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後留下的百萬財產怎麼辦?照顧她28年的鄰居繼承一半

2020-11-30 浙江在線

2020-06-17 18:01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凌宇磊 米蘭 記者 段瓊蕾 邵巧宏

他作為鄰居,照顧獨居老人28年,從英俊青年到兩鬢斑白的花甲之年,沒有一聲怨言。而今,老人生前申請的宅基地面臨拆遷,百萬拆遷款何去何從?

6月17日上午,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從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法院了解到,經過現場調查及調解,被繼承人蘇美雲遺留的80平方米住宅用房建築面積的拆遷權益由徐惠明繼承50%的份額;被繼承人蘇美雲在村經濟合作社的股份同樣由徐惠明繼承。

鄰居幫扶獨居老人  28年不離不棄

現年66歲的徐惠明是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山東村的一位普通村民,與同村的蘇美雲曾是幾十年的鄰居。

1988年,蘇美雲的丈夫去世了,無兒無女的她開始了獨居生活。因為住在隔壁,鄰居徐惠明常常幫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家中只要做了好吃的,也會盛上一碗給老人送去。

上世紀90年代初,徐惠明家修房子,見老人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出現部分坍塌,就乾脆將蘇美雲接到了自己家一起居住。

直到2008年,徐惠明家的房子被拆遷,他又出錢給蘇美雲在村裡租了房子並經常來看望老人,每逢佳節,更是細心周到,時不時抽時間來陪老人嘮家常。荏苒幾度秋,相系鄰裡情,就這樣,蘇美雲跟徐惠明一家,就像親人一樣相處著,幾十年如一日。

這期間,政府曾組織了一次土地登記,因蘇美雲的房子早已坍塌,且村裡又經過了拆遷重整,種種原因,蘇美雲變成了無房戶。

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蘇美雲的年齡越來越大,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2012年開始逐漸體弱多病,需要專人照顧護理。

於是,徐惠明與山東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洪秋國商量後,根據蘇美雲的意願,將她送到敬老院安度晚年。養老院的費用是每月2000元左右,但蘇美雲的農民養老保險不足以全額支付,徐惠明便自掏腰包主動補齊了。

「添了幾千元錢,並沒有多少錢,主要還是老人的養老保險支出。」徐惠明如是說道。

送到敬老院後,徐惠明經常會帶著水果和小零食等看望蘇美雲,陪老人家說說話,把老人家的生活所需全部安排妥當。

「其實,按照規定,老人應由直系親屬送養,但由於她沒有兒女,是由徐惠明送養的,蘇美雲對徐惠明也很信任,事情都是交給他做,敬老院如果需要他去,徐惠明也很配合,對老人的態度始終如一。」洪秋國接受採訪時介紹道。

根據洪秋國的回憶,村裡很多人都看到過,每次蘇美雲生病,都是徐惠明背著去醫院看病的,「後來,村裡每年去敬老院慰問蘇美雲時,她經常也都是說『惠明』就是她的兒子,一直以來的生活,多虧有了這位好鄰居的照顧。」

老人去世留下意外遺產  如何處理成難題

2016年,92歲的蘇老太去世,徐惠明按照當地風俗,為她操辦了後事,又購置了墓地。

由於作為村裡無房的老人,蘇美雲生前曾申請過80平方的宅基地用於建房,讓人意外的是,2017年,蘇美雲過世一年後,宅基地被批了下來。因蘇美雲生前一直是徐惠明撫養,村裡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宅基地,就拖了下來。

今年初,蘇老太申請的這個宅基地所在區域面臨拆遷,有上百萬的拆遷款。這百萬拆遷款又該何去何從?村裡犯了難。

「這是徐惠明應得的,他一直在照顧老人,撫養老人,時間長達28年。」洪秋國認為,儘管徐惠明不是蘇美雲的直系親屬,但他照顧老人的事實足以有資格繼承這筆遺產。

於是,在向有關部門和律師諮詢後,2020年5月,徐惠明向江北區人民法院提起繼承訴訟,由法院依法處理。

考慮到蘇美雲長期居住在村裡,村民對其情況比較了解,6月16日上午,江北區人民法院將巡迴審判車開進了慈城鎮山東村,對案件進行現場調解。

「蘇美雲是單身老人,徐惠明照顧她幾十年了,老人對老徐很是信任,什麼事都找他辦,把老徐當作自己的兒子來看待。」「老徐為蘇老太所做的一切,我們也都看在眼裡」……現場,山東村的村民們紛紛對老徐的行為給予肯定。

「蘇美雲這處宅基地,屬於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按照規定,應歸村集體所有。但同時法律也有規定,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撫養較多的人,可分得適當的遺產。」承辦法官張海娟解釋說,對長者敬愛,對弱者關懷,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予以鼓勵。

最終,法院經過現場詢問調查,確認徐惠明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撫養較多情節,認定可分得一半的拆遷款。

此外,考慮到村裡的老人較多,為進一步弘揚慈城鎮當地的「慈孝文化」,倡導徐惠明這種慈孝行為,蘇美雲的遺產一部分由村裡保留,逢年過節時作為福利分發給村裡老人。

1592388085000

相關焦點

  • 老人去世沒有留下遺囑,女兒可以繼承遺產嗎?民法典有新規
    如果女兒不了解《民典法》的新規定,那麼她原本擁有的房產很可能就被兒子全部霸佔了。那麼,關於遺囑繼承,新實施的《民法典》還有哪些新規呢?主要有3個:1.增加了有效繼承人範圍。之前,舊的《民法典》是規定了只有子女才可以繼承父母的財產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舊的法典已經不能適應,例如一些丁克家庭,一生都無兒無女,他們的財產怎麼辦呢?
  • 照顧8個「爸媽」30年 老人搬家也要跟她做鄰居
    除了這位老人,趙克蘭夫婦一共照顧了八位老人,包括雙方雙親、兩位鄰居老夫妻和趙克蘭前夫的父母。洗衣、做飯、病床前悉心照顧……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他們都用心做好,而且一做就是30年。  帶著前夫父母改嫁  1986年喪偶的趙克蘭帶著年幼的女兒,還有前夫的父母,改嫁給現在的老伴周時運,「當時我並不知道他也一直在照顧一對無依無靠的老人。有一天,他帶我去浙江路一棟舊房子裡看望那對老年夫婦,我才知道。」從此,趙克蘭從心裡接納了這兩位老人,跟著丈夫一起照顧他們。
  • 這5種財產,獨生子女不能繼承!
    其中有一位77歲的朱老太太她的養父母留給她了一筆遺產由於一些特殊原因這些財產只有公證書作為證明還沒有辦理產權證朱老太太有兩個態度迥異的孩子為了將屬於自己的財產順利地合法繼承給自己認為孝順的那個孩子老太太在家人陪伴下前去登記遺囑老人按相關程序進行遺囑登記後大約一個月後可以拿到遺囑證《民法典》下月開始實行
  • 獨生子女「不一定繼承」父母房產?明年起,統統按新規辦
    未來,我們就必須面對一個事實,就是房產繼承問題。大多數一二線城市,一套房產的價值就幾百萬了,如果子女能夠完全繼承下來,可能半輩子都不用奮鬥了。有人會覺得,自己打拼下來的財產當然是給自己的親生兒子了,有什麼好爭議的呢?但是從2021年起,正式實施的《民法典》新規在繼承財產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如果不注意,即使是獨生子女,也不一定能夠完全繼承父母的房產。
  • 老人將300萬元房產送水果攤主陷「羅生門」,誰的「吃相」難看
    事情是這樣的:老人通過公證處辦理「意定監護」方式,把自己晚年生活和遺產託付給水果攤主小遊。緊接著親戚聲稱老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質疑「意定監護」的有效性。今日(11月26日),上海市普陀公證處工作人員表示,辦理公證的過程合規合法。從當事人在辦理公證時的談話情況和提交給公證處的病歷等材料不能反映出當事人的行為能力出現問題。
  • 房子不用爭了,明年起父母的房子全部按新規繼承,獨生子也不例外
    小唐很懂事,內心也很尊重繼父,考慮到現在兩位老人年紀大了,畢業後她找了份離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顧兩位老人,倒是小李,一直在外地發展。可最近小唐很生氣,因為老李突然拿出一份遺囑,告訴吳女士和小唐,在他去世之後,現在居住的房子和大部分的財產都將留給自己的親生兒子小李。現在兩位老人住的房子是李、吳兩人婚後購買,李先生出了大部分的錢,所以產權證上只寫了李先生的名字。
  • 不用再爭了,新規一錘敲定,2021年起,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
    2、如果子女之間因為房產分配不和的話,有可能會出現爭奪房產的情況,身邊鄰居就是這樣,隔壁李大爺在退休之前是機關幹部,那時還是單位分配房子,然後他就分到了一套面積為110平的房子,後來還變成了市裡的學區房,房價算下來高達5萬元一平,李大爺一共有子女三人,其中小兒子混得最不好,但是李大爺一直都和小兒子居住,在臨終前,李大爺也只是口頭告知房子留給小兒子,並沒有留下專門的書面遺囑
  • 陝西洋縣老人去世被安葬在自家堂屋裡,鄰居:傍晚都不敢出門
    「說是暫時停放,沒想到一牆之隔的鄰居,居然將其已逝母親的遺體拉回老屋安葬5個月後,又將其父親的遺體也拉回老屋合葬,從拉回其母親遺體至今已1年多了。」8月4日,鄰居們說李某將老人葬在老屋,他們都覺得瘮得慌。
  • 自願贍養老人繼承遺產案
    基本案情高某啟與李某分別系高某翔的祖父母,高某翔沒有工作,專職照顧高某啟與李某生活直至二人去世,高某啟與李某後事由高某翔出資辦理。
  • 空巢老人在家去世,留下一紙遺書,兒子看到後痛扇自己耳光
    故事:空巢老人在家去世,留下一紙遺書,兒子看到後痛扇自己耳光文/白馬吹歡李大爺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兒子去城裡打工多年,在城裡小有成績,買了房,結婚後定居在距老家不遠不近的一個中小城市裡。女兒高中畢業後也出去打工,在打工期間談了一個雲南的對象,後來遠嫁到了雲南。
  • 作為獨生子女,不能完整無憂的繼承父母的全部財產?該如何避免?
    假設一個人不幸逝世之後,他如果既沒有第一順序的繼承人,也沒有第二順序的繼承人,那麼他的財產將充公,沒有任何其他人可以繼承,以往就有過這樣的先例,比如說前些年,有位大連的孤寡老太太,她去世之後留下的房產,就只能交給國家了,因為她既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也沒有第二順序繼承人,而已經實施的民法典,幫我們規範了第三順序的繼承人,未來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可以作為實際上的第三順序繼承人,也就是說未來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了?
    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1新的繼承權增了兩種立遺囑的方式立遺囑在我國並不普及,因為在常人的觀念中,遺囑就等同於「將要去世」,有種不安的感覺。如果親戚朋友或者鄰居聽到了誰家要「立遺囑」,第一想法就是這個人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或者精神錯亂了?沒事兒立什麼遺囑。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壽衣誰給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老人的壽衣應該子女給穿。
  • 2021年起,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全按新規辦,子女要留意
    於是乎,很多人都不買房子,就是準備以後繼承自己父母的房子。對於繼承自己父母的房子,如果是獨生子女還好說,一般繼承自己父母的房子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很多家庭都不是獨生子女,特別是70後和80後,基本上都有幾個兄弟姐妹。現在很多子女就因為父母留下來的一套房子掙得不可開交,不少還為此鬧到了法院,本來和睦的兄弟姐妹就因為繼承房子的事情反目成仇。這樣的事情現在發生的不少,筆者身邊就有這樣的事情。
  • 2021年起,父母的房產子女「不再繼承」?1.5億獨生子女家庭注意
    這正是我們今天要重點說的,2021年1月1日起新的《民法典》開始實施,這意味著繼承權將發生重大變化,2021年起執行繼承權新規——千萬別以為「父財必然子承」,尤其是房子這個家庭財產的核心,在新的法規下,父母的房產真的會出現子女「不再繼承」的情況。特別是1.5億獨生子女家庭,更不要想當然覺得自己是獨生子女,財產繼承就萬無一失,新規和我們很多人的認知有很大出入。
  • 南京八旬老太因屬相相剋與相守52年的老伴鬧離婚
    ,81歲老人該怎麼辦?繼女沒盡過贍養義務,該繼承多少財產?老人把房產給了兒子,現在女兒也想要房子怎麼辦?11月12日,現代快報「有請律師」線下諮詢活動如期舉行,江蘇鐘山明鏡律師事務所和江蘇荊瀾德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為市民答疑解惑。老伴的離婚理由讓八旬老人有點蒙「我妻子告上法庭,起訴離婚,我不同意,該怎麼辦?」11月12日上午,81歲的劉爺爺來到活動現場諮詢律師。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了?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
  • 老人與黃鼠狼做鄰居,去世時黃大仙給鄰居報信!
    挖洞的黃鼠狼時間久了大人知道我們總去劉爺爺家玩,就警告我們去劉爺爺家可以,不許亂說話,更不許亂碰院子裡的東西,劉爺爺是個很慈祥的老人60多歲,在村子裡人緣很好,老伴早些年去世了,一雙兒女也都去了其他城市發展,而且似乎生活過得都挺不錯
  • 【速看】獨生子女能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在以往,立遺囑的常見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公證處進行公證,但是有很大的弊端和局限性,想要立遺囑的人一般都是年邁的老人,既然年紀大了,那麼行動自然遲緩和不便,還有的老人只能坐在輪椅上,公證處動輒幾十上百公裡路程,老人們經不起這樣折騰。 新的繼承規定,增加了2種合法有效的立遺囑方式:錄像遺囑和列印遺囑。
  • 父親把財產給親生兒子後去世,女兒伺候母親15年,發現真正的遺產
    就因為弟弟爸爸媽媽要離婚,爸爸對媽媽真的寒了心,媽媽也不想離婚,就求我讓她留下,我跪在父親的腳下,說我不想失去撫養我長大的母親,我也不想看到弟弟失去自己的母親。父親還是沒有離婚,其實這麼多年的感情怎麼能說放下呢?後來媽媽真的變了,不再出去打牌,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著的弟弟,我只要看到媽媽,媽媽就坐在那裡擦眼淚,我知道她真的是心疼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