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7 18:01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凌宇磊 米蘭 記者 段瓊蕾 邵巧宏
他作為鄰居,照顧獨居老人28年,從英俊青年到兩鬢斑白的花甲之年,沒有一聲怨言。而今,老人生前申請的宅基地面臨拆遷,百萬拆遷款何去何從?
6月17日上午,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從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法院了解到,經過現場調查及調解,被繼承人蘇美雲遺留的80平方米住宅用房建築面積的拆遷權益由徐惠明繼承50%的份額;被繼承人蘇美雲在村經濟合作社的股份同樣由徐惠明繼承。
鄰居幫扶獨居老人 28年不離不棄
現年66歲的徐惠明是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山東村的一位普通村民,與同村的蘇美雲曾是幾十年的鄰居。
1988年,蘇美雲的丈夫去世了,無兒無女的她開始了獨居生活。因為住在隔壁,鄰居徐惠明常常幫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家中只要做了好吃的,也會盛上一碗給老人送去。
上世紀90年代初,徐惠明家修房子,見老人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出現部分坍塌,就乾脆將蘇美雲接到了自己家一起居住。
直到2008年,徐惠明家的房子被拆遷,他又出錢給蘇美雲在村裡租了房子並經常來看望老人,每逢佳節,更是細心周到,時不時抽時間來陪老人嘮家常。荏苒幾度秋,相系鄰裡情,就這樣,蘇美雲跟徐惠明一家,就像親人一樣相處著,幾十年如一日。
這期間,政府曾組織了一次土地登記,因蘇美雲的房子早已坍塌,且村裡又經過了拆遷重整,種種原因,蘇美雲變成了無房戶。
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蘇美雲的年齡越來越大,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2012年開始逐漸體弱多病,需要專人照顧護理。
於是,徐惠明與山東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洪秋國商量後,根據蘇美雲的意願,將她送到敬老院安度晚年。養老院的費用是每月2000元左右,但蘇美雲的農民養老保險不足以全額支付,徐惠明便自掏腰包主動補齊了。
「添了幾千元錢,並沒有多少錢,主要還是老人的養老保險支出。」徐惠明如是說道。
送到敬老院後,徐惠明經常會帶著水果和小零食等看望蘇美雲,陪老人家說說話,把老人家的生活所需全部安排妥當。
「其實,按照規定,老人應由直系親屬送養,但由於她沒有兒女,是由徐惠明送養的,蘇美雲對徐惠明也很信任,事情都是交給他做,敬老院如果需要他去,徐惠明也很配合,對老人的態度始終如一。」洪秋國接受採訪時介紹道。
根據洪秋國的回憶,村裡很多人都看到過,每次蘇美雲生病,都是徐惠明背著去醫院看病的,「後來,村裡每年去敬老院慰問蘇美雲時,她經常也都是說『惠明』就是她的兒子,一直以來的生活,多虧有了這位好鄰居的照顧。」
老人去世留下意外遺產 如何處理成難題
2016年,92歲的蘇老太去世,徐惠明按照當地風俗,為她操辦了後事,又購置了墓地。
由於作為村裡無房的老人,蘇美雲生前曾申請過80平方的宅基地用於建房,讓人意外的是,2017年,蘇美雲過世一年後,宅基地被批了下來。因蘇美雲生前一直是徐惠明撫養,村裡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宅基地,就拖了下來。
今年初,蘇老太申請的這個宅基地所在區域面臨拆遷,有上百萬的拆遷款。這百萬拆遷款又該何去何從?村裡犯了難。
「這是徐惠明應得的,他一直在照顧老人,撫養老人,時間長達28年。」洪秋國認為,儘管徐惠明不是蘇美雲的直系親屬,但他照顧老人的事實足以有資格繼承這筆遺產。
於是,在向有關部門和律師諮詢後,2020年5月,徐惠明向江北區人民法院提起繼承訴訟,由法院依法處理。
考慮到蘇美雲長期居住在村裡,村民對其情況比較了解,6月16日上午,江北區人民法院將巡迴審判車開進了慈城鎮山東村,對案件進行現場調解。
「蘇美雲是單身老人,徐惠明照顧她幾十年了,老人對老徐很是信任,什麼事都找他辦,把老徐當作自己的兒子來看待。」「老徐為蘇老太所做的一切,我們也都看在眼裡」……現場,山東村的村民們紛紛對老徐的行為給予肯定。
「蘇美雲這處宅基地,屬於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按照規定,應歸村集體所有。但同時法律也有規定,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撫養較多的人,可分得適當的遺產。」承辦法官張海娟解釋說,對長者敬愛,對弱者關懷,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予以鼓勵。
最終,法院經過現場詢問調查,確認徐惠明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撫養較多情節,認定可分得一半的拆遷款。
此外,考慮到村裡的老人較多,為進一步弘揚慈城鎮當地的「慈孝文化」,倡導徐惠明這種慈孝行為,蘇美雲的遺產一部分由村裡保留,逢年過節時作為福利分發給村裡老人。
1592388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