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筷子長度為七尺六寸?有三層特殊含義,你知道幾個?

2021-01-08 大話談歷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既為我們創造了生存條件,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以前科技並不發達,但老祖宗的智慧卻是不可估量的,從炎黃二帝製作農耕工具,到倉頡造字,再到神農嘗百草,中華民族每向前跨越一步,背後一定有人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在日常生活中,筷子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物件,筷子起源甚古,具體日期正史上並沒有記載。不過,野史上卻有著明確記載,說筷子是由商朝的妲己發明的,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學會了使用筷子,是世界史上第一個使用筷子的國家。千萬別小瞧了筷子,筷子不僅是一種吃飯工具,同時也蘊藏著中國特有的文化思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史書上記載筷子的標準長度都為七尺六寸,這是為何呢?其實裡面有三層特殊含義,你知道幾個?

第一,代表著七情六慾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人類有著豐富的情感,而動物沒有。《禮記》中記載的七情為喜、怒、哀、懼、愛、惡、欲,在古代中醫學家看來,如果七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刺激,就有可能會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周,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在《呂氏春秋》中曾記載,六欲是指由生、死、耳、木、口、鼻所產生的欲望。人類有了七情六慾,所以才能夠世世代代繁衍不息,而動物隨時都有可能遭遇瀕臨滅絕的困境,而筷子也是用來區分人與動物的一大標誌。

第二,代表著陰陽合一

在飯館吃飯時,人們通常會說「老闆,給我拿一雙筷子」,而不是兩根筷子。其實裡面藏著太極與陰陽的理念,古人認為太極為一,陰陽為二,一中含二,二中有一,合二為一,從而達到了某種平衡。另外,在使用筷子的時候,需要一根動,另一根不動,才能夾動食物,這也是陰陽和諧的原理。

第三,代表著靈肉合一

其實,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最早都是從神話起源,隨著時代的變更, 西方與東方有了巨大的觀念分歧。西方人做事依靠科學,做人依賴宗教,他們的靈魂與肉體是分散開來的。而在中國文化中,像龍的起源、道教的八位神仙,都深深地嵌入中國人的腦海中,雖然人們知道那是虛幻,但還是願意相信他們的存在。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人的理想與現實,靈魂和肉體都是合二為一的。

很多人都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那很有姿態與品味,因此西餐廳中湧現出了一大批中國人,偶爾吃吃西餐有種浪漫的感覺,但若是天天吃西餐,中國人肯定會膩的。另外,筷子從商周時期就有了,而刀叉是在冶金術成熟之後才有的,在那之前西方人吃飯都是用手抓的。所以,大可不必羨慕西方人,中國人每天用的筷子中就有種特殊的儀態與品味。

相關焦點

  • 古人為何規定筷子長度7寸6分?有何特殊含義?華夏子孫必須了解
    其實古人的智慧表現在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意罷了,站著連其中的含義也不知道,比如說古人規定筷子的長度是7寸6分,規定16兩為一斤,裡面也是隱含著一些特殊含義的,從中可以看出古人的大智慧,作為華夏子孫,我們必須應該了解一下。
  • 筷子的標長為何是7寸6分?其中含義,每一個中國人都理應知曉!
    筷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工具之一了,它起源於中國,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之後從我國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現在仍有不少亞洲國家的主要飲食工具是筷子。筷子在商紂時期被稱為「箸」,先秦時期多被稱為「挾」,明朝中後期雖然有了筷子的叫法,但人們還是常稱它為「箸」,直到民國後,筷子的叫法才流行開來。一雙小小的筷子,卻隱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也給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們先來說一下筷子為何一頭方一頭圓,這裡面實際上蘊含著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這也是我國古代先哲們對世界最早的認識。
  • 老祖宗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7寸6分?炎黃子孫應該了解
    我國傳統文化中包含了無數先民智慧,在遙遠的古代,人們生活水平不及今天,但他們總能通過不斷地發明創造改進,讓文明傳承發展。我們今天覺得不起眼的細節,也體現了古人的智慧:比如,老祖宗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7寸6分?炎黃子孫都應該了解。
  • 老祖宗為何要把16兩定為1斤,筷子定為7寸6分?原來是大智慧
    生活各處都能看到老祖宗智慧的影子,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只要稍加留意,處處都可見老祖宗的智慧和用心,比如至今仍活躍在大眾視線的筷子和秤。如今的計量單位早已採用國際標準,但在遙遠的古代,老祖宗們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計量方法,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老祖宗為何要把16兩定為1斤,筷子定為7寸6分?原是這其中包含了大智慧。
  • 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筷子一頭圓一頭方有何講究?
    而其中事件的焦點也是「筷子」,其中就充滿了許多的誤解和貶低。所以小編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筷子的冷知識:你知道筷子的標準長度是多少嗎?為什麼筷子是一頭圓一頭方呢?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歷史是十分悠久的,民間傳說筷子是由大禹發明的。具體是誰發明的,其實已經無從考究了。不過考古卻發現,早在新時期時代就已經有人使用筷子了。
  • 古人總說:「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姚明有七尺嗎?
    很多文學作品和小說中描繪古代人的身高經常會寫到「堂堂七尺男兒」,然而現在的一尺大約是33釐米,那麼古代的男兒都有2米3之高嗎?在記載中七尺可能還算短的還有更為誇張的記載項羽身高八尺,現在算起來足足有兩米六。呂布身高九尺,即有三米的身高。還有更加高的歷史記載孔子的身高是九尺六寸。
  • 你不知道的筷子學問!長度七寸六分,一頭圓有什麼含義?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就連看似平常的生活環境都有它深刻的含義,我們常常說的「七不出門八不歸」,儘管只是民間人們口口相傳的一種出行方式,但是大多數人們都會遵守這個說道。在住房上也會講究:「門前不插柳,屋後不栽桑。」
  • 大家知道筷子隱藏哪些含義嗎?
    筷子是我們吃飯時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大家知道筷子隱藏著哪些含義嗎?筷子的標準長度是7寸6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慾。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欲:求生欲、舒適欲、愛恨欲、優越欲、求知慾、表達欲。同時筷子成雙成對代表著乾為天、坤為地,又可視之為陰陽,蘊藏著古人對自然規律的基礎描述。而用筷子的五根手指,借著陰陽又演變出五種基本動態,金、木、水、火、土,五行原始的系統論。
  • 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
    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身高」作為一項比較重要的體貌標準,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的重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一旦被人恥笑為「五短身材」,不僅會有一種特別傷自尊的感覺,而且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還會無地自容。在古代男性作為國之棟梁和一家之主,更是特別在意外在與內心的完美。
  • 筷子的起源:中國最早什麼時候使用的?長度為何七寸六分?
    筷子的由來:中國最早什麼時候使用的?長度為何七寸六分?有什麼寓意?01筷子的由來筷子,可謂口死中國的國粹。我國使用筷子的時間,大約有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宋微子世家》有這樣一段記載:「紂始為象箸」,可見從商紂王時代,我國人民就開始使用筷子吃飯了。古時候,人們把筷子稱做「筋」或者「箸」,這是為什麼呢?在古時候,箸,是飯的意思。所謂飯,就是傾側飯菜的意思,筷子所起的作用,正是把飯菜往嘴裡「傾側」,故因此而得名。
  • 古代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那麼,古代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呢?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因為尺這個單位在不同的朝代,實際長度是不一樣的。簡而言之,離現在越近的年代,一尺的實際長度越長。商朝的尺合現在的15.8釐米,所以商朝的七尺男兒只有110.6釐米,相當於侏儒。如果在商朝你還在說自己堂堂七尺男兒,簡直就是個笑話。當然,商朝也沒七尺男兒這個說法。
  • 筷子有一個標準長度,形狀也有講究,古人為何這樣設置?
    有的說是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用絲竹製成筷子夾肉,逃過老婆毒害,有的說是妲己為了討好商紂王,用玉簪為其夾菜,從而發明了筷子,還有說是大禹,在其治水時,無論水煮或火燒食物,都要等涼了才能吃,為了節省時間,他用樹枝夾取食物,進而有了筷子。
  • 筷子的寓意原來這麼多,並不比刀叉低一等,你知道多少?
    再到明朝時期,突然有講究的文人提出「箸」和「住」諧音了,「住」有打住、停止的意思,有點兒不吉利,乾脆改為「快」,多吉利啊!又為了表現「快」的材質,遂叫「筷」。其實筷子的形狀和形狀都是有講究的,經過長期的使用,中國人將筷子的長度定製為七寸六分,為何是這個長度呢?其實這代表「人有七情六慾,和禽獸有本質區別」。
  • 筷子的由來是什麼?為何筷子「上圓下方」?作為炎黃子孫都要明白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自然文化底蘊也綿延深厚不可預測,古往今來,有許多重大發明發現都是由我國最先開創的,比如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還有「筷子」,不說古老的前四大發明,單單這項餐具筷子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常用的飲食工具之一。那麼,你知道筷子的由來嗎?為何筷子要製成「下圓上方」?
  • 古代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和現在相比如何呢?
    在古代文學作品或者歷史劇中,形容古代男子身高時常會說「堂堂七尺男兒」。今天的一尺約等於33釐米,算下來「七尺男兒」身高得兩米三!還有更誇張的,史書記載項羽身高八尺,合今天兩米六。呂布身高九尺,合今天三米。最恐怖的是孔子,史書記載其身高是九尺六寸。如果真是這樣,孔子恐怕是巨人症了!
  • 筷子為何一頭圓一頭方?長度為什麼是7寸6分?別弄丟了古人的智慧
    筷子作為中國傳統飲食用具,一直是宴客居家必備之物,不過,看似尋常的物件,卻內含乾坤,畢竟「食色性也」,古人沒有什麼娛樂,吃是頭等重要的事,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對於世界、人性的看法寄托在這小小的筷子上。從外觀來看,筷子圓的一頭象徵天,方的一頭象徵地,表示「天圓地方」;而我們更常說的,就是筷子成雙出現,成對使用,堅守傳統的太極、陰陽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分為二,這代表著萬物相生相剋;合二為一,象徵著陰與陽的結合;而使用筷子時,又缺一不可,化二為一,還反映了中國人固有的團結意識。可見,這筷子雖小,內涵甚大。
  • 你知道七尺男兒有多高嗎?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身高差距到底有多大
    許多人都有一個慣性思維,那就是認為中國古代人都長的很高。一方面是在古代影視作品中,都是身材挺拔的演員們在表演,另一方面則是一些古代流傳至今的俗稱,比如「七尺男兒」。每當古人要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肯定就會說「堂堂七尺男兒」之類的話,可見古人有很多人的身高都達到了這個標準。
  • 帶你認識古代上百種計量單位!
    您知道嗎?《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十九《針灸方》:「其尺寸之法……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節為一寸。亦有長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節,橫度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一寸等於3又1/3釐米,0.1尺,一尺等於1/3米即0.3333……米。所以我們可以看的出,其實寸為較小的長度單位,故「一寸」(本義即一寸之長度)引申為微量。
  • 古代標準長度趣聞
    1、我國唐代以唐太宗李世民的雙步(左右足各為一步)為尺寸標準,叫作「步」。並規定三百步為一裡。一「步」的五分之一為一尺。唐代一尺合現在0.3028米,一唐裡合454.2米。2、古埃及以法老的肘拐至中指尖之間的距離為長度標準,叫作「腕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