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溫文爾雅,懂禮儀,有教養,有容人之雅量。但是,俗話說,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人都有是有兩面對,潑婦粗漢要是發了脾氣,不是當街叫罵就是當場動粗。這在文人看來是「有辱斯文」的,文人要是看不慣什麼事情,怎麼表達呢?尖酸刻薄,損到你哭笑不得。下面我們來看看歷史上最「損」的幾個典故。
齊人之福
這是出自《孟子.離婁下》中的一個故事,故事名叫《齊人有一妻一妾》。說齊國有一個人,家裡有一妻一妾。這個人呢,每天早出晚歸,回來時必定是酒足飯飽,然後在妻妾面前顯擺,今天和這個當官的喝了頓酒,明天和那個富豪吃了頓飯。有一天,他的妻子跟他的妾說:「我們的丈夫每天回來都是酒氣燻燻,問他到哪去了,都是說跟達官貴人們一起飲酒作樂,但是這麼長時間了也沒見過一個顯貴的人來過咱們家,這有點不對勁,明天我悄悄跟著他,看看他到底是跟誰在一起鬼混。」
第二天,這個齊國人出門後,妻子在後面尾隨,走遍了全城,也沒看到有一個人跟他丈夫打招呼。丈夫最後到了城東的郊外,這裡是一片墓地。他的丈夫就在墓地裡亂轉,跟祭墓的人討些酒水和食物,這邊吃不夠就又跑到另一邊,原來這就是他每天酒足飯飽的辦法。
妻子回到家後跟妾相擁而泣,說:「我們終生仰仗的人,居然是這樣的人。」這個齊人回家後,還不知所以,繼續想他的妻妾顯擺。
孟老夫子最後又加上一句:「天下所有求官求財的方法,能讓他們的妻妾看到不以羞恥,不哭泣的,是很少見的。」孟子一生周遊列國,但是在那個縱橫家四處奔走的「大爭之世」,無人採納他的政治理念,也沒人用他。老夫子心中憤懣,相出這麼「損」一個故事來,罵盡了天下求官求財之人,你們所謂的今天跟這個達官,明天跟那個「顯貴」,不過是別人墳頭上乞討罷了。看到的朋友,切勿再顯擺這些東西了,要自重自強,靠沾別人的光輝來突出自己,是非常可笑的行為。
井底之蛙
這是出自《莊子》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相信中國人都不陌生,就是說一隻居住在井底的青蛙跟海龜的故事。這故事其實是寫得非常損的,諷刺了天下見識短淺而又自命不凡的人。莊子的文筆是相當好,他將「井底之蛙」的可笑嘴臉描寫得淋漓盡致。說:「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意思是,我太快樂啦!在井裡上竄下跳,井水剛剛淹沒我的腋下,井泥剛剛埋住我的腳面,太舒服了。當海龜跟他講了大海的樣貌之後,青蛙目瞪口呆,沉默了。
看懂了這個故事的朋友,要懂得一山更比一山高,別拿自己的些許成就來顯擺和標榜自己,大家都看得懂的,你努力向上就好了,不必太自我滿足,以免自取其辱。
掩耳盜鈴等等
掩耳盜鈴,拔苗助長,買櫝還珠,削足適履,自相矛盾等等這些故事,大家相信也不會陌生。我們還在學生的時候,看到這些故事都知道可笑。這些故事也是相當損的,損就損在指桑罵槐,顧左右而言他。他將某些常識性的錯誤編寫成了預言,稍有常識的人是不會犯這些可笑錯誤的,但是世人常常有類似的愚蠢行為,而且是數不勝數。
往往是強烈的欲望蒙蔽了我們的心智,當你腦子裡一門心思的想著要得到某個東西的時候,往往容易犯些低級錯誤。就比如去年的劉強東,在國外犯那樣的過錯,不就是欲望蒙蔽了心智嗎?所以說「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埋頭耕耘,不問收成的人,往往是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