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從惠州被貶儋州的時候,已經年過五旬。他在此之前,他的第三任妻子王朝雲也已經在惠州去世。當時的蘇軾可以說是煢煢孑立,孑然一身。
實際上,在蘇軾被貶儋州之前,所有被貶來到這裡官員所留下的詩詞當中,都記錄這片土地如蠻荒之地一般,字裡行間充滿的都是恐懼。
唐時名相、改革家楊炎被貶儋州的時候,曾經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一去一萬裡,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
但是等到蘇軾來到這裡的時候,卻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而且這裡的景色也是之前的蘇軾都沒有見過的。
「春江淥未波,人臥船自流。我本無所適,泛泛隨鳴鷗。」《和陶遊斜川 〈正月五日與兒子過出遊作〉》
他在《儋耳》詩中寫道: 「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而其中最典型的,那是他寫於海南的一首立春的宋詞作品。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這是蘇軾《減字木蘭花·立春》,這首宋詞有的典型的海南的地域特徵,「無限春風來海上」,蘇軾的心也像桃花一樣綻放。而「一陣春風吹酒醒」、「捲起楊花似雪花」更是表現出了他隨遇而安的曠達情懷。
更難能可貴的是,填詞用字忌重複,東坡在這首44字的詞中竟反覆用了 7 個 「春」字,可以看得出當時的蘇軾真的是如沐春風一般,在海南的春風美景當中陶醉得忘乎所以。雖然在之前所有詩人的筆下,這裡顯得那麼不堪,但是在蘇軾這裡。卻依然是美不勝收,令人神往。
人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蘇軾從黃州到惠州再到今天的儋州,每到一處,都是距離京城越來越遠,每到一處也都留下了非常多精彩的作品。雖然一路被貶,但是這一路又何嘗不是蘇軾尋求「詩與遠方」的境界?
蘇軾真的是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以至於到最後離開惠州赴瓊途中,還寫出了「他年誰作輿地誌,海南萬裡真吾鄉」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