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選真肉,吃植物肉,是不是在交智商稅?

2021-01-15 極客公園

「很多消費者吃到了植物肉做的食品,他自己卻沒有意識到這不是真的肉。」植物肉公司 Hey Maet 創始人洪小齊說,「在營養成分一致,而且口感一致的情況下,這甚至不存在教育市場的過程。」

前不久,Hey Maet 宣布獲得千萬級融資,這是他們在 4 個月內完成的第二次融資。過去一年裡,「植物肉」賽道確實非常的火熱。

「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會阻礙這個行業發展,人口在急速增長,我們現在也沒有辦法生產足夠多的動物蛋白(傳統肉)滿足人類需求,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確定的趨勢。」洪小齊認為。

最傳統的糧食公司也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嘉吉作為美國最大的非上市公司,擁有 155 年的歷史,也是全球四大糧商之一。嘉吉亞太區替代蛋白業務負責人王摩詰,在 35 鬥舉辦的 2020 國際未來農業食品百強峰會上透露,「2018 年替代蛋白的市場規模還是比較小的,行業統計是 18 億美金,但我們預計 2030 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場達 1000-1200 億美元。」

採用植物肉肉餅的漢堡 | 圖片來源:Hey Maet

為此,嘉吉在總部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用專門的資源配合我們在全球各地的業務,先從植物基蛋白開始做。」

面對巨大的增長潛力,除了技術創業公司,不少傳統素食企業、豆製品企業,甚至是肉企也加入了生產「植物肉」的賽道。於是,2020 年,亞太地區「植物肉」領域一年內的融資額達到了前 3 年總和的 4.5 倍。

「植物肉」也在各種餐飲渠道逐漸鋪開了。2020 下半年,肯德基、漢堡王、德克士都陸續上架了植物肉漢堡,一些網紅餐廳也出現植物肉餐品的身影,甚至大潤發、盒馬鮮生等超市也上架了植物肉的水餃、肉餅等速凍食品。

而且,雀巢現任 CEO Mark Schneider 曾多次表達,植物肉對雀巢是「不需多說」的重點布局。似乎,年輕人未來不得不在植物肉(人造肉)和真肉之間做出選擇了。

植物肉的「真相」

相比真肉,植物肉的口感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植物肉全稱叫植物基人造肉,它與我們俗稱的素肉並不相同,比如辣條。

辣條這類素食通常是用大豆、豆腐衣支撐,大多沒有纖維化。而植物基人造肉是通過專門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改變植物的蛋白結構,來複製出真肉的口感以及增強營養。兩者在原料、工藝上都有巨大區別。

「我們融資後的第一筆錢就是把實驗室建立了。我們目前是中國第一家擁有獨立完整的技術研發實驗室的植物肉公司。」

Hey Maet 的研發團隊正在做的就是開發基於高溼植物組織蛋白的人造肉,來攻克植物肉領域的汁水、結構、色澤、口感等難題,「我們想要生產出包括烹飪體驗在內的諸多方面,均達到或接近真肉標準的植物基人造肉。」

「植物肉不但具有環保的性質,而且也不會犧牲食物的口感。」洪小齊表示,「植物肉在沒有犧牲人們吃飯的愉悅感的前提下,味道的問題也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

採用植物肉替代豬肉做成的小籠包 | 圖片來源:Hey Maet

植物肉也可以充當調味品。「我們的植物肉本身就會有一點那種肉的香氣,還有包括它的鮮味,其實自己就可以加到菜裡面,起到調味的作用。雖然說沒有說達到完全一致,但是也能夠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

總的來說,植物肉在口感上依舊在逐漸靠近真肉,但在營養上已經完成超越。

最突出的,植物肉產品具有高蛋白、零膽固醇、低脂、高膳食纖維、零抗生素等特點。比如,Hey Maet 植物肉與普通豬肉相比,降低了 45% 脂肪含量與 40% 的熱量,反而將蛋白質含量增加了 50%

而聯合利華在 2020 年 11 月啟動「未來食品」戰略時,更是將基於植物蛋白的肉和乳製品替代品,當作了「營養強化食品」,並計劃在未來五到七年內做到 10 億歐元的營收。

雖然植物肉具備「營養強化」的優勢,但真肉的魅力依舊「根深蒂固」。正如歷史上成功的消費品往往源於新技術、媒介的崛起,植物肉如果想進入大眾餐桌,還需抓住什麼?未來,消費者會以怎樣的姿勢,迎接植物肉?

進入中國人餐桌的關鍵

天貓數據顯示,2020 年代餐輕食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 290%。代餐消費人數三年增長了 78%,人均年消費金額達 3000 元以上。

代餐同樣是具備健康、低脂等特性,不過植物肉本身具有「食材」的角色,兩者的應用場景不同,也決定了植物肉普及的路徑並不能完全照搬代餐等產品同樣的思路。

根據觀察,植物肉企業進入消費市場,通常是從 B 端切入。通過為餐廳提供定製菜品、提供食材來逐漸完成對肉的替代。

「我們不會去做一個零食的品牌,因為植物肉本身就是一個健康的概念。但零食與植物肉這兩者,本身有點矛盾。」

「零食賣的好幾個品類裡,沒有一個是健康的,比如辣條。」洪小齊指出,將植物肉向零食上靠,就註定了天花板的局限。因此,Hey Maet 的路線很清晰,其一開始的重心就不在 C 端。

而對於 B 端來說,植物肉產品由於持久性更好,保質期比普通肉類長,有助於減少食物的浪費和損耗,它是有助於幫助餐館降低食材成本的。

在美國的一個超市裡,植物肉和真肉已經擺在了一起 | 視覺中國

此外,對於餐飲商家來講,植物肉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新食材、新選擇,吃肉的人群可以吃,素食主義者可以吃,這樣既有利於帶來新客戶,也能刺激一部分老客戶。

「去年豬瘟的影響,豬肉的價格猛增,給餐飲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疫情期間,由於三文魚的管制,一些壽司店只能臨時關門,甚至倒閉。」洪小齊觀察到。

「我們很少聽說大豆等植物蛋白出現瘋狂漲價。它也不會有病毒這種困擾。對於商家來說,植物肉在食品安全上來說更穩定,不會受瘟疫、激素等問題的困擾。這也是一個更加可靠的食材來源。」

「我們一開始就是想要走餐飲渠道,因為賽道很大,並不是說所有的細分賽道都要覆蓋。」洪小齊認為,當下接受植物肉的人群主要以一些高知或者都市人群為主,「這些人通常也不做飯或者在家吃外賣,所以我們不如直接與餐廳合作,消費者直接點餐就 OK 了。」

「不得不」的未來

未來,人們吃植物肉可能也是個「不得不」的選擇。

因為,中國未來的肉類是更不夠吃的。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肉食消費國,中國的每年吃肉的量是美國的兩倍,也是歐盟的兩倍,但人均只有別人的一半。打個比方,如果中國人每個人都像美國人那樣吃肉的話,至少需要 4 倍的量才夠。

「從大型的肉製品企業的角度來看,他們可能並不是 100% 相信植物肉有一天可以顛覆肉製品,才入局這個產業。但考慮到成本和時政(包括豬瘟、中美貿易)的影響,擔心傳統肉製品價格大幅增長出現缺口,為了防止出現供應不足,所以才推出了植物肉產品。」洪小齊認為。

肉製品將面臨更大的缺口 | 視覺中國

據統計,中國每年都有肉食供應的缺口,預計到 2030 年中國的肉食總缺口會達到 3000 萬噸。這也給植物肉進入中國人的餐桌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另外,BAI 投資副總裁朱元欣曾表示,健康浪潮已不可逆。人們不僅要通過「練」,更在企圖通過「吃」,來保證健康和體型。

「前輩」代餐在向大眾消費市場滲透的過程中,也經歷了體重管理、加班充飢等細分場景的小眾階段。

植物肉作為一個更新鮮的品類也必然會繼續迭代。「不能只看當前大家的認知是怎樣的。比如自嗨鍋這種之前不存在的品類,現在也變得大熱。我們還是需要給到這個新品類成長的時間。」洪小齊表示。

責任編輯:於本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Hey Maet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發布,轉載請添加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除了魚類外,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我們平常吃的肉類要麼是食草動物,要麼是雜食動物,很少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人類之所以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其實有3個主要原因:獵食食肉動物比較危險能量傳遞是有上限的重金屬的富集效應獵食食肉動物的危險性任何動物在捕食獵物的時候,都會優先選擇安全係數比較高的獵物,比如:老虎之所以不捕食狼,而是捕食牛、羊等食草動物,是因為狼具有攻擊力,老虎如果以狼為食,那麼即使付出再多力氣,也無法滿足自己每日的能量需求。
  • 入局植物肉卻靠雙塔食品代工,聯合利華「借雞生蛋」被指自信不足
    如若植物肉產品在中國市場未能獲得消費者認可,聯合利華可以輕鬆退出,但這也顯示出其對市場信心不足。授權生產,聯合利華在中國推出植物肉產品2020年12月23日,全球最大快消品企業之一的聯合利華宣布旗下知名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在中國上市。消費者就可以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的325家漢堡王門店嘗鮮「真香植物基皇堡」。
  • 為何人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性動物?是不好吃嗎?
    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不僅吃植物、蔬菜和水果;,還吃肉,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人類幾乎都敢吃。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雖說愛吃肉,但不是什麼動物的肉都吃,而是有選擇性的。一般來說,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比如兔子、羊、牛;或者是雜食動物的肉,比如雞、鴨、鵝,幾乎不吃像獅子、老虎、黑豹這類的食肉性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食肉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什麼是食草動物!食肉動物是哺乳動物的一種,顧名思義,食肉動物主要指那些以肉為食物的動物,比如老虎、獅子、獵豹、狼等。
  • 最近愛上了吃這個,不煮不炒,包上肉上鍋一蒸,鮮嫩多汁,真好吃
    最近愛上了吃這個,不煮不炒,包上肉上鍋一蒸,鮮嫩多汁,真好吃。今天這道美食的主角就是西紅柿,西紅柿是一種大家平時經常吃,再熟悉不過的一種食材了。今天用西紅柿給大家分享一種不一樣的吃法,所以碰到它,別總拿來炒著吃了,裹上一物蒸一蒸就出鍋,鮮香不膩。下面這道美食,我們主要食材就是西紅柿,然後搭配適量的豬肉。不炒不煮,蒸一蒸就可以出鍋了,鮮香不油膩,關鍵汁水很多,特別的適口,也很適合平時做給孩子吃,營養滿滿的。下面大家就和我一起看下它的具體做法吧。
  • 別交智商稅!央視曝光糖漿食品偽裝神藥騙局 祖傳秘方竟是三無產品
    別交智商稅!央視曝光糖漿食品偽裝神藥騙局 祖傳秘方竟是三無產品時間:2020-10-13 17: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別交智商稅!近日,家住   原標題:別交智商稅!央視曝光糖漿食品偽裝神藥騙局 祖傳秘方竟是三無產品   不知你有沒有在網上找過祖傳秘方類的廣告,近日,央視曝光神藥騙局,自稱是祖傳秘方的廣告竟然是三無產品,全國竟然還有一萬三千多名購買者,這腦子是怎麼了?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
  • 賣豬人為什麼不吃梅肉 賣豬人不吃梅肉什麼原因
    在賣肉的市場中,有著「賣豬人不吃梅肉」的傳聞。梅肉,指的是梅花肉,位置在肩胛骨的中心。那麼,賣豬人為什麼不吃梅肉呢?一起來看看吧!賣豬人為什麼不吃梅肉  「賣豬人不吃梅肉」是錯誤的說法,賣豬人是吃梅條肉的。
  • 人造肉為什麼那麼貴?
    還有一種是植物蛋白肉,這種就是「素肉」了,這類人造肉就和肉沒有什麼關係了,主要靠植物蛋白製成,模仿肉的口感,原料是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麥蛋白等。說起來,我們常吃的素雞、還有素食餐館的一些素葷菜都可以算是這種人造肉。
  • 孕婦能吃兔子肉嗎?孕婦吃兔子肉會兔唇嗎?
    孕婦在飲食方面有諸多的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需要做到營養均衡,注意蛋白質、維生素等均衡補充,同時也有飲食禁忌,比如儘量不吃螃蟹、山楂。民間也流傳有孕婦吃兔子會得兔唇的說法,真實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孕婦能吃兔子肉嗎?孕婦吃兔子肉會兔唇嗎?
  • 為了吃肉而「造肉」,他如何創辦了風靡全球的人造肉公司?
    「不讓人們吃肉?不讓人們吃想吃的?大錯特錯!」 「我原來也喜歡吃炸雞、漢堡,我知道,如果有個人突然走過來跟我說吃肉對健康不好、對環境有害、剝削動物,但人們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原來也吃肉,我知道人們會怎樣反應。」 「我們想令人們繼續吃肉,吃更多。」
  • 豬裡脊肉怎麼吃 豬裡脊肉的家常做法
    豬裡脊肉很多人喜歡吃,豬裡脊肉肉質好,而且營養價值高,今天教大家一道鳳眼裡脊,為什麼叫鳳眼裡脊呢?因為在裡脊肉中間加了一個鴨蛋黃,看起來就像一個眼睛一樣,所以得名。  豬裡脊肉怎麼吃  食材:  豬裡脊肉250克、鴨蛋黃5個、精鹽1勺、味精1勺、十三香1勺、花雕酒50克、色拉油
  • 日本人不吃這種動物的肉,「禁肉」的1200年裡,他們吃什麼?
    但日本人同樣喜歡吃燒烤,只是對於日本人來說,燒烤的原材料大部分是雞肉,而中國人則喜歡牛肉、豬肉和羊肉。從口味因素來說,日本人不喜歡羶味重的食物,羶味重容易影響別人,吃起來的口味也不好,所以羊肉在日本基本沒有市場。
  • 2021,我定不負美肉不負眾望!
    感謝作者【白鴿】的原創獨家授權分享編輯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坐標:山東 濟南2020年已經過去,時光飛逝,回顧這令人難忘的2020年,有三件喜事讓我記憶憂新,選三顆完美紫珍珠代表我心中這三喜吧。第二喜,就似這盆如意皇后,在今年過生日那天拿到了自學許多年的自考學歷證書,多年辛苦努力與堅持不懈獲得收穫,拿到證書時有陣驚喜加恍惚,都不相信這是真的事情。
  • 地牯牛不是肉,但卻能讓人在夏天胃口大開!
    地牯牛,又名草石蠶、地蠶、地葫蘆、螺絲菜、寶塔菜、地環、土人參、地牯牛草、鄉螺菜、地溜子、甘露、甘露兒、甘露菜等,擁有20餘個不同的名字,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塊莖潔白如玉,形如蠶蛹,呈螺旋狀塔形。據《本草綱目》記載,地牯牛有利膽利尿、鎮靜、潤肺益腎、滋陰補血等功能。
  • 「注膠肉」已泛濫,大多存在這3種肉當中,買肉時請擦亮眼睛
    肉是很多人都愛吃的食物,但是你真的確定你吃的肉是真肉嗎?市面上的肉類食物非常多,價格也各不相同,但有些肉很可能是「注膠肉」。注膠肉的味道雖好,卻含有很多添加劑,儘量不要吃,不論大人還是小孩。到底什麼是注膠肉?那些肉可能被注膠了?此文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快看看你家有沒有經常買。
  • 小時候,春節家家難過,父親撿塊牛皮給我們當肉吃
    我想,如今的孩子們不知過去生活的艱難,把吃不完的剩饃剩菜隨手倒去,真可惜,講些自己的苦日子教育一下他們吧。那年臘月二十八, 眼看著再有兩天臨近春節了,父親愁得坐在門檻上抱著腦袋對奶奶說,今年鬧旱災,咱們山上顆粒無收,春節家家難過。咱家鄰近煤礦,好賴撿煤賣煤換了點紅薯面,沒有錢,大門上只貼對聯就行了,可是,包頓紅薯麵餃子的肉去哪裡弄呀?
  • 買電動牙刷是交智商稅?年輕人第一支電動牙刷怎麼選,看完全知道
    美食吃多了,如果刷牙的方式不對,時間一樣,牙齒難免會變得不好看或者比較敏感。一個正確的刷牙方式,一把刷牙利器才能讓我們享受美食的同時,擁有一口白白的、健康的牙齒。說到刷牙,在我們日常中微小到不值得一提的事。但就是這件小事讓多少人無法做到。都說,牙痛不是病,但牙疼起來真的非常要命。
  • 天冷了,別光吃肉多吃點它,它是「植物肉」,營養豐富非常好吃
    這不,近兩天老天開始發威了,今天氣溫驟降十幾度,感覺在外面幾分鐘,全身就會凍得透心涼。據天氣預報說:這兩天的氣溫會降到70年以來的最低溫,看來棉褲棉襖是時候穿在身上了。 冬天,天冷要多穿衣服,還有就是注意飲食上的調節,肉類是好食材,但是天天大魚大肉的吃也是讓人受不了,容易上火啊!
  • 「太歲」是不是「肉靈芝」?(圖)
    點擊進入>>>   看看像石頭,摸摸像團肉;天天會長大,傷口自癒合——「太歲」是不是「肉靈芝」?  2004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農民張永平在推土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石頭狀的「怪物」,它既沒鼻子也沒眼睛,摸上去感覺像一團肉;它不會因高溫而腐爛,也不會因低溫而僵硬;它一天天不斷長大,身上的「傷口」也可自動癒合。
  • 膽大包天,敢哄慈禧吃「錢兒肉」的端方
    其中最經典,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慈禧的生活,有多麼多麼奢侈,比如一頓飯,要幾百道菜,絕大多數不吃,吃也就吃一口……脂硯齋批註版《紅樓夢》第三回,寫林黛玉初進賈府,拜見王夫人一節:正房炕上橫設一張炕桌,桌上磊著書籍茶具,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
  • 人造肉上市銷售,究竟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這樣的肉健康嗎
    中國人造肉上市銷售,到底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這樣的肉健康嗎?相信許多小夥伴也都特別好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生活當中有許多人都是堅持吃素的,但是單純的只吃素是非常難維持人體內的營養均衡的,尤其是那些微量元素的缺失,會使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國也就發明了人造肉,這些人造肉都是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使用的多種植物食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調製出真實的肉類口感,不過這種人造肉究竟是用什麼材料製作而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