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春天實在太美了,蘇軾一首宋詞中,44字包含了7個「春」

2021-01-13 老張侃詩詞

蘇軾從惠州被貶儋州的時候,已經年過五旬。他在此之前,他的第三任妻子王朝雲也已經在惠州去世。當時的蘇軾可以說是煢煢孑立,孑然一身。

實際上,在蘇軾被貶儋州之前,所有被貶來到這裡官員所留下的詩詞當中,都記錄這片土地如蠻荒之地一般,字裡行間充滿的都是恐懼。

唐時名相、改革家楊炎被貶儋州的時候,曾經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一去一萬裡,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

但是等到蘇軾來到這裡的時候,卻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而且這裡的景色也是之前的蘇軾都沒有見過的。

「春江淥未波,人臥船自流。我本無所適,泛泛隨鳴鷗。」《和陶遊斜川 〈正月五日與兒子過出遊作〉》

他在《儋耳》詩中寫道: 「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而其中最典型的,那是他寫於海南的一首立春的宋詞作品。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這是蘇軾《減字木蘭花·立春》,這首宋詞有的典型的海南的地域特徵,「無限春風來海上」,蘇軾的心也像桃花一樣綻放。而「一陣春風吹酒醒」、「捲起楊花似雪花」更是表現出了他隨遇而安的曠達情懷。

更難能可貴的是,填詞用字忌重複,東坡在這首44字的詞中竟反覆用了 7 個 「春」字,可以看得出當時的蘇軾真的是如沐春風一般,在海南的春風美景當中陶醉得忘乎所以。雖然在之前所有詩人的筆下,這裡顯得那麼不堪,但是在蘇軾這裡。卻依然是美不勝收,令人神往。

人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蘇軾從黃州到惠州再到今天的儋州,每到一處,都是距離京城越來越遠,每到一處也都留下了非常多精彩的作品。雖然一路被貶,但是這一路又何嘗不是蘇軾尋求「詩與遠方」的境界?

蘇軾真的是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以至於到最後離開惠州赴瓊途中,還寫出了「他年誰作輿地誌,海南萬裡真吾鄉」的詩句。

相關焦點

  • 蘇軾被貶海南,一首宋詞寫當地立春之景,前11字中有3個「春」
    作為北宋最出色的文學家,蘇軾的一生卻是顛沛流離。雖然20歲就拿到進士,少年成名,但是他的青壯年乃至老年時光幾乎都是在被貶之地度過的。從密州到黃州、徐州、杭州,再到兩廣之地的惠州,甚至一度去往海南的儋州…足跡可謂走遍了半個中國。
  • 蘇軾一首寫春的詞44個字,「春」字竟用了7次,襟懷廣闊美妙至極
    在寫近體詩,即格律詩的時候,其中有一點,就是不能重複用字。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使用疊字,在杜甫的《曲江二首》中就有這樣的句子: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或是在同一句子中重複出現,如杜甫的《江村》中有這樣的句子: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的尾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再或者,是同一個字,在同一首作品中以不同的讀音和不同的意思來使用。
  • 千古第一首誇讚海南的詞,上下片足足有7個春字,無人可比
    若是論其寫春天的美景,古詩和宋詞各有千秋。若是掄起宋詞中寫春景的詞作品,可能也很多,而且不同的詞人所作之詞都有完全不同的意味,但是集宋詞大成者唯有四十一人罷了。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這首寫春景的宋詞就是出於蘇軾之手,這首詞作品和平常的春詞完全不同,語言平實的不像話,但是情感表達的細膩而且婉轉,堪稱絕品。東坡在詞方面確實厲害。這首詩詞韻律十足全詩總共44字,其中單單只是「春」字就有7個,這首詩詞的語言平實到可以媲美白樂天,但是其中韻味卻少有人能及,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蘇軾的詞。
  • 《全宋詞》中一首怪詞,共44個字出現了6次柳枝,讀著美唱著更美
    在古詩詞的發展中,有一些意象慢慢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就像「紅豆」代表了相思之意,於是便有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青鳥」代表了書信,於是便有了「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 蘇軾,有一首詞抄,襲韓愈的唐詩,卻成為寫春景的傳世佳作
    從小背誦唐詩宋詞,而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絕對是非常熟悉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對他詞作的熟悉,其實他這個人本身也是很有趣的。蘇軾不僅僅在宋詞方面有著很高的建樹,而且本身對於書法畫作都有一定的水平。並且蘇軾這個人本身就是性格開朗的人,所以他的作品也就繼承了他的性格。由此哪怕是他的政敵,依舊願意成為他的知己朋友。由此可見,蘇軾的人格魅力是多麼的耀眼。
  • 蘇軾兩首精彩的「定風波」宋詞,各有7字名句對你我的人生有幫助
    蘇軾是當之無愧的宋詞大家,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和內容到了他的筆下,就會呈現出非同一般的色彩。事實上,我們對很多宋詞詞牌的認識和了解,很多都是從蘇軾的那些優秀作品當中而來的。比如一說到「念奴嬌」,我們就會想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想到「水調歌頭」,我們就會想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在談到「江城子」,我們就會背誦出「十年生死兩茫茫」,或者「老夫聊發少年狂」……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蘇軾的兩首以定風波作為詞牌名的精彩宋詞。
  • 立春之日,蘇軾將平生豁達之氣寫進這首詞裡,開篇3個春字驚豔了
    在這個特殊的立春,筆者給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立春詞,詞名《減字木蘭花·立春》。900多年前的那個立春,對蘇軾來說正是人生最艱難的時候。60多歲的他被貶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從20多歲名滿京城開始,蘇軾的人生很少有順遂的時候,但他卻硬是將本該滿是悲歌的一生過成了一場生命的盛宴。
  • 為你讀書:蘇軾|一生混砸過多次,照舊無往而不樂
    宋朝是一個美麗的王朝,是中國文學的福地,孕育出宋詞這一璀璨的文學明珠,而萬千詞人中,蘇軾無疑是最閃亮的那一顆。今天為大家讀的是詩人李亞偉的作品《人間宋詞》的蘇軾篇,看作者如何妙解蘇軾。蘇東坡一生混砸過很多次,有幾次還相當地嚴重,但他能無往而不樂,心情一直很豁達;他既通達朝政又熟悉民生,思想一直很獨立;他學識駁雜、吃喝體驗很豐富,這成就了他詩歌的多樣、廣博。
  • 由一首《定風波》,尋覓蘇軾的嶺南足跡!
    最近,70歲的譚詠麟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中一首國粵語歌曲《定風波》火了,網絡上難得一致的一片好評聲,成為2021年火了的第一首歌,很多人呼籲這首歌要上春晚。確實,這首歌從填詞作曲到演唱都非常棒,年過古稀的校長用粵語將這首經典宋詞演繹得恰到好處,更用一生的經歷將蘇軾的豪邁與樂觀表現得淋漓盡致。
  • 蘇軾最早的一首詞,妙不可言,與偉人《卜算子·詠梅》異曲同工
    根據朱孝臧、龍榆生編校的《東坡樂府箋》來看,蘇軾最早的一首詞乃是一首《浪淘沙》,作於熙寧五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這首詞。《浪淘沙·探春》宋·蘇軾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牆頭紅杏暗如傾。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浪淘沙」是詞牌名,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等。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古詩詞中描寫梅花的作品數不勝數,而且千古流傳的佳作也屢見不鮮。有人喜歡梅花的堅強,如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也有人欣賞梅花的謙遜,如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在嚴寒中開百花之先,讓很多人為之感動。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 極其生僻的詞牌,《全宋詞》中僅收錄了一首作品,卻是佳作!
    當然,說起宋詞,也肯定是人人熟悉的,但是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宋詞的創作要遠遠難於唐詩!何也?唐詩的格律平仄對我們來說雖然也有些拗口,卻也在短時間內可以很輕鬆的記住!但是宋詞就麻煩的多,因為宋詞的創作比唐詩要自由的多,於是就出現了數不清的所謂的詞牌,每個詞牌對應自己特有的韻律和平仄,除非是極有文化修養和音律格調修養的人,很難在短時間內記清每個詞牌的格律和平仄!
  • 蘇軾歷生死劫難,在這首詩裡用7個字概括半生,流傳千年
    蘇軾雕像蘇軾初到黃州,是好好思索了一番人生的,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裡寫他此年六月寫給蘇轍的別弟詩裡說,自己的生命「如旋轉磨盤上的螻蟻,又如旋風中的羽毛」,此時,他是覺得不安定的。而在1082年,他與朋友出城尋春時,也寫下一首詩,頷聯非常經典,含著一種世事變遷之後的徹悟,用七字概括半生:事如春夢了無痕。
  • 蘇軾晚年所創作的一首詞,寫盡人生感悟,所讀之人皆收穫良多
    在蘇軾54歲的時候,當時的他被朝廷派往杭州任職。在杭州任職的這段期間,曾經有一位他的好友,從越州途經杭州,碰巧與蘇軾相遇。好友多年未見,這才剛一見面,就馬上要面臨分別。離別感傷之際,蘇軾寫下一首《臨江仙》來送別好友。「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從這首詩的一開頭,我們就可以看出,蘇軾與好友自打在京城分別後,已經有三年沒有見過面了。「嫣然一笑作春溫。」
  • 奔波一生,蘇軾終於大徹大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這一輩子很忙,因為他似乎總是在趕路。梳理他這一輩子的人生,似乎就沒有他沒去過的地方。鳳翔、密州、徐州、惠州、湖州、儋州……更不必說給他留下最深刻記憶的黃州和杭州了。這些幾乎涵蓋了這片大地的南方之地。嶺南惠州實際上已經包含了今天的廣東廣西,而儋州之行,更是遠離權力中心。
  • 蘇軾用一首詞,寫儘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讓人無不動容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這樣不羈的性格,蘇軾的仕途之路十分坎坷,可以說累及半生,年老之際依然漂泊不定。因為自己長年的漂泊,被迫遠離家鄉和親人們。在有些時刻,即使是豪放不羈的大文豪,也有難耐思鄉之情的時候。在一次酒醉醒來之後,蘇軾寫下了一首描寫思鄉情緒的詞作《醉落魄.訴情》。在這首詞中,蘇軾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家鄉的濃濃思念,以及自己現下的孤獨寂寞之感。
  • 它是一首描寫愛情的經典宋詞,用詞簡單明白,幾乎人人皆知
    宋詞中,愛情是一個非常普遍的題材,詞人們對愛情的感受、體驗也是因人而異,各有不同。在柳永眼中,愛情是一生的牽掛,「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在秦觀眼中,愛情是堅貞,更是尊重與信任,「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蘇軾寫給妻子的相思之作,全文並未明言思念,巧用比喻令人叫絕
    這首詞是蘇軾寫來展示自己與妻子之間的愛意的作品,卻也是一首蘇大詞人生平最自戀的詞。雖然心中對妻子的想念早已按捺不住,但仍舊沒有十分明顯地表達出來。在這首詞之中,他還將妻子喻為月宮之上的廣寒仙子,實在是可愛與寵妻兼備!《少年遊·潤州作代人寄遠》北宋.蘇軾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品味宋詞中的別樣春天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品味宋詞中的別樣春天宋詞與唐詩分屬於古代文學領域中的兩種不同體裁。如果探究其根源其實也出自於《詩經》,只不過是一種經過變體之後的文學形式。實際上從文學角度去分析,「詞」其實就是一種詩的別體,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萌芽於南朝興起於隋唐。但無論是南朝還是隋唐「詞」這種文學體裁,都未曾達到過宋朝時期的繁榮程度。