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早晨更容易心梗?醫生:都是清晨高血壓惹的禍

2021-01-09 鎧甲護士

為什麼有些高血壓患者早晨起來的血壓會比平時高呢?什麼是清晨高血壓呢?早晨起來血壓高可能與過快的活動和體位改變,引起的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對心腦血管的影響有關。早晨起來血液黏稠度較高,清晨高血壓會增加形成血栓的風險。因此,加強對清晨高血壓的認識和管理,可以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可以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生命生活質量,延長高血壓患者的生命。清晨高血壓的治療首先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規律服用藥物選擇正確的降壓藥。

研究發現,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一定的規律。在清晨的時候,發病頻率一般比其他時間要高。比如心肌梗死,在早上9點的發生率比在晚上9點的時候高三倍,並且與清晨高血壓發生的時間段一致。尤其是老年人在凌晨時發生心梗等死亡率佔60%。所以高血壓患者的清晨高血壓現象越來越受到重視。

什麼是清晨高血壓呢,怎麼確定自己是不是清晨高血壓

正常人體的血壓在24小時內的波動是有周期性變化的,在白天的時候血壓相對較高,晚上睡眠的時候血壓相對較低。最近幾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動態血壓監測技術不斷完善和發展,發現許多的患者,在早晨的時候有血壓增高的現象。一般有兩種形式的清晨高血壓:一種是醒來以後立即發生高血壓,常見於年齡比較大的高血壓病人,可能與血壓對突然醒來的反應增強有關;另一種為血壓在睡眠中逐漸升高,在一些年齡較小的高血壓患者中常見。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檢驗自己有沒有清晨高血壓呢?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檢測方式來進行檢查。我們可以在醒來後的兩個小時量五次血壓計算出平均高壓值和晚上的最低高壓做比較。如果相差大於10毫米汞柱,就可以認為是清晨高血壓。

為什麼會發生清晨高血壓,在清晨時為什麼發生心梗的機率高?

1、影響清晨血壓的因素

早晨起床時,在身體清醒前後,交感神經的興奮性迅速增加,會使血管收縮增加外周阻力,間接增加水鈉瀦留,導致血壓升高;另一方面,可能與部分高血壓患者的體位變化有關。比如一些患者在平躺的時候血壓並不高,而在起床後立即進行活動血壓會迅速升高。

2、清晨高血壓對心血管的影響

清晨高血壓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在早晨高頻率發生重要原因,這是因為在早晨時更容易形成血栓。研究發現,在早晨6點到9點血小板的聚集能力明顯升高。在早晨是,血壓的波動會促進血流動力學改變,增加血管內壁的壓力,可能會導致血管內斑塊破裂,增加形成血栓的風險。老年人在早晨時,血液處於黏稠狀態,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

2個習慣養成,逐漸改善清晨高血壓

1、充足睡眠

早睡早起是老年人的一個特點,但是有些老年患者起床時間過於早,尤其是在冬天,太早出門鍛鍊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起床太早,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而且早晨一般氣溫比較低,雙重影響會使血管迅速收縮,造成清晨高血壓,因此在老年人普遍可以做到早睡的情況下,重點要對「早起」重新定義,並不是起得越早越好,建議老年人在七點左右起床,保證充足睡眠。

2、合理鍛鍊,按時服藥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進行晨練時,降壓藥物作用已經減弱,應該在開始鍛鍊前半個小時內服用降壓藥物,可以特高安全性。在晨練時,不能一起床就立即進行鍛鍊,應該循序漸進,給身體留下足夠的反應時間,等到適應後再開始鍛鍊,尤其是老年人,晨練時動作應該輕柔緩慢,不能選擇劇烈的鍛鍊方式。

相關焦點

  • 腦梗塞和心梗,在冬季發作時死亡率更高,老年人要如何安全過冬?
    在相關的研究中,腦梗塞與心梗的在冬季裡的發病率佔全年整體的69.5%,而死亡率比其他季節高出41%。尤其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來說,冬季就如同一個「關口」,需要注意保護健康,讓自己平安「過關」。
  • 醫生建議:高血壓容易缺鉀,吃三種食材或許能補鉀,不妨了解一下
    而且患有高血壓,常年服用降壓藥的中老年人經常食用黑芝麻,更容易補充流失的鉀元素。2、堅果很多監管中還有豐富的鉀,榛子中不僅含有強效抗氧化成分,所含的鉀也有助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而杏仁和開心果中也含有較高的鉀元素,對於調節血脂和預防中風有不錯效果。
  • 又一名人突發心梗去世!做過8000例手術北京醫生總結的心梗預兆...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糖尿病、吸菸、高血脂,以及冠心病家族史是心梗的危險因素,這些人群更容易被心梗盯上。但我們忽略的是,還有很多心梗預兆是我們所意想不到的!  心梗預兆三:腳底疼痛  案例:一個山東的老人,急性心梗發作,在張健醫生這裡做了支架手術,開通了血管。術後張健醫生去問他,現在心臟舒服了,你好好想想,身體上還有什麼變化,比如以前有的症狀,現在沒有了?老人想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有了!
  • 60歲的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這些生活習慣讓心臟「傷痕累累」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健康問題一直困擾著馬拉度納,例如高血壓、心律失常、擴張性心肌病、肝炎、心肺功能不全、胃出血等。2020年11月26日凌晨,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梗,不幸去世。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三科主治醫師劉一炫表示,馬拉度納有多種基礎疾病,且肥胖。
  • 有人氣出心梗、氣得中風……生氣對人體的危害真的很大!
    45歲父親輔導作業突然心梗! 醫生:被氣的! 輔導作業被網友調侃是道「送命題」! 心內科醫生趕到現場會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急性冠脈症候群,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心梗」。
  • 當我想到那些因突發心梗不幸離世的人們時
    突發心梗,不幸離世,如果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年人,我們也許更容易接受一些,畢竟生離死別是任何人都要最終面對的流程……可是在不知不覺中,得心梗這種病的人的年齡卻越來越刷新我們的認知。心肌梗塞,尤其是急性大面積心梗,如果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搶救,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有太多的年輕人喜歡吃外賣,而懶於自己動手做一頓健康美味的飲食。試問:外賣也要成本的,好不好?
  • 52歲男子,背痛一天,驟然離世,醫生措手不及,這病真的很兇險
    醫生在詢問病史時發現,老李高血壓,有幾年了,不舒服的時候吃點降壓藥,好一點就忘了。 醫生解釋,患者發病,與其高血壓有著密切關係 高血壓,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
  • 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8件事讓心臟不堪一擊
    + 為什麼冬季更容易發生心梗? 飲酒後數小時內,血管都處於擴張、血流加速的狀態,可暫時降低血壓,但心率會隨之加快,心搏出量增加,容易導致心臟病急性發作。所以心臟病患者必須少喝酒,最好能戒酒。 心梗的男女都有什麼特徵? 近年來,不乏正值盛年的中青年發作心臟病。
  • 防控高血壓沒有那麼困難,守住高血壓的3條線,避免血管「爆炸」
    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以及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的高血壓病人,儘量把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經過研究表明,若老年人想要保護大腦、心臟和心臟等靶器官,身體能耐受的情況下儘量把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以免引發腦梗心梗或心衰竭。
  • 心梗發作的「魔鬼季」 別讓心臟不堪一擊
    還有一方面,北方的冬季,為了禦寒,人們多會選擇攝入更多的高熱量食物(比如肉類)或是飲酒,上述原因均會使心梗的發病率明顯升高。 心梗的非典型症狀要學會辨別 問題:有的心梗患者發病前嗓子疼,還有的出現牙痛,心梗的典型疼痛和非典型疼痛都有哪些? 解答: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痛。疼痛部位多位於心前區。疼痛性質為壓迫樣、緊縮性或是燒灼感,甚至有瀕死感。
  • 男子夜尿頻多,一查原來腎不好,醫生找到原因:高血壓惹的禍!
    轉過來後,我們查了腎功能,結果發現肌酐一斤200多,明顯的腎功能不全,後經全面分析,何先生也是多年高血壓,也沒有好好控制,結果現在導致了高血壓腎病,腎功能不全。一、高血壓怎麼會導致腎功能不全呢?高血壓和腎病其實是一對歡喜冤家,相互影響,長期原發性高血壓控制不好,會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損害,一旦腎功能出現異常,反過來也會升高血壓。
  • 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8件事讓心臟不堪一擊
    為什麼冬季更容易發生心梗?1.冬季人的生理機能反應比較遲緩,時常處於應激狀態,從而加大心臟負荷。2.室外溫差很大,外出時,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3.冬天人們戶外運動減少。吃得多、消耗少,導致能量攝入和代謝比例失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生。
  • 容易心梗的人都有4個習慣!不想短命,最好一個不沾
    核心提示:醫生在臨床中發現,近年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不僅有年齡大的,也有不少小夥子。心內科專家說,除了內因,其實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是不良生活習慣,約3/4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4個不良習慣。 醫生在臨床中發現,近年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不僅有年齡大的,也有不少小夥子。
  • 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輕微心梗的症狀有哪些?識破偽裝
    60的劉大爺最近總感覺左邊牙齒特別疼,但又感覺不出來具體是哪顆牙疼,就上藥店買了一盒治牙疼的藥,沒想到,吃藥後不僅牙齒依舊在疼,心臟也開始感到不舒服了,悶痛、喘不過氣,家人趕忙把劉大爺送到醫院,檢查卻是心梗。好在搶救及時,撿回了一條命。對此,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牙疼會是心梗?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輕微心梗的症狀有哪些?
  • 秋冬季心梗高發,記住這12個報警信號、8招應對方法,能救命!
    我們都知道,冬季是中老年人心梗高發季節,因此央視新聞和央視公開課專門出了相關視頻,教大家了解心梗發生原因、識別心梗症狀以及如何預防心梗。 正是因為這些,寒冷的日子我們要格外呵護心血管健康,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以及肥胖的人群都屬於高危人群,更不可掉以輕心。
  • 心梗發作有何預兆?專家教你識別與梗後急救
    心肌梗死誘發因素有多種,加班熬夜、抽菸酗酒、過度疲勞和血壓血脂血糖未合理控制等危險因素對身體多方面的危害,導致心梗趨於年輕化。   為培養全民保養心臟的健康意識,普及全民心肌梗死預防知識推動疾病預防關口前移,由中國醫師協會、人民網和天士力共同發起的「心健康公益行動」邀請多位專家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開展系列科普訪談,內容包括長期熬夜危害、心梗防治、冬季心梗預防與心肺復甦術等4大主題,旨在宣傳普及社會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徵兆識別、救治科普知識。
  • 《巴啦啦小魔仙》演員25歲去世,心梗竟找上年輕人?警惕4個誘因
    1月2日下午,其母通過孫僑潞的社交帳號發布消息,證實女兒去世的消息,文中透露女兒疑似因心梗猝死。據悉,孫僑潞5歲就登臺演出,13歲時扮演《巴啦啦小魔仙》裡的凌美琪,可以說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了。在過去,很多人都覺得心肌梗死是在老年人身上才會出現的疾病,與年輕人沒什麼關係,但近年來,中青年群體頻頻出現因心梗猝死的事件,無疑為大家敲醒了警鐘。心梗為什麼會「盯」上年輕人?
  • 患有高血壓,降壓藥應該在什麼時間段吃才好?趕緊了解一下吧
    所以,我國大部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都是在一次偶然檢查中發現並確診的。目前,醫療界還沒有徹底根治高血壓的辦法,也就是說只要經過生活調整沒有降低血壓的輕度高血壓患者、中重度高血壓患者,都需要長期、甚至是終身性的服用降壓藥物!這是因為,無論哪一類型的降壓藥物,針對的都不是高血壓疾病本身,而是起到了短暫降血壓效果。
  • 為何「老年病」心梗會纏上...
    孫僑潞母親在微博長文中透露女兒疑因心梗去世,她表示:「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誰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孫僑潞對此,醫學專家表示,心梗發病之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症狀,只不過自己沒發現。如果提前發現,就可以提前幹預,可能結果就會完全不同了。痛心!
  • 25歲明星疑心梗去世 為什麼心梗越來越頻繁找上年輕人?
    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疑因心梗不幸去世,年僅25歲。當下,心梗已經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也不僅僅是男性的「專利」。猝死為什麼越來越年輕化?一旦遇到心臟驟停,如何急救?鄧磊說,我國每年都有100多萬人猝死,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心源性猝死,佔75%左右的比例。近年來,30多歲甚至20多歲的年輕人也有發生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主要原因與年輕人工作比較忙、生活壓力大、長期不規律的飲食、吸菸、飲酒有關,同時還發現很多都伴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有一部分是遺傳因素,一部分與自身飲食代謝習慣、長期不運動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