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女中堯舜」的隆裕皇后,為啥到死都沒得光緒臨幸?男人都懂

2021-01-08 騰訊網

1912年2月12日,紫禁城頒布了最後一道詔書,此時的清朝已經千瘡百孔,權力已經掌控不到地方,但是這次的詔書全國覺得很有意義。

詔書共有三道,詞句或有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清帝遜位。由此也標誌著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社會結束。

其中各種意義在此就不多說,而這三道詔書還有一個共同點,內容的第一句都是: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今天要說的也就是這個隆裕皇太后。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極為屈辱的血淚史,自鴉片戰爭開始國家就一直處於動蕩之中,尤其是慈禧掌權後,更是只顧個人享樂,國家朝政愈發敗壞。光緒帝曾經有想過重掌朝政洋務革新,可惜最終功敗垂成此後被囚禁一世。

光緒帝與慈禧的成見似乎過於深了些,在慈禧死的前一天,正值大好年華的光緒帝也莫名其妙駕崩了,近些年通過技術手段發現光緒是被毒死的,而兇手是誰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過有趣的是,慈禧對於皇帝不信任,對於皇后卻似乎信任得過頭了,死前臨終託付:

遇有重大事件。必須請皇太后懿旨

這個皇太后也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

隆裕本名葉赫那拉.靜芬,是慈禧的親侄女,死後的評價極高,近代很多名人都對其讚揚不已,就比如孫中山認為她是「女中堯舜」,另外一位革命家黃興也稱其為「遠追堯舜揖讓之盛心」,死後還得到了民國政府的風光大葬。

堯舜,都是因禪讓得到美名,眾人也是敬她的識大體,避免了中國一次內戰。

作為一個前朝太后能得到如此殊榮也是不易,但是就她個人來說卻是極為不幸的,因為她雖然名為光緒的皇后,卻是一輩子都沒有同過房,這是為何呢?

首先就是長相問題,在《建黨偉業》中範冰冰曾飾演過隆裕太后,裡面也有退位的這一情節,然而真實的隆裕絕對沒有這麼好看,清末時期很多中西交流日甚,有很多人就親眼見過隆裕。

比如美國傳教士赫德蘭歸國後寫了本《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裡面就有關於隆裕外貌的描寫。

「相貌普通,面容和善,經常表現出一副非常悲傷的樣子。而且她有點駝背,臉很脹,膚色蠟黃,有很多蛀牙。」

這個樣子,估計一般人都喜歡不起來吧?雖然光緒是傀儡皇帝,但終歸還是有皇帝兩字的,後宮自然還有其他人,比起來好看點的女孩子不香嗎?

除了文字,隆裕還留下過照片,就是下圖慈禧右邊這位:

除了蛀牙看不見,其他的都如赫德蘭所寫,這個模樣實在是有些難為光緒了。最主要的是,光緒當時也不是毫無選擇,畢竟當年跟隆裕一起抬入皇宮的還有珍妃、瑾妃。

珍妃因為那口井而非常有名,跟光緒的感情也是最好。

說回隆裕,除長相外,不被寵幸也跟慈禧太后有關,當時朝政基本都被慈禧把控,光緒與慈禧的矛盾也日益尖銳,隆裕因為跟慈禧的親戚關係,在光緒看來難免還有監視的含義。

本來長相就沒優勢,還帶有政治目的,這換做誰會喜歡呢?

雖然死的時候極其哀榮,但是隆裕這一生也可以說是很不幸的,作為女人,她得不到丈夫的寵愛,作為清人,她被很多人認為是清王朝覆滅的罪人。

其實她也並不想如此,一生都只是慈禧的棋子。

相關焦點

  • 盤點光緒皇帝的3個女人,最愛的女人被扔進井中,馬臉駝背成皇后
    而且由於光緒皇帝讀書很用功,所以慈禧太后經常誇讚他:「非常愛好學習,坐著、站著、躺著都在朗誦詩書。」由此可見,慈禧太后對光緒皇帝的確是真的很寵溺。但不可避免的,慈禧太后也和絕大部分父母一樣,那就是子女的婚姻大事。在光緒皇帝到了該婚的年紀時,總共有三個女人入選,分別為隆裕太后、瑾妃和珍妃。
  • 老照片曝光:原來隆裕皇后的大姐這麼美?年輕時候有倒八字眉毛!
    說到慈禧太后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吧?她是晚清最高權力的實際掌控者,相傳光緒皇帝就是被她害死的(一說是被袁世凱害死的)!軟禁皇帝到害死皇帝,這個女人不可謂不厲害!說到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就不得不說隆裕皇后了,她是慈禧太后給光緒皇帝指定的皇后。
  • 老照片:隆裕太后去世被贊「堯舜」 袁世凱送奠儀一萬元
    1913年3月19日,隆裕太后的靈堂設置於太和殿,靈堂上方懸掛著「女中堯舜」的白色橫幅,正中擺放隆裕太后像,殿堂內擺滿了輓聯、花圈。穿著清式喪服的執事人員在靈堂前站立。隆裕哀悼會時,午門前的情景。 《中國日報》評價隆裕的一生說:「己丑年嫁光緒帝為嫡後,秉性柔懦,失西後歡;尤與光緒感情不洽,抑鬱深宮二十餘年。既無可譽,亦無可譏。惟清廷退位,後力居多,將來共和史中亦不失有價值之人物也。」
  •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條件:什麼都能答應你,唯獨此事寧死不從
    從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1912年溥儀下詔宣布退位算起,總共歷時296年。溥儀在退位時年僅6歲,要說整個清王朝最後一個實際掌權者應該就要算隆裕太后了。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與光緒帝成婚。兩日內在成婚之後,隆裕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因為慈禧的原因,對於隆裕並不喜愛,只獨寵珍妃一人。 其實慈禧之所以挑選隆裕為皇后的原因,除了她是自己的侄女之外,其實就是想讓隆裕監視光緒皇帝的一舉一動,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光緒和隆裕是不可能有真實感情的。
  • 隆裕太后葬禮上的罕見照:火車專列移靈,北洋政府出動儀仗隊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長春宮薨逝,享年46歲。溥儀上諡號「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時任大總統的袁世凱隨即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日。參議院除下半旗外,於2月26日休會一天,2月28日為祭奠之期。不僅如此,袁世凱還親自臂戴黑紗,舉哀致祭。
  • 京劇《鑑證》:以「一桌二椅」揭秘光緒之死
    作為中國首部以國粹京劇呈現史學前沿課題的作品,京劇《鑑證》從「清光緒帝死於砒霜中毒」這一重大史學研究成果說起,講述光緒帝在死前十天裡,與歷史傳聞中有投毒嫌疑的慈禧太后、隆裕皇后、袁世凱、李蓮英的最後接觸,以及同珍妃超越生死的真摯愛情。京劇《鑑證》由李卓群編劇、導演,馬博通、範樂新、索明芳領銜主演,張訓菘、唐談等南京市京劇團優秀演員聯袂出演。
  • 珍妃之死的多種回憶 :每一種如花美眷都有一種難熬的似水流年
    貴族方面是載灃代表發言,他對珍妃畏死、長跪求免的說法嗤之以鼻,說高傲的珍妃絕非苟且偷生之人。他駁斥所謂崔太監將珍妃裹氈投井的言論,因為即使裹氈,也勢必要接觸「玉體」,這與「禮」不合。所以高傲的珍妃只能是殉節跳井。羅惇曧的《庚子國變記》(發表於1912年)則說,當時西狩扈從過多,帶不走的妃子被打發回娘家暫避,珍妃偏要跟走,不準,「乃投井死」。也是跟隨這種說法。
  • 再探清西陵,中國最後兩個皇帝長眠在這裡,他們都很衰
    1909年,光緒皇帝的崇陵破土興建,1915年完成。* 慕陵:節儉的道光慕陵在清西陵的最西側,是道光皇帝的陵墓。由於道光皇帝在位時曾有鴉片戰爭失敗,所以陵墓少建了明樓、神功碑樓等很多建築。但是宮殿內卻修建的奢華精緻,尤其是由金絲楠木雕刻的上百條龍精美無比。道光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節儉皇帝,他規定旗員六品以下,不能穿著綢緞,一律布衣布靴。
  • AI還原珍妃真實容貌,天生麗質豔壓六宮,難怪光緒如此寵愛
    清朝晚期照相技術傳入我國,上流社會的達官貴人很多都熱衷於拍照,於是晚清老照片流傳下來的有很多,但是因為年代久遠,再加上當初照相技術的不成熟,因此很多老照片都看起來模糊不清晰,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AI技術可以修復老照片,完整還原照片中人的真實容貌。
  • 正位中宮、母儀天下——清代皇后們的故事
    隆裕皇太后薨逝後,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下令全國各地均下半旗致哀,時間達三日之久,全國的文武官員都為遜清皇太后穿孝二十七日,袁世凱本人也親自佩戴黑紗,到太和殿隆裕皇太后的靈堂舉哀致祭。在隆裕皇太后身後,遜清朝廷給她上諡號「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她的葬禮也是以國喪規格來操辦。
  • 光緒的死,為何戊戌年間帝黨成員王照稱其為五千年未有之奇冤?
    不要以為封建社會,做個萬人之上的君主是件幸福的事情,很多皇帝,雖然有著皇帝的身份,但是一生都是作為傀儡的存在,活得甚至還不如一個低三下四的奴才,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光緒皇帝的死,大家一定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小編會這麼說,為什麼戊戌年間帝黨成員王照稱其為五千年未有之奇冤了。
  • 聽老宮女回憶,光緒和珍妃的故事,宮裡是如何召幸妃子的?
    說到光緒帝小編,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光緒帝是當時清朝的皇帝,當時光緒皇帝沒有實權,掌握政權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可以說一生都在計算,不斷為自己著想。當時,慈禧出發前,沒有忘記把光緒帝最喜歡的妃子珍妃從井裡掉下來,光緒帝也很悲傷。許多人也在問小編,光緒帝是如何與珍妃的公主人事的?你怎麼喜歡珍妃的妃子?具體來說,讓我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