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異常黑痣千萬別大意 這幾個位置的黑痣要注意
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產生黑色素的高度惡性腫瘤,發病快,轉移早,惡性程度高。大多見於30歲以上成人,發生於皮膚者以足底部和外陰及肛門周圍多見,可以一開始即為惡性,但通常有交界痣惡變而來。那麼如何預防惡性黑色素瘤?
異常黑痣千萬別大意
湖北崇陽女嬰倩倩(化名)剛出生時,右腳踝上長有一個黑痣。粗心的爸爸媽媽以為只是胎記,沒有在意。可是3個月後,原本硬幣大小的黑痣迅速生長几乎蔓延了整條小腿,到醫院檢查才發現黑痣已惡變成了黑色素瘤!
專家表示,通常情況下,黑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一般對人體無害。但有些黑痣,形態比較異常,好發於手、腳,容易因外傷、磨損、感染而惡變,最有可能惡變成黑色素瘤,這是一種惡性程度相當高的腫瘤。
如何辨別黑色素瘤
看部位:一般來說,摩擦部位如腳底、肘部、頭皮的痣更易惡變,摩擦會讓摩擦以後痣細胞增生活躍,發生異型、惡變。臨床上還發現,中國人腳底的痣最容易惡變。
看深度:是否癌變與痣的大小無關,卻與痣細胞所處的位置有關。按痣細胞所處的皮膚深度,痣分為皮內痣、交界痣、複合痣,相對來說交界痣(處於皮膚表皮與真皮交界處)更容易癌變。
看顏色:痣的顏色也有很多種,除了黑色,還有紅的、藍的等,相對來說藍痣更容易癌變,要密切關注。
又應該怎樣區別黑痣和黑色素瘤
黑痣有先天和後天的,後天性痣一般在1歲左右到二十多歲都可以長,很少發生癌變。先天痣相對容易癌變,如果是很大的痣發生惡變的機率就更高。這種藍痣一般不會惡變。這種太田痣基本沒有惡變的可能。另一組就是黑素瘤,黑素瘤和黑痣不是很容易區分開來,尤其在早期是差不多的,分別是足底早期黑素瘤、先天性痣惡變形成的黑素瘤、早期黑素瘤、甲下黑素瘤(已轉移)。另外還有一大類和黑素細胞增生沒有關係,最常見的就是老年疣,形態各異,這些普通老百姓甚至很多專業醫生都不容易分清楚。
注意以下幾個位置的黑痣
1、手掌、腳掌、生殖器。因頻繁摩擦,這些部位的痣會發生病變。
2、頭部、頸部。因長期陽光暴曬,這些部位的痣會發生病變。
如果你的這些部位有黑色痣,以下4種「突變」,都應引起重視,應儘早就醫。
1、面積或體積突然增大
2、近期突然顏色變深、變黑
3、痣上突然出血破潰
4、黑痣四周2釐米內出現許多新的小黑點,專業叫「衛星灶」。
如何預防黑痣變黑色素瘤
不宜用腐蝕藥物或徹底的冷凍等方法刺激黑痣。因其黑痣常因外傷刺激可發生黑色素瘤的惡變。
注意色痣惡變的信息。黑色素瘤患者應保持警惕信息包括如下:色痣體積增大,色素或深或變淺;色痣呈放射狀向周圍擴展;色痣無故疼痛或不適,表面有少量的滲出物;色痣區域淋巴結腫大,隱約可見藍黑色。
對發生在容易摩擦的色素痣,應取活組織病理檢查。並儘早全部切除,以預防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如兒童大毛痣在腰部,在未惡變前可在大毛痣中部儘量切除主要部分,兩側縫合,等周圍皮膚拉松後,再切除其餘部分,直到全部切除黑痣為止。每次切除的標本務必送病理檢查。若有惡變,應全部切除,行植皮術。這是屬於惡性黑色素瘤的預防方式之一。
(責編:鄭浦麗、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