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紫禁城頒布了最後一道詔書,此時的清朝已經千瘡百孔,權力已經掌控不到地方,但是這次的詔書全國覺得很有意義。
詔書共有三道,詞句或有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清帝遜位。由此也標誌著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社會結束。
其中各種意義在此就不多說,而這三道詔書還有一個共同點,內容的第一句都是: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今天要說的也就是這個隆裕皇太后。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極為屈辱的血淚史,自鴉片戰爭開始國家就一直處於動蕩之中,尤其是慈禧掌權後,更是只顧個人享樂,國家朝政愈發敗壞。光緒帝曾經有想過重掌朝政洋務革新,可惜最終功敗垂成此後被囚禁一世。
光緒帝與慈禧的成見似乎過於深了些,在慈禧死的前一天,正值大好年華的光緒帝也莫名其妙駕崩了,近些年通過技術手段發現光緒是被毒死的,而兇手是誰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過有趣的是,慈禧對於皇帝不信任,對於皇后卻似乎信任得過頭了,死前臨終託付:
遇有重大事件。必須請皇太后懿旨
這個皇太后也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
隆裕本名葉赫那拉.靜芬,是慈禧的親侄女,死後的評價極高,近代很多名人都對其讚揚不已,就比如孫中山認為她是「女中堯舜」,另外一位革命家黃興也稱其為「遠追堯舜揖讓之盛心」,死後還得到了民國政府的風光大葬。
堯舜,都是因禪讓得到美名,眾人也是敬她的識大體,避免了中國一次內戰。
作為一個前朝太后能得到如此殊榮也是不易,但是就她個人來說卻是極為不幸的,因為她雖然名為光緒的皇后,卻是一輩子都沒有同過房,這是為何呢?
首先就是長相問題,在《建黨偉業》中範冰冰曾飾演過隆裕太后,裡面也有退位的這一情節,然而真實的隆裕絕對沒有這麼好看,清末時期很多中西交流日甚,有很多人就親眼見過隆裕。
比如美國傳教士赫德蘭歸國後寫了本《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裡面就有關於隆裕外貌的描寫。
「相貌普通,面容和善,經常表現出一副非常悲傷的樣子。而且她有點駝背,臉很脹,膚色蠟黃,有很多蛀牙。」
這個樣子,估計一般人都喜歡不起來吧?雖然光緒是傀儡皇帝,但終歸還是有皇帝兩字的,後宮自然還有其他人,比起來好看點的女孩子不香嗎?
除了文字,隆裕還留下過照片,就是下圖慈禧右邊這位:
除了蛀牙看不見,其他的都如赫德蘭所寫,這個模樣實在是有些難為光緒了。最主要的是,光緒當時也不是毫無選擇,畢竟當年跟隆裕一起抬入皇宮的還有珍妃、瑾妃。
珍妃因為那口井而非常有名,跟光緒的感情也是最好。
說回隆裕,除長相外,不被寵幸也跟慈禧太后有關,當時朝政基本都被慈禧把控,光緒與慈禧的矛盾也日益尖銳,隆裕因為跟慈禧的親戚關係,在光緒看來難免還有監視的含義。
本來長相就沒優勢,還帶有政治目的,這換做誰會喜歡呢?
雖然死的時候極其哀榮,但是隆裕這一生也可以說是很不幸的,作為女人,她得不到丈夫的寵愛,作為清人,她被很多人認為是清王朝覆滅的罪人。
其實她也並不想如此,一生都只是慈禧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