤區吧,普通牛排並非奢侈食品,也就是西餐廳裡面賣得比較貴。
  • 只有肉人沒有肉車?你開這幾款試試!
    「只有肉人沒有肉車」,這句話經常能聽得見,你也可以想像的到說這句話的人神情有多麼嘚瑟,好像自己技術堪比秋名山車神一樣。對於有些動力確實還不錯的車型而言(SUV表現更甚),能不能開得快與車主有很大關係,但是對於典型的「小馬拉大車」類型,人不肉,車絕對還是肉的!不信?不信你開這幾款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