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宋江是水滸的「義」,那麼,高俅就是水滸的「奸」,如果說林衝是水滸的「忍」,那麼,高衙內就是水滸的「狂」,如果說李逵是水滸的「暴烈」,那麼,武松就是水滸的「灑脫」,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武松。
在我心裡武松是水滸裡最灑脫的人,有酒吃肉,有仇必報,最後還落得以寺廟度終生的好結局,我想這也是作者對武松的偏愛吧。
武松的出場是景陽岡上大虎開始的,三碗不過崗,結果打死一隻大蟲,一時之間,武松的光輝形象就樹立起來了,普天之下,提起打虎英雄武松,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但他也並沒有為此居功自傲怎樣的,還是有酒吃酒,有肉吃肉,這是他個人的灑脫之處。
武大郎被西門慶與潘金蓮合謀毒死之後,在去縣衙告狀不被準許的情況下,他借謝鄰請酒取得真實口供,然後為哥哥報仇,殺了嫂嫂潘金蓮,
手刃了仇人西門大官人,他不逃避責任,自己跑去官府認罪去了,最後被發配到了孟州,一路上與兩個衙役也是處的蠻好,這也是他個人灑脫的體現之處。
在孟州,武松對有恩於自己的施恩也是知恩圖報,當施恩的快活林被蔣門神霸佔之後,施恩父子有求於武松,武松也是有求必應,上演了一出醉打蔣門神,但是蔣門神的後臺是張都監,張團練,他們將武松設計為偷盜的賊,這時的武松雖然是有些不分青紅皂白,但是孑然一身的報恩行為是非常灑脫的。
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還在牆上留下了「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次他認清了社會現實,沒在向官府妥協,而是上了二龍山,做了山大王,後歸了梁山泊,這也是武松的灑脫之處。
武松是梁山隊伍裡最為兄弟著想的人,他指責宋江,今天要詔安,明日要詔安,這樣做,只是冷落了弟兄們的心,他表達出了很多兄弟的心聲,後來在徵討方臘的時候,單臂擒方臘,詔安後他並沒有選擇接受封誥,而是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最後也算是梁山裡結局比較好的人了。
這就是武松的灑脫,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為,儘管是從殘酷的現實裡遭受了一遭,漸漸是從現實中得到了成長,走向了成熟。
武松的一生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灑脫」一生,這才是武松的人生,武松相比林衝來說,應該是整個水滸傳裡最最灑脫的人,有仇必定報,不像林衝,忍了一輩子,最後仇人在眼前,連殺妻之仇,奪妻之恨都沒報的了,這也是我看水滸最窩氣的一個故事情節了,也是這個時候,我開始討厭宋江的。
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歡迎來聊。
本文由龍貓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