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老師談「嚴厲」:對孩子要存一顆好心,但不給一個好臉

2020-11-15 騰訊網

在網上看到一位家長的提問:小孩剛上小學,回來說老師太兇了,太嚴厲了,不想去學校。我該不該找老師談一談,安撫下她的情緒?」

由於曾有過類似經驗,不吐不快,於是撰文:《小學一年級新生遭遇疾言厲色的老師,恐懼上學,該找老師談談嗎?》,沒想到「炸」出一眾小學老師,紛紛在評論區訴說「冷臉」的無奈。

我首先聲明立場:我並不反對老師實行嚴厲教育。

尤其在親自輔導孩子功課的那些雞飛狗跳的日子裡,在作為家委參與協助班級的一些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我更加能體會老師們的不容易。

畢竟咱只面對一隻神獸,還是親生的,都常常難以控制洪荒之力,將心比心,所以我會先反思自身的不足,修正自己的孩子,並積極配合老師的管理。同時我會注意方式方法。

看看老師們的留言,了解「背後的故事」

有位老師提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

「一年級是『立規矩』的最佳時期,雖然打壓了個性,但如果整個班級統一起來了,將為以後打下紮實的基礎——

一年級規矩立好了,二年級就順暢了,可以適當寬鬆、溫柔、微笑;

一年級規矩沒立好,二年級整體一窩蜂,嗓子喊劈叉了也不管用;

三年級的孩子開始『老油條』,他們逐漸摸清了老師的脾氣,心裡開始暗戳戳地算計著如何應對;

四年級開始,孩子逐漸形成自覺自律,想學的孩子自然會跟緊老師的步伐,不想學的則分成兩種情形,一種是在一年級形成一定規矩的孩子,哪怕學不進去,一般也不太會影響課堂紀律;另一種則是早期沒被「馴化」好,隨著年齡增大,更加自我、叛逆,完全對老師的教導不管不顧,甚至有些可能還惡作劇欺負溫柔的老師。

這就是為什麼一年級老師總擺一張臭臉的原因了。」

作為一個陪伴孩子走過小學五年曆程,進入第六個年頭的母親,我對這位老師的分析深以為然!

老師評論留言

這位老師坦言,孩子和孩子是有區別的,有的孩子能自我驅動的能力,有的孩子隨大流,還有的孩子整天神遊。雖然老師們在辦公室也會討論不同孩子的特性應如何引導,但大方向上仍然只能按照集體的方式去管理。

其實,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間的不同真正源於家長的差距。

有的家長溫和智慧,善於因勢利導,能引導孩子逐漸找到學習的興趣和成就感,乃至指引孩子人生的方向和目標;

而有些家長比較激進,不注重教育的過程卻一味追求結果,孩子成績不理想,親子關係疏離,甚至甩鍋給學校和老師;

還有的家長放養不管,卻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成績不好?

這位老師,從剛開始帶班到資深,她的經歷和感悟與上面這位老師的觀點不謀而合

有時候不在其位,真的很難理解對方的難處,與這位老師描述相近的畫面感,我在評論區中看到不少

老師:我太難了!

有位老師說,孩子回家後向家長表示老師很溫柔,家長遂來電要求老師「嚴格對待」;

另一位老師則說,對孩子一視同仁,規範要求,又有家長發信息來,表示幼升小階段,希望能給孩子一點時間慢慢適應。

確實,處於幼升小階段的家長們往往更容易焦慮,有些孩子頑劣不受控制,家長巴不得送進小學請老師嚴加管教後,得到一個溫良恭順的孩子;有些孩子天性膽小內向,家長又擔心他難以適應新環境,生怕經受不住打擊,心理陰影……

家長難當!老師更不易!

有位從教幾十年,多次被評為區級優秀班主任、受到班級家長的好評、孩子們喜愛的資深班主任告訴我們:

「一年級剛開學的第一個月,是小學階段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老師的嚴厲是為了孩子各種好習慣的養成。

開學第一周基本不上新課,練坐姿,站姿,學習小學生守則。

小學不同於幼兒園,幼兒園以保育為主,大多幼兒園老師對孩子態度很好,每天笑臉相迎。而小學以教育為主,每天有教學任務,而且人數多,如果老師不嚴厲點,不給孩子們訂規矩,就很難帶好班。

所以希望各位理解嚴厲的老師,當9月份一過,孩子們的好習慣養成了,老師的態度就會好很多,作為一個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為了管好自己的班,雖然她們表面兇巴巴,但內心是很愛孩子的。

當了幾十年班主任,我一直是『給個好心,不給個好臉』。」

「對孩子存一顆好心,但不給一個好臉」,這大概也是很多小學老師在多年實踐上摸索出來的經驗,也是無奈之舉吧!

我們的父親那一輩,很多人的教育理念貌似也是「不給一個好臉」,小時候敬他、畏他、甚至怨他,慢慢長大後,卻能從一些細節中體會一種無言的愛。

我們的童年記憶中,應該也有幾位印象深刻的老師吧?小時候又敬又怕,長大之後才慢慢體會到老師當年的要求委實是對自己未來的成長助益良多!

但,嚴厲≠粗暴≠忽視孩子的自尊心

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一年級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將遲到的孩子請到講臺上拍照」示眾「,並發家長群。類似事件並不鮮見,有因為未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被拍照的,有忘帶卷子被拍照的……

即時通訊發達的今天,老師拍一張照片到到班級群,簡短幾句話「交待」,請以上孩子家長各自「認領」,回家好好教育哦!這樣便可以省去很多一對一的溝通。

方便是方便了!卻也在無形中傷害了孩子!

再說說那次「拍照事件」背後的故事——

有一天我送兒子去上學,看到一個女孩在校門口與父親拉扯著,哭鬧著要回家。我認出她是兒子同班同學(她是那天因遲到被拍照的孩子之一),因而上前了解情況幫忙勸慰。

原來,自從拍照事件後,女孩日日擔心遲到,夜裡睡不好,每天早早就起床了,但是特別神經質,吃早餐的心情都沒有,慌慌張張,每天都一定要趕在開校門前抵達才安心。

那日,因為到達學校時,校門已開,個別早到的孩子稀稀拉拉往裡走,她覺得已經遲到了,死活都不肯進學校。無論如何寬慰,她都無法平靜下來,怎麼也不肯走進那個大門。

最終,孩子爸爸打電話給班主任,跟她說明情況,麻煩她來接一下孩子,我看到孩子哭著被老師硬拽進去的情景,心裡一陣酸楚。

評論區裡有人問我:如果中你的孩子在被拍照的孩子之列,你會怎麼處理?

我依然會堅持那個原則:站在孩子身邊,而不是站在他的對面!

我會告訴孩子,偶然一次犯錯沒什麼大不了,我並不介意更不會責怪他。

更重要的,我會告訴他,老師只是為了方便告訴家長哪些子遲到了,所以選擇用拍照的方式,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做法,但我們要相信老師並無惡意,孩子也不必覺得丟臉。

同時,我會告訴孩子身處集體,就需要遵守相應的規則,這是對集體、對老師,更是對自己的尊重。我一定會和你一起遵守班級的規定,早睡早起,做好早餐,你也要配合我,行動迅速,不要拖拉磨蹭,咱們互相不要拖對方的後腿哦!

同理,萬一遇到粗暴教育的老師,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和堅定的守護者,我想咱們應該兩條腿走路:

1、消除孩子的焦慮,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同時需要讓孩子客觀地認識到集體的處事原則,糾正自己的不足;

2、從成年人的角度,客觀判斷,相信大多數老師初心都是好的,用真誠的態度與之溝通,並表示全力配合的決心。

最近,一位初三男生因在教室打撲克被請家長,而後引發的悲劇令人唏噓。

我想說,任何時候,都請和孩子站在一起,和他一起解決問題,不要一言不合,二話不問,一個巴掌摑下去。這樣粗暴的行動是向老師表達了自己支持老師教育的立場,卻也打掉了孩子的自尊,把他推向對立面。

往往悲劇就在那一念之間,追悔莫及。

寫在最後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的區別: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而父母的功課,則是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中,我們教孩子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不卑不亢;引導他樹立目標、培養習慣;通過親子溝通和互動,讓孩子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集體、社會共處的能力;可家長永遠不能替代老師的角色,就好像我們永遠不能指望把孩子送進學校,就一勞永逸是一個道理。

放下成見,彼此理解,緊密配合,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感謝閱讀!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兩次在黑板上寫錯同一個拼音,該不該受指責?
    兒子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天的家庭作業自己總是記不住,需要家長去接的時候幫他記一記,或者是在班級群裡查看。於是,每天下午放學後,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都會主動在班級群裡發當天的作業內容,以便家長參考。大家都覺得這樣挺方便的,也習慣了每天晚上在群裡看作業。
  • 重慶一年級女生因作業被老師懲罰打傷,老師:我願意下跪道歉
    有的家長覺得老師能體罰孩子說明對孩子負責,也有家長覺得,孩子需要耐心連,光打有什麼用呢?今天又看到一則新聞,重慶一名一年級女生因為中午的時候作業沒寫完,被老師帶到辦公室體罰打傷。據老師自己交代,因為小女孩寫作業太慢,所以她才氣急敗壞,跟同事借了個按摩板打了孩子。但是她沒有注意到板子上面有小齒,打完才發現。當她扒開小女孩的褲子發現屁股已經紫了。
  • 杭城小學一年級老師有新發現,二胎差6歲是大衝!
    杭城一位小學一年級老師有了一個新發現——二胎差6歲是大衝!聽到這個新發現,錢江晚報記者很感興趣,立馬進行深入採訪。這個發現是杭師附小一(1)班的沈莉老師留意到的,她對記者說:「前些日子,我們學校開一年級家長會,一個剛生了二胎的媽媽一直很焦慮,開會都不安心,因為家裡還有一個寶寶要餵奶,家長會一開完就急匆匆離開了。」
  • 在寒假期間,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應該做什麼題型,來進行鞏固拼音?
    一名低年級學生的家長在前不久問我這麼一個問題:「老師,我的孩子今年讀一年級,請問在寒假期間,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應該做什麼題型,來進行鞏固拼音?」可以說,這是一位對孩子的基礎教育非常關心的家長,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越關注,孩子進步的可能性就越大。
  •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漢語拼音是學國語的基礎,可以說是學好拼音就是學好了漢字,任何不認識的漢字,我們通過拼音我們可以把他的讀法拼起來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可以學習漢語拼音,但是孩子們可以不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到了一年級裡,通過對拼音的學習,老師就會要求從簡單的拼讀開始
  • 小學一年級,半個月教完拼音,不到一個月寫作文?!家長:有多少學校零...
    一年級上還不到一個月讓寫作文?字都沒認識幾個寫作文? 開學第二天 一年級老師留這項作業 無獨有偶,上個月,大連媒體報導了一件事:新學期開學第二天,大連一小學一年級班級群中發布通知:孩子們需要做有關閱讀主題的手抄報和讀後感卡片。
  • 沒讀過學前班的一年級孩子有多難?拼音沒學完,數學老師不讀題了
    由於零起點入學,孩子們在幼兒園不允許學任何東西,幼兒園的老師也不允許教任何東西。結果一到一年級,老師和孩子,全都「傻」掉了!孩子難以適應快節奏的一年級生活,沒上過學前班,沒接受過幼小銜接教育,啥也不會,拼音沒基礎,生字沒基礎,寫字沒姿勢,習慣沒養好……再加上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不斷在變難!以前的小學三、四年級課文,都給放到一年級的教材當中了。
  • 小學一年級加偏旁組詞,1~6年級常用偏旁部首匯總,基礎要打牢
    小學一年級加偏旁組詞,1~6年級常用偏旁部首匯總,基礎要打牢。我們都知道,一年級小朋友的語文學習,學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考試中,最常見的就是考看拼音、寫字詞,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給字寶寶加上偏旁變成新的字並組詞、寫出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等等。
  • 小學一年級入學年齡調整了?12月31日前出生,滿6周歲就可以?
    裡面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有網友猜測根據這個通知,是不是就是說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鐵定的截止日期了。小學入學年齡由各省統籌確定以往,有一個讓所有媽媽都犯愁的問題:教育部門規定,8月31日前滿6周歲的兒童可以上小學,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
  • 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考你:「黑」的偏旁是什麼?
    周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讓周女士驚訝的是,連續幾天她都被兒子問倒了。周女士把這些問題拿去問身邊的家長朋友,結果發現大多數人和她一樣也錯了。2月25日記者收集了這些難倒不少大人的一年級問題,你不妨試著做做看。「擊」的部首是哪個?
  • [上海]進小學前拼音學還是不學?
    中小學和幼兒園明天開學,對於很多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家長來說,要不要學拼音很是糾結。根據教育部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教拼音,否則園長撤職;而不學拼音進入小學,又怕跟不上進度。究竟學,還是不學,誰能告訴家長?
  • 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一》重點知識回顧,老師:基礎要打牢
    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一》重點知識回顧,老師:基礎要打牢。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第一單元學習的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主要是讓同學們適應一年級的學習。雖然簡單,但是本單元所學的重點知識還是要掌握好,要把基礎打牢。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本單元的重要知識點。
  • 小學一年級女學生未完成作業被打住院,班主任說她不使勁哭又不躲
    小學一年級女學生未完成作業被打住院,班主任說她不使勁哭又不躲。未完成作業,小學一年級女生被打住院,班主任:她不使勁哭又不會躲著點!又有班主任把學生打到住院,而且還是小學一年級的女學生!該小學女同學才6歲,因為沒完成作業,受到班主任如此體罰——班主任認為這個女生有能力做好作業;另也有一個完成作業的同學,卻未受到懲罰——班主任覺得他沒有能力,情有可原。
  • 小學一年級孩子寫作業到晚上11點,到底是誰的責任!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個媽媽說自己的兒子今年才6歲半,剛剛踏進小學一年級,但是每天作業多大半夜23點都還在做,這讓還在每天都很疲憊不堪,媽媽也為之心焦!看在媽媽的眼裡,痛在媽媽的心裡啊。看到這樣位媽媽的發言,於是就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小學一年級會有這麼多的作業?
  • 杭州一所小學一年級新生查視力平均38%近視!
    杭州一所小學一年級新生查視力  平均38%近視!  見習記者 姜曉蓉    這幾天,杭州上城區一所小學檢查了一年級小朋友的視力,查完後老師們嚇了一跳:3個班(99位小朋友),視力5.0以下的比例分別是35.4%、41.1%、38.2%,平均38%近視(浙江省兒保眼科醫生說,一般認為孩子的視力在5.0以上算正常)。學校老師說,這幾年一年級新生近視不算新聞,但是現在查出近視比例這麼高,真的很讓人擔心。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100個生字筆順,老師:做好幼小銜接
    #教育優選計劃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100個生字筆順,老師:做好幼小銜接幼兒園大班小朋友進入一年級進行正式的學習,相信很多家長比孩子還擔心,怕孩子不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其實家長們不用過於擔心自己的孩子不適應,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
  • 小學一年級帶筆順生字描紅,可直接列印,家長:每天練兩頁
    小學一年級帶筆順生字描紅,可直接列印,家長:每天練兩頁。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開始進入小學階段進行正式的學習了,除了孩子的成績是家長朋友關心的事情外,孩子的寫字也是家長朋友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把字寫得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
  • 一年級的作業有哪些?如何輔導一年級小豆包寫作業?
    很多地區已經倡導取消一二年級的課後作業,本著讓孩子們過輕鬆的童年,減壓式教育已經在各地小學適時。大多數公辦學校不敢像以前一樣給孩子留過多或過分重複的作業,也適當地順應一些家長的需求,對孩子的成績實行擇優制度,取消分數和排名。部分有作業的小學,也能保證作業量在每天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但是,沒作業或者少作業的一年級小豆包,真的這麼輕鬆嗎?
  • 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
    在小學階段抓好基礎很關鍵,特別是語數外這三大科。小學語文的重要基礎,便非要屬漢語拼音、漢字字形字音的考核。但是,值得注意一點的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很多小同學都覺得拼音學不懂!雖說學校有老師教,但是老師要管很多學生,哪能每個同學都兼顧!對於小同學來說,學拼音的負擔很重。想要學好拼音,既要掌握各種聲母、韻母,又要學習各種聲調的發音,還要會靈活運用雙拼、三拼及各種拼讀規則,這對小同學來說,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
  • 第6課《比尾巴》一線老師說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這樣學很高效
    第6課《比尾巴》是部編版義務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課文,這篇課文以兒歌的形式介紹了6種動物的尾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動物們的尾巴各有什麼特點吧!第6課《比尾巴》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01字詞梳理本課一共要學習會認的字11個,會寫的字4個,課文中還出現了幾個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